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抱朴子-内篇-金丹

作者: 葛洪(283年-363年),字君复,号抱朴子,晋代的道家学者、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他的主要贡献不仅在于道家学术理论,还在于医学和炼丹术的研究。葛洪提出了许多关于长生不老、修身养性的理论,他的作品在道家思想和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年代:成书于晋代(约365年)。

内容简要:《抱朴子》分为《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其中《内篇》集中讲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探讨了长生不老的秘方和如何通过修炼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外篇》则多涉及炼丹术、医学、治病等实际操作。葛洪在书中不仅总结了自己关于炼丹和修道的经验,还提出了“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他认为,通过修身养性与练气,个人可以达到身心的和谐,甚至实现延年益寿。书中的医药学内容同样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中国古代医学与道家文化的珍贵遗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抱朴子-内篇-金丹-原文

抱朴子曰:

余考览养性之书,鸠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莫不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者焉。

然则此二事,盖仙道之极也。

服此而不仙,则古来无仙矣。

往者上国丧乱,莫不奔播四出。

余周旋徐豫荆襄江广数州之间,阅见流移俗道士数百人矣。

或有素闻其名,乃在云日之表者。

然率相似如一,其所知见,深浅有无,不足以相倾也。

虽各有数十卷书,亦未能悉解之也,为写蓄之耳。

时有知行气及断穀服诸草木药法,所有方书,略为同文,无一人不有道机经,唯以此为至秘,乃云是君喜所撰。

余告之曰,此是魏世军督王图所撰耳,非古人也。

图了不知大药,正欲以行气入室求仙,作此道机,谓道毕於此,此复是误人之甚者也。

余问诸道士以神丹金液之事,及三皇内文召天神地祇之法,了无一人知之者,其夸诞自誉及欺人,云己久寿。

及言曾与仙人共游者将太半矣,足以与尽微者甚鲜矣。

或有颇闻金丹,而不谓今世复有得之者,皆言唯上古已度仙人,乃当晓之。

或有得方外说,不得其真经。

或得杂碎丹方,便谓丹法尽於此也。

昔左元放於天柱山中精思,而神人授之金丹仙经,会汉末乱,不遑合作,而避地来渡江东,志欲投名山以修斯道。

余从祖仙公,又从元放受之。

凡受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丹经一卷金液丹经一卷。

余师郑君者,则余从祖仙公之弟子也,又於从祖受之,而家贫无用买药。

余亲事之,洒扫积久,乃於马迹山中立坛盟受之,并诸口诀诀之不书者。

江东先无此书,书出於左元放,元放以授余从祖,从祖以授郑君,郑君以授余,故他道士了无知者也。

然余受之已二十馀年矣,资无担石,无以为之,但有长叹耳。

有积金盈柜,聚钱如山者,复不知有此不死之法。

就令闻之,亦万无一信,如何?

夫饮玉台则知浆荇之薄味,睹昆仑则觉丘垤之至卑。

既览金丹之道,则使人不欲复视小小方书。

然大药难卒得办,当须且将御小者以自支持耳。

然服他药万斛,为能有小益,而终不能使人遂长生也。

故老子之诀言云,子不得还丹金液,虚自苦耳。

夫五穀犹能活人,人得之则生,绝之则死,又况於上品之神药,其益人岂不万倍於五穀耶?

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

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

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此盖假求於外物以自坚固,有如脂之养火而不可灭,铜青涂脚,入水不腐,此是借铜之劲以扞其肉也。

金丹入身中,沾洽荣卫,非但铜青之外傅矣。

世间多不信至道者,则悠悠者皆是耳。

然万一时偶有好事者,而复不见此法,不值明师,无由闻天下之有斯妙事也。

余今略钞金丹之都较,以示後之同志好之者。

其勤求之,求之不可守浅近之方,而谓之足以度世也。

遂不遇之者,直当息意於无穷之冀耳。

想见其说,必自知出潢污而浮沧海,背萤烛而向日月,闻雷霆而觉布鼓之陋,见巨鲸而知寸介之细也。

如其喽喽,无所先入,欲以弊药必规昇腾者,何异策蹇驴而追迅风,棹蓝舟而济大川乎?

又诸小饵丹方甚多,

然作之有浅深,故力势不同,虽有优劣,转不相及,犹一酘之酒,不可以方九酝之醇耳。

然小丹之下者,犹自远胜草木之上者也。

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凡草木亦远矣。

故能令人长生,神仙独见此理矣,其去俗人,亦何缅邈之无限乎?

世人少所识,多所怪,或不知水银出於丹砂,告之终不肯信,云丹砂本赤物,从何得成此白物。

又云丹砂是石耳,今烧诸石皆成灰,而丹砂何独得尔。

此近易之事,犹不可喻,其闻仙道,大而笑之,不亦宜乎?

上古真人愍念将来之可教者,为作方法,委曲欲使其脱死亡之祸耳,可谓至言矣。

然而俗人终不肯信,谓为虚文。

若是虚文者,安得九转九变,日数所成,皆如方耶?

真人所以知此者,诚不可以庸近思求也。

余少好方术,负步请问,不惮险远。

每有异闻,则以为喜。

虽见毁笑,不以为戚。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是以著此以示识者。

岂苟尚奇怪,而崇饰空言,欲令书行於世,信结流俗哉?

盛阳不能荣枯朽,上智不能移下愚,书为晓者传,事为识者贵。

农夫得彤弓以驱鸟,南夷得衮衣以负薪,夫不知者,何可强哉?

世人饱食终日,复未必能勤儒墨之业,治进德之务,但共逍遥遨游,以尽年月。

其所营也,非荣则利。

或飞苍走黄於中原,或留连杯觞以羹沸,或以美女荒沈丝竹,或躭沦绮纨,或控弦以弊筋骨,或博弈以弃功夫。

闻至道之言而如醉,睹道论而昼睡。

有身不修,动之死地,不肯求问养生之法,自欲割削之,煎熬之,憔悴之,漉汔之。

而有道者自宝秘其所知,无求於人,亦安肯强行语之乎?

世人之常言,咸以长生若可得者,古人之富贵者,己当得之,而无得之者,是无此道也。

而不知古之富贵者,亦如今之富贵者耳。

俱不信不求之,而皆以目前之所欲者为急,亦安能得之耶?

假令不能决意,信命之可延,仙之可得,亦何惜於试之。

试之小效,但使得二三百岁,不犹愈於凡人之少夭乎?

天下之事万端,而道术尤难明於他事也。

何可以中才之心,而断世间必无长生之道哉?

若正以世人皆不信之,便谓为无,则世人之智者,又何太多乎?

今若有识道意而犹修求之者,讵必便是至愚,而皆不及世人耶?

又或虑於求长生,傥其不得,恐人笑之,以为暗惑。

若心所断,万有一失,而天下果自有此不死之道者,不亦当复为得之者所笑乎?

日月有所不能周照,人心安足孤信哉?

抱朴子曰:按黄帝九鼎神丹经曰,黄帝服之,遂以昇仙。

又云,虽呼吸道引,及服草木之药,可得延年,不免於死也;服神丹令人寿无穷已,与天地相毕,乘云驾龙,上下太清。

黄帝以传玄子,戒之曰,此道至重,必以授贤,苟非其人,虽积玉如山,勿以此道告之也。

受之者以金人金鱼投於东流水中以为约,唼血为盟,无神仙之骨,亦不可得见此道也。

合丹当於名山之中,无人之地,结伴不过三人,先斋百日,沐浴五香,致加精洁,勿近秽污,及与俗人往来,又不令不信道者知之,谤毁神药,药不成矣。

成则可以举家皆仙,不但一身耳。

世人不合神丹,反信草木之药。

草木之药,埋之即腐,煮之即烂,烧之即焦,不能自生,何能生人乎?

九丹者,长生之要,非凡人所当见闻也,万兆蠢蠢,唯知贪富贵而已,岂非行尸者乎?

合时又当祭,祭自有图法一卷也。

第一之丹名曰丹华。

当先作玄黄,用雄黄水、矾石水、戎盐、卤盐、礜石、牡蛎、赤石脂、滑石、胡粉各数十斤,以为六一泥,火之三十六日成,服七之日仙。

又以玄膏丸此丹,置猛火上,须臾成黄金。

又以二百四十铢合水银百斤火之,亦成黄金。

金成者药成也。

金不成,更封药而火之,日数如前,无不成也。

第二之丹名曰神丹,亦曰神符。

服之百日仙也。

行度水火,以此丹涂足下,步行水上。

服之三刀圭,三尸九虫皆即消坏,百病皆愈也。

第三之丹名曰神丹。

服一刀圭,百日仙也。

以与六畜吞之,亦终不死。

又能辟五兵。

服百日,仙人玉女,山川鬼神,皆来侍之,见如人形。

第四之丹名曰还丹。

服一刀圭,百日仙也。

朱鸟凤凰,翔覆其上,玉女至傍。

以一刀圭合水银一斤火之,立成黄金。

以此丹涂钱物用之,即日皆还。

以此丹书凡人目上,百鬼走避。

第五之丹名饵丹。

服之三十日,仙也。

鬼神来侍,玉女至前。

第六之丹名炼丹。

服之十日,仙也。

又以汞合火之,亦成黄金。

第七之丹名柔丹。

服一刀圭,百日仙也。

以缺盆汁和服之,九十老翁,亦能有子。

与金公合火之,即成黄金。

第八之丹名伏丹。

服之即日仙也。

以此丹如枣核许持之,百鬼避之。

以丹书门户上,万邪众精不敢前,又辟盗贼虎狼也。

第九之丹名寒丹。

服一刀圭,百日仙也。

仙童仙女来侍,飞行轻举,不用羽翼。

凡此九丹,但得一丹便仙,不在悉作之,作之在人所好者耳。

凡服九丹,欲昇天则去,欲且止人间亦任意,皆能出入无间,不可得之害矣。

抱朴子曰:复有太清神丹,其法出於元君。

元君者,老子之师也。

太清观天经有九篇,云其上三篇不可教授,其中三篇世无足传,常沈之三泉之下,下三篇者,正是丹经上中下,凡三卷也。

元君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调和阴阳,役使鬼神风雨,骖驾九龙十二白虎,天下众仙皆隶焉,犹自言亦本学道服丹之所致也,非自然也。

况凡人乎?其经曰:上士得道,昇为天官;中士得道,栖集昆仑;下士得道,长生世间。

愚民不信,谓为虚言,从朝至暮,但作求死之事,了不求生,而天岂能强生之乎?

凡人唯知美食好衣,声色富贵而已,恣心尽欲,奄忽终殁之徒,慎无以神丹告之,令其笑道谤真。

传丹经不得其人,身必不吉。

若有笃信者,可将合药成以分之,莫轻以其方传之也。

知此道者,何用王侯?为神丹既成,不但长生,又可以作黄金。

金成,取百斤先设大祭。

祭自有别法一卷,不与九鼎祭同也。

祭当别称金各检署之。

礼天二十斤,日月五斤,北斗八斤,太乙八斤,井五斤,灶五斤,河伯十二斤,社五斤,门户闾鬼神清君各五斤,凡八十八斤。

馀一十二斤,以好韦囊盛之,良日於都市中市盛之时,嘿声放弃之於多人处,径去无复顾。

凡用百斤外,乃得自恣用之耳。

不先以金祀神,必被殃咎。

又曰,长生之道,不在祭祀事鬼神也,不在道引与屈伸也,昇仙之要,在神丹也。

知之不易,为之实难也。

子能作之,可长存也。

近代汉末新野阴君,合此太清丹得仙。

其人本儒生,有才思,善著诗及丹经赞并序,述初学道随师本末,列己所知识之得仙者四十馀人,甚分明也。

作此太清丹,小为难合於九鼎,然是白日昇天之上法也。

合之当先作华池赤盐艮雪玄白飞符三五神水,乃可起火耳。

一转之丹,服之三年得仙。

二转之丹,服之二年得仙。

三转之丹,服之一年得仙。

四转之丹,服之半年得仙。

五转之丹,服之百日得仙。

六转之丹,服之四十日得仙。

七转之丹,服之三十日得仙。

八转之丹,服之十日得仙。

九转之丹,服之三日得仙。

若取九转之丹,内神鼎中,夏至之後,爆之鼎热,内朱儿一斤於盖下。

伏伺之,候日精照之。

须臾翕然俱起,煌煌煇煇,神光五色,即化为还丹。

取而服之一刀圭,即白日昇天。

又九转之丹者,封涂之於土釜中,糠火,先文後武,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

其转数少,其药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迟也。

其转数多,药力盛,故服之用日少,而得仙速也。

又有九光丹,与九转异法,大都相似耳。

作之法,当以诸药合火之,以转五石。

五石者,丹砂、雄黄、白礜、曾青、慈石也。

一石辄五转而各成五色,五石而二十五色,色各一两,而异器盛之。

欲起死人,未满三日者,取青丹一刀圭和水,以浴死人,又以一刀圭发其口内之,死人立生也。

欲致行厨,取黑丹和水,以涂左手,其所求如口所道皆自至,可致天下万物也。

欲隐形及先知未然方来之事,及住年不老,服黄丹一刀圭,即便长生不老矣。

及坐见千里之外,吉凶皆知,如在目前也。

人生宿命,盛衰寿夭,富贵贫贱,皆知之也,其法俱在太清经中卷耳。

抱朴子曰:其次有五灵丹经一卷,有五法也。

用丹砂、雄黄、雌黄、石硫黄、曾青、矾石、慈石、戎盐、太乙馀粮,亦用六一泥,及神室祭醮合之,三十六日成。

又用五帝符,以五色书之,亦令人不死,但不及太清及九鼎丹药耳。

又有岷山丹法,道士张盖蹋精思於岷山石室中,得此方也。

其法鼓冶黄铜,以作方诸,以承取月中水,以水银覆之,致日精火其中,长服之不死。

又取此丹置雄黄铜燧中,覆以汞曝之,二十日发而治之,以井华水服如小豆,百日,盲者皆能视之,百病自愈,发白还黑,齿落更生。

又务成子丹法,用巴沙汞置八寸铜盘中以土炉盛炭,倚三隅堑以枝盘,以硫黄水灌之,常令如泥,百日服之不死。

又羡门子丹法,以酒和丹一斤,用酒三升和,曝之四十日,服之一日,则三虫百病立下;服之三年,仙道乃成,必有玉女二人来侍之,可役使致行厨,此丹可以厌百鬼,及四方死人殃注害人宅,及起土功妨人者,悬以向之,则无患矣。

又有立成丹,亦有九首,似九鼎而不及也。

其要一本更云,取雌黄雄黄烧下其中铜,铸以为器,覆之三岁淳苦酒上,百日,此器皆生赤乳,长数分,或有五色琅玕,取理而服之,亦令人长生。

又可以和菟丝,菟丝是初生之根,其形似菟,掘取剋其血,以和此丹,服之立变化,任意所作也。

又和以朱草,一服之,能乘虚而行云,朱草状似小枣,栽长三四尺,枝叶皆赤,茎如珊瑚,喜生名山岩石之下,刻之汁流如血,以玉及八石金银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

又有取伏丹法云,天下诸水,有名丹者,有南阳之丹水之属也,其中皆有丹鱼,当先夏至十日夜伺之,丹鱼必浮於水侧,赤光上照,赫然如火也,网而取之可得之,得之虽多,勿尽取也,割其血,涂足下,则可步行水上,长居渊中矣。

又赤松子丹法,取千岁蔂汁及矾桃汁淹丹,著不津器中,练蜜盖其口,埋之入地三尺,百日,绞柠木赤实,取汁和而服之,令人面目鬓发皆赤,长生也。

昔中黄仙人有赤须子者,岂非服此乎?

又石先生丹法,取乌鷇之未生毛羽者,以真丹和牛肉以吞之,至长,其毛羽皆赤,乃煞之,阴乾百日,并毛羽捣服一刀圭,百日得寿五百岁。

又康风子丹法,用羊乌鹤卵雀血,合少室天雄汁,和丹内鹄卵中漆之,内云母水中,百日化为赤水,服一合,辄益寿百岁,服一升千岁也。

又崔文子丹法,纳丹鹜腹中蒸之,服,令人延年,长服不死。

又刘元丹法,以丹砂内玄水液中,百日紫色,握之不污手,又和以云母水,内管中漆之,投井中,百日化为赤水,服一合,得百岁,久服长生也。

又乐子长丹法,以曾青铅丹合汞及丹砂,著铜筩中,乾瓦白滑石封之,於白砂中蒸之,八十日,服如小豆,三年仙矣。

又李文丹法,以白素裹丹,以竹汁煮之,名红泉,乃浮汤上蒸之,合以玄水,服之一合,一年仙矣。

又尹子丹法,以云母水和丹密封,致金华池中,一年出,服一刀圭,尽一斤,得五百岁。

又太乙招魂魄丹法,所用五石,及封之以六一泥,皆似九丹也,长於起卒死三日以还者,折齿内一丸,与硫黄丸,俱以水送之,令入喉即活,皆言见使者持节召之。

又采女丹法,以兔血和丹与蜜蒸之,百日,服之如梧桐子者大一丸,日三,至百日,有神女二人来侍之,可役使。

又稷丘子丹法,以清酒麻油百华醴龙膏和,封以六一泥,以糠火煴之,十日成,服如小豆一丸,尽剂,得寿五百岁。

又墨子丹法,用汞及五石液於铜器中,火熬之,以铁匕挠之,十日,还为丹,服之一刀圭,万病去身,长服不死。

又张子和丹法,用铅汞曾青水合封之,蒸之於赤黍米中,八十日成,以枣膏和丸之,服如大豆,百日,寿五百岁。

又绮里丹法,先飞取五石玉尘,合以丹砂汞,内大铜器中煮之,百日,五色,服之不死。

以铅百斤,以药百刀圭,合火之成白银,以雄黄水和而火之,百日成黄金,金或太刚者,以猪膏煮之,或太柔者,以白梅煮之。

又玉柱丹法,以华池和丹,以曾青硫黄末覆之荐之,内筩中沙中,蒸之五十日,服之百日,玉女六甲六丁神女来侍之,可役使,知天下之事也。

又肘後丹法,以金华和丹乾瓦封之,蒸八十日,取如小豆,置盘中,向日和之,其光上与日连,服如小豆,长生矣。

以投丹阳铜中,火之成金。

又李公丹法,用真丹及五石之水各一升,和令如泥,釜中火之,三十六日出,和以石硫黄液,服之十年,与天地相毕。

又刘生丹法,用白菊花汁地楮汁樗汁和丹蒸之,三十日,研合服之,一年,得五百岁,老翁服更少不可识,少年服亦不老。

又王君丹法,巴沙及汞内鸡子中,漆合之,令鸡伏之三枚,以王相日服之,住年不老,小儿不可服,不复长矣,与新生鸡犬服之,皆不复大,鸟兽亦皆如此验。

又陈生丹法,用白蜜和丹,内铜器中封之,沈之井中,一期,服之经年,不饥,尽一斤,寿百岁。

又韩终丹法,漆蜜和丹煎之,服可延年久视,立日中无影。

过此以往,尚数十法,不可具论。

抱朴子曰:金液太乙所服而仙者也,不减九丹矣,合之用古秤黄金一斤,并用玄明龙膏、太乙旬首中石、冰石、紫游女、玄水液、金化石、丹砂,封之成水,其经云,金液入口,则其身皆金色。

老子受之於元君,元君曰,此道至重,百世一出,藏之石室,合之,皆斋戒百日,不得与俗人相往来,於名山之侧,东流水上,别立精舍,百日成,服一两便仙。

若未欲去世,且作地水仙之士者,但斋戒百日矣。

若求昇天,皆先断穀一年,乃服之也。

若服半两,则长生不死,万害百毒,不能伤之,可以畜妻子,居官秩,任意所欲,无所禁也。

若复欲昇天者,乃可斋戒,更服一两,便飞仙矣。

以金液为威喜巨胜之法,取金液及水银一味合煮之,三十日,出,以黄土瓯盛,以六一泥封,置猛火炊之,六十时,皆化为丹,服如小豆大便仙。

以此丹一刀圭粉,水银一斤,即成银。

又取此丹一斤置火上扇之,化为赤金而流,名曰丹金。

以涂刀剑,辟兵万里。

以此丹金为盘碗,饮食其中,令人长生。

以承日月得液,如方诸之得水也,饮之不死。

以金液和黄土,内六一泥瓯中,猛火炊之,尽成黄金,中用也,复以火炊之,皆化为丹,服之如小豆、可以入名山大川为地仙。

以此丹一刀圭粉水银立成银,以银一两和铅一斤,皆成银。

金液经云,投金人八两於东流水中,饮血为誓,乃告口诀,不如本法,盗其方而作之,终不成也。

凡人有至信者,可以药与之,不可轻传其书,必两受其殃,天神鉴人甚近,人不知耳。

抱朴子曰:九丹诚为仙药之上法,然合作之,所用杂药甚多。

若四方清通者,市之可具。

若九域分隔,则物不可得也。

又当起火昼夜数十日,伺候火力,不可令失其適,勤苦至难,故不及合金液之易也。

合金液唯金为难得耳。

古秤金一斤於今为二斤,率不过直三十许万,其所用杂药差易具。

又不起火,但以置华池中,日数足便成矣,都合可用四十万而得一剂,可足八人仙也。

然其中稍少合者,其气力不足以相化成,如酿数升米酒,必无成也。

抱朴子曰:其次有饵黄金法,虽不及金液,亦远不比他药也。

或以豕负革肪及酒炼之,或以樗皮治之,或以荆酒磁石消之,或有可引为巾,或立令成水服之。

或有禁忌,不及金液也。

或以雄黄雌黄合饵之,可引之张之如皮,皆地仙法耳。

银及蚌中大珠,皆可化为水服之。

然须长服不可缺,故皆不及金液也。

抱朴子曰:合此金液九丹,既当用钱,又宜入名山,绝人事,故能为之者少,且亦千万人中,时当有一人得其经者。

故凡作道书者,略无说金丹者也。

第一禁,勿令俗人之不信道者,谤讪评毁之,必不成也。

郑君言所以尔者,合此大药皆当祭,祭则太乙元君老君玄女皆来鉴省。

作药者若不绝迹幽僻之地,令俗閒愚人得经过闻见之,则诸神便责作药者之不遵承经戒,致令恶人有谤毁之言,则不复佑助人,而邪气得进,药不成也。

必入名山之中,斋戒百日,不食五辛生鱼,不与俗人相见,尔乃可作大药。

作药须成乃解斋,不但初作时斋也。

郑君云,左君告之,言诸小小山,皆不可於其中作金液神丹也。

凡小山皆无正神为主,多是木石之精,千岁老物,血食之鬼,此辈皆邪炁,不念为人作福,但能作祸,善试道士,道士须当以术辟身,及将从弟子,然或能坏人药也。

今之医家,每合好药好膏,皆不欲令鸡犬小儿妇人见之。

若被诸物犯之,用便无验。

又染采者恶恶目者见之,皆失美色。

况神仙大药乎?

是以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入名山,不止凡山之中,正为此也。

又按仙经,可以精思合作仙药者,有华山泰山霍山恒山嵩山少室山长山太白山终南山女几山地肺山王屋山抱犊山安丘山潜山青城山娥眉山緌山云台山罗浮山阳驾山黄金山鳖祖山大小天台山四望山盖竹山括苍山,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

上皆生芝草,可以避大兵大难,不但於中以合药也。

若有道者登之,则此山神必助之为福,药必成。

若不得登此诸山者,海中大岛屿,亦可合药。

若会稽之东翁洲亶洲纻屿,及徐州之莘莒洲泰光洲郁洲,皆其次也。

今中国名山不可得至,江东名山之可得住者,有霍山,在晋安;长山太白,在东阳;四望山大小天台山盖竹山括苍山,并在会稽。

抱朴子曰:予忝大臣之子孙,虽才不足以经国理物,然畴类之好,进趍之业,而所知不能远余者,多挥翮云汉,耀景辰霄者矣。

余所以绝庆吊於乡党,弃当世之荣华者,必欲远登名山,成所著子书,次则合神药,规长生故也。

俗人莫不怪予之委桑梓,背清涂,而躬耕林薮,手足胼胝,谓予有狂惑之疾也。

然道与世事不并兴,若不废人间之务,何得修如此之志乎?

见之诚了,执之必定者,亦何惮於毁誉,岂移於劝沮哉?

聊书其心,示将来之同志尚者云。

後有断金之徒,所捐弃者,亦与余之不异也。

小神丹方,用真丹三斤,白蜜六斤搅合,日暴煎之,令可丸,旦服如麻子许十丸,未一年,发白者黑,齿落者生,身体润泽,长服之,老翁成少年,长生不死矣。

小丹法,丹一斤,捣筛,下淳苦酒三升,漆二升,凡三物合,令相得,微火上煎令可丸,服如麻子三丸,日再服,三十日,腹中百病愈,三尸去;服之百日,肌骨强坚;千日,司命削去死籍,与天地相毕,日月相望,改形易容,变化无常,日中无影,乃别有光也。

小饵黄金法,炼金内清酒中,约二百过,出入即沸矣,握之出指间令如泥,若不沸,及握之不出指间,即削之,内清酒中无数也。

成,服之如弹丸一枚,亦可一丸,分为小丸,服之三十日,无寒温,神人玉女侍之,银亦可饵之,与金同法。

服此二物,能居名山石室中者,一年即轻举矣。

止人间服亦地仙,勿妄传也。

两仪子饵黄金法,猪负革脂三斤,淳苦酒一升,取黄金五两,置器中,煎之土炉,以金置脂中,百入百出,苦酒亦尔。

食一斤,寿蔽天地;食半斤,寿二千岁;五两,寿千二百岁。

无多少,便可饵之。

当以王相日作,服之神良。

勿传非人,传示非人,令药不成不神。

欲食去尸药,当服丹砂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抱朴子-内篇-金丹-译文

抱朴子说:我查阅了关于养生之道的书籍,收集了长寿的方法,我所阅读的篇章卷帙,数以千计,没有哪一本书不把还丹金液视为最重要的。那么,这两件事,可以说是修炼成仙的极致。服用这些药物而不成仙,那就意味着自古以来就没有仙人了。过去,我国上国遭遇战乱,人们纷纷四处逃散。我在徐豫、荆襄、江广等数州之间辗转,见过数百名流浪的道士。有些人素来闻名,好像是在云雾之外。然而,他们大都长得差不多,他们所知道和看到的,深浅有无,都不足以相互倾倒。尽管每个人都有几十卷书,但也没有人能完全理解,他们只是记录下来而已。有时,有人知道行气、断食和服用各种草木药的方法,所有的方书,大致相同,没有一个人不知道道机经,但都把它视为最高机密,说是某人喜欢写的。我告诉他们,这是魏世军督王图所写的,不是古人。王图根本不知道大药,只想通过行气进入仙道,写下了道机,认为道就在这里结束,这其实是误导人的。我问道士们关于神丹金液的事情,以及三皇内文召唤天神地祇的方法,没有人知道,他们夸大其词、自吹自擂,还欺骗别人说他们已经长寿。还有人说自己曾经与仙人一同游历,但真正能尽微者很少。有些人虽然听说过金丹,但不认为今世还能得到,都说只有上古时期的仙人才能懂得。有些人得到了方外之人的说法,但得不到真正的经典。或者得到了零散的丹方,就以为丹法就在这里了。过去,左元放在天柱山中潜心修炼,神人传授了他金丹仙经,恰逢汉末战乱,他无法继续修炼,于是避难来到江东,立志要投名山修炼此道。我的祖先仙公,又从元放那里得到了这些。总共得到了三卷太清丹经、一卷九鼎丹经和一卷金液丹经。我的师傅郑君,是仙公的弟子,又从仙公那里得到了这些。由于家境贫寒,无法购买药物,我亲自侍奉他,打扫积存,最终在马迹山中设立坛场,发誓接受这些经典,以及那些未书写的口诀。江东先前没有这些书籍,书籍出自左元放,元放传授给我的祖先,祖先传授给郑君,郑君传授给我,所以其他道士都不知道。然而,我已经接受了这些二十多年了,但资金匮乏,无法实施,只能长叹。有些人积累的黄金满柜,钱如山积,却不知道有不死的办法。就算听说这些,也绝不会相信,怎么会呢?喝玉台的水,就会知道浆荇的淡味;看到昆仑山,就会觉得山丘的卑微。既然已经了解了金丹之道,就不会再想看那些小小的方书。但是,大药难以立刻得到,只能暂时用小药来支撑自己。然而,服用其他药物万斛,也只会有小益,最终不能使人长生不老。所以老子的箴言说,你不得到还丹金液,徒然自找苦吃。五谷尚且能维持生命,人得到它就活着,失去它就死去,更何况是上品的神药,它的益处难道不是五谷的万倍吗?金丹这种东西,烧炼的时间越长,变化就越神奇。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在地下,永远不朽。服用这两种东西,修炼人的身体,所以能使人不老不死。这就像是借助外物来坚固自己,就像油脂滋养火焰而不可熄灭,铜青涂在脚上,入水不腐烂,这是借助铜的坚硬来保护肉体。金丹进入人体中,渗透到荣卫之中,不仅仅是在体外涂抹铜青。世界上有很多不相信至道的人,都是这样。然而,万一有好事者,却不见此法,没有遇到明师,无法听到天下有如此妙事。我现在简要地抄录金丹的精华,以展示给后来的同道中喜欢它的人。他们勤奋地寻求,不应该只停留在浅近的方剂上,就认为足以度过一生。如果始终没有遇到,那就应该放弃无休止的期望。想象一下这些说法,一定会明白自己从污浊之地跃升至沧海,背离微弱的萤火虫而转向明亮的日月,听到雷霆之声而觉得布鼓的简陋,看到巨大的鲸鱼而知道微小的昆虫的细小。如果只是渺小无足轻重,想要用劣药来追求升腾,这与骑驴追赶疾风,划小船渡大江有什么区别呢?

有许多关于小饵丹的方子,但是制作的方法有深有浅,因此效果和力量不同,虽然有好坏之分,但差距很大,就像一坛酒和九坛美酒,不能相提并论。然而,即使是下等的小丹,也比草木要好得多。因为草木一旦烧毁就变成灰烬,而丹砂烧制后变成水银,再经过变化又能重新变成丹砂,这和普通草木相比差距很大。所以它能够让人长生不老,只有神仙才能理解这个道理,那么它和普通人相比,又有什么遥远之分呢?世人很少了解这些,却有很多怪异的想法,有的人甚至不知道水银是从丹砂中提炼出来的,告诉他们也不愿意相信,说丹砂原本是红色的物质,怎么可能变成白色的水银。又有人说丹砂像石头一样,现在烧其他的石头都会变成灰,为什么丹砂就能例外呢。这种简单的事情都无法理解,更不用说那些关于仙道的知识了,听到这些,他们大笑,不是应该的吗?上古的真人怜悯那些将来可以教化的人,为他们创造了方法,希望他们能够摆脱死亡的祸害,这可以说是至理名言了。然而,普通人始终不愿意相信,认为这些都是空话。如果这些都是空话,那么怎么会有九转九变,经过日数积累而成功的情况呢?真人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这真的不是普通人可以用浅显的思维去理解的。我年轻时就喜欢方术,不怕艰难险阻地去请教。每当听到新奇的事情,我都感到高兴。即使被人嘲笑,我也不以为意。谁知道将来的人会比现在的人差呢?因此,我写下这些来给有见识的人看。难道只是为了追求奇怪,崇尚空话,想让这本书流传于世,让俗人相信吗?旺盛的阳气不能使枯朽的东西繁荣,高智慧的人也不能改变愚蠢的人,书是为有见识的人写的,事情是为有见识的人所重视的。农夫得到彤弓可以驱赶鸟儿,南方的人得到华丽的衣服可以背柴,那些不知道的人,怎么可以强迫他们呢?世人整日吃饱喝足,未必能勤奋地学习儒家和墨家的学问,致力于提升自己的道德。他们只是逍遥自在地生活,尽情地享受岁月。他们所追求的,要么是荣耀,要么是利益。有的人在中原地区骑马奔跑,有的人沉迷于酒杯,有的人沉迷于美女和音乐,有的人沉迷于华丽的衣物,有的人沉迷于射箭而耗尽体力,有的人沉迷于赌博而浪费时间。听到至高无上的道理就像喝醉了一样,看到道家的论述就像白天睡觉一样。不修养自己的身体,走向死亡的道路,却不肯寻求养生的方法,自己却想要折磨自己,煎熬自己,让自己憔悴,过滤自己。而那些有道德的人却珍视自己的知识,不向他人索取,又怎么会强迫别人呢?世人的常言,都认为长生不老是可以得到的,古代的富贵者,应该得到这个,没有得到的人,是没有这个道。却不知道古代的富贵者,也像现在的人一样。他们都不相信也不去追求,都只追求眼前的欲望,又怎么能够得到呢?如果下定决心,相信可以延长寿命,得到仙道,又何必吝啬去尝试呢?尝试之后即使效果不大,但至少能够活到二三百岁,这不比普通人短命要好得多吗?天下的事情千变万化,而道术比其他事情更难理解。怎么能用一般人的思维,就断定世界上没有长生不老之道呢?如果仅仅因为世人都不相信,就认为没有,那么世人的智者,又怎么会那么多呢?现在如果有识道的人还在修炼追求,难道他们一定是愚蠢的,都不如世人吗?又或者担心追求长生,如果得不到,会被人嘲笑,认为是迷信。如果心里有所怀疑,万一有失,而世界上真的有这个不死的道,那不也是被得到的人嘲笑吗?日月不能照亮所有的地方,人心又怎么可以孤注一掷地相信呢?抱朴子说:按照黄帝九鼎神丹经记载,黄帝服用后,就升仙了。

又云,即使呼吸吐纳,以及服用草木之药,可以延年益寿,但终究无法避免死亡;服用神丹可以让人寿命无穷,与天地同寿,乘云驾龙,上下太清。黄帝把这种方法传给了玄子,并告诫说,这个道术非常珍贵,一定要传给有德的人,如果不是合适的人,即使堆积如山的财富,也不要把这种方法告诉他们。接受的人需要将金人金鱼投入东流水中作为誓言,咬破手指立誓,没有神仙的骨骼,也不可以见到这个道术。炼制丹药应该在名山之中,无人之地,结伴不超过三人,先斋戒百日,沐浴五香,力求干净整洁,远离污秽,以及与俗人交往,也不让不信的人知道,诽谤破坏神药,这样药就不会成功。如果炼制成功,可以全家成仙,而不仅仅是个人。世人不愿意尝试神丹,却相信草木之药。草木之药,埋了就会腐烂,煮了就会烂掉,烧了就会焦黑,不能自己生长,怎么能让人生长呢?

九丹是长生不老的关键,不是普通人应该了解的,万兆生灵,只知道贪图富贵,难道不是行尸走肉吗?炼制丹药时,还应该进行祭祀,祭祀有自己的图法一卷。第一丹叫做丹华。首先制作玄黄,使用雄黄水、矾石水、戎盐、卤盐、礜石、牡蛎、赤石脂、滑石、胡粉各数十斤,制成六一泥,经过三十六天的火炼,服用七天就可以成仙。再用药丸丸丹,放在猛火上,立刻变成黄金。再用水银百斤和丹药一起炼制,也可以变成黄金。黄金炼制成功,药也就炼制成功了。如果黄金炼制不成功,就重新封存药料再炼制,天数和之前一样,没有不成功的。

第二丹叫做神丹,也叫神符。服用一百天就可以成仙。可以行走于水火之间,用这种丹药涂在脚下,就可以在水上行走。服用三刀圭,三尸九虫都会立即消亡,百病皆愈。

第三丹叫做神丹。服用一刀圭,一百天就可以成仙。如果给六畜服用,它们也不会死亡。还能躲避五兵。

第四丹叫做还丹。服用一刀圭,一百天就可以成仙。朱鸟凤凰会飞翔在其上,玉女会来到旁边。用一刀圭丹药和水银一斤一起炼制,立刻变成黄金。用这种丹药涂在钱物上,当天就会回来。用这种丹药写在普通人眼睛上,百鬼都会逃避。

第五丹叫做饵丹。服用三十天就可以成仙。鬼神会来侍奉,玉女会来到面前。

第六丹叫做炼丹。服用十天就可以成仙。再用水银和火一起炼制,也可以变成黄金。

第七丹叫做柔丹。服用一刀圭,一百天就可以成仙。用缺盆汁和丹药一起服用,九十岁的老翁也能有子嗣,和金公一起炼制,就可以变成黄金。

第八丹叫做伏丹。服用后立刻成仙。用这种丹药像枣核一样大小拿着,百鬼都会躲避。用丹药写在门上,万邪众精都不敢靠近,还能避邪。

第九丹叫做寒丹。服用一刀圭,一百天就可以成仙。仙童仙女会来侍奉,可以飞行轻举,不需要翅膀。

这九种丹药,只要得到一种就可以成仙,不需要全部炼制,炼制哪种取决于个人的喜好。服用这九种丹药,想要升天就离开,想要留在人间也可以随意,都可以出入无阻,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抱朴子说:还有一种叫做太清神丹的丹药,它的制作方法源自元君。元君是老子的师傅。太清观天经共有九篇,其中上三篇不能传授,中间三篇在世上没有值得流传的,通常都沉入三泉之下,下三篇正是丹经的上下卷,共有三卷。元君是一位大神仙,能够调和阴阳,驱使鬼神风雨,驾驭九龙十二白虎,天下的众仙都归他管辖,他自己也说是通过学习道术和服用丹药才达到这样的境界,并非自然而然。何况普通人呢?他的经文说:上等的人得道,可以升为天官;中等的人得道,可以居住在昆仑山;下等的人得道,可以长生不老。愚昧的人不相信,认为这是虚假之言,从早到晚,只做求死的事情,根本不求生存,但天怎么可能强迫人活着呢?普通人只知道追求美食和华丽的衣服,以及声色和财富,放纵自己的欲望,最终突然死去,这样的人千万不要把神丹告诉他们,以免他们嘲笑和诽谤真言。传授丹经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人,自己的身体必定会不吉利。如果有真正相信的人,可以把合成的丹药分给他们,不要轻易把配方传授给别人。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还需要王侯什么呢?因为神丹一旦制成,不仅能够长生,还可以制造出黄金。黄金制成后,先取一百斤举行盛大的祭祀。祭祀有自己的方法,一卷经文,与九鼎祭祀不同。祭祀时应该分别称呼黄金,各自登记在案。

祭祀天地需要二十斤,日月各五斤,北斗八斤,太乙八斤,井五斤,灶五斤,河伯十二斤,社五斤,门户闾和鬼神清君各五斤,总共八十八斤。剩下的十二斤,用好的皮革袋装好,在吉日于都市中公开出售时,默默地放在人多的地方,径直离开不再回头。只有用了超过一百斤的黄金之后,才能随意使用。如果不先用来祭祀神灵,必定会招来灾祸。抱朴子又说,长生之道,不在于祭祀和事奉鬼神,也不在于道术的修炼和身体的屈伸,升仙的关键在于神丹。懂得它不容易,实践它更加困难。如果你能够制作它,就可以长生不老。

近代汉末新野的阴君,通过合成这种太清丹而得道成仙。这个人原本是儒生,有才华,擅长写诗和丹经赞词以及序言,描述了他最初跟随师傅学习道术的经历,并列出了他所知道的四十多个得道的人,非常清晰。制作这种太清丹,虽然比九鼎丹药稍微困难,但却是白天升天的上乘方法。制作时,首先要制作华池赤盐艮雪玄白飞符三五神水,然后才能点火。

一转的丹药,服用三年可以得道;二转的丹药,服用两年可以得道;三转的丹药,服用一年可以得道;四转的丹药,服用半年可以得道;五转的丹药,服用一百天可以得道;六转的丹药,服用四十天可以得道;七转的丹药,服用三十天可以得道;八转的丹药,服用十天可以得道;九转的丹药,服用三天可以得道。如果将九转的丹药放入神鼎中,夏至之后,用火加热鼎,然后在盖下放入一斤朱砂,等待太阳的光芒照射。不久,就会突然升起,光芒四射,神光五彩,就变成了还丹。取出一小撮服用,就可以白日升天。九转的丹药,封存在土釜中,用糠火加热,先文火后武火,从一转到九转,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时间长短,以此来判断。

其转数少,药力不足,所以服用它需要的时间多,得道也晚。转数多,药力强,所以服用它需要的时间少,得道也快。

还有九光丹,与九转丹的方法不同,大体上相似。制作的方法,是将各种药物混合加热,用来转化五种矿石。五种矿石是: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每种矿石经过五次转化后各自呈现出五种颜色,五种矿石就有二十五种颜色,每种颜色一两,分别装在不同的容器中。想要让死去三天以内的人复活,取青丹一小撮和水混合,用来洗尸身,再取一小撮放入尸体的口中,死者立即复活。想要吸引食物,取黑丹和水混合,涂在左手,所求之物都会如口中所说般到来,可以吸引天下万物。想要隐形和预知未来之事,以及保持青春不老,服用黄丹一小撮,就可以长生不老。还可以坐在家中看到千里之外,吉凶祸福都像在眼前一样。人生的命运,盛衰寿夭,富贵贫贱,都可以知道,这些方法都在太清经的卷中。

抱朴子说:其次是五灵丹经一卷,有五种方法。使用丹砂、雄黄、雌黄、石硫黄、曾青、矾石、慈石、戎盐、太乙余粮,以及六一泥,和神室祭祀用的酒混合,三十六天就能制成。还使用五帝符,用五种颜色的纸书写,也可以让人不死,但比不上太清和九鼎丹药。

还有岷山丹法,道士张盖在岷山的石室中冥思苦想,得到了这个方子。方法是炼制黄铜,制作成方诸,用来承接月亮中的水,用水银覆盖它,然后引入太阳的光芒和火在其中,长期服用可以长生不老。再取这种丹药放入雄黄铜燧中,用汞覆盖它晒干,二十天后取出处理,用井水中的水服用,像小豆一样,一百天后,盲人都能看见,百病自然痊愈,白发变黑,牙齿脱落再生。

又有务成子的丹法,用巴沙汞放在八寸铜盘中,用土炉燃烧木炭,靠三个角落支撑盘子,用硫黄水浇灌它,让它始终保持像泥一样的状态,一百天后服用可以长生不老。

又有羡门子的丹法,用一斤丹药和三升酒混合,晒干四十天,服用一天,那么所有的寄生虫和百病都会立刻消失;服用三年,仙道才能成就,必定有两位玉女来侍奉他,可以驱使她们去行厨,这种丹药可以驱除百鬼,以及四方死人的灾祸和注害人的住宅,以及影响土木工程的事情,只要悬挂它对着它们,就没有问题了。

又有立成丹,也有九种,类似于九鼎丹,但不如九鼎丹。关键的方法是,取雌黄和雄黄烧制其中的铜,铸造成器皿,覆盖三年的陈年苦酒,一百天后,这个器皿都会长出红色的乳状物,几寸长,有时会有五种颜色的美玉,取出来服用,也可以让人长生不老。还可以和菟丝一起服用,菟丝是初生的根,形状像兔子,挖出来后挤出它的血,和这种丹药一起服用,立刻就会发生变化,可以随意行动。

又可以和朱草一起服用,服用一次,可以乘云而行,朱草的形状像小枣,长三四尺,枝叶都是红色的,茎像珊瑚,喜欢生长在名山岩石下面,它的汁液流出像血一样,用玉和八石金银投入其中,立刻可以制成像泥一样的丹药,时间久了就变成水,用金投入其中,叫做金浆,用玉投入其中,叫做玉酒,服用它们都可以长生。

又有取伏丹的方法,说天下各种水中,有名丹的水,比如南阳的丹水等,其中都有丹鱼,应该在夏至前十天的夜晚观察,丹鱼一定会浮在水边,发出红色的光芒,像火一样耀眼,用网捕捉到它就可以得到它,得到之后即使很多,也不要全部取走,割下它的血,涂在脚上,就可以在水上行走,长时间居住在水底。

还有赤松子的丹法,取千年桑椹汁和矾桃汁浸泡丹药,放在不渗漏的器皿中,用蜂蜜封住口,埋入地下三尺,一百天后,用绞拧柠木的红色果实,取其汁液和丹药混合服用,可以让人面色红润,头发变黑,长生不老。以前的中黄仙人中,有赤须子,难道不是服用了这种丹药吗?

又有石先生的炼丹法,选取还没有长出毛羽的乌鸦,用真丹和牛肉混合后喂给它吃,等它长大后,毛羽都变成了红色,然后杀死它,把毛羽和肉一起捣碎,服用一撮,就能活到五百岁。

又有康风子的炼丹法,使用羊、乌鸦、鹤、雀的血,混合少室天雄汁,和丹药放入鹅蛋中,涂上漆,放入云母水中,百日之后变成红色液体,服用一合,就能增寿百岁,服用一升就能增寿千岁。

又有崔文子的炼丹法,将丹药放入鸭腹中蒸煮,服用后能使人延年益寿,长期服用就能长生。

又有刘元子的炼丹法,将丹药放入玄水液中,百日之后变成紫色,握在手中不会沾污,再和云母水混合,放入管中涂上漆,投入井中,百日之后变成红色液体,服用一合就能活到百岁,长期服用就能长生。

又有乐子长的炼丹法,将曾青铅丹与汞和丹砂混合,放入铜筒中,用干瓦白滑石封住,在白砂中蒸煮八十天,服用像小豆一样的大小,三年就能成仙。

又有李文子的炼丹法,用白素布包裹丹药,用竹汁煮它,名叫红泉,然后浮在热汤上蒸煮,混合玄水,服用一合,一年就能成仙。

又有尹子子的炼丹法,用云母水和丹药密封,放入金华池中,一年后取出,服用一撮,就能活到五百岁。

又有太乙招魂魄的炼丹法,使用的五种石头,以及用六一泥封住的方法,都和九丹相似,擅长起死回生,三天内死者,放入一丸丹药,与硫磺丸一起用水送入喉咙,就能立刻复活,都说看到使者手持符节来召唤他们。

又有采女子的炼丹法,用兔血和丹药与蜜一起蒸煮,百日之后,服用像梧桐子一样大小的丹丸,每天三次,到百日时,会有两位神女来服侍,可以驱使。

又有稷丘子子的炼丹法,用清酒、麻油、百华酒、龙膏混合,用六一泥封住,用糠火慢慢烧制,十天就能成丹,服用像小豆一样大小的丹丸,吃完剂量,就能活到五百岁。

又有墨子子的炼丹法,用汞和五种石头的液体在铜器中熬制,用铁勺搅拌,十天之后,又变成丹药,服用一撮,就能去掉万病,长期服用就能长生。

又有张子和子的炼丹法,用铅、汞、曾青水混合封住,在赤黍米中蒸煮,八十天就能成丹,用枣膏和丸,服用像大豆一样大小,百日之后,就能活到五百岁。

又有绮里子的炼丹法,先飞取五种石头的玉尘,与丹砂、汞混合,放入大铜器中煮,百日之后,变成五色,服用后就能长生。用一百斤铅,一百刀圭的药,混合后加热,变成白银,用雄黄水混合后加热,百日就能变成黄金,黄金如果太硬,就用猪油煮,如果太软,就用白梅煮。

又有玉柱子的炼丹法,用华池水和丹药混合,用曾青硫黄粉末覆盖后放入竹筒中,在沙中蒸煮五十天,服用百日,玉女六甲六丁神女来服侍,可以驱使,知道天下的事情。

又有肘后子的炼丹法,用金华和丹药干燥后用瓦封住,蒸煮八十天,取出像小豆一样大小,放在盘中,向着太阳混合,光芒上升与太阳相连,服用像小豆一样大小,就能长生。如果投入丹阳铜中,加热就能变成金。

又有李公子的炼丹法,用真丹和五种石头的液体各一升,混合成泥状,在锅中加热,三十六天后取出,和石硫黄液体混合,服用十年,就能与天地共存。

又有刘生子的炼丹法,用白菊花汁、地楮汁、樗汁和丹药蒸煮,三十天后,研碎混合服用,一年后就能活到五百岁,老翁服用后变得年轻,少年服用也不会变老。

又有王君子的炼丹法,将巴沙和汞放入鸡蛋中,涂上漆封好,让鸡孵化三枚,在王相日服用,就能驻颜不老,小孩子不能服用,否则就不会再长大,与新生鸡狗服用,都不会再长大,鸟兽也是如此验证。

又有陈生子的炼丹法,用白蜜和丹药混合,放入铜器中封好,沉入井中,一年后取出,服用一年,不会感到饥饿,吃完一斤,就能活到百岁。

又有韩终子的炼丹法,将漆蜜和丹药煎煮,服用后可以延年益寿,站在太阳下没有影子。以此类推,还有数十种方法,不能一一论述。

抱朴子说:金液是太乙所服用的仙药,不亚于九丹,配制时需要用古秤黄金一斤,还需要玄明龙膏、太乙旬首中的石头、冰石、紫游女、玄水液、金化石、丹砂,封住后变成水,其经文说,金液入口,全身都会变成金色。老子从元君那里得到它,元君说,这个道术非常珍贵,百年才出现一次,藏在石室中,配制时都需要斋戒百日,不能与俗人交往,在名山之侧,东流水的上方,另外建立精舍,百日之后就能成仙。如果不想离开尘世,只想成为地水仙之士,只需要斋戒百日。如果想要升天,先要断谷一年,然后服用。

如果服用半两,就能长生不死,万病百毒都不能伤害,可以养育妻子,做官,任意所欲,无所禁忌。如果还想升天,可以再斋戒,再服用一两,就能飞升成仙。

用金液作为威喜巨胜的方法,取金液和水银混合后煮,三十天后取出,用黄土碗装,用六一泥封住,放在猛火中煮,六十个小时,都变成丹药,服用像小豆一样大小,就能成仙。用这丹药一撮粉,水银一斤,就能变成银。再取这丹药一斤放在火上扇,变成赤金并流动,名叫丹金。用来涂在刀剑上,可以避兵万里。用这丹金做成盘碗,在其中饮食,可以使人长生。用来承接日月之液,就像方诸承接水一样,喝了它就不会死。用金液和黄土混合,放入六一泥碗中,猛火煮,全部变成黄金,这是中间用的,再煮,都变成丹药,服用像小豆一样大小,可以进入名山大川成为地仙。用这丹药一撮粉和水银立刻变成银,用一两银和一斤铅混合,都能变成银。金液经文说,将八两金投入东流水中,喝血立誓,然后告诉口诀,如果不用这个方法,偷了方子去制作,最终都不会成功。凡是信守承诺的人,可以给他药,不能轻易传授他的书,否则两个人都会受到天神的惩罚,天神对人非常近,只是人不知道而已。

抱朴子说:九丹确实是仙药中的上品,但是制作时,所用的杂药非常多。如果四方通达,可以买到。如果九域分隔,就得不到这些药材。又需要起火昼夜数十天,观察火力,不能让它失去适当的温度,非常辛苦,所以不如合金液容易。合金液唯一难得到的是金。古秤一斤金,现在相当于两斤,大概价值三十多万,所用的杂药相对容易得到。又不需要起火,只需要放在华池中,日数足够就能成丹,总共可以用四十万钱得到一剂,足够八人成仙。但是其中稍微少一点,其效力不足以相互转化成丹,就像酿造几升米酒,一定不会成功。

抱朴子说:其次还有服用黄金的方法,虽然比不上金液,但也远不是其他药物能比的。有的人用猪皮和脂肪以及酒来炼制,有的人用栎树皮来处理,有的人用荆酒和磁石来消解,有的可以做成巾佩戴,有的可以直接制成水服用。有的有禁忌,但都不及金液。有的人用雄黄和雌黄混合制成药饵,可以拉成皮一样的形状,这些都是地仙的法术。银和蚌中的大珍珠,都可以变成水来服用。但是必须长期服用不能中断,所以这些都不及金液。

抱朴子说:炼制这种金液九丹,既需要用钱,又应该进入名山,远离尘世,所以能够做到的人很少,而且千万人中,有时只有一个人能获得这些秘法。所以,所有写道书的人,几乎没有提到金丹的。

第一禁忌,不要让不信道的俗人诽谤诋毁,那样一定不会成功。郑君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炼制这种大药都需要祭祀,祭祀时太乙元君、老子、玄女都会来鉴察。炼药的人如果不隐居在偏僻的地方,让俗人愚人经过看到,那么这些神就会责怪炼药的人不遵守经戒,导致恶人有诽谤的话,神就不会再帮助人,邪气就会进来,药就不会成功。必须进入名山之中,斋戒百日,不吃五辛和生鱼,不与俗人相见,这样才可炼制大药。炼药完成后才能解除斋戒,不只是刚开始炼制时斋戒。

郑君说,左君告诉他,说所有的小山都不适合在其中炼制金液神丹。所有的小山都没有正神主持,大多是树木石头的精灵,千年老物,吃血食的鬼魂,这些都不是好东西,不会给人带来福分,只会带来灾祸,喜欢考验道士,道士必须用术法保护自己,以及跟随的弟子,但有时也会破坏药。

现在的医生,每次合制好药好膏,都不想让鸡狗小孩妇女看到。如果被这些东西污染,药就无效了。还有染采的人,恶目的人看到,都会失去美丽。何况是神仙的大药呢?所以古代的道士,合制神药,一定要进入名山,不仅仅是在普通的山中,正是为了这个原因。

又根据仙经,可以专心致志炼制仙药的地方,有华山、泰山、霍山、恒山、嵩山、少室山、长山、太白山、终南山、女几山、地肺山、王屋山、抱犊山、安丘山、潜山、青城山、峨眉山、缨山、云台山、罗浮山、阳驾山、黄金山、鳖祖山、大小天台山、四望山、盖竹山、括苍山,这些山中都有正神,其中有的有地仙居住。这些山中都生长着可以避大兵大难的花草,不仅可以在其中炼药。

如果有道的人登上这些山,那么这些山神一定会帮助他带来福分,药一定会成功。如果不能登上这些山,那么海中的大岛屿也可以炼药。如果会稽的东翁洲、亶洲、纻屿,以及徐州的莘莒洲、泰光洲、郁洲,都是次一等的选择。现在中国名山难以到达,江东的名山中可以到达的有霍山,在晋安;长山太白,在东阳;四望山、大小天台山、盖竹山、括苍山,都在会稽。

抱朴子说:我作为大臣的后代,虽然才能不足以治理国家,但我的爱好和追求,以及我所知道的,都超过了其他人,很多都是飞扬跋扈,光芒万丈的人。我之所以放弃乡里的庆祝和吊丧,放弃世俗的荣华,一定是要远登名山,完成我所著的书籍,其次是炼制神药,追求长生不老。

俗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放弃家乡,背离繁华的道路,亲自在山林中耕作,手脚磨破,认为我有疯狂和愚蠢的疾病。但是道和世事不能同时发展,如果不放弃人间的琐事,怎么能修成这样的志向呢?我坚信这一点,坚定不移,又有什么可怕的呢?我写下这些,给将来有志同道合的人看。

小神丹的配方,用真丹三斤,白蜜六斤搅拌混合,每天晒煎,直到可以做成丸子,早上服用像芝麻大小的十丸,不到一年,头发变黑,牙齿脱落重新长出,身体变得润泽,长期服用,老翁变成少年,长生不老。

小丹的方法,丹一斤,捣碎筛成粉末,加入三升醇苦酒,两升漆,总共三种东西混合,微火煎煮,直到可以做成丸子,像芝麻大小三丸,一天两次服用,三十天后,腹中的百病都好了,三尸都消失了;服用一百天后,肌肉骨骼变得强健;一千天后,司命削去死籍,与天地同寿,日月相望,改变形貌,变化无常,白天没有影子,另外有光芒。

小饵黄金的方法,将金炼制后放入清酒中,大约炼制两百次,金就会在酒中进出并沸腾,用手握住,金就会像泥一样从手指间流出,如果不沸腾,或者握住后金不能流出手指间,就削掉它,放入清酒中,无数。

炼制完成后,服用就像弹丸一样大小的一枚,也可以分成小丸子服用,服用三十天后,不会有寒热病,神人和玉女会来侍奉,银也可以这样炼制,方法和金相同。服用这两种东西,能够住在名山石室中的人,一年后就能飞升成仙。如果只是在人世间服用,也能成为地仙,不要随便传授给别人。

两仪子炼制黄金的方法,用三斤猪皮脂肪,一升醇苦酒,取五两黄金,放在器皿中,用土炉煎煮,将金放入脂肪中,炼制一百次进出,醇苦酒也是如此。吃一斤,寿命可以覆盖天地;吃半斤,寿命可以达到二千年;吃五两,寿命可以达到一千二百岁。无论多少,都可以炼制。应该在王相日炼制,服用效果非常好。不要传给不合适的人,如果传给了不合适的人,药就不会成功,也不会有神奇的效果。想要服用去尸药,应该服用丹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抱朴子-内篇-金丹-注解

抱朴子:抱朴子,即葛洪,东晋时期的著名道士、医药学家、文学家,著有《抱朴子》一书,其中记载了许多炼丹术、神仙方术等内容。

养性:指调养身心,使之健康长寿。

久视之方:指能够使人长寿的方术或药方。

还丹金液:还丹和金液都是古代炼丹术中的术语,指的是通过炼制得到的仙丹和仙液,传说能使人长生不老。

仙道:指修炼成仙的道路或方法。

上国:古代对中央王朝的称呼,这里指东晋。

丧乱:指战乱或社会动荡。

奔播四出:指四处逃散。

徐豫荆襄江广数州:指徐、豫、荆、襄、江、广等几个州,位于今天的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地。

流移俗道士:指四处流浪的普通道士。

行气:指通过呼吸和意念来调养身体的方法。

断穀服诸草木药法:指断食谷物,服用各种草木药的方法。

道机经:指道教的秘籍。

魏世军督王图:指魏国时期的军事将领王图。

大药:指最高级的丹药,能使人长生不老。

三皇内文:指古代三皇(伏羲、神农、黄帝)的内秘文籍。

地祇:指地神。

左元放:指东汉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左慈。

太清丹经:指《太清经》中的丹药炼制方法。

九鼎丹经:指《九鼎经》中的丹药炼制方法。

金液丹经:指《金液经》中的丹药炼制方法。

郑君:指葛洪的弟子郑隐。

资无担石:指贫穷,没有财产。

玉台:指玉制的酒台,这里比喻珍贵的酒。

浆荇:指粗劣的酒食。

昆仑:昆仑山是中国神话中的神山,被认为是仙界的所在地。

丘垤:指小山丘,这里比喻低微的境界。

金丹:指炼制出来的仙丹,能使人长生不老。

五穀:指五种谷物,即稻、麦、黍、菽、稷。

上品之神药:指最高等级的灵药。

铜青:一种铜的化合物,这里比喻坚不可摧的物质。

荣卫:指人体内的气血。

至道:指最高深的道理或技艺。

潢污:指臭水坑,这里比喻低俗的事物。

沧海:指广阔的海洋,这里比喻高深的事物。

萤烛:指萤火虫,这里比喻微弱的光亮。

日月:指太阳和月亮,这里比喻光明正大的事物。

雷霆:指雷声和雷霆,这里比喻强大的力量。

布鼓:指布制的鼓,这里比喻无用的东西。

巨鲸:指巨大的鲸鱼,这里比喻强大的力量。

寸介:指极小的东西,这里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策蹇驴:指用鞭子驱赶跛脚的驴,这里比喻无能为力。

蓝舟:指用蓝色装饰的船,这里比喻小船。

大川:指宽阔的江河,这里比喻伟大的事业。

小饵丹方:指一些简单的炼丹方法或配方,通常不如高级丹方有效。

力势:指丹药的功效或力量。

酘之酒:指浓度极高的酒,此处比喻高级丹药与低级丹药之间的差距。

丹砂:矿物丹砂,古代炼丹术中常用作原料。

水银:水银是一种金属,用于炼丹。

草木:指植物,此处用来比喻普通的药物。

长生:指永生不死,是古代道家追求的目标。

神仙:指具有超凡能力、长生不老的仙人。

俗人:指普通人,与仙人相对。

方术:指古代的方技,包括炼丹、占卜等。

委曲:指曲折、周到。

养生之法:指保养身体的方法或技巧。

九转九变:指炼丹过程中的多次变化,是炼丹术中的重要步骤。

至言:指至高无上的言论或真理。

虚文:指空洞无物的文字或理论。

彤弓:古代一种红色的弓,此处比喻珍贵的物品。

衮衣:古代帝王或高官的礼服,此处比喻低微的劳动。

儒墨:指儒家和墨家,此处泛指学问或道德。

至道之言:指最高深的道理或真理。

中才之心:指中等才智的人的心思。

九鼎神丹经:古代炼丹家记载炼丹方法的书籍。

玄子:指道家修炼的秘法或高人。

六一泥:六一泥是一种古代炼丹术中使用的泥浆,可能含有多种矿物。

神符:指具有神秘力量的符咒。

三尸九虫:指人体内的三种邪气和九种寄生虫,古代炼丹家认为服用丹药可以消除它们。

五兵:指五种兵器,此处比喻外界的威胁。

玉女:指仙女,古代炼丹家认为服用丹药可以见到她们。

九丹:指九种不同的丹药,古代炼丹家认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功效。

太清神丹:太清神丹是一种古代道教炼丹术中的丹药,据说能使人长生不老。

元君:元君是道教中的一位神祇,被认为是老子的师傅。

太清观天经:太清观天经是道教经典之一,据说包含着关于天象和炼丹的奥秘。

阴阳: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基本概念,代表自然界和宇宙中的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

鬼神风雨:指自然界中的神秘力量,如风雨等。

骖驾:古代驾驭马车的用语,这里比喻掌控。

天官:天官是道教中的神职,指天上的官员。

愚民:指无知无识的普通百姓。

美食好衣:指美味的食物和华丽的衣服,代表物质享受。

声色富贵:指音乐、色彩和财富,代表感官享受和物质追求。

神丹:神丹是指具有神奇功效的丹药,常与长生不老联系在一起。

九鼎:九鼎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宝鼎,象征着国家的权力和权威。

祭:祭祀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宗教仪式,用以祭拜神灵或祖先。

道引:道引是指道教修炼中的呼吸吐纳、导引动作。

屈伸:屈伸是指身体的弯曲和伸展,这里可能指修炼中的动作。

子:古代对有道德或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阴君:阴君是道教中的一个神祇,与阴间有关。

儒生:儒生是指学习儒家经典的人,古代的知识分子。

丹经:丹经是道教炼丹术的著作。

华池:华池在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指具有神奇力量的水源。

赤盐:赤盐是一种红色的盐,用于炼丹。

艮雪:艮雪是指坚硬的雪,这里可能指某种炼丹材料。

玄白:玄白是指深黑色和白色,这里可能指炼丹的颜色变化。

飞符:飞符是道教中的一种符箓,具有驱邪避凶的作用。

神水:神水是指具有神奇功效的水。

九光丹:九光丹是一种道教炼丹术中的丹药,据说具有多种功效。

五石:五石是指五种炼丹材料,包括丹砂、雄黄、白礜、曾青、慈石。

戎盐:戎盐是一种古代的盐,用于炼丹。

太乙:太乙是道教中的神祇,也指一种炼丹材料。

馀粮:馀粮是指剩余的粮食,这里可能指炼丹用的某种材料。

五帝符:五帝符是道教中的一种符箓,由五种颜色书写而成。

岷山:岷山是中国四川省的一座山,这里指在岷山修炼的道士。

方诸:方诸是一种古代的炼丹器具,用于承接月亮的光辉。

月中水:月中水是指月亮上的水,这里指月亮的光辉。

铜燧:铜燧是一种古代的炼丹器具,用于炼制丹药。

巴沙汞:巴沙汞是一种炼丹用的材料,由巴沙和水银混合而成。

硫黄水:硫黄水是指含有硫黄的水,用于炼丹。

务成子:务成子是道教中的一个神祇,与炼丹有关。

羡门子:羡门子是道教中的一个神祇,与炼丹有关。

立成丹:立成丹是一种道教炼丹术中的丹药,据说能迅速使人成仙。

雌黄:雌黄是一种矿物,用于炼丹。

雄黄:雄黄是一种矿物,用于炼丹。

伏丹:伏丹是一种道教炼丹术中的丹药,据说能使人长生。

丹鱼:丹鱼是一种传说中的鱼,据说能使人长生。

千岁蔂汁:千岁蔂汁是一种传说中的药草汁液,据说能使人长生。

矾桃汁:矾桃汁是一种传说中的药草汁液,据说能使人长生。

绞柠木:绞柠木是一种树木,其果实可用来炼丹。

赤须子:赤须子是道教中的一个神祇,与长寿有关。

乌鷇:乌鷇指的是一种鸟类,即乌鸦的幼鸟,未长毛羽的时期称为乌鷇。

真丹:真正的丹药,指具有高药用价值的丹药。

牛肉:牛肉在这里是指食用牛肉,用于炼制丹药。

少室天雄汁:少室天雄汁是一种药物,天雄是植物,汁液可能指其提取液。

鹄卵:鹄卵是指天鹅的蛋。

云母水:云母水是指含有云母的液体,云母是一种矿物,可能用于炼丹。

曾青铅丹:曾青铅丹是一种古代炼丹术中的丹药,曾青是一种矿物,铅丹是铅的化合物。

汞:汞,即水银,是古代炼丹术中常用的材料。

金华池:金华池是指传说中的仙池,可能指具有神秘力量的水源。

赤黍米:赤黍米是指红色的黍米,可能用于炼丹。

石硫黄液:石硫黄液是指含有硫磺的液体,硫磺是一种矿物,用于炼丹。

白素:白素可能指白色的布料,用于包裹丹药。

玄水:玄水在道教中指神秘的液体,可能指某种具有特殊功效的水。

丹阳铜:丹阳铜是指丹阳地区的铜,可能用于炼丹。

绮里:绮里可能指一个地名或人名,此处指与绮里相关的方法。

玉柱:玉柱可能指一种炼丹的方法或器具。

筩:筩是一种古代的容器,用于盛放或炼制丹药。

沙:沙在这里可能指用于炼丹的沙子。

釜:釜是一种古代的炊具,用于煮丹药。

石硫黄:石硫黄是指含有硫磺的石头,用于炼丹。

地水仙:地水仙是指在地水中修炼成仙的人。

金液:在道教中,金液指的是一种珍贵的丹药,被认为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长生不老的功效。

玄明龙膏:玄明龙膏是一种古代炼丹术中的材料,具体成分不详。

太乙旬首中石:太乙旬首中石是一种古代炼丹术中的材料,具体成分不详。

冰石:冰石是一种古代炼丹术中的材料,具体成分不详。

紫游女:紫游女是一种古代炼丹术中的材料,具体成分不详。

金化石:金化石是一种古代炼丹术中的材料,具体成分不详。

威喜巨胜:威喜巨胜是一种古代炼丹术中的方法或药物,具体内容不详。

黄土瓯:黄土瓯是指用黄土制成的碗,用于炼丹。

猛火:猛火是指非常强烈的火,用于炼丹。

刀剑:刀剑是指武器,此处可能指用丹药涂抹的刀剑可以辟邪。

名山大川:名山大川是指著名的山和河流,此处可能指可以前往的地方修炼成仙。

口诀:口诀是指炼丹或修炼时口念的咒语或方法。

杂药:杂药是指炼丹时使用的多种药物。

石室:石室是指用石头建造的房间,可能指藏丹药的地方。

精舍:精舍是指修炼者居住的地方。

穀:穀是指谷物,此处可能指断食谷物。

百世一出:百世一出是指非常罕见,几百年才出现一次。

两受其殃:两受其殃是指双方都会受到伤害。

天神鉴人:天神鉴人是指天神会观察人的行为。

适:适在这里可能指合适的条件或时机。

米酒:米酒是指用米酿造的酒。

地仙:道教中指修炼有成、可以飞升成仙的人。

饵黄金法: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将黄金炼制成可以服用的形式,以求得长生不老。

豕负革肪:猪背上的脂肪,古代炼丹术中常用作辅料。

酒炼:用酒来炼制丹药。

樗皮:一种树木的树皮,古代炼丹术中用作辅料。

荆酒磁石消:用荆酒和磁石来消解某些物质。

巾:古代的一种头巾,这里指将丹药制成可以佩戴的形状。

禁忌:指在炼制或服用丹药时需要遵守的禁忌事项。

雄黄雌黄:两种矿物,古代炼丹术中常用作原料。

银:金属银,古代炼丹术中用作原料。

蚌中大珠:蚌中的大珍珠,古代炼丹术中用作原料。

长服:长期服用。

名山:道教中指山岳中的圣地,被认为有神仙居住。

绝人事:断绝与世俗人间的联系。

斋戒:进行一定的宗教仪式,如不吃五辛、生鱼等,以表示虔诚。

五辛:指葱、蒜、姜、韭菜、薤等辛辣食物。

左君:指古代的一位道士,葛洪在书中提到他的故事。

右君:指古代的一位道士,葛洪在书中提到他的故事。

邪炁:指邪恶的气,不利的因素。

鸡犬小儿妇人:指与炼丹无关的人或动物。

染采者:指从事染色工作的人。

恶恶目者:指眼睛不好的人。

道书:指记载道教教义、修炼方法等的书籍。

精思:专心致志地思考。

海中大岛屿:指海中的大岛屿,古代炼丹术中认为可以用来炼制丹药。

会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

东阳: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

霍山:位于今天的安徽省,是道教名山之一。

长山: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是道教名山之一。

四望山: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是道教名山之一。

大小天台山: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是道教名山之一。

盖竹山: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是道教名山之一。

括苍山: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是道教名山之一。

子书:指作者所著的书籍。

委桑梓:离开自己的家乡。

清涂:指平坦的道路,这里指世俗的道路。

林薮:指森林和沼泽地,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挥翮云汉:比喻才华横溢,志向远大。

耀景辰霄:比喻成就辉煌,声名远扬。

庆吊:指庆祝和哀悼。

乡党:指同乡的人。

当世之荣华:指世俗的荣华富贵。

委桑梓,背清涂:离开家乡,避开世俗的道路。

委桑梓,背清涂,而躬耕林薮:离开家乡,避开世俗的道路,亲自在森林沼泽地中耕作。

委桑梓,背清涂,而躬耕林薮,手足胼胝:离开家乡,避开世俗的道路,亲自在森林沼泽地中耕作,手脚磨出了老茧。

委桑梓,背清涂,而躬耕林薮,手足胼胝,谓予有狂惑之疾也:离开家乡,避开世俗的道路,亲自在森林沼泽地中耕作,手脚磨出了老茧,别人认为我有狂妄无知之病。

道与世事不并兴:修炼道术与世俗之事不能同时进行。

修如此之志:修炼这样的志向。

毁誉:赞扬和诋毁。

劝沮:劝诱和阻止。

同志尚者:志同道合的人。

断金之徒:指意志坚定的人。

捐弃:放弃。

白蜜:蜂蜜,古代炼丹术中常用作辅料。

淳苦酒:纯净的苦酒,古代炼丹术中常用作辅料。

捣筛:将丹药捣碎并筛过。

淳苦酒三升:三升纯净的苦酒。

漆二升:二升漆。

微火:小火。

司命:道教中掌管生死的天神。

司命削去死籍:司命将死籍上的名字划去。

两仪子:古代的一位道士,葛洪在书中提到他的炼丹方法。

猪负革脂:猪背上的脂肪。

王相日:指吉日,古代炼丹术中认为在吉日炼制丹药效果更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抱朴子-内篇-金丹-评注

抱朴子在其著作中,对道教炼丹术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这段文字便是对金液和神丹炼制方法的探讨。首先,抱朴子提到饵黄金法,这种方法虽然不及金液,但比起其他药物也有其独特之处。其中,提到以豕负革肪、酒、磁石等材料进行炼制,以及将黄金制成巾或水服等,都反映了炼丹术的多样性和实践性。

接着,抱朴子指出,这些炼制方法都有其禁忌,不如金液那么纯粹。他还提到,将雄黄雌黄合饵,可引之张之如皮,这属于地仙法。银和蚌中的大珠也可以化为水服之,但这些方法都需要长期服用,因此也不及金液。

在讨论金液九丹的炼制时,抱朴子强调了其重要性,认为合此大药需要用钱,宜入名山,绝人事。这表明,炼制金液九丹不仅需要物质条件,还需要精神上的超脱和环境的纯净。由于这些条件不易满足,因此能为之者少。

抱朴子进一步解释,为何作道书者略无说金丹者。他指出,合此大药皆当祭,祭则太乙元君、老君、玄女皆来鉴省。如果作药者不绝迹幽僻之地,令俗閒愚人得经过闻见之,则诸神便责作药者之不遵承经戒,致令恶人有谤毁之言,则不复佑助人,而邪气得进,药不成也。

这里,抱朴子强调了炼丹过程中的神秘性和对环境的严格要求。他提到,必须入名山之中,斋戒百日,不食五辛生鱼,不与俗人相见,尔乃可作大药。这反映了道教对炼丹环境的特殊要求,以及对炼丹者道德修养的重视。

抱朴子还提到,小山皆无正神为主,多是木石之精,千岁老物,血食之鬼,此辈皆邪炁,不念为人作福,但能作祸。因此,炼丹者需要以术辟身,以防止邪气破坏药物。

在描述小神丹方时,抱朴子提供了具体的炼制方法,包括使用真丹、白蜜、日暴煎等,以及服用方法和效果。这些描述详细而具体,反映了炼丹术的实践性和技术性。

小丹法和小饵黄金法也分别介绍了不同的炼制方法和服用效果,这些方法虽然复杂,但都旨在通过炼制药物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最后,抱朴子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说明了他为何要远离世俗,追求炼丹和长生。他认为,道与世事不并兴,若不废人间之务,何得修如此之志?这表明,抱朴子对道教修炼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世俗世界的超脱。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抱朴子-内篇-金丹》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207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