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战奇略》的作者不详,流传较广,可能是唐代的军事家李靖,或者其他军事学者的总结。李靖是唐代著名的将领,他在许多重大战役中展现出高超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是当时军事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年代:成书于唐代。
内容简要:《百战奇略》是一本以总结战争经验为主的兵法书,包含了大量关于战争谋略、兵员调配、战术运用等方面的内容。书中提到的“兵贵神速”便是这本书的核心之一,强调在战争中迅速、果断的决策。全书分为多个章节,涵盖了从兵员组织到战争策略的各个方面,通过李靖等人物的实际战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地理、天气、敌情等因素来制定作战计划。与其他兵法书不同的是,《百战奇略》不仅讨论了理论,还详细说明了实际战役中的应用技巧,给后世军事理论研究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十卷-畏战-原文
凡与敌战,军中有畏怯者,鼓之不进,未闻金先退,须择而杀之,以戒其众。
若三军之士,人人皆惧,则不可加诛戮。
须假之以颜色,示以不畏;说之以利害,喻以不死,则众心自安。
法曰:‘执戮禁畏。太畏则勿杀戮,示之以颜色,告之以所生。’
<南史>:陈武帝讨王僧辩,先召文育与谋。
时僧辩婿杜龛据吴兴,兵甚众。
武帝密令陈倩速还长城,立栅备之。
龛遣将杜泰乘虚掩至。
将士相视失色,倩言笑自若,部分益明,于是众心乃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十卷-畏战-译文
在与敌人作战时,如果军中有害怕退缩的人,鼓动他们也不前进,没有听到锣声就先撤退,必须挑选这样的士兵处决,来警示其他人。
如果整个军队的士兵都感到害怕,那么就不能进行惩罚。应该用和颜悦色来对待他们,表现出无所畏惧的态度;用利害关系来劝说他们,用不会死亡的例子来开导他们,这样大家的心自然就会安定。
法典上这么说:‘执行刑罚禁止恐惧。过于害怕的人不要杀戮,用和颜悦色对待他们,告诉他们如何生存。’
《南史》记载:陈武帝讨伐王僧辩时,首先召集文育一起商议。当时王僧辩的女婿杜龛占据吴兴,兵力众多。武帝秘密命令陈倩迅速返回长城,建立栅栏进行防备。杜龛派遣将领杜泰趁虚而入。将士们相互看着都吓得脸色苍白,但陈倩却谈笑自如,部署更加明确,于是大家的心思才安定下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十卷-畏战-注解
敌战:指与敌人作战,战争中的对抗。
军中:指军队内部,军队之中。
畏怯者:指害怕、胆怯的士兵。
鼓之不进:鼓指击鼓,进指前进。此处指用鼓声激励士兵前进。
金:古代军中用于传达命令的金属乐器,此处指命令。
先退:指在战斗中先撤退。
择而杀之:选择时机将其处决。
以戒其众:以此来警示其他士兵。
三军之士:指整个军队的士兵。
人人皆惧:每个士兵都感到害怕。
加诛戮:施加惩罚或杀戮。
假之以颜色:用和颜悦色对待他们。
示以不畏:展示出勇敢的态度。
说之以利害:用利害关系说服他们。
喻以不死:用比喻说明不会死亡。
众心自安:士兵们的情绪自然安定。
法曰:法指兵法或军规,此处指兵法中有这样的说法。
执戮禁畏:执行处决时禁止表现出恐惧。
太畏则勿杀戮:如果过于害怕,就不要进行杀戮。
示之以颜色,告之以所生:用和颜悦色对待他们,告诉他们生存的可能性和希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十卷-畏战-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南史》,记载了陈武帝讨伐王僧辩时的一段故事。从专业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首先,这段文字体现了古代军事思想中的激励与约束。‘凡与敌战,军中有畏怯者,鼓之不进,未闻金先退,须择而杀之,以戒其众。’这句话强调了在战争中,对待畏怯士兵的态度。通过杀一儆百的方式,既是对士兵的警示,也是对全军士气的提振。这种做法在古代军事中较为常见,体现了对军队纪律的严格要求。
其次,‘若三军之士,人人皆惧,则不可加诛戮。’这句话表明,在战争中,如果全体士兵都感到恐惧,那么就不能再进行诛杀。这是因为,诛杀只会加剧士兵的恐惧,进一步影响军队的战斗力。这体现了古代军事思想中的人性关怀,即在极端情况下,也要考虑到士兵的心理承受能力。
再者,‘须假之以颜色,示以不畏;说之以利害,喻以不死,则众心自安。’这句话强调了在激励士兵时,既要展示出勇气和决心,又要说明利害关系,让士兵明白生存的意义。这种做法既有助于稳定士兵情绪,又能激发他们的战斗意志。
最后,‘执戮禁畏。太畏则勿杀戮,示之以颜色,告之以所生。’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在激励士兵时的策略。在必要时,可以采取杀戮手段来震慑敌人,但在士兵过于恐惧时,则应避免杀戮,而是通过展示勇气和告知生存希望来稳定军心。
《南史》中的这段记载,生动地展现了陈武帝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智慧。陈倩在面对敌军来袭时,不仅没有恐慌,反而保持镇定,通过合理的指挥和激励,稳定了军心。这种领导风格在古代军事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后人借鉴。
综上所述,这段古文不仅反映了古代军事思想中的激励与约束,还体现了领导者的人性关怀和智慧。通过对这段文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军事文化,以及领导者如何运用策略来稳定军心,提高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