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十卷-养战

作者: 《百战奇略》的作者不详,流传较广,可能是唐代的军事家李靖,或者其他军事学者的总结。李靖是唐代著名的将领,他在许多重大战役中展现出高超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是当时军事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年代:成书于唐代。

内容简要:《百战奇略》是一本以总结战争经验为主的兵法书,包含了大量关于战争谋略、兵员调配、战术运用等方面的内容。书中提到的“兵贵神速”便是这本书的核心之一,强调在战争中迅速、果断的决策。全书分为多个章节,涵盖了从兵员组织到战争策略的各个方面,通过李靖等人物的实际战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地理、天气、敌情等因素来制定作战计划。与其他兵法书不同的是,《百战奇略》不仅讨论了理论,还详细说明了实际战役中的应用技巧,给后世军事理论研究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十卷-养战-原文

凡与敌战,若我军曾经挫衄,须审察士卒之气。

气盛,则激励再战;气衰,则且养气,待其可用而使之。

法曰:‘谨养勿劳,并气积力。’

秦始皇问李信曰:‘吾欲取荆,度用几何人?’

对曰:‘不过二十万人。’

及问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

王曰:‘将军老矣!何怯也!’

乃命信及蒙恬将二十万人伐荆。

翦因不用,遂谢病归频阳。

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之。

〔信又攻鄢郢,破之。〕

乃引兵西,与蒙恬会城父。

荆人因随之,三日不顿舍,大败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信奔还。

王怒,自至频阳见王翦,强起之。

对曰:‘老臣悖乱,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王从之。

翦遂将兵,王送至灞上。

荆人闻之,悉兵以御翦。

翦坚壁不战,日休士卒,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与士卒同甘苦。

久之,问军中戏乎?

对曰:‘方投石超距。’

翦曰:‘可用矣。’

荆人既不得战,乃引而东。

翦追击,大破之。

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翦乘胜略定城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十卷-养战-译文

每次和敌人作战,如果我们的军队曾经遭遇过失败,就必须仔细观察士兵们的士气。如果士气旺盛,就激励他们再次战斗;如果士气低落,那就暂时休整,等到士气恢复后再使用他们。兵法上有这样的话:‘要谨慎地保养,不要过度劳累,积累力量。’

秦始皇问李信说:‘我想攻打楚国,需要多少兵力?’李信回答说:‘不超过二十万人。’当问到王翦时,他却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王翦说:‘将军你已经老了,怎么这么胆小!’于是秦始皇命令李信和蒙恬率领二十万人去攻打楚国。王翦因此没有被使用,于是他以生病为由回到了频阳。

李信〔攻打平舆〕,蒙恬〔攻打寝〕,大败楚军。〔李信又攻打鄢郢,将其攻破。〕然后带领军队向西行进,与蒙恬在城父会合。楚国人跟着追击,三天没有停歇,结果大败李信的军队,攻入两座营垒,杀了七个都尉,李信逃回。

秦始皇愤怒,亲自到频阳去见王翦,强迫他起来。王翦回答说:‘老臣我糊涂了,大王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非得用我不可,那么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听从了他的建议。王翦于是带领军队,秦始皇送他到灞上。

楚国人听说这个消息,全部军队用来抵御王翦。王翦坚守营垒不战,每天让士兵休息,让他们洗澡,吃好的食物,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过了一段时间,王翦问军中有没有娱乐活动,士兵们回答说:‘现在正在投掷石头比赛。’王翦说:‘现在可以用他们了。’楚国人因为无法战斗,于是撤退向东。王翦追击,大败楚军。

到了蕲南,杀了楚国的将军项燕,楚军于是败退。王翦乘胜攻占了城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十卷-养战-注解

挫衄:挫衄,指军事上的失败或挫折。在古代战争中,军队遭遇挫败后士气会受到严重影响,挫衄因此成为衡量军队士气和指挥官决策能力的重要指标。

士卒之气:士卒之气,指士兵们的士气。在古代军事中,士气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战斗的胜负。

激励:激励,指激发、鼓舞。在战争中,通过激励可以提振士气,使士兵们更加勇敢地战斗。

养气:养气,指蓄养士气。在遭遇挫败后,通过休息和调整来恢复士气,等待时机再战。

法:法,指兵法、军事策略。此处指兵法中的原则或方法。

谨养勿劳,并气积力:谨养勿劳,并气积力,意为谨慎地蓄养士气,不要过度劳累,同时积累力量。

荆:荆,指古代的荆楚地区,即今天的湖南、湖北一带。

李信:李信,秦朝将领,曾参与伐楚之战。

王翦:王翦,秦朝名将,以用兵有方著称,曾率军伐楚,大破荆兵。

蒙恬:蒙恬,秦朝将领,曾参与伐楚之战。

攻平舆:攻平舆,指李信率军攻打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

攻寝:攻寝,指蒙恬率军攻打寝(今湖北省潜江市)。

两壁:两壁,指两座壁垒,此处指两座防御工事。

都尉:都尉,古代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员。

谢病归频阳:谢病归频阳,指王翦以生病为由,辞去职务回到频阳(今陕西省富平县)。

引兵西:引兵西,指王翦率军向西进发。

城父:城父,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新蔡县。

悉兵以御翦:悉兵以御翦,指荆楚军队全力以赴来抵御王翦的军队。

休士卒:休士卒,指让士兵休息。

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指让士兵洗澡、好好吃饭,并给予关怀。

投石超距:投石超距,指古代的一种军事训练,投掷石块,测试距离。

蕲南:蕲南,古地名,位于今湖北省蕲春县。

项燕:项燕,楚国的名将,后成为反秦的领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十卷-养战-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是关于军事战略和将领用兵之道的经典论述。首先,文中提到的‘审察士卒之气’是对军事指挥中士气管理的高度概括。在古代战争中,士气往往决定着战斗的胜负,因此,将领必须时刻关注士兵的士气状态,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气盛,则激励再战;气衰,则且养气,待其可用而使之。’这句话强调了将领应根据士兵士气的变化来调整战术。当士气高涨时,应鼓舞士兵再次投入战斗;而当士气低落时,则应暂时休整,等待士气恢复后再行动。这种灵活的策略体现了古代军事指挥的艺术。

秦始皇询问李信和王翦关于攻打荆国的兵力需求,两人的回答截然不同。李信的回答是二十万人,而王翦则认为是六十万人。这反映出两位将领对战争的不同理解和战略部署。李信的回答可能基于速战速决的战术,而王翦则认为需要充足的人力和时间来确保胜利。

王翦的‘将军老矣!何怯也!’这句话体现了古代将领间的相互尊重和竞争。王翦虽然年纪较大,但他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对兵力的准确判断使得秦始皇不得不重新考虑他的意见。

王翦的战术运用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坚壁清野,不与敌人正面交锋,而是通过休整士兵、改善饮食、抚慰士兵等方式来提升士气。这种以静制动、养精蓄锐的策略最终取得了胜利。

‘荆人既不得战,乃引而东。’这句话说明了王翦通过持久战和耐心等待,消耗了敌人的耐力和士气,使得敌人不得不撤退。这体现了古代军事战略中的‘以逸待劳’原则。

‘翦追击,大破之。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翦乘胜略定城邑。’这段描述了王翦在战争中的果断追击和乘胜追击的策略,充分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十卷-养战》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201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