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一卷-间战

作者: 《百战奇略》的作者不详,流传较广,可能是唐代的军事家李靖,或者其他军事学者的总结。李靖是唐代著名的将领,他在许多重大战役中展现出高超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是当时军事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年代:成书于唐代。

内容简要:《百战奇略》是一本以总结战争经验为主的兵法书,包含了大量关于战争谋略、兵员调配、战术运用等方面的内容。书中提到的“兵贵神速”便是这本书的核心之一,强调在战争中迅速、果断的决策。全书分为多个章节,涵盖了从兵员组织到战争策略的各个方面,通过李靖等人物的实际战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地理、天气、敌情等因素来制定作战计划。与其他兵法书不同的是,《百战奇略》不仅讨论了理论,还详细说明了实际战役中的应用技巧,给后世军事理论研究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一卷-间战-原文

凡欲征伐,先用间谍,觇敌之众寡、虚实、动静,然后兴师,则大功可立,战无不胜。

法曰:‘无所不用间也。’

周将韦叔裕,字孝宽,以德行守镇玉壁。

孝宽善于抚御,能得人心,所遣间谍入齐者,皆为尽力。

亦有齐人得孝宽赂金者,遥通书疏。

故齐动静,朝廷皆知之。

齐相斛律光,字明月,贤而有勇,孝宽深忌之。

参军曲严颇知卜筮,谓孝宽曰:‘来年东朝必大杀戮。’

孝宽因令严作谣歌曰:‘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百升,斛也。

又言:‘高山不推自崩,槲木不扶自立。’

令谍者多赉此文,遗之于邺。

祖孝征与光有隙,既闻,更润色之。

明月卒以此见诛。

周武帝闻光死,赦其境内,后大举兵伐之,遂灭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一卷-间战-译文

凡是打算发动战争,首先派遣间谍,侦察敌人的兵力多少、虚实情况和动静,然后再出兵,这样就可以取得大的胜利,战无不胜。兵法上说:‘没有不用间谍的。’

周朝的将领韦叔裕,字孝宽,用德行守护着玉壁城。孝宽擅长安抚和驾驭他人,能够赢得人心,他所派遣的间谍进入齐国后,都全力以赴。也有齐国人接受了孝宽的贿赂金,从远处传递书信。因此,齐国的动静,朝廷都能知道。齐国的宰相斛律光,字明月,既贤明又有勇气,孝宽非常忌惮他。参军曲严很懂得占卜,他对孝宽说:‘明年东边朝廷必将有大屠杀。’孝宽于是让曲严创作了一首歌谣说:‘一斗粮食飞上天,明月照耀长安城。’一斗,指的是斛。又说:‘高山不推自己会倒塌,槲树不需要扶持也能自己站立。’孝宽让间谍们多带这篇文章,留传给邺城的人。祖孝征与斛律光有矛盾,听到这首歌谣后,对其进行了润色。明月最终因此被杀。周武帝听说斛律光死了,赦免了国内的犯人,后来大规模出兵攻打齐国,最终灭亡了齐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一卷-间战-注解

征伐:指发动战争,进行军事行动。

间谍:古代指秘密派遣去敌方搜集情报的人。

觇:观察,查看。

众寡:指敌人的数量多少。

虚实:指敌人的实力强弱和真实情况。

动静:指敌人的行动和动向。

兴师:指发动军队。

大功可立:指可以取得重大的成功。

法:法则,规律。

无所不用间也:指在战争中无不用间谍这一手段。

周将韦叔裕:指北周时期的将领韦孝宽。

字孝宽:韦孝宽的字。

以德行守镇玉壁:指韦孝宽以德行来镇守玉壁。

抚御:安抚和驾驭。

入齐者:指被派遣到齐国去的间谍。

为尽力:指尽力而为。

赂金:用金钱作为贿赂。

遥通书疏:从远处传递书信。

齐相斛律光:指北齐的宰相斛律光。

字明月:斛律光的字。

贤而有勇:既聪明又有勇气。

深忌之:非常忌恨他。

参军曲严:指曲严,担任参军职务。

卜筮:古代占卜的方法,通过观察卦象来预测未来。

谣歌:民间的歌谣。

百升飞上天:百升是古代的容量单位,这里指斛律光的名字。

明月照长安:长安是古代都城,这里指北齐的首都。

高山不推自崩:高山不需要推就会自己崩塌,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崩溃。

槲木不扶自立:槲木不需要扶持就能自己站立,比喻事物强大到不需要外力支持。

谍者:间谍。

多赉此文:多次携带这篇文章。

遗之于邺:将这篇文章遗留在邺城。

祖孝征:指祖孝征,可能是指北齐的某位官员。

见诛:被杀。

周武帝:指北周的皇帝宇文邕。

赦其境内:赦免国内的犯人。

大举兵伐之:大规模出兵攻打北齐。

遂灭齐:最终灭亡了北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一卷-间战-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以严谨的史笔记录了南北朝时期北周与北齐之间的政治斗争与军事冲突。以下是对这段古文的逐行赏析。

‘凡欲征伐,先用间谍,觇敌之众寡、虚实、动静,然后兴师,则大功可立,战无不胜。’此句强调了间谍在战争中的重要性。间谍作为战争的前哨,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敌情信息,从而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战略。‘无所不用间也’一语双关,既表明间谍在战争中的无所不能,也暗示了间谍活动的隐秘性。

‘周将韦叔裕,字孝宽,以德行守镇玉壁。’此句介绍了北周将领韦孝宽,他以其德行和才能守卫玉壁,为北周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孝宽善于抚御,能得人心,所遣间谍入齐者,皆为尽力。’韦孝宽善于治理,能够赢得人心,他派遣的间谍在北齐境内活动时,都全力以赴,为北周提供了大量情报。

‘亦有齐人得孝宽赂金者,遥通书疏。故齐动静,朝廷皆知之。’此句揭示了间谍活动的另一面,即通过贿赂获取情报。韦孝宽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北齐的动态北周朝廷都能知晓。

‘齐相斛律光,字明月,贤而有勇,孝宽深忌之。’斛律光作为北齐的宰相,以贤能和勇猛著称,但韦孝宽对他心生忌惮。

‘参军曲严颇知卜筮,谓孝宽曰:“来年东朝必大杀戮。”’曲严通过占卜预测到了北齐将有大动荡,这一预言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埋下了伏笔。

‘孝宽因令严作谣歌曰:“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韦孝宽利用曲严的预言,通过谣歌的形式传递信息,进一步影响北齐的局势。

‘百升,斛也。又言:“高山不推自崩,槲木不扶自立。”’谣歌中的‘百升’指的是斛,‘明月’指的是斛律光,通过这些隐喻,韦孝宽传达了对斛律光的威胁。

‘令谍者多赉此文,遗之于邺。’韦孝宽派遣间谍将谣歌散布到北齐的都城邺,进一步制造舆论压力。

‘祖孝征与光有隙,既闻,更润色之。’祖孝征与斛律光有矛盾,在听到谣歌后,他进一步润色了内容,使得谣言更加具有影响力。

‘明月卒以此见诛。’最终,斛律光因为谣言而遭到诛杀,这是间谍活动在政治斗争中的残酷体现。

‘周武帝闻光死,赦其境内,后大举兵伐之,遂灭齐。’北周武帝利用斛律光的死亡,消除了北齐的威胁,随后大举兵伐,最终灭掉了北齐。这一段历史反映了间谍在战争和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揭示了权力的残酷和阴谋的可怕。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一卷-间战》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86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