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龚

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龚-原文

历史来源

「龚」源出:

一、为共氏所改。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其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其时约在战国末年秦汉之际。

二、唐《元和姓纂》云:共工后有共、龚二氏。此为神话传说附会之辞,不足为凭。

家族名人

龚祈

字孟道,南朝宋汉寿县人,风度翩翩,英俊潇洒,中书郎范述见了,说:’此荆楚之仙人也。’

龚遂

字少卿,西汉南平阳县(今山东邹县)人。初任昌邑王刘贺的郎中令。刘贺行为多有不端,龚遂引经据典,陈述福祸,谏争忘己。宣帝(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时任渤海太守,正逢饥荒,龚遂单车到渤海郡,开仓济贫,劝民务农。百姓纷纷卖剑买牛,郡内治安大为好转。

龚郯

字昙伯,南宋宁德人,拜朱熹为师,很注重身体力行。晚年与杨复辩论理与气先后之学,尤其有造诣。自号南峰居士。

龚胜(公元前68-前11年)

字君宾,西汉彭城人。哀帝时征召为谏议大夫,多次上书,论议朝政。后任渤海太守。王莽篡政后,他隐居乡里。王莽数次派人征召,拜他为上卿,坚持不受,对门人高晖等说:’早晚是要入土的,怎么能一身给两个姓的人当官呢!’绝食十四日而死。

龚鼎孳

字孝升,明末安徽合肥人,崇祯七年进士,官兵科给事中。清军入京后,历任左都御史、刑部尚书,为人旷达不拘礼俗,博学多闻,能诗善文,与吴伟业、钱谦益齐名,称清初江左三大家。他的侍妾顾横波善画墨兰,别具一格。

地望分布

湖南省溆浦县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龚-译文

历史来源:

「龚」这个姓氏的来源有两个:

一、根据《古今姓氏书辨证》的记载,龚姓原本是共姓,因为避难而加上了龙字,改姓为龚。这个时间大约在战国末年和秦汉之际。

二、唐代《元和姓纂》说,共工的后代有共、龚两个姓氏。但这只是神话传说中的附会之词,不能作为依据。

家族名人:

龚祈,字孟道,是南朝宋汉寿县人,他风度翩翩,英俊潇洒,中书郎范述见到他后说:‘这是荆楚的仙人啊。’

龚遂,字少卿,是西汉南平阳县(今山东邹县)人。最初担任昌邑王刘贺的郎中令。刘贺行为不端,龚遂引用经典,陈述福祸,不顾个人得失进行劝谏。宣帝(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时,他担任渤海太守,正逢饥荒,龚遂一个人前往渤海郡,开仓救济贫困百姓,劝说民众务农。百姓纷纷卖剑买牛,郡内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龚郯,字昙伯,是南宋宁德人,拜朱熹为师,非常注重身体力行。晚年与杨复辩论理与气先后的问题,尤其有独到见解。他自号南峰居士。

龚胜(公元前68-前11年),字君宾,是西汉彭城人。哀帝时被征召为谏议大夫,多次上书,议论朝政。后来担任渤海太守。王莽篡位后,他隐居乡里。王莽多次派人征召他,封他为上卿,但他坚持不接受,对门人高晖等说:‘早晚都是要入土的,怎么能为一身给两个姓的人做官呢!’最终绝食十四天而死。

龚鼎孳,字孝升,是明末安徽合肥人,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曾任官兵科给事中。清军入京后,他历任左都御史、刑部尚书。他为人豁达不拘小节,博学多才,能诗善文,与吴伟业、钱谦益齐名,被称为清初江左三大家。他的侍妾顾横波擅长画墨兰,风格独特。

地望分布:

湖南省溆浦县南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龚-注解

龚:龚是一个中文姓氏,起源有二:一是共氏所改,避难时加龙为龚;二是共工的后代,但此说属于神话传说,不足为信。

共氏:共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姓氏,源自远古时期的共工,共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避难:指因战乱、灾害等原因逃避到安全的地方。

龙: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吉祥、权威和力量的象征,常与皇帝联系在一起。

战国末年秦汉之际:指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1世纪初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共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与颛顼争帝位失败后,怒触不周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

姓纂:《元和姓纂》是唐代的一部姓氏学著作,对姓氏的起源和演变有详细记载。

家族名人:指一个家族中较为著名的人物。

龚祈:南朝宋时期的人物,以风度翩翩著称。

中书郎:古代官职,负责处理中央政府的文书。

范述:南朝宋时期的人物,中书郎。

英俊潇洒:形容人英俊潇洒,风度翩翩。

西汉: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南平阳县:西汉时期的一个县名,位于今山东邹县。

郎中令:古代官职,负责王侯的日常事务。

宣帝:西汉时期的皇帝,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

渤海太守:古代官职,负责管理渤海郡的地方行政事务。

饥荒:指食物严重缺乏的灾害。

开仓济贫:指打开仓库,救济贫困的人民。

务农:从事农业生产。

治安:指社会秩序的稳定。

龚郯:南宋时期的人物,拜朱熹为师,注重身体力行。

理与气先后之学:指关于理和气的关系的学说,是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自号南峰居士:自己给自己取的号,表示隐居山林的志向。

龚胜:西汉时期的人物,以坚持正义著称。

谏议大夫:古代官职,负责向皇帝进谏。

王莽:西汉末年的政治人物,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

上卿:古代官职,是高级官员。

绝食:指拒绝进食,以此表示抗议或抗议某种决定。

龚鼎孳:明末清初的人物,以博学多才著称。

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最高学位。

给事中: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和上奏皇帝。

旷达不拘礼俗:形容人性格开朗,不拘泥于礼节。

博学多闻:形容人学识渊博,见闻广博。

善文:擅长文学。

吴伟业:明末清初的文学家。

钱谦益:明末清初的文学家。

江左三大家:指明末清初的三个著名文学家。

侍妾:古代男子家中地位较低的妻妾。

墨兰:一种以墨水为色绘制的兰花,风格独特。

地望分布:指一个姓氏或家族在地理上的分布情况。

湖南省溆浦县南:指龚姓家族在湖南省溆浦县南部的分布情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龚-评注

历史来源部分,首先提到了‘龚’字的起源,从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第一,根据《古今姓氏书辨证》的记载,‘龚’字起源于共氏,因避难而加龙字为‘龚’,这一说法将姓氏的演变与历史事件相结合,展现了姓氏与历史的紧密联系。同时,提到了这一事件大约发生在战国末年秦汉之际,这一时间节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进入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代,姓氏的演变也反映了这一历史进程。第二,引用了唐《元和姓纂》中的说法,将共工与共、龚二氏联系起来,虽然这一说法带有神话传说的色彩,但也是对姓氏起源的一种文化解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神话传说的重视。

家族名人部分,介绍了龚姓历史上的一些知名人物。龚祈,字孟道,南朝宋汉寿县人,被赞誉为“荆楚之仙人”,这一评价不仅突出了其风度翩翩、英俊潇洒的形象,也反映了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的风尚。龚遂,字少卿,西汉时期的人物,以其正直和为民请命的精神著称,尤其是在饥荒时期,他单车到渤海郡开仓济贫,劝民务农,这一行为体现了儒家“仁政”的思想。龚郯,字昙伯,南宋宁德人,拜朱熹为师,注重身体力行,晚年与杨复辩论理与气先后之学,自号南峰居士,这一系列行为体现了南宋时期儒学复兴的背景。龚胜,字君宾,西汉时期的人物,以其坚持正义、宁死不屈的精神著称,他的绝食十四日而死,体现了儒家“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龚鼎孳,字孝升,明末安徽合肥人,是清初江左三大家之一,他的博学多才、旷达不拘礼俗的形象,反映了明末清初时期文化交融的特点。

地望分布部分,提到了湖南省溆浦县南,这是龚姓的一个主要分布地。地望分布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一个姓氏的历史迁徙和地域文化的影响,溆浦县南作为龚姓的聚居地,可能形成了独特的龚姓文化,这也为研究中国姓氏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龚》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85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