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骆

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骆-原文

历史来源

「骆」源出 ;

一 ; 出自姜姓。以王父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代姜太公之后有公子骆,其支孙以王父(祖父)之字「骆」为氏。

二 ; 商末周初, 飞廉之子恶来,其后有恶来革。据《史记》所载,恶来革之玄孙日大骆,建大骆国,周历王时灭于西戎。其后亦有骆氏。

三 ; 古鲜卑族所改,《魏书.官氏志》云: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三字姓他骆拔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居中原后,改为骆氏。

家族名人

骆宾王(公元640-?年)

初唐婺州义乌人。官长安主簿。擅长诗文,与王勃,杨 炯,卢照邻齐名,世称四杰。

骆牙

字旗门,南朝陈临安人。文帝陈蒨任吴兴太守时,拜为将帅,从平杜龛、张彪,勇冠三军。官至散骑常侍。

地望分布

河南北部 江苏苏州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骆-译文

历史来源:

一、‘骆’这个姓氏的来源之一是出自姜姓。是以祖父的字‘骆’作为姓氏。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周代姜太公的后代有公子骆,他的子孙中以祖父的字‘骆’作为姓氏。

二、在商朝末年和周朝初年,飞廉的儿子恶来,其后代有恶来革。根据《史记》的记载,恶来革的玄孙叫做大骆,建立了大骆国,在周历王时期被西戎所灭。其后代也有以‘骆’为姓的。

三、古鲜卑族改姓而来,《魏书·官氏志》中提到:南北朝时期,北魏有代北三字姓他骆拔氏,随着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居中原后,改为骆氏。

家族名人:

骆宾王(公元640-?年):初唐时期婺州义乌人。曾任长安主簿。擅长诗文,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为‘四杰’。

骆牙:字旗门,南朝陈朝临安人。在文帝陈蒨担任吴兴太守时,被封为将帅,参与了平定杜龛、张彪的战役,勇猛过人,官至散骑常侍。

地望分布:

河南北部、江苏苏州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骆-注解

骆:骆是一个姓氏,起源有多个说法。
1. 姜姓起源:出自姜姓,以王父(祖父)的字为氏。据《元和姓纂》记载,周代姜太公之后有公子骆,其支孙以王父之字‘骆’为姓。
2. 恶来革后裔:商末周初,飞廉之子恶来,其后有恶来革。据《史记》记载,恶来革的玄孙日大骆,建立大骆国,周历王时被西戎所灭,其后代也有以骆为姓的。
3. 鲜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三字姓他骆拔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居中原后,改为骆氏。

姜姓:姜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于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姓氏之一。

王父:王父指的是祖父。

元和姓纂:《元和姓纂》是唐代官修的一部姓氏学著作,由颜师古编纂,收录了大量的姓氏资料。

周代:周代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周朝时期,大约从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

姜太公:姜太公,即吕尚,是周朝的开国功臣,辅佐周武王灭商建周。

公子骆:公子骆是周代姜太公的后代,以王父之字为姓。

飞廉:飞廉是商朝末年的著名将领,也是恶来的父亲。

恶来革:恶来革是飞廉之子,商末周初的人物。

大骆国:大骆国是商末周初的一个小国,后被西戎所灭。

西戎:西戎是古代中国西部的一个民族。

魏书.官氏志:《魏书》是北魏时期的一部官修史书,《官氏志》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记载了北魏时期的官职和姓氏。

代北三字姓他骆拔氏:代北三字姓他骆拔氏是北魏时期的一个姓氏。

魏孝文帝:魏孝文帝是北魏时期的一位皇帝,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

洛阳:洛阳是河南省的一个城市,历史上曾是中国多个朝代的都城。

骆宾王:骆宾王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

婺州义乌:婺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义乌是其下辖的一个县。

长安主簿:长安主簿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长安城的事务。

四杰:四杰指的是初唐时期的四位杰出诗人骆宾王、王勃、杨炯、卢照邻。

骆牙:骆牙是南朝陈时期的人物,以勇猛著称。

陈蒨:陈蒨是南朝陈文帝的名字。

吴兴太守:吴兴太守是古代官职,负责吴兴郡的行政事务。

散骑常侍:散骑常侍是古代官职,属于皇帝的近臣,负责顾问和监督朝政。

河南北部:河南北部是中国河南省的一个地理区域。

江苏苏州:江苏苏州是中国江苏省的一个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骆-评注

历史来源部分,通过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族群,展示了‘骆’姓的起源和发展。首先,提到‘骆’姓源自姜姓,以王父为氏,这反映了古代姓氏制度的宗族观念和血统传承的重要性。周代姜太公之后有公子骆,其支孙以祖父的字为姓,这一叙述体现了姓氏与宗族关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体现了姓氏的传承与演变。

其次,提到商末周初,飞廉之子恶来,其后有恶来革,恶来革的玄孙日大骆,建大骆国,周历王时灭于西戎,其后亦有骆氏。这部分内容展现了‘骆’姓与历史事件的关联,说明姓氏的流传往往与重大的历史变迁紧密相连,同时也反映了姓氏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最后,提到古鲜卑族所改,《魏书.官氏志》中记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三字姓他骆拔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居中原后,改为骆氏。这部分内容揭示了姓氏的多样性,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政治、社会、民族等因素的影响,姓氏可能会发生改变。

家族名人部分,介绍了骆宾王和骆牙两位历史人物。骆宾王是初唐著名的文学家,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其擅长诗文,代表了初唐文学的高峰。骆牙则是南朝陈的将领,勇冠三军,官至散骑常侍,展现了‘骆’姓在历史上的英勇与才干。

地望分布部分,指出‘骆’姓主要分布在河南北部和江苏苏州。这一分布情况反映了姓氏的地域性特点,也说明了‘骆’姓在中国历史上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骆’姓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独特地位和深远影响。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骆》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83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