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马-原文
历史来源
「马」源出;
一﹕出自「嬴」姓,以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前270年),赵国大将赵奢因战公,受封于马服(河南邯郸),称为马服君。其后有马服氏,简为马氏。
二 ﹕据《金史》所载,西域人马庆祥,入居临洮狄道,逐以马为氏。
三 ﹕据《元史》所载,元之月乃和,以祖为金国马步指挥使,因改姓马。名祖常。
四 ﹕元明时期,回族伊斯兰教徒多用马氏。
家族名人
马援(前14~49)
字文渊,东汉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人。初依隗嚣,后归光武,拜伏波将军,平交趾。援曾有「大丈夫老当益壮」及「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等语。世称「马伏波」。
马超
字孟起,茂陵人。勇冠西凉,乃凉州太守马腾之子,后因其父被曹操杀死,遂起二十万兵伐洛阳报父仇。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事败后投靠张鲁。曾与张飞在葭萌关大战三日三夜,其后加入刘备军,成为五虎将之一。
马谡(190~228)
三国时蜀臣,马良之弟,才气过人,好论军计,尝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诸葛亮深加器重,后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合所败,下狱而死,亮为之流涕。
地望分布
甘肃扶风郡,山西平阳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马-译文
历史来源:
一:马姓的来源之一是出自嬴姓,以居住的城邑名字作为姓氏。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前270年),赵国的大将赵奢因为在战争中立了功,被封在马服(位于今天的河南邯郸),被称为马服君。后来就有了马服氏,简称马氏。
二:根据《金史》的记载,来自西域的马庆祥迁居到临洮狄道,于是以马作为自己的姓氏。
三:根据《元史》的记载,元朝的月乃和,因为他的祖先曾是金国的马步指挥使,所以改姓马,名字叫祖常。
四:在元明时期,回族伊斯兰教徒中很多人使用马姓。
家族名人:
马援(前14~49):字文渊,是东汉时期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人。最初依附隗嚣,后来归附光武帝,被封为伏波将军,平定了交趾。马援有‘大丈夫老当益壮’和‘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等名言。世人称他为‘马伏波’。
马超:字孟起,也是茂陵人。勇猛无比,是凉州太守马腾的儿子。后来因为他的父亲被曹操所杀,于是起兵二十万攻打洛阳以报仇。在战斗中马超表现得非常英勇,以至于曹操割须弃袍,但最终战败后投靠了张鲁。他曾与张飞在葭萌关激战三天三夜,后来加入了刘备的军队,成为了五虎将之一。
马谡(190~228):三国时期蜀汉的臣子,马良的弟弟,才气横溢,喜欢讨论军事策略。他曾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诸葛亮非常器重他,后来在与魏将张郃的街亭之战中,马谡因为失误而战败,被诸葛亮处死,诸葛亮因此流泪。
地望分布:
甘肃扶风郡,山西平阳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马-注解
马:马字在古代有多重含义,既指马这种动物,也用作姓氏。在姓氏文化中,马姓起源有多种说法,包括出自嬴姓、西域人马庆祥、元之月乃和等。
嬴:嬴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于西周时期,以国名为姓。嬴姓是秦国的始祖,其后代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
赵国: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南部和山西省北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国家。
马服君:马服君是赵国大将赵奢的封号,赵奢因战功被封于马服,故称马服君。
元和姓纂:《元和姓纂》是唐代的一部姓氏学著作,由林宝编纂,收录了大量的姓氏及其起源。
金史:《金史》是元朝官修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金朝的历史。
西域:西域是指古代中国西部边疆地区,包括今天的新疆和中亚部分地区。
临洮狄道:临洮狄道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甘肃省临潭县。
元史:《元史》是明代官修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元朝的历史。
回族:回族是中国的一个民族,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的一种一神教,主要信仰者称为穆斯林。
东汉: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公元25年至220年,是汉朝的第二个时期。
茂陵:茂陵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兴平县东北。
隗嚣:隗嚣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割据势力领袖。
光武:光武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谥号。
伏波将军:伏波将军是东汉时期的一种武官职位,负责边防。
交趾:交趾是古代中国对越南的称呼。
西凉:西凉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位于今天的甘肃省西部。
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张鲁:张鲁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割据势力领袖,活动于今陕西、甘肃一带。
刘备:刘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蜀汉政权的建立者。
五虎将:五虎将是刘备麾下的五位著名将领,包括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马良:马良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将领,马谡的哥哥。
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誉为智慧的代表。
魏将张郃:张郃是三国时期魏国的一位将领。
街亭:街亭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甘肃省天水市。
甘肃扶风郡:甘肃扶风郡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甘肃省。
山西平阳郡:山西平阳郡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马-评注
「马」源出;一﹕出自「嬴」姓,以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前270年),赵国大将赵奢因战公,受封于马服(河南邯郸),称为马服君。其后有马服氏,简为马氏。
此段文字追溯了「马」姓的起源,揭示了姓氏与地域、封号之间的关系。在古代,姓氏不仅仅是个人身份的标识,更承载着家族的荣誉和传承。赵奢因战功被封于马服,其后人以封地名为姓,这种以地名为姓的习俗在中国古代姓氏文化中较为常见,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土地的尊重和对功绩的认可。
二 ﹕据《金史》所载,西域人马庆祥,入居临洮狄道,逐以马为氏。
此段文字讲述了「马」姓的另一来源,即西域人马庆祥因迁徙至临洮狄道,而以马为姓。这反映了古代民族迁徙和融合的历史现象,姓氏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也见证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融。
三 ﹕据《元史》所载,元之月乃和,以祖为金国马步指挥使,因改姓马。名祖常。
此段文字揭示了「马」姓的第三个来源,即元代月乃和因祖辈为金国马步指挥使,而改姓马。这体现了姓氏在历史变迁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同时也说明了姓氏与家族荣誉之间的紧密联系。
四 ﹕元明时期,回族伊斯兰教徒多用马氏。
此段文字说明了「马」姓在元明时期回族中的普及,这反映了伊斯兰教在元明时期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姓氏作为宗教信仰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反映了宗教文化对姓氏文化的影响。
家族名人部分,马援、马超、马谡三位人物均为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们的生平事迹不仅展现了个人才华和英雄气概,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
马援以「大丈夫老当益壮」和「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等名言传世,体现了东汉时期士人的豪迈情怀和忠诚精神。
马超作为西凉名将,其勇猛事迹和与曹操、刘备等人的交往,反映了三国时期群雄逐鹿的历史背景。
马谡作为蜀汉名臣,其才气过人,但街亭之败也反映了历史上英雄人物既有辉煌,也有失误的一面。
地望分布部分,甘肃扶风郡和山西平阳郡是「马」姓的重要分布地,这反映了姓氏与地域之间的关系,也说明了姓氏文化在地域间的传播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