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顾

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顾-原文

历史来源

「顾」源出 ;

一﹕ 出自妃姓, 以国为氏. 据《元和姓纂》所载, 夏朝有附庸小国, 在今河南省范县东南. 商汤起兵攻伐夏桀时,先灭顾国,韦国. 其国人以原国名”顾”为氏。

二﹕ 越王勾践的七世鬊吮孙为闽君摇, 在汉代受分封于东哦瓯(在今浙江省永嘉县西南). 摇之子受封为顾余侯,世居于会稽(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家族名人

顾恺之(341~402)

字长康,小字虎头,晋无锡人。博学有才气,善绘画,有才绝、艺绝、痴绝三绝之称。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动物、山水等。画人注重点睛。着有画论、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图最有名。其所作维摩诘像,为最早出现于壁画上的佛像。

顾炎武(1613~1681)

初名绛,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学者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学者。江苏昆山居林镇人。性耿介,曾参加抗清活动。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之风。考订古音、离析唐韵,分古韵为十部,于分析音学源流与古韵部目上,居承先启后之功。着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地望分布

湖南省溆浦县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顾-译文

历史来源:

一:顾姓的来源之一是出自姬姓,以国名为姓氏。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夏朝时期有一个附庸的小国,位于今天河南省范县东南。当商汤起兵攻打夏桀时,首先灭亡了顾国和韦国。这两个国家的国民就以原来的国名‘顾’作为自己的姓氏。

二:越王勾践的第七代孙是闽君摇,在汉代被分封在东瓯(位于今天浙江省永嘉县西南)。摇的儿子被封为顾余侯,世世代代居住在会稽(位于今天浙江省绍兴市)。

家族名人:

顾恺之(341~402):

字长康,小名虎头,是晋朝无锡人。博学多才,擅长绘画,有才绝、艺绝、痴绝三绝之称。他多画人物肖像、神仙、佛像、动物、山水等。他画人物特别注重点睛之笔。著有画论、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他的存世作品中,《女史箴图》最为著名。他所创作的维摩诘像,是最早出现在壁画上的佛像。

顾炎武(1613~1681):

初名绛,字宁人,号亭林,自称为蒋山佣,学者尊称他为亭林先生。是明末清初的学者。江苏昆山居林镇人。性格正直,曾参加过抗清活动。晚年研究经学,侧重于考证,开创了清代朴学的风气。他考订古音、离析唐韵,将古韵分为十部,在分析音学源流与古韵部目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地望分布:

湖南省溆浦县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顾-注解

顾:顾姓源出有二:一为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夏朝有附庸小国名为顾,位于今河南省范县东南。商汤起兵攻伐夏桀时,先灭顾国,韦国,其国人以原国名‘顾’为姓。二为出自越王勾践的七世孙闽君摇,在汉代受封于东瓯(今浙江省永嘉县西南),摇之子受封为顾余侯,世居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

姓:姓是中国古代对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由始祖的称号或封地名称演变而来,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

国:国在此指古代的诸侯国,是周朝时期的一种地方行政单位,由诸侯王统治。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

商汤:商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名汤,公元前1600年左右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桀: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以其暴政著称,被商汤所灭。

韦国:韦国是商汤灭夏桀时被灭的一个小国。

元和姓纂:《元和姓纂》是唐代官修的一部姓氏学著作,对姓氏的起源和发展有详细记载。

越王勾践: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君主,以卧薪尝胆、复仇雪恨的故事著称。

闽君摇:闽君摇是越王勾践的七世孙,被封于东瓯。

东瓯:东瓯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位于今浙江省永嘉县西南。

会稽:会稽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

顾恺之: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画家,以人物画著称,有‘才绝、艺绝、痴绝’三绝之称。

晋:晋是东晋的简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存在于公元265年至420年。

无锡:无锡是江苏省的一个城市,古称无锡县。

才绝:才绝指才智超群,无与伦比。

艺绝:艺绝指技艺高超,无人能及。

痴绝:痴绝指痴情至极,不顾一切。

画论:画论是对绘画技艺和理论的论述。

魏晋胜流画赞:《魏晋胜流画赞》是顾恺之的一篇绘画理论著作。

画云台山记:《画云台山记》是顾恺之的一篇绘画理论著作。

女史箴图:《女史箴图》是顾恺之的一幅著名画作。

维摩诘像:维摩诘像是佛教艺术中的一种形象,指维摩诘菩萨的画像。

壁画:壁画是指在墙壁上绘制的图画。

顾炎武: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以经学研究著称。

绛:绛是顾炎武的初名。

宁人:宁人是顾炎武的字。

亭林:亭林是顾炎武的号。

蒋山佣:蒋山佣是顾炎武的自署名。

亭林先生:亭林先生是对顾炎武的尊称。

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指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大约是17世纪中叶。

抗清活动:抗清活动是指反对清朝统治的活动。

朴学:朴学是清代的一种学术流派,注重实证和考证。

古音:古音指古代的音韵系统。

唐韵:唐韵指唐代时期的音韵系统。

古韵部目:古韵部目指古代音韵学中的韵部分类。

日知录:《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学术著作。

天下郡国利病书:《天下郡国利病书》是顾炎武的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

溆浦县:溆浦县是湖南省的一个县。

南:南在此指湖南省溆浦县的南部地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顾-评注

历史来源部分,首先对‘顾’字的起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为两个来源。第一来源指出‘顾’姓起源于妃姓,并以国为氏,具体提到了夏朝时期的一个附庸小国,以及商汤灭夏时灭掉顾国和韦国,其国人以国名为姓。这一叙述体现了古人对姓氏起源的追溯,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国家兴衰与姓氏传承的关系。

第二来源讲述了越王勾践的后代,七世孙闽君摇受封于东瓯,其子被封为顾余侯,世居于会稽。这一叙述不仅展现了家族的传承,也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的分封制度,以及地域与姓氏之间的联系。

在家族名人部分,介绍了两位著名的顾姓人物:顾恺之和顾炎武。顾恺之以其绘画才华著称,被誉为‘才绝、艺绝、痴绝’三绝,其作品《女史箴图》尤为著名,体现了晋代绘画艺术的高度成就。顾炎武则是明末清初的学者,以考证著称,开创了清代朴学之风,其《日知录》等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地望分布部分,提到了湖南省溆浦县南作为顾姓的一个分布地点。这表明顾姓不仅在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地理分布上也较为广泛,反映了姓氏与地域文化的紧密联系。

总体而言,这段古文内容通过对‘顾’字起源、家族名人以及地望分布的描述,展现了古人对姓氏起源的追溯、家族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姓氏与地域文化的关联。这不仅是对个人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体现。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顾》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82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