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须

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须-原文

历史来源出自风姓。

春秋时期有风姓国叫须句国(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是太昊伏羲氏的后代,国人称为须句氏,后来改称须氏。

出自芈姓。

商代有个小国叫密须国(今甘肃灵台县西),其国君的后世子孙以国名中的’须’字为姓,称须氏。

以地名为姓。

春秋时期,卫国有古邑名叫须(今河南滑县东南),后人以邑名为姓,称须氏。

家族名人须用纶: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崇祯年间授青州知府。

为人廉洁公正,风节凛然。

当时府中兵饷告急,啊裁各属杂费充作军饷,不用民间钱财,百姓都感激他的德政。

须贾:战国时魏国中大夫。

秦相范雎微行敝衣见须贾,须贾以一绨袍赠之。

迁徙分布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今甘肃灵台县西、今河南滑县东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须-译文

历史来源出自风姓。春秋时期有一个以风姓为姓的国家叫做须句国(位于现在的山东东平县西北),这个国家是太昊伏羲氏的后代,国家里的居民被称为须句氏,后来改称为须氏。

出自芈姓。商代时期有一个小国家叫做密须国(位于现在的甘肃灵台县西),这个国家的国君的后代子孙以国家名字中的’须’字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须氏。

以地名为姓。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个叫做须的古地名(位于现在的河南滑县东南),后来的人们以这个地名为姓氏,称为须氏。

家族名人须用纶:明朝万历年间考中进士,崇祯年间被任命为青州知府。他为人廉洁公正,品德高尚。当时府中的军饷紧张,他裁减了各属的杂费来充作军饷,没有使用民间的钱财,百姓们都感激他的德政。

须贾:战国时期魏国的大夫。秦国的相范雎以微服简行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见到须贾,须贾则赠送给他一件丝绸袍子。

迁徙分布在今天的山东东平县西北、甘肃灵台县西、河南滑县东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须-注解

风姓:风姓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姓氏,源自远古时期的太昊伏羲氏,是华夏族最早的姓氏之一。风姓在古代被视为贵族姓氏,与华夏族的开国始祖有关。

须句国:须句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天的山东东平县西北。它是太昊伏羲氏的后代所建立的国家,国人都称为须句氏,后来改称须氏。

太昊伏羲氏:太昊伏羲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部落首领,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的始祖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

芈姓:芈姓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姓氏,源自商代的一个小国密须国,其国君的后世子孙以国名中的’须’字为姓,称须氏。

密须国:密须国是商代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天的甘肃灵台县西。其国君的后世子孙以国名中的’须’字为姓,称须氏。

地名为姓:地名为姓是指以居住地的地名作为姓氏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在中国古代较为常见,体现了人与地的紧密联系。

卫国:卫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天的河南滑县东南。卫国有一个古邑名叫须,后人以邑名为姓,称须氏。

须用纶:须用纶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位进士,后来被任命为青州知府。他以廉洁公正著称,为官期间裁减杂费充作军饷,深受百姓爱戴。

须贾:须贾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中大夫,与秦相范雎有交往。范雎微行时穿着破旧衣服见到须贾,须贾赠予他一件绨袍。

迁徙分布:迁徙分布指的是一个姓氏或族群在不同历史时期向不同地区迁移和分布的情况。须氏的迁徙分布涉及今天的山东东平县西北、甘肃灵台县西、河南滑县东南等多个地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须-评注

历史来源出自风姓,这一表述揭示了须氏家族的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风姓部族。风姓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姓氏,与伏羲氏族有关,伏羲氏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人类的始祖,象征着文明的起源。须句国作为风姓的后代,其地理位置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这一地理信息为我们提供了须氏家族分布的一个重要坐标点。

春秋时期须句国改为须氏,这一变化可能与社会变迁、政治变革有关。姓氏的更改往往伴随着国家或部族的更替,须句国的这一变迁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和民族融合的历史背景。

须姓的另一个来源是芈姓,商代密须国国君的后代以国名中的’须’字为姓。这一信息表明须姓并非单一源头,而是由不同的历史事件和族群融合所形成,展现了须姓家族多元的历史文化背景。

以地名为姓是古代姓氏形成的又一重要途径。春秋时期卫国的古邑名叫须,位于今河南滑县东南,后人以邑名为姓,称须氏。这一现象说明姓氏与地理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地域文化的重视。

家族名人须用纶的事迹体现了须姓家族在历史长河中的贡献。须用纶在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崇祯年间授青州知府,其廉洁公正、风节凛然的品格赢得了百姓的尊敬。他在府中兵饷告急的情况下,裁减各属杂费充作军饷,不使用民间钱财,这一举措体现了其为民着想的情怀。

须贾作为战国时魏国中大夫,与秦相范雎的故事则展现了须姓家族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须贾在范雎微行敝衣见之时的慷慨赠袍,体现了须姓家族的仁义之风。

须姓家族的迁徙分布情况说明了其家族成员在历史长河中的流动与融合。须姓家族的分布范围涵盖了山东、甘肃、河南等地,这一分布格局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人口流动和地域文化交流。

综上所述,须姓家族的历史来源、发展变迁、家族名人和迁徙分布等方面,共同构成了须姓家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须》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82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