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闻

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闻-原文

历史来源出自复姓闻人氏,是春秋时期少正卯的后代。

少正卯是春秋末叶鲁国人。

他博学多识,很有名气。

他的有些主张与孔子不合,曾聚众讲学,同孔子唱对台戏,使得孔子的不少弟子都跑到少正卯处听讲。

后来孔子利用职权杀了少正卯。

因少正卯是当时声誉很大、远近闻名的人,被誉为“闻人”,所以他的后代支庶子孙有的便改为闻人氏。

后有一部分闻人复姓改为单姓闻,称为闻姓。

家族名人闻启祥:明朝人。

自幼聪慧,好读书,以文章著称,居家不仕。

后来有人几次推荐他作官,他坚辞不赴,誓作平民终身。

闻元奎:明朝人。

以孝友出名。

与人交,敬而有辩。

由贡生授江阴训导,迁上海教谕。

教导严谨,以身作则,造就人才甚多。

迁徙分布郡望吴兴郡:三国时吴置。

相当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宣兴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闻-译文

历史来源出自复姓闻人氏,是春秋时期少正卯的后代。

少正卯是春秋末叶鲁国人。

他博学多识,很有名气。

他的有些主张与孔子不合,曾聚众讲学,同孔子唱对台戏,使得孔子的不少弟子都跑到少正卯处听讲。

后来孔子利用职权杀了少正卯。

因少正卯是当时声誉很大、远近闻名的人,被誉为‘闻人’,所以他的后代支庶子孙有的便改为闻人氏。

后有一部分闻人复姓改为单姓闻,称为闻姓。

家族名人闻启祥:明朝人。自幼聪慧,好读书,以文章著称,居家不仕。

后来有人几次推荐他作官,他坚辞不赴,誓作平民终身。

闻元奎:明朝人。以孝友出名。与人交,敬而有辩。

由贡生授江阴训导,迁上海教谕。

教导严谨,以身作则,造就人才甚多。

迁徙分布郡望吴兴郡:三国时吴置。

相当于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宣兴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闻-注解

闻人氏:闻人氏是一个古老的复姓,起源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少正卯。少正卯是孔子同时期的思想家,因其博学多识和影响力,被誉为‘闻人’。他的后代为了纪念他,有的改为复姓闻人氏。

少正卯:少正卯是春秋末期的鲁国人,孔子同时期的思想家。他因与孔子学术观点不同,聚众讲学,成为孔子的竞争对手。孔子利用职权将他处死。

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倡仁、义、礼、智、信等思想,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博学多识:博学多识指学识广博,知识丰富。

唱对台戏:比喻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与对方对立或竞争。

孔子弟子:孔子的学生,包括颜回、子贡、曾子等,他们传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

职权:职权指官职所赋予的权力。

闻人:指有声望的人,后来成为闻人氏的代称。

闻姓:闻姓是由闻人复姓简化而来的单姓。

闻启祥:明朝人,以文章著称,不仕而居。

贡生: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地方考试选拔的人才。

江阴训导:江阴训导是江阴地区的教育官员。

上海教谕:上海教谕是上海地区的教育官员。

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作为榜样。

郡望:指一个家族或人物的籍贯或出身地,常用于描述家族的尊贵和地位。

吴兴郡:吴兴郡是三国时期吴国设置的郡,相当于今天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的地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闻-评注

这段古文内容首先介绍了闻人氏这一复姓的来源,揭示了其与春秋时期鲁国少正卯的关系。少正卯作为孔子同时代的人物,其博学多识和与众不同的主张使得他在当时享有盛名,与孔子的教育理念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春秋时期学术思想的多元性,也体现了儒家与异端思想的碰撞。

文中提到少正卯聚众讲学,与孔子唱对台戏,甚至吸引了孔子的弟子。这一情节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学术界的活跃景象,以及学派之间的竞争与影响。孔子最终利用职权处死少正卯,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反映了儒家对于思想异端的容忍度。

闻人氏的命名源自少正卯的声誉,‘闻人’一词在当时意味着有名声的人。这种命名方式体现了古人对名誉的重视,同时也暗示了闻人氏家族对少正卯的敬仰。

文章接着介绍了闻人氏家族的变迁,其中一部分人改姓闻,称为闻姓。这种姓氏的变化反映了古代姓氏制度的灵活性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家族名人闻启祥的形象塑造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理想人格。他自幼聪慧,好读书,以文章著称,却选择居家不仕,追求平民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得,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独立精神和道德追求。

闻元奎以孝友出名,与人交往敬而有辩,其担任江阴训导和上海教谕期间,教导严谨,以身作则,造就了众多人才。这一人物形象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于教育事业的贡献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文中提到的吴兴郡作为闻人氏的郡望,揭示了该家族与地理文化的联系。吴兴郡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为闻人氏家族的文化传承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闻》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79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