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赵-原文
历史来源
「赵」姓出自「嬴」姓,据「唐书」记载,上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第十三世孙造父,在周穆王时传说他曾取良马八骏,献与周穆王,周穆王乘这八匹骏马西巡狩猎。
来到昆仑山上,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他,饮酒唱和乐而忘返,为周穆王御车,日趋千里,息徐偃王反叛,其后周穆王封造父于赵城,既今山西省洪洞县北,其后为赵氏。
「百家姓」编于宋朝,皇帝的姓氏是国姓,当然放在第一。
「百家姓」的第一句,「赵钱孙李」,「赵」指「权」,「钱」指「金钱」。世间万事权和钱的问题是首要问题。
家族名人
赵武灵王
赵云 ( ? – 229 )
是三国名将,字子龙,三国时常山真定人。
初从公孙瓒,后归附刘备。
勇敢善战,以忠勇著称。
封永昌亭侯,累迁镇军将军,卒谥顺平。
赵匡胤
赵飞燕(? ~公元前1)
汉成帝皇后。
善歌舞,因体轻如燕,故称为飞燕。
成帝时入宫,为婕妤,极得成帝宠幸,许后废,被立为皇后,擅宠十余年。
哀帝立,尊其为皇太后,平帝初年,废为庶人,遂自杀。
地望分布
甘肃天水郡,河南南阳郡,甘肃金城郡,江苏下邳郡,河南颍川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赵-译文
赵姓的来源是出自嬴姓,根据《唐书》的记载,上古时期东夷族的首领伯益的第十三世孙造父,在周穆王时期,传说他曾经选取了八匹良马,献给了周穆王。周穆王骑着这八匹马西巡狩猎。他们来到昆仑山上,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款待他,饮酒欢歌而忘返。造父为周穆王驾车,日行千里,息止了徐偃王的反叛。之后,周穆王将造父封在赵城,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洪洞县北部,从此就有了赵姓。
‘百家姓’是在宋朝编纂的,皇帝的姓氏是国姓,当然排在第一位。
‘百家姓’的第一句是’赵钱孙李’,这里的’赵’指的是权力,’钱’指的是金钱。在世间,万事万物中权力和金钱的问题是首要问题。
家族名人包括:
赵武灵王,
赵云(?-229),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字子龙,当时是常山真定人。最初跟随公孙瓒,后来归附刘备。他勇敢善战,以忠诚和勇敢著称。被封为永昌亭侯,后升任镇军将军,最终谥号为顺平。
赵匡胤,
赵飞燕(?-公元前1年),是汉成帝的皇后。她擅长歌舞,因为身材轻盈像燕子,所以被称为飞燕。在汉成帝时期入宫,被封为婕妤,深受成帝宠爱。许皇后被废后,她被立为皇后,独受宠爱十多年。哀帝即位后,尊她为皇太后,但在平帝初年被废为平民,最终自杀。
地望分布包括:
甘肃天水郡,
河南南阳郡,
甘肃金城郡,
江苏下邳郡,
河南颍川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赵-注解
赵:赵姓,源自上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第十三世孙造父,因其在周穆王时期御车有功,被封于赵城,后成为赵姓的起源。
嬴:嬴姓,是古代的一个姓氏,源自华夏族,与赵姓同源,伯益是嬴姓的重要人物。
唐书:唐书,即《新唐书》,是北宋时期编撰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唐朝的历史。
伯益:伯益,传说中上古东夷族的首领,是嬴姓的始祖。
造父:造父,伯益的第十三世孙,因御车有功被封于赵城。
周穆王:周穆王,周朝的一位君主,据传曾西巡至昆仑山。
八骏:八骏,指周穆王所乘的八匹良马,因其速度极快,故有此称。
瑶池:瑶池,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位于昆仑山上。
西王母:西王母,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居住在昆仑山。
御车:御车,指驾驶马车。
千里:千里,古代的长度单位,约等于现在的500公里。
息徐偃王:息徐偃王,指平息徐偃王的反叛。
赵城:赵城,周穆王封造父于此,今山西省洪洞县北。
百家姓:百家姓,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姓氏排列,编于宋朝。
权:权,指权力。
金钱:金钱,指财富。
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赵国的一位君主,以改革军事制度著称。
赵云:赵云,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以勇猛和忠诚著称。
子龙:子龙,赵云的字。
公孙瓒:公孙瓒,东汉末年的名将,赵云曾归附于他。
刘备: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
婕妤:婕妤,古代宫廷中的一种女官,地位较高。
成帝:成帝,西汉的一位皇帝。
哀帝:哀帝,西汉的一位皇帝。
平帝:平帝,西汉的一位皇帝。
地望分布:地望分布,指姓氏在地理上的分布情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赵-评注
历史来源部分,首先提到了‘赵’姓的起源,追溯至上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第十三世孙造父。这一叙述体现了中国姓氏源远流长的特点,姓氏往往与古代部族、帝王和英雄人物紧密相连,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嬴’姓作为造父的原始姓氏,也是古代帝王嬴政的姓氏,显示了姓氏与皇权之间的联系。
‘唐书’的记载,为‘赵’姓的起源提供了文献依据,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造父献良马八骏,献与周穆王,并随其西巡昆仑山,与西王母宴饮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周穆王时期的皇家气派,也体现了古代神话传说与历史人物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为周穆王御车,日趋千里,息徐偃王反叛,其后周穆王封造父于赵城’这段描述,展现了造父的功绩和周穆王的封赏。‘御车’与‘息徐偃王反叛’表现了造父的驾车技巧和军事才能,而‘封造父于赵城’则是对其功绩的认可,同时也为‘赵’姓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百家姓’编于宋朝,将皇帝的姓氏放在首位,体现了宋代对皇权的尊重。‘赵钱孙李’作为‘百家姓’的开头,‘赵’指‘权’,‘钱’指‘金钱’,强调了权力和财富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家族名人部分,介绍了赵武灵王、赵云、赵匡胤和赵飞燕等历史人物。赵武灵王作为赵国的君主,其改革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赵云作为三国时期的名将,以忠勇著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赵匡胤则是北宋的开国皇帝,其建立的宋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赵飞燕作为汉成帝的皇后,以美貌和才艺闻名,是中国古代宫廷女性的代表。
地望分布部分,列举了甘肃天水郡、河南南阳郡、甘肃金城郡、江苏下邳郡、河南颍川郡等地。这些地望的分布,说明了‘赵’姓在中国各地的广泛流传,也反映了古代姓氏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