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赖-原文
历史来源1、出自姬姓,为周文楚灵王所灭,其后以国为氏。史称赖氏正宗。是为河南赖氏。
2、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相传炎帝后裔有四支,属于古羌族的四个氏族部落。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古时烈与厉通,又音赖、故烈山氏、厉山氏、赖山氏皆同。
古时的烈山氏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域,后有一支东迁,于商代在河南厉乡县建赖国,依附于商朝。
周武王伐商时,赖人南迁,后来接受周武王的子爵封号,为赖子国。
春秋鲁昭公四年,楚灵王灭之,其族人迁至鄢地,其后裔以国为氏,称赖氏。
是为湖北或河南赖氏。
家族名人赖文光:清末太平天国著名将领。
赖汉英:太平天国时期杰出将领。
赖镜:清代画家。
赖良:元代文学家。
赖文俊:宋代地理学家。
迁徙分布赖氏早期聚居在鄢陵一带,主要是在今河南境内繁衍发展,后在颍州郡、河南郡、河内郡形成望族。
由于任官、战乱等原因,颍州赖氏有一支迁于江南,分布于今江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苏、广州等省的一些地方,还有一支徙居陕西。
广东蕉岭《赖氏族谱》及兴宁《赖氏源流》尊叔颖为赖氏始祖称赖先为叔颖的14世孙。
叔颖22世孙赖深,卜居丰宁(今陕西西乡)。
叔颖25世孙赖忠诚,在松阳(今浙江遂昌)安家。
叔颖30世孙赖硕,于南朝宋元嘉末年迁至江西宁都,其第三子赖灿,生七子,分枝湘、闽、赣、苏等省,形成一些支派:长子赖昭徙居会同(今属河南)武村,次子赖德徙居福建上杭古田,三子赖明徙居江西宜黄乐安,四子赖庆及其后代分衍于江西龙南、上犹等地,五子赖思及其后代分衍于江西石城、秋溪、建昌、广昌及福建岩前等地,六子赖永及其后代分衍于江西信丰、瑞金、南康等地,七子赖彦任江苏扬州通判,在当地安家。
赖硕还有一孙叫赖定,因在潭州(今湖南长沙)做官而在当地安家。
赖德的长子赖标,自上杭古田迁至福建宁华县石壁村,其11世孙赖朝美徙居福建永定汤湖:另两个11世孙赖祖华、赖祖三于明初由宁华石壁迁至程乡(今广东梅州),后又他衍出蕉岭、平远等支派。
赖氏谱牒还记载:赖氏族人为避楚灵王之害,有改为罗、傅二姓者。
川、滇一带的赖氏多数人融入阿昌族。
清朝乾隆年间,有赖云从自福建漳州渡海至台中开基,此后,闽、粤赖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有的进而移居海外,去新加坡等地谋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赖-译文
1、赖氏的起源是出自姬姓,被周文王和楚灵王所灭,其后代以国名作为姓氏。历史上称赖氏为正宗。这就是河南赖氏的由来。
2、赖氏的另一个来源是出自姜姓,是炎帝神农氏的后代。相传炎帝的后代有四支,属于古羌族的四个氏族部落。其中一支被称为烈山氏。古时候‘烈’和‘厉’通用,又和‘赖’发音相近,所以烈山氏、厉山氏、赖山氏都指同一支。
古时的烈山氏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域,后来有一支东迁,在商代在河南的厉乡县建立了赖国,并依附于商朝。周武王讨伐商朝时,赖人南迁,后来接受了周武王的子爵封号,成为赖子国。春秋时期鲁昭公四年,楚灵王灭掉了赖国,其族人迁至鄢地,其后代以国名作为姓氏,称为赖氏。这就是湖北或河南赖氏的由来。
家族名人:赖文光,清末太平天国著名的将领。赖汉英,太平天国时期的杰出将领。赖镜,清代画家。赖良,元代文学家。赖文俊,宋代地理学家。
赖氏早期主要聚居在鄢陵一带,主要是在今天的河南境内繁衍发展,后来在颍州郡、河南郡、河内郡形成了望族。由于任职、战乱等原因,颍州的赖氏有一支迁至江南,分布到今天的江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苏、广州等省的一些地方,还有一支迁居到陕西。
广东蕉岭的《赖氏族谱》和兴宁的《赖氏源流》尊叔颖为赖氏的始祖,称赖先为叔颖的14世孙。叔颖的22世孙赖深,定居在丰宁(今陕西西乡)。叔颖的25世孙赖忠诚,在松阳(今浙江遂昌)安家。叔颖的30世孙赖硕,在南朝宋元嘉末年迁至江西宁都,他的第三个儿子赖灿,生了七个儿子,分居湘、闽、赣、苏等省,形成了一些分支:长子赖昭迁居会同(今属河南)武村,次子赖德迁居福建上杭古田,三子赖明迁居江西宜黄乐安,四子赖庆及其后代分居江西龙南、上犹等地,五子赖思及其后代分居江西石城、秋溪、建昌、广昌及福建岩前等地,六子赖永及其后代分居江西信丰、瑞金、南康等地,七子赖彦任江苏扬州通判,在当地安家。赖硕还有一个孙子叫赖定,因为他在潭州(今湖南长沙)做官,所以在当地安家。赖德的长子赖标,从上杭古田迁至福建宁华县石壁村,他的11世孙赖朝美迁居福建永定汤湖,另外两个11世孙赖祖华、赖祖三在明初从宁华石壁迁至程乡(今广东梅州),后来又衍生出蕉岭、平远等支派。
赖氏族谱还记载:赖氏族人为躲避楚灵王之害,有改姓罗、傅的。川、滇一带的赖氏多数人融入了阿昌族。清朝乾隆年间,有赖云从从福建漳州渡海至台中开基,此后,闽、粤赖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有的进而移居海外,去新加坡等地谋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赖-注解
姬姓: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于远古时期的黄帝族,是周朝的建立者周武王的姓氏。在古代,姓氏与血缘关系紧密相连,姬姓成为周朝及其后裔的姓氏标志。
周文楚灵王:周文王是周朝的奠基人,楚灵王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这里提到的周文楚灵王可能是指周文王的后代楚灵王。
赖氏正宗:正宗指的是某一姓氏的最早或最正宗的来源。赖氏正宗指的是赖氏家族最早的起源和正宗的传承。
姜姓:姜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于炎帝神农氏,是许多古代部落的共同姓氏。
炎帝神农氏:炎帝神农氏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帝王,被认为是农业和医药的始祖。
烈山氏:烈山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古代羌族的一个氏族部落。
赖国:赖国是商代时期的一个小国,位于河南厉乡县。
周武王:周武王是周朝的建立者,通过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
赖子国:赖子国是周武王封给赖人的一块封地,赖人因此成为周朝的诸侯。
楚灵王:楚灵王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这里提到的楚灵王可能是指他灭掉了赖子国。
鄢地:鄢地是指古代的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赖文光:赖文光是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的著名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
赖汉英:赖汉英是太平天国时期的杰出将领,参与了太平天国的许多重要战役。
赖镜:赖镜是清代著名的画家,以山水画见长。
赖良:赖良是元代文学家,有《赖良诗文集》传世。
赖文俊:赖文俊是宋代地理学家,有《元丰九域志》等地理著作。
鄢陵:鄢陵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河南省。
颍州郡:颍州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河南省。
河南郡:河南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河南省。
河内郡:河内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河南省。
江南:江南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包括今天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
陕西:陕西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黄河流域中游。
广东蕉岭:广东蕉岭是广东省的一个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
兴宁:兴宁是广东省的一个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
叔颖:叔颖是赖氏家族的一个始祖,据《赖氏族谱》记载,叔颖是赖氏家族的始祖。
赖先:赖先是叔颖的后代,据《赖氏族谱》记载,赖先是叔颖的14世孙。
丰宁:丰宁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陕西省。
松阳:松阳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浙江省。
江西宁都:江西宁都是江西省的一个县,位于江西省南部。
湘、闽、赣、苏:湘、闽、赣、苏分别指湖南省、福建省、江西省和江苏省。
潭州:潭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湖南省长沙。
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热带岛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赖-评注
历史来源1:此段文字详细阐述了赖氏的起源,从姬姓和姜姓两个角度出发,揭示了赖氏与周文王、炎帝神农氏的关系。通过‘史称赖氏正宗’一句,强调了赖氏的历史地位。‘河南赖氏’和‘湖北或河南赖氏’的表述,说明了赖氏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为后文赖氏的迁徙分布奠定了基础。
‘出自姬姓,为周文楚灵王所灭,其后以国为氏’这句话,揭示了赖氏的姬姓血统和周文王灭赖国的事实,同时也说明了赖氏以国为氏的起源。
‘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赖氏的姜姓血统,炎帝神农氏作为中国上古五帝之一,其后裔在中华民族中具有重要地位。
‘古时烈与厉通,又音赖、故烈山氏、厉山氏、赖山氏皆同’这句话,说明了赖氏与烈山氏、厉山氏、赖山氏的关系,揭示了赖氏的起源与演变。
‘古时的烈山氏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域,后有一支东迁,于商代在河南厉乡县建赖国,依附于商朝’这句话,描述了赖氏的迁徙历程,展现了赖氏与商朝的关系。
‘周武王伐商时,赖人南迁,后来接受周武王的子爵封号,为赖子国’则进一步说明了赖氏在周武王时期的历史地位。
‘春秋鲁昭公四年,楚灵王灭之,其族人迁至鄢地,其后裔以国为氏,称赖氏’这句话,揭示了赖氏在春秋时期的历史变迁,以及赖氏的迁徙与姓氏的演变。
家族名人部分,列举了赖文光、赖汉英、赖镜、赖良、赖文俊等家族名人,展现了赖氏家族在历史长河中的辉煌成就。
迁徙分布部分,详细描述了赖氏的早期聚居地、主要繁衍地、迁徙原因以及迁徙后的分布情况。‘叔颖’、‘赖深’、‘赖硕’等人物的出现,为赖氏的迁徙分布提供了具体的历史证据。
‘赖氏谱牒还记载:赖氏族人为避楚灵王之害,有改为罗、傅二姓者’这句话,揭示了赖氏在历史变迁中为了生存而做出的改变。
‘川、滇一带的赖氏多数人融入阿昌族’则说明了赖氏在与其他民族融合中的历史现象。
‘清朝乾隆年间,有赖云从自福建漳州渡海至台中开基,此后,闽、粤赖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有的进而移居海外,去新加坡等地谋生’这句话,展示了赖氏在近代的历史变迁,以及赖氏在海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