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谢

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谢-原文

历史来源

「谢」源出;

一 ; 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宣王分封其舅父申伯于谢国,在河南唐河县,后子孙以国为氏。

二 ; 据《旧唐书.文苑传》所载 ; 唐感谢偃的祖父孝政,本姓直勒氏,是鲜卑族人,后改姓为「谢」氏。

家族名人

谢安 (320~385)

字安石,东晋阳夏人。少有重名,征辟皆不就,隐居东山,年四十余,始出为桓州司马。淝水之战任征讨大都督,指导策划,克敌有功,累官至太保,卒赠太傅,故世称谢太傅。

谢玄 (343~388)

东晋名将,谢安侄子,阳夏人,字幼度,具经国才略,以精锐八千,破前秦苻坚百万大军于淝水,拜前将军,封康乐县公,卒谥献武。

谢灵运 (385~433)

南朝文学家,谢玄之孙,小名客儿,时称谢客。袭封康乐公,又称谢康乐。少好学,工书画,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性好山水,肆意遨游,所至辄为题咏,以致其意。其诗开创山水写实派风格。初为太尉参军,后徙广州,有诗传世。

地望分布

河南陈留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谢-译文

历史来源:

谢姓的起源有两个;

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周宣王将他的舅舅申伯封在谢国,位于今天的河南唐河县,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

二是根据《旧唐书·文苑传》的记载,唐代的谢偃,他的祖父原本姓直勒氏,是鲜卑族人,后来改姓为谢。

家族名人:

谢安(320~385),字安石,是东晋时期阳夏人。年轻时就很有名气,但拒绝了各种征召,隐居在东山,直到四十多岁才出来担任桓州司马。在淝水之战中担任征讨大都督,指导策划,立下战功,官至太保,死后被追赠太傅,因此世人称他为谢太傅。

谢玄(343~388),是东晋的名将,谢安的侄子,阳夏人,字幼度,具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和策略。他率领精锐的八千士兵,在淝水之战中击败了前秦苻坚的百万大军,被封为前将军,封为康乐县公,死后被追赠献武。

谢灵运(385~433),是南朝的文学家,谢玄的孙子,小名客儿,当时被称为谢客。他继承了康乐公的封号,也被称为谢康乐。他从小就好学,擅长书画,文章之美在江左地区与颜延之并称第一。他喜欢山水,尽情地游历,所到之处都会题诗咏志,开创了山水写实派的诗歌风格。最初担任太尉参军,后来调任广州,有诗作流传于世。

地望分布:

河南陈留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谢-注解

谢:谢是一个中文姓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有两个主要的来源:一是以国名为姓,二是改姓。在《元和姓纂》中记载,周宣王分封其舅父申伯于谢国,在河南唐河县,后子孙以国为姓。而在《旧唐书·文苑传》中记载,唐代的谢偃的祖父孝政,原姓直勒氏,是鲜卑族人,后改姓为谢。谢姓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

国名为姓:在古代,一些国家的名字被用作姓氏,这是因为在封建社会中,分封制度下,分封的诸侯国或地区后来可能成为该地居民的姓氏。

周宣王:周宣王是西周时期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周朝国力有所恢复。

申伯:申伯是周宣王的舅父,被分封于谢国。

河南唐河县:唐河县位于河南省,是谢国所在地的具体位置。

直勒氏:直勒氏是鲜卑族的一个姓氏。

鲜卑族:鲜卑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主要活动在北方,与汉族有着密切的交流。

谢安:谢安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以其在淝水之战中的军事才能而闻名。

淝水之战:淝水之战是东晋与前秦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谢安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太保:太保是古代的一种官职,位高权重。

太傅:太傅是古代的一种官职,主要负责教育皇子。

谢玄:谢玄是东晋名将,谢安的侄子,以其在淝水之战中的胜利而著名。

前秦苻坚:前秦苻坚是前秦的君主,淝水之战中的对手。

康乐县公:康乐县公是谢玄在淝水之战胜利后被封的爵位。

谢灵运:谢灵运是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以其山水诗著称。

江左:江左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山水写实派:山水写实派是指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风格,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

太尉参军:太尉参军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辅助太尉处理军务。

地望分布:地望分布是指某个姓氏或家族在地理上的分布情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谢-评注

「谢」源出;一;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宣王分封其舅父申伯于谢国,在河南唐河县,后子孙以国为氏。

此句揭示了「谢」姓的起源之一,即以国名为姓氏。周宣王分封申伯于谢国,这一历史事件为「谢」姓的起源提供了历史依据。周宣王是周朝的一位重要君主,其分封行为体现了周朝的封建制度,而申伯作为周宣王的舅父,被封于谢国,表明了周朝对贵族的重视和信任。子孙以国为姓,体现了古代中国姓氏文化中的一种传统,即以地望、官职、封号等为姓氏来源。

二;据《旧唐书.文苑传》所载;唐感谢偃的祖父孝政,本姓直勒氏,是鲜卑族人,后改姓为「谢」氏。

此句介绍了「谢」姓的另一个来源,即民族融合与姓氏变迁。唐感谢偃的祖父孝政原本姓直勒氏,属于鲜卑族,后改姓为「谢」氏。这反映了唐代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使得姓氏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这也体现了姓氏变迁的灵活性,个人或家族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或社会环境的变化来改变姓氏。

谢安 (320~385)字安石,东晋阳夏人。少有重名,征辟皆不就,隐居东山,年四十余,始出为桓州司马。

谢安是东晋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生平事迹体现了东晋士人的精神风貌。谢安少有重名,却选择隐居,这种不慕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难得。他的隐居生活,既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最终,他在四十余岁时出仕,担任桓州司马,展现了其政治才能和为国家服务的决心。

淝水之战任征讨大都督,指导策划,克敌有功,累官至太保,卒赠太傅,故世称谢太傅。

谢安在淝水之战中的表现,充分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淝水之战是东晋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谢安作为征讨大都督,成功指导策划,最终克敌制胜。他的功绩被后人铭记,累官至太保,并赠太傅,世称谢太傅。这一事迹不仅体现了谢安个人的卓越才能,也反映了东晋时期士人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

谢玄 (343~388)东晋名将,谢安侄子,阳夏人,字幼度,具经国才略,以精锐八千,破前秦苻坚百万大军于淝水,拜前将军,封康乐县公,卒谥献武。

谢玄是东晋时期的著名将领,他的军事才能在淝水之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率领八千精锐,成功击败了前秦苻坚的百万大军,这一战功显赫,使他被封为康乐县公,并拜前将军。谢玄的事迹不仅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也彰显了东晋时期士人的英勇和智慧。

谢灵运 (385~433)南朝文学家,谢玄之孙,小名客儿,时称谢客。袭封康乐公,又称谢康乐。

谢灵运是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的家族背景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谢灵运袭封康乐公,这一身份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体验贵族生活,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他的小名客儿和时称谢客,反映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少好学,工书画,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性好山水,肆意遨游,所至辄为题咏,以致其意。

谢灵运的生平事迹显示了他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他少好学,工于书画,其文章之美在当时享有盛誉,与颜延之并称为江左第一。此外,他还喜好山水,肆意遨游,每到一处都会题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种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文学的执着,使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诗开创山水写实派风格。初为太尉参军,后徙广州,有诗传世。

谢灵运的诗作开创了山水写实派风格,他的诗歌描绘了山水的壮丽和自然之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最初担任太尉参军,后来调任广州,他的诗作在当时流传甚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望分布河南陈留郡。

此句说明了「谢」姓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即主要分布在河南陈留郡。这一地望分布反映了「谢」姓的历史渊源和家族迁徙的轨迹,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姓氏文化中地望与姓氏之间的紧密联系。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谢》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71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