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计-原文
历史来源
「计」源出 ;
以地名为氏. 周文王分封少吴之后于莒国, 建都于计斤, 即为《左传》中所说的「介根」. 其后以「计」为氏。
家族名人
计然
春秋时人辛研,字文子,葵丘濮上人,生卒年不详。因精通计算,故称为计然。尝仕越,陈察好尚、贵流通、尚平均、戒滞停等十策,越用其五策而争霸中原。范蠡师之,殖产至巨万。
地望分布
陜西西安市,山东临淄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计-译文
历史来源:
‘计’这个字起源于地名的姓氏。周文王将少吴的后代分封到莒国,并在计斤建立都城,这就是《左传》中提到的‘介根’。后来,人们以‘计’作为姓氏。
家族名人:
计然,春秋时期的人,字辛研,号文子,是葵丘濮上人,生卒年不详。因为他精通计算,所以被称为计然。曾经做过越国的官,提出了关于喜好、流通、平均、警惕停滞等十个策略,越国采用了其中的五个策略,从而在中原地区争得霸权。范蠡曾向他学习,最终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地望分布:
在陕西西安市和山东临淄郡有计姓的分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计-注解
计:计姓源出地名,周文王分封少吴之后于莒国,建都于计斤,即《左传》中所说的‘介根’。后以‘计’为姓氏。
周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是中国周朝的开国君主,周朝的奠基人,周文化的始祖。他的分封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莒国:莒国是西周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天的山东省莒县一带,是东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计斤:计斤是莒国的一个地名,后来成为计姓的发源地。
左传:《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编年体史书,由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
介根:介根是《左传》中提到的地名,与计斤是同一地方的不同称呼。
辛研:辛研是春秋时期的一个人物,字文子,葵丘濮上人,以精通计算而著称。
葵丘濮上:葵丘濮上是指辛研的出生地,葵丘和濮上都是古代的地名。
越:越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天的浙江省一带,是越文化的代表。
陈察好尚:陈察好尚指的是辛研提出的关于国家治理的策略,强调社会风尚的端正。
贵流通:贵流通是指重视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
尚平均:尚平均是指追求社会公平,反对贫富悬殊。
戒滞停:戒滞停是指避免经济停滞,促进经济发展。
范蠡: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的政治家、军事家,曾辅佐勾践,帮助越国复兴。
殖产至巨万:殖产至巨万是指范蠡学习计然的理财之道,最终积累了巨额财富。
陜西西安市:陜西省西安市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曾是秦、汉、唐等多个朝代的都城。
山东临淄郡:山东临淄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是齐文化的发源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计-评注
「计」源出;以地名为氏。周文王分封少吴之后于莒国,建都于计斤,即为《左传》中所说的「介根」。其后以「计」为氏。
这段古文为我们揭示了姓氏的起源和演变。在中国古代,姓氏的形成往往与地域、封地或部族有关。这里的「计」姓,起源于周文王分封的莒国,其都城名为计斤,后被称为「介根」。这表明「计」姓的起源与周朝的封建制度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姓氏与地名的紧密联系。周文王分封少吴之后,是对周朝封建制度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古代政治制度的一种具体体现。
家族名人:计然
计然,春秋时期的人物,字文子,葵丘濮上人。他的名字中的「然」字,暗示着他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力和对计算的精通。计然因精通计算而得名,这在古代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技能,尤其是在经济管理和军事策略方面。他曾在越国任职,提出了十策,其中五策被越国采纳,帮助越国在中原争霸中取得优势。
计然的生平事迹,体现了古代智者的形象。他不仅精通计算,还具有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他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荣耀,也是对古代智慧和文化的传承。
地望分布:陜西西安市,山东临淄郡。
地望分布揭示了「计」姓的分布情况。陜西西安市和山东临淄郡都是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也反映了「计」姓家族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在古代,姓氏的分布往往与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有关,而陜西和山东这两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为「计」姓家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总结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姓氏的起源、家族名人的事迹以及地望分布,为我们展现了古代姓氏文化、家族历史和地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它不仅是对古代历史的记录,也是对古代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文化传承和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