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蔺-原文
历史来源出自姬姓,以地名命姓。
春秋时,晋献公的少子成师被封于韩(现在陕西省韩城县),他建立了韩国,因为他的爵位是子爵,所以又称韩子。
他的后代子孙遂以韩为姓,称韩姓。
传到韩厥(即韩献子)时,他的玄孙叫韩康,在赵国为官,得到蔺(今山西柳林县北,一说在陕西渭南县西北)作为封邑,他的后代子孙遂以封邑名为姓,称蔺姓。
家族名人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名相。
初以完壁归赵驰名,后以将相和,廉颇负荆请罪著称于海内。
他即是韩康的后裔。
蔺从善:明代学士。
洪武时中举人,永乐时授翰林院编修。
蔺芳:明代工部主事。
事母至孝。
永乐时为志安知府,治绩卓著,先后迁工部主事、工部右侍郎。
蔺亮:隋代名将。
名帝甚爱其骁勇。
他曾屯兵于浦口山上,所以当时的人把山上的岩石叫做蔺将军岩。
宋代时有朝奉郎蔺敏修,明代有应天府尹蔺以权。
中山郡:汉时置郡。
战国时属中山国。
相当于现在河北省北部。
华阴:古代县名。
春秋时为晋国之地,汉代时置华阴县(因在华山之北故名华阴)。
故城在现在陕西省华阴县东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蔺-译文
历史来源出自姬姓,以地名命姓。
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小儿子成师被封在韩(现在的陕西省韩城县),他建立了韩国,因为他的爵位是子爵,所以也被称为韩子。他的后代子孙就以此地为姓,称为韩姓。
传到韩厥(即韩献子)的时候,他的远孙韩康在赵国做官,得到了蔺(现在的山西柳林县北,一说在陕西渭南县西北)作为封地,他的后代子孙就以此封地名为姓,称为蔺姓。
家族名人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宰相。最初因为完好无损地将和氏璧归还给赵国而闻名,后来因为将相和,以及廉颇负荆请罪的事迹而闻名于世。他正是韩康的后代。
蔺从善:明代的学士。在洪武年间中举人,永乐年间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
蔺芳:明代的工部主事。以孝顺母亲而著称。在永乐年间担任志安知府,政绩显著,后来先后升迁为工部主事、工部右侍郎。
蔺亮:隋代的名将。皇帝非常喜爱他的勇猛。他曾驻军于浦口山上,因此当时的人们把山上的岩石称为蔺将军岩。
宋代有朝奉郎蔺敏修,明代有应天府尹蔺以权。
中山郡:汉朝时期设置的郡。战国时期属于中山国。大致相当于现在河北省北部的地区。
华阴:古代的一个县名。春秋时期属于晋国,汉代时期设置了华阴县(因为位于华山之北而得名华阴)。故城位于现在的陕西省华阴县东南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蔺-注解
姬姓: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于远古时期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主要姓氏之一。姬姓在周朝时期尤其显赫,周朝的君主都是姬姓。
地名命姓:古代姓氏的起源之一,以居住地或封地名为姓。这种姓氏往往与地理、历史背景紧密相关。
晋献公:晋献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公元前651年至前636年在位。
子爵:古代爵位之一,低于侯爵,高于男爵,是封建社会中的贵族称号。
韩城县:位于中国陕西省东部,是韩姓的发源地。
赵国:战国七雄之一,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南部和山西省北部。
蔺:古代地名,位于今山西柳林县北或陕西渭南县西北。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政治家,以智谋和胆识著称。
完壁归赵: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归还赵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件著名外交事件。
将相和:蔺相如与廉颇的和谐相处,体现了赵国的政治稳定。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将领,以勇猛著称。
负荆请罪:廉颇因误解蔺相如而负荆请罪,表现了古代士人的忠诚和谦逊。
韩康:蔺相如的祖先,曾在赵国为官。
蔺从善:明代学士,曾在洪武和永乐年间担任翰林院编修。
蔺芳:明代官员,以孝顺和政绩卓著著称。
蔺亮:隋代名将,以勇猛和战功著称。
浦口山: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蔺亮曾在此驻军。
蔺将军岩:因蔺亮在此驻军而得名。
朝奉郎:宋代官职,属于文官系统。
蔺敏修:宋代官员,朝奉郎。
应天府尹:明代官职,负责应天府(今南京)的行政事务。
蔺以权:明代官员,应天府尹。
中山郡:汉代设置的郡,位于今河北省北部。
中山国: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位于今河北省中部。
华阴县:位于中国陕西省东部,因位于华山之北而得名。
华山: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东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蔺-评注
历史来源出自姬姓,以地名命姓。这一句揭示了姓氏的起源,姬姓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主要姓氏,许多姓氏都源于地名,这一现象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地名的重视,也体现了姓氏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春秋时,晋献公的少子成师被封于韩(现在陕西省韩城县),他建立了韩国,因为他的爵位是子爵,所以又称韩子。这里描述了韩姓的起源,晋献公的少子成师被封于韩地,建立了韩国,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韩姓的诞生,也反映了古代分封制度的实施。
他的后代子孙遂以韩为姓,称韩姓。这句话进一步说明了韩姓的传承,成师的后代以封地名为姓,形成了韩姓这一家族。
传到韩厥(即韩献子)时,他的玄孙叫韩康,在赵国为官,得到蔺(今山西柳林县北,一说在陕西渭南县西北)作为封邑,他的后代子孙遂以封邑名为姓,称蔺姓。这段文字讲述了蔺姓的起源,韩康的后代以封邑名为姓,形成了蔺姓。
家族名人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名相。初以完壁归赵驰名,后以将相和,廉颇负荆请罪著称于海内。蔺相如是蔺姓家族中的杰出人物,他的事迹体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政治风貌,也展示了个人品德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精神。
他即是韩康的后裔。这句话强调了蔺相如与韩康之间的家族关系,蔺相如是韩康的后裔,这一关系加深了我们对蔺姓家族历史的理解。
蔺从善:明代学士。洪武时中举人,永乐时授翰林院编修。蔺芳:明代工部主事。事母至孝。永乐时为志安知府,治绩卓著,先后迁工部主事、工部右侍郎。蔺亮:隋代名将。名帝甚爱其骁勇。他曾屯兵于浦口山上,所以当时的人把山上的岩石叫做蔺将军岩。宋代时有朝奉郎蔺敏修,明代有应天府尹蔺以权。这一段列举了蔺姓家族中的名人,这些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展现了蔺姓家族的辉煌历史。
宋代时有朝奉郎蔺敏修,明代有应天府尹蔺以权。这两句话进一步丰富了蔺姓家族的历史,展示了蔺姓家族在宋代和明代的政治影响力。
迁徙分布中山郡:汉时置郡。战国时属中山国。相当于现在河北省北部。这一段讲述了蔺姓家族的迁徙分布,中山郡是蔺姓家族的一个重要分布地,这一分布与古代的地理行政区划密切相关。
华阴:古代县名。春秋时为晋国之地,汉代时置华阴县(因在华山之北故名华阴)。故城在现在陕西省华阴县东南。这段文字介绍了华阴的历史背景,华阴县是蔺姓家族的另一个重要分布地,这一地名的由来与地理位置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