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薛-原文
历史来源
「薛」源出;
一 ; 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奚仲居于薛(山东滕县),一度迁于邳(山东徽山县)。春秋后期迁到下邳(江苏邳县),后成为齐国的属地。战国时为楚所灭。公子登仕楚。怀王赐沛邑,为大夫,逐以原国名「薛」为氏。
二﹕据《吴录》所载,孟尝君受封于薛。秦灭六国而失祀,子孙逐以「薛」为氏,
三﹕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叱干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薛」氏。
家族名人
薛仁贵(612~681)
名礼,唐绛州龙门人(今山西省河津县西二里)。少贫贱,以田为业。善骑射,贞观年间随太宗征辽东,所向披靡。高宗时屡破高丽、契丹、突厥,而立奇功,官拜本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永淳二年卒,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后世据其功勋,编撰杂剧与演义。
薛涛(768~831)
字洪度。唐长安人,知音律,工诗文,有才情,为一代名妓。晚年居浣花溪,能制松花纸与深红小粉笺,裁书供吟,酬献贤杰,时人称为薛涛笺。着有诗集一卷。
地望分布
山西河东郡,河南河南郡,河南新蔡郡,安徽沛郡,山东高平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薛-译文
历史来源:
一:‘薛’这个姓氏的来源之一是以国名为姓。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奚仲曾经居住在薛(位于今天的山东滕县),后来迁移到邳(位于今天的山东徽山县)。春秋后期,他们迁至下邳(位于今天的江苏邳县),这个地方后来成为齐国的领土。到了战国时期,薛国被楚国灭亡。公子登仕在楚国为官。楚怀王赐给他沛邑,封他为大夫,于是他以后就用原来的国名‘薛’作为自己的姓氏。
二:根据《吴录》的记载,孟尝君被封在薛地。秦国灭掉六国后,孟尝君的后代失去了祭祀,于是他们以‘薛’作为自己的姓氏。
三:是由鲜卑族的复姓改姓而来。根据《魏书·官氏志》的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有一个复姓‘叱干氏’的家族,随着魏孝文帝南迁到洛阳后,定居在中原地区,后来改姓为汉姓‘薛’。
家族名人:
薛仁贵(612~681):
名叫礼,是唐朝绛州龙门人(今山西省河津县西二里)。他年轻时贫穷,以耕田为生。擅长骑射,在贞观年间跟随唐太宗征讨辽东,所向披靡。在高宗时期,他多次击败高丽、契丹、突厥,建立了赫赫战功,被任命为本卫大将军,封为平阳郡公。永淳二年去世,追赠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后世根据他的功勋,编写了杂剧和演义。
薛涛(768~831):
字洪度,是唐朝长安人,懂得音乐,擅长诗文,有才华,被誉为一代名妓。晚年居住在浣花溪,能够制作松花纸和深红小粉笺,裁剪纸张供人书写和吟诵,向贤能之人献上自己的作品,当时的人称她的作品为‘薛涛笺’。著有诗集一卷。
地望分布:
山西河东郡,河南河南郡,河南新蔡郡,安徽沛郡,山东高平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薛-注解
薛:薛是一个姓氏,起源于古代国名。根据不同的历史记载,薛姓有三种来源:一是以国名为姓,二是受封于薛的贵族后裔,三是鲜卑族复姓所改。
奚仲:奚仲是古代薛国的始祖,据《元和姓纂》记载,奚仲居于薛,是薛姓的起源。
邳:邳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微山县,是薛国一度迁居的地方。
下邳:下邳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邳县,是薛国后期的属地。
齐: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薛国曾一度成为齐国的属地。
楚:楚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最终灭掉了薛国。
公子登:公子登是楚国的官员,薛国的公子。
怀王:怀王是楚国的君主,赐予公子登沛邑。
大夫:大夫是古代的官职,指高级官员。
孟尝君: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受封于薛。
秦:秦是战国七雄之一,最终统一六国。
鲜卑族:鲜卑族是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
叱干氏:叱干氏是鲜卑族的一个复姓。
魏书.官氏志:《魏书》是北魏的一部正史,《官氏志》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记载了北魏时期的官职和姓氏。
孝文帝:孝文帝是北魏的君主,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
洛阳:洛阳是古代中国的都城之一,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中原: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汉姓:汉姓是指汉族的姓氏。
薛仁贵:薛仁贵是唐朝的名将,以战功显赫著称。
唐:唐是唐朝的简称,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
绛州:绛州是唐朝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
龙门:龙门是山西省的一个地名。
田:田是指耕种的土地,以田为业即以耕种为生。
太宗:太宗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的尊号。
辽东:辽东是古代辽河以东地区,位于今天的辽宁省。
高宗:高宗是唐朝第三位皇帝李治的尊号。
高丽:高丽是古代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位于今天的朝鲜半岛南部。
契丹:契丹是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民族,建立了辽朝。
突厥:突厥是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民族。
本卫大将军:本卫大将军是唐朝的一个军职。
平阳郡公:平阳郡公是唐朝的一个封号。
赠:赠是指死后追赠官职或封号。
左骁卫大将军:左骁卫大将军是唐朝的一个军职。
幽州都督:幽州都督是唐朝的一个地方军事长官。
杂剧:杂剧是古代戏曲的一种形式。
演义:演义是古代小说的一种形式,多用于叙述历史故事。
长安:长安是唐朝的都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
知音律:知音律是指懂得音乐和音律。
工诗文:工诗文是指擅长诗文。
才情:才情是指才华和情感。
名妓:名妓是指著名的女艺人。
浣花溪:浣花溪是四川省成都市的著名景点。
松花纸:松花纸是一种用松树皮制作的纸张。
深红小粉笺:深红小粉笺是一种红色的小笺纸。
裁书供吟:裁书供吟是指裁剪纸张用来书写和吟诵。
酬献:酬献是指以礼物相赠。
贤杰:贤杰是指有才能和品德的人。
诗集:诗集是指诗歌的集合。
山西河东郡:山西河东郡是古代的一个郡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
河南河南郡:河南河南郡是古代的一个郡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河南新蔡郡:河南新蔡郡是古代的一个郡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安徽沛郡:安徽沛郡是古代的一个郡名,位于今天的安徽省。
山东高平剧:山东高平剧是古代的一个剧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薛-评注
历史来源的段落为我们描绘了薛姓的起源及其发展脉络。首先,‘薛’源出有三种说法,每种说法都体现了姓氏形成的多样性。第一说以国名为姓,从奚仲居于薛地开始,到春秋时期薛国成为齐国的属地,再到战国时期被楚所灭,薛国公子的后代以国名为姓,这是姓氏起源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即以居住地或封地为姓。第二说则与历史事件紧密相关,孟尝君受封于薛,秦灭六国后,孟尝君的后代以封地名为姓,这种姓氏的形成与历史变迁紧密相连,反映了姓氏的历史性。第三说则涉及民族融合,鲜卑族复姓改姓为薛,这是民族融合过程中姓氏变化的一个例证,反映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家族名人的部分,薛仁贵和薛涛两位历史人物分别代表了军事和政治文化两个领域。薛仁贵以其军事才能和功勋闻名,他在唐朝的军事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故事被后人编撰成杂剧和演义,成为民间传说的素材,反映了姓氏与英雄人物的紧密联系。薛涛则以其才情和诗歌成就著称,她不仅是唐代著名的才女,还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文化人物。她的诗歌和书法作品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体现了姓氏与文学艺术成就的关联。
地望分布的描述,展示了薛姓在中国各地的分布情况。山西河东郡、河南河南郡、河南新蔡郡、安徽沛郡、山东高平剧等地,这些地名不仅是薛姓分布的地理标志,也反映了薛姓在中国历史上的迁徙和分布特点。姓氏的地望分布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地域文化差异和人口流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