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秦-原文
历史来源
「秦」源出;
一;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据《古今姓氏书辨正》所载,周朝周公旦之子伯禽受封鲁国,裔孙以公族大夫者食采于秦邑(今河南省范县北),以邑名「秦」为氏。
二;出自「嬴」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云。嬴姓之后,伯益裔孙非子,周孝王封之于秦,陇西秦亭是也。至始皇灭六国,子婴归汉,子孙以国为氏。
三;古代大秦(罗马帝国)商人秦论。公元226年由海道抵达吴国,曾谒见孙权,谈及大秦的风土人俗,后归本国。
家族名人
秦穆公,秦孝公,秦始皇
秦琼(?-628)
字叔宝,隋代历城人,事唐太宗于长春宫,骁勇善战,常为先锋,征战屡建奇功,经大小二百余阵,以旌战之功封翼国公,拜左武卫大将军。卒后改封胡国公。图形于凌烟阁(唐代为表章有功的大臣,建凌烟阁,放置功臣像)。
秦观(1049~1100)
字少游,号太虚,北宋高邮人。官太学博士,累迁国史院编修官。少豪隽慷慨,工诗文,词风柔婉,世称秦淮海。着有淮海集四十卷。
秦桧(?~1155)
字会之,宋江宁人。性阴险,晚年残忍尤甚。高宗时为相,挟金人以自重,力持和议,阻止恢复,诬杀岳飞等,一时忠臣良将殆尽,和议乃成。卒谥忠献,宁宗改谥缪丑。
秦良玉
生卒年不详。明石砫宣抚史之妻,忠州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远近所惮。天启崇祯年间,屡立战功,官至总兵,拜都督佥事。
地望分布
甘肃天水郡,山西太原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秦-译文
历史来源:
秦姓的来源有三种;
一是出自姬姓,以封邑为姓氏。根据《古今姓氏书辨正》的记载,周朝的周公旦的儿子伯禽被封在鲁国,他的后代中有担任公族大夫的人被封在秦邑(现在的河南省范县北),因此以封邑的名字‘秦’作为姓氏。
二是出自嬴姓,以国名为姓氏。据《元和姓纂》所说,嬴姓的后代,伯益的后代非子,被周孝王封在秦地,陇西的秦亭就是那里。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王子婴归顺汉朝,他的后代以国名作为姓氏。
三是古代大秦(罗马帝国)的商人秦论。公元226年,他从海上到达吴国,曾拜见孙权,谈论了大秦的风土人情,之后返回了自己的国家。
家族名人:
秦穆公、秦孝公、秦始皇
秦琼(?-628):
字叔宝,是隋代历城人,在长春宫侍奉唐太宗,勇猛善战,经常担任先锋,在战场上建立了许多奇功,经历大小两百多次战役,因战功被封为翼国公,担任左武卫大将军。去世后追封为胡国公。他的画像被画在凌烟阁上(唐代为了表彰有功的大臣,建造了凌烟阁,里面放置功臣的画像)。
秦观(1049~1100):
字少游,号太虚,是北宋高邮人。官至太学博士,后来升迁为国史院编修官。他年轻时期豪放不羁,擅长诗文,词风柔婉,世人称之为秦淮海。著有《淮海集》四十卷。
秦桧(?~1155):
字会之,是江宁人。性格阴险,晚年更加残忍。宋高宗时期担任宰相,利用金人增强自己的地位,坚持和议,阻止恢复,诬陷并杀害了岳飞等人,一时间忠臣良将几乎被杀光,和议才得以实现。去世后谥号为忠献,宋宁宗改谥号为缪丑。
秦良玉:
生卒年不详。是明代石砫宣抚史的妻子,忠州人。她胆识过人,擅长骑射,也精通文学,举止优雅。管理下级严厉,每次发令行军,士兵们都肃然起敬,她所带领的部队被称为白杆兵,远近闻名。在天启、崇祯年间,她多次建立战功,官至总兵,被授予都督佥事。
地望分布:
甘肃天水郡,山西太原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秦-注解
秦: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诸侯国,后成为统一六国的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存在时间为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秦朝的建立者是秦始皇,其国号来源于国名。
姬:姬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贵族姓氏,源于周朝的姬姓,是周文王的后代。姬姓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姓之一,许多古代的贵族和帝王都出自姬姓。
伯禽:伯禽是周公旦之子,周公旦是周成王的辅佐大臣,伯禽被封于鲁国,成为鲁国的始祖。
秦邑:秦邑是指位于今河南省范县北的一个地方,是秦姓的起源地。
嬴: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贵族姓氏,源于西周时期的嬴姓部落,后来成为秦国的姓氏。
伯益:伯益是夏朝时期的人物,是嬴姓的始祖,其后代非子被封于秦地。
周孝王:周孝王是西周时期的一位君主,他封伯益的后代非子于秦地。
陇西秦亭:陇西秦亭是秦国的早期领地之一,位于今甘肃省境内。
始皇:始皇即秦始皇,是秦朝的第一位皇帝,他的名字是嬴政。
子婴:子婴是秦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在秦朝灭亡后被汉朝俘虏。
大秦: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的称呼,因为罗马帝国位于中国西方,故称大秦。
秦论:秦论是古代大秦(罗马帝国)的商人,他来到中国并与中国进行了交流。
孙权: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君主,他在位期间,与秦论有过交流。
秦琼:秦琼是隋唐时期的名将,以勇猛著称,是唐朝建立的重要功臣之一。
凌烟阁:凌烟阁是唐代建立的,用于表彰有功大臣的建筑,其中放置了功臣的画像。
秦观:秦观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以词作著称,有“淮海居士”之称。
秦桧:秦桧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家,因主张和议而受到争议,是南宋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石砫宣抚史:石砫宣抚史是指明朝时期的一个地方官职,石砫是地名。
白杆兵:白杆兵是明朝时期的一种特殊兵种,以白杆为标志,由秦良玉领导。
天启崇祯年间:天启和崇祯是明朝的两个皇帝的年号,这个时间段大约是17世纪初至17世纪中叶。
总兵:总兵是明朝时期的一种军事官职,负责统率一定地区的军队。
都督佥事:都督佥事是明朝时期的一种军事官职,是都督的副手,协助都督管理军事事务。
甘肃天水郡:甘肃天水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甘肃省天水市一带。
山西太原郡:山西太原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秦-评注
这段古文内容主要讲述了秦国姓氏的来源、家族名人的事迹以及地望分布。以下是对其逐行的专业赏析:
1. 历史来源:此句点明了秦国姓氏的起源,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体现了中国姓氏文化的多样性。
2. 「秦」源出;一;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据《古今姓氏书辨正》所载,周朝周公旦之子伯禽受封鲁国,裔孙以公族大夫者食采于秦邑(今河南省范县北),以邑名「秦」为氏。:此句详细介绍了秦国姓氏的起源之一,姬姓,以邑为氏,体现了周朝分封制度的实施。
3. 二;出自「嬴」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云。嬴姓之后,伯益裔孙非子,周孝王封之于秦,陇西秦亭是也。至始皇灭六国,子婴归汉,子孙以国为氏。:此句阐述了秦国姓氏的另一个来源,嬴姓,以国为氏,说明了秦国姓氏的历史渊源。
4. 三;古代大秦(罗马帝国)商人秦论。公元226年由海道抵达吴国,曾谒见孙权,谈及大秦的风土人俗,后归本国。:此句介绍了古代大秦商人秦论的事迹,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
5. 家族名人:此句引出秦国家族名人的介绍,为下文的具体内容做铺垫。
6. 秦穆公,秦孝公,秦始皇:列举了秦国历史上的三位重要君主,体现了秦国在历史上的地位。
7. 秦琼(?-628):介绍了秦琼的基本信息,为下文的具体事迹做铺垫。
8. 字叔宝,隋代历城人,事唐太宗于长春宫,骁勇善战,常为先锋,征战屡建奇功,经大小二百余阵,以旌战之功封翼国公,拜左武卫大将军。卒后改封胡国公。图形于凌烟阁(唐代为表章有功的大臣,建凌烟阁,放置功臣像):详细介绍了秦琼的事迹,体现了其英勇善战、功勋卓著的形象。
9. 秦观(1049~1100):介绍了秦观的基本信息,为下文的具体事迹做铺垫。
10. 字少游,号太虚,北宋高邮人。官太学博士,累迁国史院编修官。少豪隽慷慨,工诗文,词风柔婉,世称秦淮海。着有淮海集四十卷:详细介绍了秦观的事迹,体现了其文学才华。
11. 秦桧(?~1155):介绍了秦桧的基本信息,为下文的具体事迹做铺垫。
12. 字会之,宋江宁人。性阴险,晚年残忍尤甚。高宗时为相,挟金人以自重,力持和议,阻止恢复,诬杀岳飞等,一时忠臣良将殆尽,和议乃成。卒谥忠献,宁宗改谥缪丑:详细介绍了秦桧的事迹,体现了其政治手腕和争议。
13. 秦良玉:介绍了秦良玉的基本信息,为下文的具体事迹做铺垫。
14. 生卒年不详。明石砫宣抚史之妻,忠州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远近所惮。天启崇祯年间,屡立战功,官至总兵,拜都督佥事:详细介绍了秦良玉的事迹,体现了其英勇善战、治军有方的形象。
15. 地望分布:此句引出秦国地望分布的介绍,为下文的具体内容做铺垫。
16. 甘肃天水郡,山西太原郡:详细介绍了秦国地望分布的两个主要地区,体现了秦国在地理上的影响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