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禄-原文
历史来源1、出自子姓,以祖字为氏。上古商朝的末代王叫纣王,纣王有个儿子叫禄父,后来禄父的孙子取禄字为姓,世代相传。
2、出自以官职为氏。另一支禄姓,来源于周朝时的官职。周朝的司禄之官,大约是主管配俸禄,就是分配钱粮给官员的人。他的子孙以此为荣,就取禄字为姓,世代相传。
3、出自以地名为氏。在云南省,有两个地名,一个称禄丰,一个称禄功,现都是属云南省楚雄自治州的县,其先民以地名为氏。这两个地方在历史上是否曾形成过禄姓,还有待考察。
家族名人禄 氏:清朝时云南人,巾帼英雄,是袭镇王府的陇庆侯的母亲。雍正年间,陇庆侯因藏匿奸臣被革职,下属臣民气愤,想叛乱谋反,禄氏严加制止。
后来乌蒙贼作乱,禄氏召集族人协助官兵剿匪,保卫家乡,使城乡得以保全,受到城乡民众的赞扬。
禄东赞:藏族名字叫噶东赞宇松,吐善酋长,松赞干布手下的大将,参与吐番国家大事的决策。性刚严明,善于用兵,他替松赞干布向唐朝请婚,出使长安,后来又迎接护送文成公主入藏,是中国历史上促进民族交融的大功臣。
迁徙分布(缺)禄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禄源出于子姓。商纣王之子名叫武庚,字禄父。
商朝灭亡后,周武王让武庚留在殷墟管理商朝遗民,而武庚却不甘心做他人之臣,就联合管叔等周朝贵族起兵,企图颠覆新政。
然动乱未果,武庚被杀。他的后人便以他字中的禄为姓氏,为禄氏。
周朝设有司禄官,专管财政,经营,虽然古时重文官,但由于此官也直接关系国运。
这种官员的子孙也以此为荣,就有以禄字为姓的。
云南有地名禄丰及禄功,且在清末此地也出现了有名望的禄氏,因此,这里的禄氏应是由地名所得。
禄父又名武庚,系殷纣王的儿子,周武王灭纣后,武庚住封地太子城(今管城区圃田乡古城村),周成王时,武庚同管叔、蔡叔反周叛乱,被周公平定诛杀。
禄氏家人纷纷北逃,在黄河南边的荒滩野地里开荒种田,苟安活命。
日久天长,这里形成一座远近闻名的大村——禄庄。
禄姓家族人丁兴旺,辈分分明。
如今这里的禄姓已达2000多人,仍然沿用着古老的十字定辈法,这十个字是:天、地、裴、万、梁、国、明、九、有、助。
于是,他们的姓名就叫禄助某,禄有某,禄九某,助字辈称有字辈为叔伯,称九字辈为爷奶……年年代代,生生不息,如果这十个字用完了,就重新开始,再启用一轮。
禄氏活动情况的记录,有唐代出过吐蕃酋长禄东赞,但并非真正的“禄”姓。
清雍正年间,云南有痊巾帼英雄禄氏,是袭镇王府的陇庆侯的母亲。
当乌蒙人作乱时,禄氏率属夷护守州署,协济民军储,城赖以全。
现今的云南,尚有不少姓禄的家庭。
(余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禄-译文
1、出自子姓,以祖字为姓。上古商朝的末代君王叫纣王,纣王有一个儿子叫禄父,后来禄父的孙子取‘禄’字作为自己的姓,这个姓代代相传。
2、出自以官职为姓。另一支禄姓,来源于周朝时的官职。周朝的司禄官,大约是负责分配官员工资的人。他的后代以此为荣,就取‘禄’字为姓,代代相传。
3、出自以地名为姓。在云南省,有两个地名,一个叫禄丰,一个叫禄功,现在都是属于云南省楚雄自治州的县。这些地方的先民以地名为姓。这两个地方在历史上是否形成过禄姓,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家族名人:禄氏,清朝时云南人,是巾帼英雄,是袭镇王府的陇庆侯的母亲。雍正年间,陇庆侯因为藏匿奸臣被免职,下属和民众愤怒,想要叛乱,禄氏严厉制止了他们。后来乌蒙地区的贼人作乱,禄氏召集族人协助官兵剿匪,保卫家乡,使得城乡得以保全,受到了城乡民众的赞扬。
禄东赞:藏族名字叫噶东赞宇松,是吐番的酋长,松赞干布手下的大将,参与吐番国家大事的决策。性格刚毅严明,善于用兵,他代表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出使长安,后来又迎接护送文成公主入藏,是中国历史上促进民族交融的大功臣。
迁徙分布:禄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被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禄姓源自子姓。商朝末代君王纣王之子名叫武庚,字禄父。商朝灭亡后,周武王让武庚留在殷墟管理商朝遗民,但武庚不甘心做他人之臣,就联合管叔等周朝贵族起兵,企图颠覆新政。然而叛乱没有成功,武庚被杀。他的后人便以他字中的‘禄’为姓氏,成为禄姓。
周朝设有司禄官,专门管理财政,经营,虽然古时重视文官,但由于此官也直接关系到国运。这种官员的子孙也以此为荣,就有以‘禄’字为姓的。
云南有地名禄丰及禄功,且在清末此地也出现了有名望的禄姓,因此,这里的禄姓应是由地名所得。禄父又名武庚,是殷纣王的儿子,周武王灭纣后,武庚住在封地太子城(今管城区圃田乡古城村),周成王时,武庚同管叔、蔡叔反周叛乱,被周公平定诛杀,禄氏家人纷纷北逃,在黄河南边的荒滩野地里开荒种田,苟且偷生。日久天长,这里形成了一座远近闻名的大村——禄庄。
禄姓家族人丁兴旺,辈分分明。如今这里的禄姓已达2000多人,仍然沿用着古老的十字定辈法,这十个字是:天、地、裴、万、梁、国、明、九、有、助。于是,他们的姓名就叫禄助某,禄有某,禄九某,助字辈称有字辈为叔伯,称九字辈为爷奶……年年代代,生生不息,如果这十个字用完了,就重新开始,再启用一轮。
禄氏活动情况的记录,有唐代出过吐番酋长禄东赞,但并非真正的‘禄’姓。清雍正年间,云南有位巾帼英雄禄氏,是袭镇王府的陇庆侯的母亲。当乌蒙人作乱时,禄氏率属夷护守州署,协济民军储,城赖以全。现今的云南,还有不少姓禄的家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禄-注解
子姓:古代中国的一种姓氏,源自古代贵族宗法制度,以始祖的名字为姓,是古代贵族姓氏的一种形式。
祖字:指祖先的名字,常用于姓氏中,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和纪念。
纣王:商朝末代君主,历史上以暴虐著称,最终导致商朝的灭亡。
禄父:商纣王的儿子,字禄父,后来禄父的孙子以“禄”字为姓。
周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大约存在于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是继商朝之后的一个强大王朝。
司禄:周朝官职,负责管理官员的俸禄分配。
配俸禄:指分配给官员的薪酬和福利。
官职:指政府或组织中的职务。
云南省: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西南部,以多民族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著称。
楚雄自治州:云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中部。
巾帼英雄:指女性中的英雄人物,具有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陇庆侯:清朝时期的一个地方官员,袭镇王府。
雍正年间:清朝雍正帝在位的时期,大约是1722年至1735年。
乌蒙:古代的一个地区名,位于云南省东北部。
吐蕃:古代西藏地区的一个民族,后来建立了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吐蕃王朝的第三位君主,历史上与唐朝有密切的交往。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文成公主:唐朝的一位公主,被嫁到吐蕃,促进了汉藏两族的交流。
百家姓:中国传统的姓氏书,收录了常见的姓氏。
殷墟:商朝的都城遗址,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
管叔:周朝的贵族,曾参与武庚叛乱。
蔡叔:周朝的贵族,曾参与武庚叛乱。
黄河南边:指黄河的南岸地区,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区。
十字定辈法:一种家族内部的辈分命名方式,通过固定的字来区分辈分。
吐蕃酋长:指吐蕃地区的部落首领。
大唐:唐朝的别称,是唐朝的正式名称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禄-评注
历史来源1中,禄姓的起源追溯至商朝末代王纣王的儿子禄父,其孙子以‘禄’字为姓,体现了姓氏传承的文化意义。这一段文字不仅展现了禄姓的起源,还反映了古代姓氏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家族观念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在历史来源2中,禄姓的另一支源于周朝的官职——司禄之官。这一段文字揭示了禄姓的另一种来源,即官职传承。通过官职来命名,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官职的尊重和对官职家族的荣誉感。
历史来源3提到了禄姓与地名的关联。禄丰和禄功这两个地名,可能是禄姓得以传承的地方,反映了姓氏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家族名人部分,介绍了清朝云南的巾帼英雄禄氏,以及吐蕃的大将禄东赞。这两位人物分别代表了禄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成就和社会地位。禄氏在清朝的英勇事迹,展现了禄姓家族的忠诚和勇敢;禄东赞在民族交融中的贡献,则体现了禄姓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积极作用。
迁徙分布部分,虽然缺少具体内容,但提到了禄姓在大陆和台湾的分布情况,以及禄姓的起源与迁徙历史。这表明禄姓在中国历史上的分布广泛,且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禄姓的起源和迁徙过程中,禄父(武庚)的故事是一个关键点。他作为商纣王的儿子,周武王灭纣后,因反抗周朝而被诛杀。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禄姓家族的命运,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斗争和家族命运。
禄姓家族的迁徙和定居,形成了禄庄这一著名村落。这一段文字展现了禄姓家族的繁衍生息和家族文化的传承。禄姓家族使用的十字定辈法,体现了家族内部的秩序和规范。
最后,提到了唐代吐蕃酋长禄东赞的故事,以及清朝云南的禄氏家族。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禄姓的历史,也展现了禄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贡献和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