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巩-原文
历史来源1、出自姬姓,是以地名命姓的姓氏。
周朝周敬王有个同族卿士简公收封于巩(今河南巩县),称为巩简公。
巩简公一度执掌朝政,他鉴于周王室的历次内乱,大多因为贵族掌权而引起的。
于是他便录用从各诸侯来的人士,而不再任用王族子弟为官。
这项措施,引起了王族子弟的不满。
后来王子朝作乱,将他杀害了。
他的子孙便原封邑名’巩’命姓,称巩氏。
2、古代羌族姓氏。
古代羌族姓氏中有巩姓,如巩廉玉。
3、出自春秋时晋国大夫巩朔的后代。
家族名人巩信:宋朝安封人。
曾经作过荆湖都统。
他为人沉着冷静,智勇双全。
后来加官进爵,升为江西招讨使,隶属文天祥部下。
他初到都统府时,文天祥拨给他义士1000名,他婉言谢绝不用,到了江西之后自己招兵买马,集兵三千余数,亲自训练,作好战备。
不久,元兵南下,他亲率兵马与元军交战于石岭一带,身受重伤后,便投崖而死,以身殉国。
巩珍–明朝应天人。
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间,明成祖为了发展对外关系,首次派郑和下西洋,巩珍便跟随船队出洋,三年间到了二十多个国家,他将在各地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撰成了一部书,名为《西洋番国志》。
内中记述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以及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友好关系史上重要的一笔。
这本书不仅引人入胜,也对中国的航海史及中国文化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巩永固–字宏图。
明朝宛平人。
侍奉永安公主,崇尚文学雅致,喜欢结交贤士大夫,游览山河。
崇祯末年,当李自成起义军攻陷京都,公主的灵柩尚在宫中大堂之上。
永固以黄绳系其二女于公主灵前,纵火焚之。
之后写下’身受国恩,义不可辱’八个大字,自刎而死。
迁徙分布
根据历来姓氏学古籍的考证,巩姓是周朝的世家公卿,发祥于现在河南省的巩县地方。
巩县位于洛水的东岸,本是周朝时的诸侯之一,叫巩伯国,秦汉统一,便把巩伯国的原址,置为巩县。
望族居于山阳郡,就是现在的山东省金乡县西北。
巩氏后人奉巩简公为巩姓的得姓始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巩-译文
1、出自姬姓,是以地名命姓的姓氏。周朝周敬王有个同族卿士简公收封于巩(今河南巩县),称为巩简公。巩简公一度执掌朝政,他鉴于周王室的历次内乱,大多因为贵族掌权而引起的。于是他便录用从各诸侯来的人士,而不再任用王族子弟为官。这项措施,引起了王族子弟的不满。后来王子朝作乱,将他杀害了。他的子孙便以原封邑名’巩’为姓,称巩氏。
2、古代羌族姓氏。古代羌族中有姓巩的,如巩廉玉。
3、出自春秋时晋国大夫巩朔的后代。
家族名人巩信:宋朝安封人。曾经担任荆湖都统。他为人冷静沉着,智勇双全。后来晋升官职,升任江西招讨使,成为文天祥的部下。他刚到都统府时,文天祥给了他1000名义士,但他婉言谢绝了,到了江西后自己招募士兵,集结了3000多人,亲自训练,做好战斗准备。不久,元军南下,他亲自率军与元军在石岭一带交战,身受重伤后,便跳崖而死,以身殉国。
巩珍–明朝应天人。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为了发展对外关系,首次派郑和下西洋,巩珍便随船队出海,三年间到达了二十多个国家,他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写成了一部书,名为《西洋番国志》。书中记述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以及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友好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这本书不仅引人入胜,也对中国的航海史及中国文化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巩永固–字宏图。明朝宛平人。侍奉永安公主,崇尚文学雅致,喜欢结交贤士大夫,游览山河。崇祯末年,当李自成起义军攻陷京都,公主的灵柩还停在宫中大堂上。永固用黄绳将他的两个女儿绑在公主灵柩前,放火焚烧。之后他写下’身受国恩,义不可辱’八个大字,自刎而死。
迁徙分布:根据历来姓氏学古籍的考证,巩姓是周朝的世家公卿,起源于现在河南省的巩县。巩县位于洛水的东岸,曾是周朝的诸侯国之一,称为巩伯国。秦汉统一后,将巩伯国的原址设置为巩县。望族居住在山阳郡,即现在的山东省金乡县西北。巩姓后人尊巩简公为巩姓的得姓始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巩-注解
姬姓: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于周朝,是周文王的后代。在中国古代,姬姓是王族的姓氏,因此也代表了尊贵的地位。
周敬王:周敬王是东周时期的君主,他的在位时间大约是公元前519年至公元前476年,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
巩(今河南巩县):巩县是河南省的一个县,位于洛水东岸,历史悠久,是周朝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简公:简公是周朝的一个官职,通常指高级官员或卿士。
诸侯:诸侯是中国古代分封制度下的地方统治者,相当于现代的诸侯王。
王族子弟:指王室的后代,通常指皇族或贵族的子弟。
王子朝:王子朝是周朝的一个王子,曾经发动过叛乱。
巩简公:巩简公被巩姓后人奉为得姓始祖,是巩姓的重要人物。
羌族:羌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四川、青海、甘肃等地。
巩廉玉:巩廉玉是古代羌族的一个人物,具体事迹不详。
晋国:晋国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国,位于今天的山西、河南一带。
大夫:大夫是中国古代的官职,相当于现代的部长或高级官员。
荆湖都统:荆湖都统是宋朝时期的一个军事职位,负责荆湖地区的军事指挥。
文天祥: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曾任右丞相,以忠诚和勇敢著称。
江西招讨使:江西招讨使是宋朝时期的一个军事职位,负责江西地区的军事指挥。
郑和:郑和是明朝初年的著名航海家,曾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
西洋番国志:《西洋番国志》是明朝时期的一部地理志书,由巩珍撰写,记录了郑和下西洋的见闻。
山阳郡:山阳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山东省金乡县西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巩-评注
第一段古文描述了巩姓的起源,首先揭示了巩姓的起源与地名命姓有关,这一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姓氏文化中地名与姓氏之间的紧密联系。姬姓作为周朝的姓氏,代表了周朝的贵族血统,巩简公作为周敬王的同族卿士,其封地巩(今河南巩县)成为了巩姓的起源地。这一段文字简洁明了地介绍了巩姓的来源,同时也反映了周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和家族制度。
接下来,古文讲述了巩简公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措施。他鉴于周王室的历次内乱,决定录用各诸侯来的人士,而非王族子弟为官。这一举措虽然引起了王族子弟的不满,但也显示了巩简公的远见卓识和对国家政治稳定的关注。这段文字不仅展现了巩简公的政治智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阶级矛盾和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古文接着描述了王子朝作乱,杀害了巩简公的事件。这一段文字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同时也表现了巩简公家族的悲剧命运。巩简公的子孙以原封邑名’巩’命姓,称巩氏,这一行为体现了家族对祖先的纪念和对姓氏的传承。
第二段古文介绍了巩姓的另一个来源——古代羌族姓氏。巩廉玉作为羌族姓氏的代表,展示了巩姓的多元文化背景。这一段文字体现了中国古代姓氏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第三段古文讲述了巩姓的另一个来源——春秋时晋国大夫巩朔的后代。这一段文字说明了巩姓不仅与周朝有关,还与晋国有关,进一步丰富了巩姓的历史文化内涵。
家族名人部分,巩信的事迹展现了一个忠诚勇敢的将领形象。他沉着冷静,智勇双全,为国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段文字不仅是对巩信个人的赞美,也是对忠诚和牺牲精神的颂扬。
巩珍的事迹则展现了一个勇敢探险者的形象。他跟随郑和下西洋,记录下了丰富的海外见闻,为中国的航海史和文化史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段文字体现了中国古代探险精神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巩永固的事迹则展现了一个忠臣义士的形象。他在国家危难之际,以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这段文字是对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的赞美。
迁徙分布部分,古文说明了巩姓的发源地和迁徙分布情况。巩姓起源于周朝的巩伯国,后迁徙至山阳郡,即现在的山东省金乡县西北。这段文字展示了巩姓的迁徙历程,也反映了古代姓氏文化的地域特色。
最后,古文提到巩氏后人奉巩简公为巩姓的得姓始祖。这一段文字强调了祖先崇拜在姓氏文化中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巩姓家族对祖先的敬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