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尚-原文
历史来源1、系自姜姓。
据《元和姓纂》及《万姓统谱》等所载,周太师尚父之后,后世子孙以其字名为氏。
2、源于秦代,以官职为氏。
始皇一统天下后,设有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沐、尚书六个带尚之官职(尚有管理、负责、司掌之意),后世子孙有以其祖先官职命氏者。
3、系自姒姓。
夏部落成员尚黑,后世有以其名字中的尚为姓。
4、出自他族改姓。
据《姓氏考略》所载,唐时尚书右仆射、冯翊郡王尚可孤,为东部鲜卑宇文之别种;据《唐书》所载,唐时吐蕃有尚姓,即宣宗时降唐的酋长尚延心一族;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景颇族木染氏汉姓为尚;今满、蒙古、保安、东乡、土家、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家族名人尚可孤:唐代东部鲜卑族人,宇文之别种,世居松、漠间。
初事安禄山,后附史思明。
肃宗时降唐,封为神策大将。
平叛有攻,累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封冯翊君王。
尚君长:唐末王仙芝起义军将领。
公元八七四年与王仙芝同起于长垣,并随王仙芝转战于山东、河南一带。
后被王仙芝派去同杨复光洽谈投降之事,中途被唐将擒获,不久被杀。
尚让:唐末黄巢起义军将领。
尚达:陕西同州(今大荔)人,明代官吏。
弘治初,以贡士任岳阳令,县有涧水为患,尚达命令开渠灌田,时逢天旱,可谓两得其便。
尚衡:同州人,明代官吏。
弘治年间进士,累官工科给事中,曾上疏谏议,停止建造佛塔,后卒于汉阳太守任上。
尚可喜:辽东(今辽宁辽阳)人,清初藩王。
原为明广鹿岛副将,降后金后,受封智顺王,隶汉军镶蓝旗。
顺治六年改封平南王,率军征讨南明政权。
后告老返乡,因其子尚之信响应吴三桂叛乱,他受惊吓而死。
尚之信:尚可喜之子。
其父乞归后,因未能袭爵,遂起兵响应吴三桂叛乱,被任为招讨大将,后进号辅德亲王。
不久反正,袭平南亲王之爵,从讨叛军。
胜利后,被清廷所逮,赐死。
尚雨: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清代画家。
善山水、杂画,松石师郭熙,墨竹潇洒可爱。
尚其亨:辽宁海城人,清代大臣、学者。
隶汉军旗,光绪十八年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
经史词章以外,阴阳医相、绘画金石,均能窥其深奥。
尚小云:河北南宫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
他擅演艺高胆大、豪放豁达的古代妇女和少数民族妇女。
解放后,历任陕西省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等职,一九七六年病逝,终年七十六岁。
尚钺:河南罗山人,著名历史学家。
一九二七年入党,本着历史为政治服务的原则,编写了《中国历史纲要》等多部著作。
迁徙分布1、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2、汲郡,治所在汲县(今属河南);
3、清河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
4、上党郡,秦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北),西汉移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尚-译文
1、这个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姜姓。根据《元和姓纂》和《万姓统谱》等书记载,是周朝太师尚父的后代,后代子孙以他的字作为自己的姓氏。
2、这个姓氏也起源于秦代,是因为官职而得姓。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立了六个带有‘尚’字的官职,如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沐、尚书,意思是管理、负责、掌管,后代子孙中有以祖先的官职为姓氏的。
3、这个姓氏还源自姒姓。夏朝部落中有人崇尚黑色,后代中有以‘尚’字为姓的。
4、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改姓而成为尚姓。据《姓氏考略》记载,唐代尚书右仆射、冯翊郡王尚可孤是东部鲜卑宇文氏的一支;据《唐书》记载,唐代吐蕃也有尚姓,即宣宗时期投降唐朝的酋长尚延心一族;清代满洲人姓尚,世代居住在沈阳;景颇族木染氏的汉姓为尚;现在满族、蒙古族、保安族、东乡族、土家族、朝鲜族等民族中都有这个姓氏。
家族名人尚可孤:唐代东部鲜卑族人,宇文氏的一支,世代居住在松、漠之间。最初侍奉安禄山,后来归附史思明。肃宗时期投降唐朝,被封为神策大将。在平定叛乱中有功,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封为冯翊郡王。
尚君长:唐末王仙芝起义军将领。公元874年与王仙芝一同在长垣起事,并在山东、河南一带随王仙芝转战。后来被王仙芝派去与杨复光谈判投降事宜,途中被唐将擒获,不久后被杀。
尚让:唐末黄巢起义军将领。
尚达:陕西同州(今大荔)人,明代官吏。弘治初年,以贡士身份担任岳阳令,县中有水患,尚达命令开凿渠道灌溉农田,当时正值旱灾,可谓一举两得。
尚衡:同州人,明代官吏。弘治年间考中进士,官至工科给事中,曾上书谏议,停止建造佛塔,后任汉阳太守时去世。
尚可喜:辽东(今辽宁辽阳)人,清初藩王。原为明朝广鹿岛副将,投降后金后,被封为智顺王,属于汉军镶蓝旗。顺治六年改封为平南王,率军征讨南明政权。后来告老还乡,因其子尚之信响应吴三桂叛乱,受到惊吓而死。
尚之信:尚可喜之子。其父请求退休后,因为未能继承爵位,于是起兵响应吴三桂叛乱,被任命为招讨大将,后来进封为辅德亲王。不久后反正,继承平南亲王的爵位,参与讨伐叛军。胜利后,被清廷逮捕,被赐死。
尚雨: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清代画家。擅长山水画和杂画,松石画法学习郭熙,墨竹画得潇洒可爱。
尚其亨:辽宁海城人,清代大臣、学者。属于汉军旗,光绪十八年考中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除了经史词章外,还精通阴阳医相、绘画金石,能深入其奥。
尚小云:河北南宫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他擅长扮演古代妇女和少数民族妇女,具有高胆大、豪放豁达的性格。解放后,历任陕西省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等职,1976年病逝,享年76岁。
尚钺:河南罗山人,著名历史学家。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着历史为政治服务的原则,编写了《中国历史纲要》等多部著作。
迁徙分布:1、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2、汲郡,治所在汲县(今属河南);3、清河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4、上党郡,秦朝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北),西汉迁移治所至长子(今山西长子西)。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尚-注解
姜姓:姜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姓氏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元和姓纂:《元和姓纂》是唐代官修的一部姓氏学著作,由颜师古编撰,收录了大量的姓氏资料,对后世姓氏研究有重要影响。
万姓统谱:《万姓统谱》是明代编纂的一部大型姓氏书,收录了大量的姓氏及其源流,是研究姓氏的重要参考资料。
周太师尚父:周太师尚父指的是周朝初期的重要官员,尚父是官职名,周太师是尚父的尊称。
始皇:始皇即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六国的皇帝,开创了秦朝。
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沐、尚书:这些是秦朝设置的官职,尚字在这些官职中意味着掌管、负责。
姒姓:姒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于夏朝,是夏部落成员的姓氏。
夏部落:夏部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部落,被认为是夏朝的始祖。
姓氏考略:《姓氏考略》是明代编纂的一部姓氏学著作,对姓氏的起源和演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宇文:宇文是一个古代北方民族,后来成为北周、隋朝等朝代的建立者。
吐蕃:吐蕃是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位于今天的西藏地区。
满洲人:满洲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民族,后来建立了清朝。
景颇族:景颇族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
京兆郡:京兆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治所在长安,即今天的陕西西安。
汲郡:汲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治所在汲县,即今天的河南。
清河郡:清河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治所在清阳,即今天的河北清河。
上党郡:上党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治所在壶关,即今天的山西长治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尚-评注
历史来源1:这段文字详细介绍了尚姓的起源,包括四个方面:源自姜姓、源于秦代官职、源自姒姓以及出自他族改姓。这反映了尚姓的多样性和历史变迁。姜姓起源说明尚姓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而秦代官职的提及则展现了尚姓与国家政治的紧密联系。姒姓的提及则表明尚姓与古代部落文化有关,而出自他族改姓则显示了尚姓的包容性和融合性。
家族名人:文中列举了多个尚姓家族名人,如尚可孤、尚君长、尚让等,这些人物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尚可孤的忠诚与勇敢,尚君长的军事才能,尚让的起义军生涯,都为尚姓增添了传奇色彩。尚达、尚衡等明代官吏则展示了尚姓在政治领域的影响力。
迁徙分布:尚姓的迁徙分布说明了该姓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理流动。京兆郡、汲郡、清河郡、上党郡等地名反映了尚姓的分布范围,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地理政治的变迁。这些地名不仅揭示了尚姓的迁徙路径,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地理分布和行政区划。
综合赏析:尚姓的历史来源、家族名人和迁徙分布共同构成了尚姓的历史画卷。从起源到发展,尚姓经历了多次变迁,展现了中华民族姓氏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尚姓家族名人的事迹,不仅丰富了尚姓的历史内涵,也为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增添了光辉。尚姓的迁徙分布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迁徙精神和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