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尹-原文
历史来源
「尹」源出;
一﹕ 以官为氏. 据《风俗通义》云: 师尹, 三公官也. 师即太师, 尹即尹氏, 职同太师.
二﹕ 以邑名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所载, 尹氏, 少旱之子封于尹城, 因以为氏. 子孙世为周卿士, 食采于尹. 故址在今河南省新安县东南, 周代为畿内国; 一说在今山西省隰县东北. 其后亦有尹氏.
家族名人
尹喜
字公度,战国时秦人,生卒年不详。为函谷关尹,老子西游,喜望见紫气,知有真人当过。老子至,授《道德经》五千言而去。其自著书称关尹子。
尹文
战国齐宣王至愍王时人,生卒年不详。庄子天下篇将他与宋钘并称,汉书艺文志列入名家。着有尹文子二篇。
地望分布
甘肃天水郡,河北河间县。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尹-译文
历史来源:
「尹」这个字源出有几种说法:
一:以官职为姓氏。根据《风俗通义》的记载,师尹是三公官之一,师即太师,尹即尹氏,他们的职位与太师相同。
二:以封邑的名字为姓氏。根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姓》的记载,尹氏是少康的儿子被封在尹城,因此以尹城的名字作为姓氏。他的后代世世代代担任周朝的卿士,在尹城领地生活。尹城的故址在今天的河南省新安县东南,周代是畿内国;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在今天的山西省隰县东北。后来也有其他地方的尹氏。
家族名人:
尹喜:字公度,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函谷关的官员,当老子西行时,尹喜看到有紫气,知道有真人经过。老子到达后,传授了《道德经》五千言便离开了。他自己著书称《关尹子》。
尹文:是战国时期齐宣王到愍王时期的人,生卒年不详。在庄子的《天下篇》中,他与宋钘一起被提及,并且在《汉书·艺文志》中被列入名家。著有《尹文子》两篇。
地望分布:
甘肃天水郡,河北河间县。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尹-注解
尹:尹是一个古代的姓氏,其来源有两个主要的历史背景。在古代,尹也是官职的名称,可以指代高官显贵。
官为氏:古代官职名称被用作姓氏的一种方式,即以官职名称作为姓氏。
师尹:师尹是古代三公之一,三公是古代最高的官职,其中太师是三公之一,负责辅佐君主。
太师:太师是古代的一种官职,通常由德高望重的老臣担任,负责辅佐君主,地位崇高。
邑名为氏:以邑名为氏是指以封地或居住地的名称作为姓氏。
少康:少康是古代的一个君主,他的儿子被封于尹城,因此尹氏的起源与少康有关。
尹城:尹城是古代的一个封地,位于河南省新安县东南或山西省隰县东北,具体位置存在争议。
周卿士:周卿士是指周朝的卿士,卿士是周朝的高级官员,负责辅佐周王。
食采于尹:食采于尹指的是在尹地担任官职,享受尹地的封地。
函谷关:函谷关是古代著名的关隘,位于河南省灵宝市,是古代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
老子: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道德经:《道德经》是老子的代表作,是道家哲学的经典著作。
尹喜:尹喜是战国时期的人物,曾任函谷关尹,与老子有交往。
庄子: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名家:名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以辩论和逻辑分析著称。
尹文子:《尹文子》是战国时期尹文所著的书籍,属于名家学派。
甘肃天水郡:甘肃天水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甘肃省天水市。
河北河间县:河北河间县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河间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尹-评注
历史来源部分,首先揭示了‘尹’姓的起源,从专业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尹’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
第一行提到‘尹’姓源出,接着列举了两种可能的来源。首先是以官为氏,这里的‘官’指的是古代的官职。‘师尹’是三公官之一,‘师’即太师,‘尹’即尹氏,其职责与太师相同。这一说法来源于《风俗通义》,表明‘尹’姓与古代的高官职位有关,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官职的重视。
第二行进一步解释了‘尹’姓的另一种来源,即以邑名为氏。根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的记载,‘尹’姓起源于少康之子被封于尹城,因此以尹城为姓。尹城的位置在今河南省新安县东南,周代为畿内国,另一说位于今山西省隰县东北。这种以封地或居住地为姓的习俗,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土地和地域的重视。
在‘家族名人’部分,提到了两位历史上著名的‘尹’姓人物:尹喜和尹文。尹喜是战国时期秦国人,曾任函谷关尹,他因老子西游时所见紫气而闻名,后来老子授《道德经》给他,尹喜自著《关尹子》。尹文则是战国时期齐国人,与宋钘并称,是名家代表人物,著有《尹文子》。
‘地望分布’部分说明了‘尹’姓在古代的分布情况。甘肃天水郡和河北河间县是‘尹’姓较为集中的地区,这反映了古代姓氏与地域的关联性,也说明了‘尹’姓在古代社会中的广泛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段古文内容通过‘尹’姓的历史来源、家族名人以及地望分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尹’姓的全面视角,不仅揭示了姓氏的起源和发展,还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生活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