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富

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富-原文

历史来源

「富」源出:

一、出自姬姓。周襄王时,郑国有大夫富辰,其后以名为氏,称富氏。

二、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鲁国有大夫富父终甥、富父槐,其后有富父氏,简为富氏。

家族名人

富嘉谟

唐代武功人。长安年间(公元701-704年)任晋阳尉,与晋阳尉吴少微、太原主簿魏谷倚,都以文辞知名,时称”北京三杰”。他和吴少微都很雅致丰厚、雄壮豪迈,又并称”吴富体”。二人经韦嗣立推荐,并官左台监察御史。

富弼(公元1004-1083年)

字彦国,北宋河南郡洛阳人。少年便知名,被晏殊招为女婿。宋仁宗时,跟韩琦同在中书省主持政事。两次出使契丹,力拒契丹的割地要求。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与文彦博并列为宰相。

富元衡

字公权,宋代进士,初任随县主簿,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官至工部郎中。做官守节清慎(保持节气,清廉而谨慎),始终不渝。

地望分布

山东省定陶县、临淄县一带

河南省开封地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富-译文

历史来源:

「富」这个字源出有两个方面:

一、出自姬姓。在周襄王时期,郑国有一位名叫富辰的大夫,他的后代以他的名字为姓氏,称为富姓。

二、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名叫富父终甥、富父槐的大夫,他们的后代有富父这个姓氏,后来简化为富姓。

家族名人:

富嘉谟:唐代武功人。在长安年间(公元701-704年)担任晋阳尉,与晋阳尉吴少微、太原主簿魏谷倚都因文辞出众而知名,当时被称为「北京三杰」。他和吴少微都很有雅致和丰厚的文采,风格雄壮豪迈,并被称为「吴富体」。他们二人经过韦嗣立的推荐,都官至左台监察御史。

富弼(公元1004-1083年):字彦国,北宋河南郡洛阳人。自少年时期就知名,被晏殊招为女婿。在宋仁宗时期,与韩琦一同在中书省主持政事。两次出使契丹,坚决拒绝契丹的割地要求。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与文彦博一同成为宰相。

富元衡:字公权,宋代进士,最初担任随县主簿,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官至工部郎中。他做官时始终保持节气,清廉而谨慎,始终如一。

地望分布:

山东省定陶县、临淄县一带。

河南省开封地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富-注解

富:富字在古代中国有多种含义,其中之一是指财富、富饶。在姓氏学中,富姓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以下是对文中提到的两种来源的解释:
– 姬姓: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于周朝,是周文王的姓氏。周襄王时,郑国的大夫富辰以名得姓,其后代以富为氏。
– 富父氏:据《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富父终甥、富父槐,其后代简化为富氏。
– 富嘉谟:唐代文学家,曾任晋阳尉,与吴少微、魏谷并称’北京三杰’,以文辞著称。
– 富弼:北宋政治家,字彦国,河南洛阳人,曾任宰相,以力拒契丹割地要求而知名。
– 富元衡:宋代官员,字公权,曾任工部郎中,以清廉谨慎著称。
– 地望分布:地望分布指的是姓氏或家族在地理上的分布情况。文中提到的山东省定陶县、临淄县和河南省开封地区,是富姓家族的主要分布区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富-评注

历史来源部分,首先介绍了‘富’字的起源,将其追溯到周襄王时期的郑国大夫富辰,以及春秋时期鲁国的富父终甥和富父槐。这些记载表明‘富’姓的源远流长,与中国古代的姓氏文化紧密相连。周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姓氏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富’姓的起源也体现了这一点。

接着,《元和姓纂》的引用进一步证实了‘富’姓的历史渊源,表明这一姓氏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增加了其历史的可信度。这也反映了姓氏研究在古代中国的重要地位,姓氏不仅是身份的象征,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家族名人部分,首先介绍了富嘉谟,他作为唐代武功人,与吴少微、魏谷倚并称‘北京三杰’,这一称号不仅体现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也说明了当时社会对文学人才的重视。‘吴富体’的称呼则是对他文学风格的概括,显示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性。

富弼作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其事迹则反映了北宋时期政治的风云变幻。他与韩琦一同在中书省主持政事,并在两次出使契丹的过程中力拒契丹的割地要求,展现了其坚定的民族立场和卓越的政治才能。他的宰相生涯则体现了北宋时期政治制度的特色。

富元衡的事迹则体现了宋代士人的节操和品德。他作为进士出身,官至工部郎中,其清廉谨慎的为官之道,体现了宋代士人的价值观。他的事迹对于后世官员的为政之道具有借鉴意义。

地望分布部分,提到了山东省定陶县、临淄县和河南省开封地区。这些地区作为‘富’姓的分布地,反映了这一姓氏在古代中国的地理分布情况。地望分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姓氏的传播和演变过程,以及不同地区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41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