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倪

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倪-原文

历史来源

「倪」源出 ;

一 ; 源出于「曹」氏,以国为氏。周武王封曹挟在邾,郳国亦为小邾国(山东滕县东)。邾文公(一说邾武公)封其子肥于郳。战国时,为楚国所灭,其后为郳氏,去邑旁为儿氏。为避仇。加人字旁为倪氏。

家族名人

倪元璐(1593~1644)

字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是明代的忠臣。能诗文,工行草,善画山水竹石。为人正直廉介,不畏强权,官至户部尚书。李自成攻陷京城时,自缢而亡,谥文正,清代时追谥文贞。有倪文贞集传世。

地望分布

山东千乘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倪-译文

历史来源:‘倪’这个字来源于;一;来源于‘曹’姓,以国名为姓氏。周武王封曹挟在邾地,郳国也就是小邾国(位于山东滕县东部)。邾文公(一说邾武公)将他的儿子肥封在郳地。战国时期,被楚国所灭,之后以‘郳’为姓的人改为‘倪’姓,去掉‘邑’字旁变成了‘儿’姓。为了避讳仇敌,又加上‘人’字旁,形成了‘倪’姓。

家族名人:倪元璐(1593~1644)

字玉汝,号鸿宝,是浙江上虞人,是明代的忠臣。他擅长诗文,精通行草书法,善于画山水和竹石。他为人正直廉洁,不畏强权,官至户部尚书。李自成攻陷京城时,他自缢而死,被追谥为文正,清代时又追谥为文贞。他的作品《倪文贞集》流传至今。

地望分布:山东千乘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倪-注解

倪:倪姓的来源有多个说法,其中之一是源于曹姓,以国为姓。在古代,姓氏常常与封地、国名有关,倪姓的起源反映了这一文化现象。

曹:曹姓是中国的一个古老姓氏,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曹姓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武王时期,其始祖封于曹国(今河南省滑县一带)。曹姓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人物。

周武王:周武王,姬发,是周朝的开国君主,他在公元前1046年通过牧野之战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邾:邾国是西周时期的一个封国,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境内。邾国在战国时期被楚国所灭,其后代有以国为姓的。

封:封,指古代君主赐予贵族土地和官职,以表彰其功绩或作为对其家族的封赏。

郳国:郳国,又作郳子国,是西周时期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天的山东省滕县东部。

战国: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大约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这个时期由七个强国组成,它们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战争。

楚国:楚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位于今天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区,是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郳氏:郳氏,即来自郳国的姓氏,后来演变为倪姓。

去邑旁:去邑旁,指去掉姓氏中的地名字根,这是古代姓氏演变中的一种现象。

儿氏:儿氏,是倪姓的演变形式之一,因为避讳等原因,将原有的邑旁去掉,加上了人字旁。

倪元璐:倪元璐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以忠臣著称,其诗文、书法、绘画均有很高成就。

户部尚书:户部尚书是古代中国的官职,负责管理国家的户籍、财政等事务,是六部之一的重要官职。

李自成: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他攻陷了北京,推翻了明朝,建立了大顺政权。

自缢而亡:自缢而亡,指倪元璐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后,选择了自杀。

谥文正:谥文正是对倪元璐的一种尊称,谥号是古代帝王对已故大臣的一种追赠荣誉。

清代: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存在于公元1644年至1912年,由满族人建立。

地望分布:地望分布,指一个姓氏或家族分布的地域范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倪-评注

「倪」源出;一;源出于「曹」氏,以国为氏。周武王封曹挟在邾,郳国亦为小邾国(山东滕县东)。邾文公(一说邾武公)封其子肥于郳。

这段古文揭示了倪姓的起源,源远流长。倪姓起源于曹姓,是以封国为姓氏的例证。周武王时期,曹姓被分封在邾地,形成了小邾国。邾文公或邾武公将其子封于郳地,郳国因此得名。这里的「一;」可能是古文中的标点符号,用于分隔句子,但在此处似乎有些突兀,可能是原文的缺失或误植。

战国时,为楚国所灭,其后为郳氏,去邑旁为儿氏。为避仇。加人字旁为倪氏。

这段文字描绘了倪姓的发展历程。战国时期,郳国被楚国所灭,其后代以国名为姓,称为郳氏。在姓氏演变过程中,去掉了国名中的「邑」旁,形成了「儿」姓。由于避仇,又在「儿」姓的基础上加上了「人」字旁,形成了倪姓。这一过程反映了姓氏的演变和家族迁徙的历史背景。

倪元璐(1593~1644)字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是明代的忠臣。能诗文,工行草,善画山水竹石。

这段文字介绍了倪姓的家族名人倪元璐。倪元璐是明代著名的忠臣,他在文学、书法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字是玉汝,号鸿宝,出生于浙江上虞。倪元璐不仅在政治上忠诚,而且在文化艺术领域也有卓越的成就。

为人正直廉介,不畏强权,官至户部尚书。

这句话进一步描述了倪元璐的人格特质。他为人正直,廉洁自守,不畏惧权势。在官场上,他官至户部尚书,是明朝的重要官员。

李自成攻陷京城时,自缢而亡,谥文正,清代时追谥文贞。

倪元璐在李自成攻陷京城时选择了自缢而亡,表现出了他对明朝的忠诚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的忠诚和牺牲被后人所铭记,被追谥为文正,清代时又追谥为文贞,以表彰他的忠诚和品德。

有倪文贞集传世。

倪元璐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后人的认可,他的作品《倪文贞集》得以传世,成为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地望分布:山东千乘郡。

最后一句提到了倪姓的地望分布,即山东千乘郡。这表明倪姓在历史上与山东千乘郡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能是因为倪姓的起源地或重要家族成员的活动区域。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倪》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27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