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从-原文
历史来源1、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
东周平王小儿子名叫精英,被封在枞国,在今安徽省桐城东南,为侯爵称枞侯。
枞侯的后代就以国名枞为氏,汉代以后,去木旁为从氏,才有从姓。
2、出自汉代将军从公的后代,以祖字为氏。
据《元和姓纂》的记载,汉代时,有大将军枞公,其后代以其名字为姓,姓从。
家族名人从谂:唐代高僧,居赵州观音院。
精心玄悟,乾宁中示寂,谥真际禅师,世号赵州古佛。
从贞:明代繁昌人,官至安陆卫指挥同知,居官清俭,萧然若寒士,管领漕运,尤爱惜士卒,童孺俱颂其美。
从龙:明代知县,字云峰,安陆人。
成化中以举人知麻哈州。
当时民俗皆被发左衽,经从龙治理五年,遂成衣冠人物之俗。
从任:明代大学生,字子重,江南人。
负奇气,嗜异书,有绝技。
从所向:明代钟祥人,官刑部主事,清廉恬退,为人仁义,有仁声。
从贞:明代名臣,繁昌人。
居官清廉,萧然如寒士。
管领漕运时,爱惜士卒,时称名臣。
从龙:明代知县,字云峰,安陆人。
成化中以举人知麻哈州。
当时民俗皆被发左衽,经从龙治理五年,遂成衣冠人物之俗。
从任:明代大学生,字子重,江南人。
负奇气,嗜异书,有绝技。
从谂:唐代高僧,居赵州观音院。
精心玄悟,乾宁中示寂,谥真际禅师,世号赵州古佛。
迁徙分布
从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从姓出自姬姓。
古周朝时,周平王将自己的小儿子分封到枞(今安徽省桐城县一带),并封他为候爵,历史上称为枞候。
枞候后来在枞地建立了枞国,枞国的王族后代就以封地名作为姓氏,称枞氏,后来去掉木改为从,就是今天从姓的来源。
汉代有将军叫枞公,他的后代称为枞氏,枞氏后来该为从氏。
宋代人编写的百家姓中就有收录从姓的,所以枞氏演化到从氏,应是汉代以后,宋代以前的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从-译文
1、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东周平王小儿子名叫精英,被封在枞国,在今安徽省桐城东南,为侯爵称枞侯。枞侯的后代就以国名枞为姓,汉代以后,去木旁为从姓。
2、出自汉代将军从公的后代,以祖字为姓。据《元和姓纂》的记载,汉代时,有大将军枞公,其后代以其名字为姓,姓从。
家族名人从谂:唐代高僧,居赵州观音院。精心修行,乾宁中圆寂,谥号真际禅师,世称赵州古佛。
从贞:明代繁昌人,官至安陆卫指挥同知,为官清廉,简朴如寒士,负责漕运,特别爱护士兵,儿童都称赞他的美德。
从龙:明代知县,字云峰,安陆人。成化年间以举人身份担任麻哈州知县。当时当地风俗都是披发左衽,经过从龙治理五年,终于形成了衣冠人物的习俗。
从任:明代大学生,字子重,江南人。气质奇特,喜欢读异书,有独特的技艺。
从所向:明代钟祥人,官至刑部主事,清廉淡泊,为人仁义,有仁爱之声。
从贞:明代名臣,繁昌人。为官清廉,简朴如寒士。负责漕运时,爱护士兵,时人称之为名臣。
从龙:明代知县,字云峰,安陆人。成化年间以举人身份担任麻哈州知县。当时当地风俗都是披发左衽,经过从龙治理五年,终于形成了衣冠人物的习俗。
从任:明代大学生,字子重,江南人。气质奇特,喜欢读异书,有独特的技艺。
从谂:唐代高僧,居赵州观音院。精心修行,乾宁中圆寂,谥号真际禅师,世称赵州古佛。
迁徙分布:从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从姓出自姬姓。古周朝时,周平王将自己的小儿子分封到枞(今安徽省桐城县一带),并封他为侯爵,历史上称为枞侯。枞侯后来在枞地建立了枞国,枞国的王族后代就以封地名作为姓,称枞氏,后来去掉木字旁改为从姓,就是今天从姓的来源。汉代有将军叫枞公,他的后代称为枞氏,枞氏后来改为从姓。宋代人编写的百家姓中就有收录从姓的,所以枞氏演化到从姓,应是汉代以后,宋代以前的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从-注解
姬姓: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于周朝,是周文王的后代,后来成为周朝及其诸侯国的贵族姓氏。
东周平王:东周时期的一位君主,周平王是周朝的君主,他的在位期间标志着周朝从西周向东周过渡。
枞国:枞国是周朝时期的一个封国,位于今天的安徽省桐城东南,是一个侯爵封地。
侯爵:古代的一种爵位,是封建制度中的一种等级,低于公爵,高于伯爵。
从姓:从姓是中国的一个姓氏,源自枞国,后来去木旁为从姓。
从公:汉代的一位将军,他的后代以其名字为姓,姓从。
元和姓纂:《元和姓纂》是一部古代姓氏书,收录了许多姓氏的起源和演变。
大将军:古代的一种高级军事官职,负责统领军队。
谥号:古代对已故君主、贵族或大臣给予的尊称,用以表彰其生平事迹。
赵州观音院:赵州观音院是唐代一个著名的佛教寺院,位于今天的河北省赵县。
玄悟:佛教术语,指对佛教教义深入理解、领悟。
乾宁:唐朝的一个年号,时间为公元894年至898年。
百家姓:《百家姓》是一部中国传统的姓氏书,收录了许多常见的姓氏。
枞:枞国所在地的地名,后来成为姓氏的一部分。
漕运:古代的一种运输方式,主要指通过水路运输粮食等物资。
左衽:古代的一种服饰样式,衣襟在左侧,是古代汉族服饰的一种特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从-评注
历史来源1中的第一段,详细描述了从姓的起源。首先,它强调了姓氏与国名的关系,这是中国古代姓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姬姓作为周朝的姓氏,其子孙通过封国来确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枞侯作为东周平王的小儿子,被封在枞国,这一封国行为不仅确立了枞侯的侯爵地位,也为他的后代提供了一个姓氏来源的基础。
在枞侯的后代中,以国名为姓是一种常见的命名方式。这种命名方式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枞侯的后代以国名为姓,不仅是对祖先的纪念,也是对自身身份的认同。
汉代以后,从姓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去木旁为从氏,这一变化体现了汉字文化中简化字形的趋势。从姓的形成,既是对原有姓氏的继承,也是对汉字书写习惯的适应。
第二段中提到的从公,是汉代的一位将军。他的后代以祖字为姓,这一现象说明姓氏的形成不仅仅与封国有关,还与个人荣誉和家族传承有关。
家族名人部分,列举了从姓家族中的几位杰出人物。从谂作为唐代高僧,居赵州观音院,他的玄悟精神和真际禅师的谥号,展现了从姓家族在宗教领域的贡献。
从贞和从龙作为明代官员,他们的清廉和仁爱形象,体现了从姓家族在政治领域的优秀传统。
从任和从所向同样作为明代官员,他们的才华和仁义,进一步丰富了从姓家族的文化内涵。
迁徙分布部分,说明了从姓在百家姓中的地位。从姓虽然不是百家姓中的主流姓氏,但其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不容忽视。
最后,对枞姓和从姓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枞姓起源于枞国,后演变为从姓,这一过程体现了汉字文化和姓氏文化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