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闲情偶寄-种植部-藤本第二

作者: 李渔(1611年—1680年),字笠翁,清代文学家、戏剧家。他以戏曲创作和生活艺术研究闻名,著有《笠翁十种曲》等。

年代:清代(17世纪)。

内容简要:一部生活艺术随笔,内容涵盖园林、饮食、服饰、养生等方面。李渔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幽默的语言,探讨了生活中的美学与艺术,是研究清代生活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闲情偶寄-种植部-藤本第二-原文

藤本之花,必须扶植。

扶植之具,莫妙于从前成法之用竹屏。

或方其眼,或斜其,因作葳蕤柱石,遂成锦绣墙垣,使内外之人,隔花阻叶,碍紫间红,可望而不可亲,此善制也。

无奈近日茶坊酒肆,无一不然,有花即以植花,无花则以代壁。

此习始于维扬,今日渐近他处矣。

市井若此,高人韵士之居,断断不应若此。

避市井者,非避市井,避其劳劳攘攘之情,锱铢必较之陋习也。

见市井所有之物,如在市井之中,居处习见,能移性情,此其所以当避也。

即如前人之取别号,每用川、泉、湖、宇等字,其初未尝不新,未尝不雅,迨后商贾者流,家效而户则之,以致市肆标榜之上,所书姓名非川即泉,非湖即宇,是以避俗之人,不得不去之若浼。

迩来缙绅先生悉用斋、庵二字,极宜;但恐用者过多,则而效之者,又入从前标榜,是今日之斋、庵,未必不是前日之川、泉、湖、宇。

虽曰名以人重,人不以名重,然亦实之宾也。

已噪寰中者仍之继起,诸公似应稍变。

人问植花既不用屏,岂遂听其滋蔓于地乎?

曰:不然。

屏仍其故,制略新之。

虽不能保后日之市廛,不又变为今日之园圃,然新得一日是一日,异得一时是一时,但愿贸易之人,并性情风俗而变之。

变亦不求尽变,市井之念不可无,垄断之心不可有。

觅应得之利,谋有道之生,即是人间大隐。

若是,则高人韵士,皆乐得与之游矣,复何劳扰锱铢之足避哉?

花屏之制有三,列于《藤本》之末。

○蔷薇

结屏之花,蔷薇居首。

其可爱者,则在富于种而不一其色。

大约屏间之花,贵在五彩缤纷,若上下四旁皆一其色,则是佳人忌作之绣,庸工不绘之图,列于亭斋,有何意致?

他种屏花,若木香、酴、月月红诸本,族类有阴,为色不多,欲其相间,势必旁求他种。

蔷薇之苗裔极繁,其色有赤,有红,有黄,有紫,甚至有黑;即红之一色,又判数等,有大红、深红、浅红、肉红、粉红之异。

屏之宽者,尽其种类所有而植之,使条梗蔓延相错,花时斗丽,可傲步障于石崇。

然征名考实,则皆蔷薇也。

是屏花之富者,莫过于蔷薇。

他种衣色虽妍,终不免于捉襟露肘。

○木香

木香花密而香浓,此其稍胜蔷薇者也。

然结屏单靠此种,未免冷落,势必依傍蔷薇。

蔷薇宜架,木香宜棚者,以蔷薇条干之所及,不及木香之远也。

木香作屋,蔷薇作垣,二者各尽其长,主人亦均收其利矣。

○酴

酴之品,亚于蔷薇、木香,然亦屏间必须之物,以其花候稍迟,可续二种之不继也。

“开到酴花事了”,每忆此句,情兴为之索然。

○月月红

俗云:“人无千日好,花难四季红。”

四季能红者,观有此花,是欲矫俗言之失也。

花能矫俗言之失,何人情反听其验乎?

缀屏之花,此为第一。

所苦者树不能高,故此花一名“瘦客”。

然予复有用短之法,乃为市井之人强迫而成者也。

法在屏制之第三幅。

此花有红、白及淡红三本,结屏必须同植。

此花又名“长春”,又名“斗雪”,又名“胜春”,又名“月季”。

予于种种之外,复增一名,曰“断续花”。

花之断而能续,续而复能断者,只有此种。

因其所开不繁,留为可继,故能绵邈若此;

其余一切之不能续者,非不能续,正以其不能断耳。

○姊妹花

花之命名,莫善于此。

一蓓七花者曰“七姊妹”,一蓓十花者曰“十姊妹”。

观其浅深红白,确有兄长娣幼之分,殆杨家姊妹现身乎?

余极喜此花,二种并植,汇其名为“十七姊妹”。

但怪其蔓延太甚,溢出屏外,虽日刈月除,其势犹不可遏。

岂党与过多,酿成不戢之势欤?

此无他,皆同心不妒之过也,妒则必无是患矣。

故善御女戎者,妙在使之能妒。

○玫瑰

花之有利于人,而无一不为我用者,芰荷是也;

花之有利于人,而我无一不为所奉者,玫瑰是也。

芰荷利人之说,见于本传。

玫瑰之利,同于芰荷,而令人可亲可溺,不忍暂离,则又过之。

群花止能娱目,此则口眼鼻舌以至肌体毛发,无一不在所奉之中。

可囊可食,可嗅可观,可插可戴,是能忠臣其身,而又能媚子其术者也。

花之能事,毕于此矣。

○素馨

素馨一种,花之最弱者也,无一枝一茎不需扶植。

予尝谓之“可怜花”。

○凌霄

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

然望之如天际真人,卒急不能招致,是可敬亦可恨也。

欲得此花,必先蓄奇石古木以待,不则无所依附而不生,生亦不大。

予年有几,能为奇石古木之先辈而蓄之乎?

欲有此花,非入深山不可。

行当即之,以舒此恨。

○真珠兰

此花与叶,并不似兰,而以兰名者,肖其香也。

即香味亦稍别,独有一节似之:兰花之香,与之习处者不觉,骤遇始闻之,疏而复亲始闻之,是花亦然。

此其所以名兰也。

闽、粤有木兰,树大如桂,花亦似之,名不附桂而附兰者,亦以其香隐而不露,耐久闻而不耐急嗅故耳。

凡人骤见而即觉其可亲者,乃人中之玫瑰,非友中之芝兰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闲情偶寄-种植部-藤本第二-译文

藤本植物的花朵,必须给予扶持。扶持的工具,没有比以前用竹子做的屏风更妙的了。或者竖直摆放,或者倾斜放置,根据情况做成茂盛的柱石,于是形成了五彩斑斓的墙壁,使得内外的人,隔着花朵和叶子,看到紫色和红色,却不能亲近,这是一种很好的制作方法。

然而,最近在茶馆和酒馆,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有花就种植花,没有花就用屏风代替墙壁。这种习惯始于维扬,现在逐渐接近其他地方了。如果市井是这样的,那么高雅人士的居所,绝对不应该这样。避开市井的人,不是避开市井本身,而是避开那种忙碌纷扰的情绪和斤斤计较的陋习。看到市井中有的东西,就像在市井中一样,居住的地方常见,能够改变性情,这就是应该避开的原因。

就像前人取别号,常常使用川、泉、湖、宇等字,起初未尝不新颖,未尝不雅致,但是后来商贾们家家效仿,户户模仿,以至于在市肆的招牌上,所写的名字要么是川要么是泉,要么是湖要么是宇,因此避俗的人不得不像避开泥泞一样避开它们。

近来,士绅们普遍使用斋、庵这两个字,非常合适;但担心使用的人过多,效仿的人又回到了以前的标榜,那么今天的斋、庵,未必不是昨天的川、泉、湖、宇。虽然说是名以人重,人却不以名重,但名字也是人的宾客。

已经名声大噪的人依旧如此,那么其他人似乎应该稍微有所变化。有人问,种植花朵如果不使用屏风,难道就任由它们在地里蔓延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屏风还是原来的样子,但制作上略有创新。

虽然不能保证将来市井中的屏风不会再次变成今天的花园,但新的一天是一天,不同的一时是一时,只愿那些从事贸易的人,连同性情和风俗一起改变。改变也不求完全改变,市井之心不可无,垄断之心不可有。追求应得的利益,谋求有道的生计,这就是人间的大隐。

如果是这样,那么高雅人士,都会乐意与之交往,又何必避开那些忙碌和斤斤计较的事情呢?花屏的制作有三种,列在《藤本》的结尾。

以下是各种花屏的介绍:

1. 蔷薇:结屏之花,蔷薇排在首位。它可爱的地方在于种类丰富,颜色不一。屏风间的花,贵在色彩缤纷,如果上下四旁都是同一种颜色,那就像是佳人不做的刺绣,庸工不绘的图画,放在亭台楼阁,有什么情趣呢?其他种类的屏风花,如木香、酴醾、月月红等,种类有限,颜色不多,想要它们相互间隔,势必寻求其他种类。

2. 木香:木香花密集且香气浓郁,这是它略胜蔷薇的地方。但是,如果只靠这种花来制作屏风,未免显得冷清,势必依赖蔷薇。蔷薇适合做架子,木香适合做棚架,因为蔷薇的枝干所能到达的地方,比不上木香远。

3. 酴醾:酴醾的品质,仅次于蔷薇和木香,但是也是屏风间必须有的东西,因为它的开花时间稍晚,可以接续前两种花的空档。

4. 月月红:俗语说:‘人无千日好,花难四季红。’四季都能红的花,看到这种花,是想纠正俗语中的错误。花能够纠正俗语中的错误,为什么人的情感反而会听任它应验呢?缀在屏风上的花,这种花是第一位的。它的缺点是树不能长得太高,所以这种花又名‘瘦客’。但是我有一种使它变矮的方法,这是市井之人强迫我这样做出来的。这个方法在屏风制作的第三幅中。

5. 姐妹花:花的命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一蕾开出七朵花的叫‘七姊妹’,一蕾开出十朵花的叫‘十姊妹’。看它们的深浅红白,确实有兄长和幼妹的区别,这就像是杨家的姐妹现身一样。我非常喜爱这种花,两种一起种植,将它们的名字合称为‘十七姊妹’。但是奇怪的是,它们的蔓延太过厉害,超出屏风之外,即使天天修剪,它们的势头还是无法遏制。难道是因为朋友太多,导致了无法约束的局面吗?这没有其他原因,都是因为它们同心但不嫉妒。如果嫉妒,就一定不会有这样的麻烦。因此,善于驾驭女兵的人,妙在能够使她们嫉妒。

6. 玫瑰:对人有利的花,而我无一不为我所用的,是莲荷;对人有利的花,而我无一不为之服务的,是玫瑰。莲荷对人的好处,在本传中有所记载。玫瑰的好处,与莲荷相同,但让人亲近和沉溺其中,不忍心暂时离开,这又超过了莲荷。其他的花只能娱目,而玫瑰则从口、眼、鼻、舌到肌体毛发,无一不在它的服务之中。可以装在口袋里,可以食用,可以嗅闻,可以观赏,可以插戴,这是能够忠诚于身体,同时又能够取悦于技巧的花。花的使命,就在这里了。

7. 素馨:素馨这种花,是最脆弱的,没有一枝一茎不需要扶持的,我曾经称它为‘可怜花’。

8. 凌霄:藤本花中最值得尊敬的,莫过于凌霄。然而,看起来就像是天际的真人,急切之间不能招致,这既值得尊敬又令人遗憾。想要得到这种花,必须先储备奇石和古木,否则就没有可以依附的地方,无法生长,即使生长了也不会很大。我年岁已高,能成为奇石和古木的前辈来储备它们吗?想要得到这种花,非得进入深山不可。我马上就要去,以舒解这遗憾。

9. 珍珠兰:这种花和叶子,并不像兰花,却以兰花命名,是因为它的香气。即使香气也略有不同,独有一处像兰花:兰花的香气,与之相处的人不觉得,突然遇到才闻到,疏远后又亲近才闻到,这种花也是如此。这就是它被称为兰花的理由。闽、粤有木兰,树身像桂树一样大,花也像木兰,名字不附桂而附兰,也是因为它香气隐而不露,耐久闻而不耐急嗅的缘故。那些突然见到就觉得很亲近的人,是世间的人中的玫瑰,而不是朋友中的兰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闲情偶寄-种植部-藤本第二-注解

扶植:在此处指支持和培养,比喻对植物的照料,也比喻对人才的培养。

竹屏:用竹子制作的屏风,古代常用作装饰或隔断。

维扬:古地名,指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此处指扬州。

市井:指城市中的平民百姓居住区,也指平民百姓。

斋、庵:古代文人雅士为自己居住的地方起的名字,常带有清静、高雅之意。

川、泉、湖、宇:古代文人雅士为自己取别号时常用的字,含有山水意境。

商贾者流:指商人。

市肆:市场,商店。

标榜:宣扬,吹嘘。

市廛:市场。

屏花:指用于装饰屏风的植物。

木香:一种香花,花味浓郁。

酴:一种花,花开时香气浓郁。

月月红:一种四季开花的红色植物,又名“长春”、“斗雪”、“胜春”、“月季”、“断续花”。

姊妹花:一种花,一蓓生多花,如“七姊妹”、“十姊妹”等。

玫瑰:一种香花,花色艳丽,香气浓郁。

素馨:一种香花,香气淡雅。

凌霄:一种藤本植物,开花时高耸入云,象征高洁。

真珠兰:一种香花,香味似兰,但花叶不似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闲情偶寄-种植部-藤本第二-评注

藤本之花,必须扶植。扶植之具,莫妙于从前成法之用竹屏。

此句强调了藤本植物生长的特性,需要外力扶持,而竹屏作为传统的扶植工具,既符合自然规律,又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或方其眼,或斜其,因作葳蕤柱石,遂成锦绣墙垣,使内外之人,隔花阻叶,碍紫间红,可望而不可亲,此善制也。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竹屏的多样性和艺术性,以及其作为隔离和美化的双重功能。

无奈近日茶坊酒肆,无一不然,有花即以植花,无花则以代壁。

此句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变迁,商业化的影响使得传统艺术形式逐渐被商业用途所取代。

此习始于维扬,今日渐近他处矣。

作者指出这种风气并非孤立现象,而是逐渐蔓延的趋势。

市井若此,高人韵士之居,断断不应若此。

作者对市井文化的批评,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避市井者,非避市井,避其劳劳攘攘之情,锱铢必较之陋习也。

作者进一步阐述了对市井文化的反感,认为其包含了过多的世俗和功利。

见市井所有之物,如在市井之中,居处习见,能移性情,此其所以当避也。

作者认为市井文化对人的性情有负面影响,因此应当避免。

即如前人之取别号,每用川、泉、湖、宇等字,其初未尝不新,未尝不雅,迨后商贾者流,家效而户则之,以致市肆标榜之上,所书姓名非川即泉,非湖即宇,是以避俗之人,不得不去之若浼。

作者以别号为例,说明了俗套和陈词滥调的演变过程,以及其对高雅文化的影响。

迩来缙绅先生悉用斋、庵二字,极宜;但恐用者过多,则而效之者,又入从前标榜,是今日之斋、庵,未必不是前日之川、泉、湖、宇。

作者对别号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斋、庵虽然高雅,但过度使用也会变成新的俗套。

虽曰名以人重,人不以名重,然亦实之宾也。

作者强调名字只是人的附属品,真正的价值在于人本身。

已噪寰中者仍之继起,诸公似应稍变。

作者呼吁人们应该有所创新,避免陷入陈词滥调的陷阱。

人问植花既不用屏,岂遂听其滋蔓于地乎?曰:不然。

作者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对传统观念的质疑和对变化的接受。

屏仍其故,制略新之。

作者提出了一种折中的方案,即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

虽不能保后日之市廛,不又变为今日之园圃,然新得一日是一日,异得一时是一时,但愿贸易之人,并性情风俗而变之。

作者表达了对变化的积极态度,认为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应当积极适应。

变亦不求尽变,市井之念不可无,垄断之心不可有。

作者提出了变化的原则,即既要适应市井文化,又不能失去自我。

觅应得之利,谋有道之生,即是人间大隐。

作者认为追求正当的利益和合理的生活方式,就是人间的大智慧。

若是,则高人韵士,皆乐得与之游矣,复何劳扰锱铢之足避哉?

作者以高人韵士的态度,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花屏之制有三,列于《藤本》之末。

此句总结了全文,点明了花屏的制作方法。

蔷薇、木香、酴、月月红、姊妹花、玫瑰、素馨、凌霄、真珠兰,作者依次介绍了这些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这些花不仅是植物,更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闲情偶寄-种植部-藤本第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14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