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霞客(1587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他出身于江苏江阴的书香门第,自幼博览群书,尤好地理。成年后放弃科举,专注于游历考察,足迹遍及中国16个省区。
年代:明代(17世纪)。
内容简要:全书共60余万字,记录了徐霞客30余年的旅行见闻,内容涵盖地理、地貌、水文、风俗等。他以科学的态度考察山川河流,尤其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该书不仅是地理学经典,也是文学佳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鸡山志略一-原文
灵异十则
放光老僧香金鸡泉收蛇穴石门复开土主报钟经声应耳然身雷雨猿猴执炊灵泉表异
景致十则
山之有景,即山之峦洞所标也。以人遇之而景成,以情传之而景别,故天下有四大景,图志有八景、十景。岂天下之景,数反诎于郡邑乎?四乃拔其优,十乃足其数也。若鸡山则异于是,分言之,即一顶而已萃天下之四观,合言之,虽十景犹拘郡邑之成数也。绝顶四观东日、西海、北雪、南云。观之有四,分于张直指,而实开辟以来,即罗而致之。四之中,海内得其一,已为奇绝,而况乎全备者耶。此不特首鸡天,实首海内矣。诗五首未录
华首重门龙华浩劫,转恨此门不辟。不知使其中堂奥潜通,纵别有天地,不过一窈窕之区耳;何如双阙高悬,一丸中塞,使仰之弥高,望之不尽乎。故方广石梁,以为五百应真之地,而亦旁无余窦。其意正与华首同也。诗一首见《鸡山十景》
太子玄关
琼台中悬,已凌灏爽。玄关上透,更转虚灵。栈壁排云,出没于烟霞之上。所称群玉峰头,瑶池月下,仿佛在此。诗一首见《鸡山十景》
罗汉绝壁
每爱袁石公“补填积雪成新径,展拓闲云架小庐”之句。
行罗汉壁,宛然诗中之画也。至其崩云叠翠,人皆面壁,石可点头,自是一幅西来景,不烦丹青落笔。诗一首见《鸡山十景》
狮林灵泉
山下出泉,有渟有流,皆不为异,乃泉不出于麓而出于峦,峦不出于坳而出于脊,脊不出于外泻而出于中垂,中垂不出于旁溢而出于顶灌。此惟狮林念佛堂见之,欲不谓之灵不得也。诗二首见《鸡山十景》
放光瑞影
川泽之气,发为光焰,海之蜃楼,谷之光相太阳光通过山间云雾时衍射成相,俗称“佛光”,皆自下而上。放光四面深环,危崖上拥,灵气攸聚,瑞影斯彰,其与四大比隆,宜也。然四大亦惟峨眉、五台,其光最异;若九华、普陀,亦止佛灯,未着光相,故放光之瑞影,真四之中,二之上者矣。诗一首见《鸡山十景》
浮屠绾胜
三距东环,百刹中峙,扃龙华于双阙,悬象魏即庙门外双阙,象即“相”,相示;魏即“巍”,巍然于九重,玉毫遍地,只欠当门一楗,金掌中天,忽成华藏千祥。既合此尖,永证胜果。诗二首见《鸡山十景》
瀑布腾空
匡庐之瀑,不及雁宕,独得列名四景,以人所共瞻也。鸡山玉龙瀑布,亦不若猴子峒峡中崖石掩映,然玉龙独挂山前,漾荡众壑,领挈诸胜,与匡庐同,不得分大小观也。诗一首见《鸡山十景》
传衣古松
鸡山之松,以五鬣,此指松毛见奇,参霄蔽陇,碧荫百里,须眉尽绿,然挺直而不虬,巨润而不古。而古者常种也,龙鳞鹤氅,横盘倒垂,缨络千万,独峙于传衣之前,不意众美之外,又独出此一老。诗一首见《鸡山十景》
古洞别天
鸡山岩有重门,洞无奥室,独于山后另辟神境。盖山脉至此将尽,更出一番胚胎,令人不可测识。人所共瞻者,则扃之使不可几通“及”;人所不到者,则通之示有所入,何山灵之幻乃尔?诗二首见《鸡山十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鸡山志略一-译文
灵异十则:
1. 放光老僧:一位老僧放出了光芒。
2. 香金鸡泉:金鸡泉散发出香气。
3. 收蛇穴:收起了蛇的洞穴。
4. 石门复开:石门再次打开。
5. 土主报钟:土地神报时敲钟。
6. 经声应耳:经文的声音似乎在耳边回应。
7. 然身雷雨:突然身体感到雷雨般的震撼。
8. 猿猴执炊:猿猴在烹饪。
9. 灵泉表异:灵泉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景象。
10. 景致十则:
1. 山之有景,即山之峦洞所标也。以人遇之而景成,以情传之而景别,故天下有四大景,图志有八景、十景。岂天下之景,数反诎于郡邑乎?四乃拔其优,十乃足其数也。若鸡山则异于是,分言之,即一顶而已萃天下之四观,合言之,虽十景犹拘郡邑之成数也。绝顶四观东日、西海、北雪、南云。观之有四,分于张直指,而实开辟以来,即罗而致之。四之中,海内得其一,已为奇绝,而况乎全备者耶。此不特首鸡天,实首海内矣。
2. 华首重门:华首山的重门。
3. 龙华浩劫:龙华山的浩劫。
4. 转恨此门不辟:转而遗憾这门没有开放。
5. 不知使其中堂奥潜通,纵别有天地,不过一窈窕之区耳;何如双阙高悬,一丸中塞,使仰之弥高,望之不尽乎:不知道其中堂奥是如此潜通,即使有另一个天地,也不过是一个幽深的地方而已;哪比得上双阙高悬,一丸之中塞满,让人仰望更高,望不到尽头呢。
6. 故方广石梁,以为五百应真之地,而亦旁无余窦:所以方广石梁,被认为是五百应真之地,而且旁边也没有多余的洞穴。
7. 其意正与华首同也:其意义正与华首相同。
8. 太子玄关:太子的玄关。
9. 琼台中悬,已凌灏爽:琼台高悬,已经凌驾于广阔爽朗之上。
10. 玄关上透,更转虚灵:玄关之上更加透亮,更加虚幻灵动。
11. 栈壁排云,出没于烟霞之上:栈道墙壁排列着云彩,时隐时现在烟霞之中。
12. 所称群玉峰头,瑶池月下,仿佛在此:所谓群玉峰头,瑶池月下,仿佛就在这里。
13. 罗汉绝壁:罗汉绝壁。
14. 每爱袁石公“补填积雪成新径,展拓闲云架小庐”之句:特别喜欢袁石公的‘补填积雪成新径,展拓闲云架小庐’这句诗。
15. 行罗汉壁,宛然诗中之画也:走在罗汉壁上,就像诗中的画一样。
16. 至其崩云叠翠,人皆面壁,石可点头,自是一幅西来景,不烦丹青落笔:到了那里,云彩崩裂,翠绿重叠,人们都面壁而立,石头似乎会点头,自然是一幅来自西方的景象,无需丹青落笔。
17. 狮林灵泉:狮林中的灵泉。
18. 山下出泉,有渟有流,皆不为异,乃泉不出于麓而出于峦,峦不出于坳而出于脊,脊不出于外泻而出于中垂,中垂不出于旁溢而出于顶灌:山下有泉涌出,有平静的,有流动的,都不算奇特,因为泉水不是从山脚流出而是从山峦流出,山峦不是从山谷流出而是从山脊流出,山脊不是向外倾泻而是向中心垂落,中心不是从旁边溢出而是从山顶涌出。
19. 此惟狮林念佛堂见之,欲不谓之灵不得也:只有狮林念佛堂能看到这样的景象,想要不称之为灵异也不行。
20. 放光瑞影:放光瑞影。
21. 川泽之气,发为光焰,海之蜃楼,谷之光相太阳光通过山间云雾时衍射成相,俗称“佛光”,皆自下而上:江河湖泊的气,化为光焰,海市蜃楼,山谷中的光相,都是太阳光通过山间云雾时衍射形成的,俗称‘佛光’,都是从下往上。
22. 放光四面深环,危崖上拥,灵气攸聚,瑞影斯彰,其与四大比隆,宜也:放光四面深深环绕,高崖之上拥抱着,灵气聚集,瑞影显赫,与四大名山相比,是合适的。
23. 然四大亦惟峨眉、五台,其光最异;若九华、普陀,亦止佛灯,未着光相,故放光之瑞影,真四之中,二之上者矣:然而四大名山中,只有峨眉山、五台山的光最为奇特;如果是九华山、普陀山,也只是佛灯,没有光相,所以放光的瑞影,真的是四大名山中的两座之上。
24. 浮屠绾胜:浮屠山上的胜景。
25. 三距东环,百刹中峙,扃龙华于双阙,悬象魏即庙门外双阙,象即“相”,相示;魏即“巍”,巍然于九重,玉毫遍地,只欠当门一楗,金掌中天,忽成华藏千祥:三座佛塔环绕在东方,百座寺庙屹立其中,龙华山被封锁在双阙之中,悬挂着象征的象和巍,象即‘相’,相示;魏即‘巍’,巍然于九重,玉毫遍地,只缺一门楗,金掌高悬于天空,忽然变成了华藏千祥。
26. 既合此尖,永证胜果:既然达到了这个顶峰,永远证明了自己的胜果。
27. 瀑布腾空:瀑布飞流直下。
28. 匡庐之瀑,不及雁宕,独得列名四景,以人所共瞻也:庐山的瀑布,不及雁荡山,却独自被列为四大景观之一,因为人们共同瞻仰。
29. 鸡山玉龙瀑布,亦不若猴子峒峡中崖石掩映,然玉龙独挂山前,漾荡众壑,领挈诸胜,与匡庐同,不得分大小观也:鸡山的玉龙瀑布,也不如猴子洞峡谷中的崖石掩映,然而玉龙独自悬挂在山前,荡漾在众多山谷中,引领着各种胜景,与庐山相同,不能分出大小景观。
30. 传衣古松:传衣山的古松。
31. 鸡山之松,以五鬣,此指松毛见奇,参霄蔽陇,碧荫百里,须眉尽绿,然挺直而不虬,巨润而不古:鸡山的松树,以其五鬣为奇,这里的鬣指松毛,高耸入云,遮蔽了山丘,碧绿的树荫覆盖了百里,须眉都是绿色的,然而它们挺直而不扭曲,巨大而不过于古老。
32. 而古者常种也,龙鳞鹤氅,横盘倒垂,缨络千万,独峙于传衣之前,不意众美之外,又独出此一老:而古代的松树常常种植,龙鳞般的松毛,横盘倒垂,如千万条缨络,独自矗立在传衣山前,没想到在众多美景之外,又独有一棵老松。
33. 古洞别天:古洞中的另一个世界。
34. 鸡山岩有重门,洞无奥室,独于山后另辟神境。盖山脉至此将尽,更出一番胚胎,令人不可测识:鸡山的岩石有重重的门,洞穴没有深奥的房间,只在山后另外开辟了一个神境。因为山脉到这里就结束了,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态,让人无法测度。
35. 人所共瞻者,则扃之使不可几通“及”;人所不到者,则通之示有所入,何山灵之幻乃尔?:人们共同瞻仰的地方,就关闭起来,使得几乎无法进入;人们没有到达的地方,就开放起来,显示出有进入的可能,为什么这座山的灵性如此变幻莫测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鸡山志略一-注解
灵异十则:指十种神奇、超自然的现象,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神秘化解释。
放光老僧:可能指一位修行高深的僧人,其周围会出现神秘的光芒。
香金鸡泉:可能指一种特殊的泉水,具有特殊的香气,与金鸡有关。
收蛇穴石门:指能够收容蛇的洞穴,石门可能是洞穴的入口。
石门复开:指石门再次打开,可能暗示着某种神秘事件的发生。
土主报钟:土主可能指土地神,报钟可能是指报时的钟声。
经声应耳:经声可能指念经的声音,应耳指这种声音能够引起人的共鸣。
然身雷雨:然身可能指人的身体,雷雨可能是指自然界中的雷电现象。
猿猴执炊:猿猴执炊可能是指猿猴使用工具烹饪食物,反映了古人对猿猴智慧的崇拜。
灵泉表异:灵泉可能指具有神奇力量的泉水,表异指泉水显现出的奇异现象。
山之有景:指山中有美丽的景色。
峦洞所标:峦指连绵的山峦,洞指山中的洞穴,所标指这些自然特征成为景色的标志。
天下有四大景:指天下有四个著名的风景胜地。
图志有八景、十景:图志可能指地理志或风景画,八景、十景指在这些图志中记录的八个或十个著名景点。
鸡山:指中国安徽省黄山市的黄山,因其奇特的景色而闻名。
绝顶四观:指鸡山山顶的四个景观。
东日、西海、北雪、南云:分别指鸡山顶上的日出、西海、北面的雪景和南面的云海。
张直指:可能指一位官员或地方长官。
五百应真之地:指五百位得道高僧修行的地方。
华首重门:指华首山的重重大门,可能具有象征意义。
龙华浩劫:龙华可能指佛教中的龙华树,浩劫可能指大灾难。
琼台中悬:琼台可能指仙境中的台阁,中悬指其高悬于空中。
玄关上透:玄关可能指通往仙境的神秘门户,上透指门户上通透明。
栈壁排云:栈壁指山中的栈道,排云指云雾被推开。
群玉峰头:群玉可能指玉石,峰头指山峰之巅。
瑶池月下:瑶池可能指仙境中的湖泊,月下指在月光下。
罗汉绝壁:指刻有罗汉像的悬崖。
袁石公:指明代文学家袁宏道。
行罗汉壁:指在罗汉绝壁上行走。
狮林灵泉:狮林可能指狮子林,灵泉指具有神奇力量的泉水。
川泽之气:川泽指河流和湖泊,气指其散发出的气息。
蜃楼:指海市蜃楼,一种自然现象,形成虚幻的景象。
谷之光相:谷指山谷,光相指光线的折射或反射形成的景象。
浮屠绾胜:浮屠可能指佛塔,绾胜指缠绕着胜利的象征。
象魏:象指大象,魏指巍峨的建筑,这里可能指古代的庙宇或宫殿。
玉毫:玉指玉石,毫指细毛,这里可能指佛光。
华藏千祥:华藏可能指佛藏,千祥指千种吉祥的景象。
匡庐之瀑:匡庐指庐山,庐山瀑布闻名遐迩。
雁宕:指雁荡山,位于浙江省,以其山水景色著称。
猴子峒峡:猴子峒可能指猴子的山洞,峡指山谷。
传衣古松:传衣可能指佛教中的法衣,古松指古老的松树。
古洞别天:古洞可能指古老的洞穴,别天指另一个世界或仙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鸡山志略一-评注
灵异十则开篇,‘放光老僧香金鸡泉收蛇穴石门复开土主报钟经声应耳然身雷雨猿猴执炊灵泉表异’这十则灵异故事,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系列神秘的事件,充满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色彩。每一则故事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其中,‘放光老僧’和‘土主报钟’等故事,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入人心,而‘猿猴执炊’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景致十则’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山之有景,即山之峦洞所标也’这句话点明了山景的形成与山峦洞穴的标志有关。‘四大景’、‘八景’、‘十景’的提及,反映了中国古代对自然景观的分类和审美标准的形成。‘鸡山’的十景,不仅包含了自然景观,还融入了人文景观,如‘华首重门’、‘太子玄关’等,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色。
‘华首重门龙华浩劫,转恨此门不辟’这句话中,‘华首重门’代表了古代建筑的雄伟与庄严,而‘龙华浩劫’则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太子玄关’一节,‘琼台中悬,已凌灏爽’描绘了太子玄关的神秘与高远,‘玄关上透,更转虚灵’则表达了玄关的虚幻与超脱。这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悟,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
‘罗汉绝壁’一节,‘行罗汉壁,宛然诗中之画也’将自然景观与诗歌艺术相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审美的特点。‘崩云叠翠,人皆面壁,石可点头’则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自然画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神奇与魅力。
‘狮林灵泉’一节,‘山下出泉,有渟有流’描绘了狮林灵泉的宁静与和谐,‘灵气攸聚,瑞影斯彰’则表达了泉水的灵性与神秘。
‘放光瑞影’一节,‘川泽之气,发为光焰’描绘了放光瑞影的自然成因,‘其与四大比隆,宜也’则表达了放光瑞影在自然景观中的独特地位。
‘浮屠绾胜’一节,‘三距东环,百刹中峙’描绘了浮屠的宏伟与庄严,‘玉毫遍地,只欠当门一楗’则表达了浮屠的神秘与超脱。
‘瀑布腾空’一节,‘匡庐之瀑,不及雁宕’将鸡山玉龙瀑布与匡庐瀑布进行了比较,展现了鸡山玉龙瀑布的独特之处。
‘传衣古松’一节,‘鸡山之松,以五鬣’描绘了鸡山古松的形态,‘参霄蔽陇,碧荫百里’则表达了古松的雄伟与壮观。
‘古洞别天’一节,‘鸡山岩有重门,洞无奥室’描绘了古洞的神秘与幽深,‘人所共瞻者,则扃之使不可几通’则表达了古洞的神秘与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