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随笔二则

作者: 徐霞客(1587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他出身于江苏江阴的书香门第,自幼博览群书,尤好地理。成年后放弃科举,专注于游历考察,足迹遍及中国16个省区。

年代:明代(17世纪)。

内容简要:全书共60余万字,记录了徐霞客30余年的旅行见闻,内容涵盖地理、地貌、水文、风俗等。他以科学的态度考察山川河流,尤其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该书不仅是地理学经典,也是文学佳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随笔二则-原文

黔国公沐昌祚卒,子启元嗣爵。

邑诸生往祭其父,中门启,一生翘首内望,门吏杖箠通捶,用棒打之。

多土怒,亦箠其人,反为众桀奴所伤,遂诉于直指挺直不阿金公。

公讳瑊,将逮诸奴,奴耸启元先疏诬多士。

事下御史,金逮奴如故。

启元益嗔,征兵祭纛,环直指门,发巨炮恐之,金不为动。

沐遂掠多士数十人,毒痛之,囊其首于木。

金戒多士毋与争,急疏闻。

下黔督张鹤鸣勘,张奏以实。

时魏珰专政,下调停旨,而启元愈猖狂不可制。

母宋夫人惧斩世绪,泣三日,以毒进,启元陨,事乃解。

宋夫人疏请,孙稚未胜爵服,乞权署名,俟长赐袭。

会今上登极,怜之,辄赐敕实授。

即今嗣公沐天波,时仅岁一周支也。

普名胜者,阿迷州土寇也。

祖者辂,父子为乱三乡、维摩间。

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广西郡守萧以裕,调宁州禄土司兵合剿,一鼓破之,辂父子俱就戳,始复维摩州,开三乡县。

时名胜走阿迷,宁州禄洪欲除之。

临安守梁贵梦、郡绅王中丞抚民,畏宁州强,留普树之敌,曲庇名胜。

初犹屯阿迷境,后十余年,兵顿强,残破诸土司,遂驻州城,尽夺州守权。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抚臣王伉忧之,裹毡笠,同二骑潜至州,悉得其叛状,疏请剿。

上命川、贵四省合剿之。

石屏龙土司兵先薄漾田,为所歼。

三月初八日,王中丞亲驻临安,布政周世昌统十三参将,将本省兵万七千人,逼沈家坟。

贼命黎亚选扼之,不得进,相持者二月。

五月初二日,亚选自营中潜往为名胜寿,醉返营。

一童子泄其事于龙。

龙与王土司夜劫之,遂斩黎;进薄州城,环围四月,卒不下。

时州人廖大亨任职方郎,贼恃为奥援,潜使使入京纵反间,谓普实不叛,王抚起衅徼功,百姓悉糜烂。

于是部郎疏论普地不百里,兵不千人,即叛可传檄定,何骚动大兵为?

而王宫谕锡衮、杨庶常绳武,各上疏言宜剿。

事下枢部议。

先是王抚疏名胜包藏祸心已久,前有司养疽莫发奸,致成难图蔓草,上因切责前抚、按。

而前抚闵洪学已擢冢宰,惧勿能自解,即以飞语怂恿大司马。

大司马已先入部郎言,遂谓名胜地不当一县,抚、按比周,张大其事势,又延引日月,徒虚糜县官饷。

疏上,严旨逮伉及按臣赵世龙。

十月十五日,抚、按俱临安就逮。

十二月十八,周世昌中铳死,十三参将悉战没。

五年正月朔,贼悉兵攻临安,诈郡括万金犒之,受金,攻愈急。

迨十六,城垂破,贼忽退师,以何天衢袭其穴也。

天衢,江右人,居名胜十三头目之一,见名胜有异志,心不安,妻陈氏力劝归中朝,天衢因乞降,当道以三乡城处之,今遂得其解围力。

后普屡以兵攻三乡,各相拒,无所胜,乃退兵,先修祖父怨于宁州。

方攻宁时,洪已奉调中原,其母集众目,人犒五金、京青布二,各守要害,贼不得入。

后洪返,谓所予太重,责之金,诸族目悉解体。

贼谍知,乘之入,洪走避抚仙湖孤山,州为残破。

岁余,洪复故土,郁郁死。

贼次攻石屏州,及沙土司等十三长官,悉服属之。

志欲克维摩州南鲁白城,即大举。

鲁白城在广南西南七日程,临安东南九日程,与交趾界,城天险,为白彝所踞。

名胜常曰:‘进图中原,退守鲁白,吾无忧矣。’

攻之三年,不能克。

七年九月,忽病死。

子福远,方九岁。

妻万氏,多权略,威行远近。

当事者姑以抚了局,酿祸至今,自临安以东、广西以南,不复知有明官矣!

至今临安不敢一字指斥,旅人询及者,辄掩口相戒,府州文移,不过虚文。

予过安庄,见为水西残破者,各各有同仇志,不惜为致命;而此方人人没齿无怨言,不意一妇人威略乃尔!

南包沙土司,抵蒙自县;北包弥勒州,抵广西府;东包维摩州,抵三乡县;西抵临安府;皆其横压之区。

东唯三乡何天衢,西唯龙鹏龙在田,犹与抗斗,余皆闻风慑伏。

有司为之笼络,仕绅受其羁靮,意即受其控制者,十八九。

王伉以启衅被逮,后人苟且抚局,举动如此,朝廷可谓有人乎!

夫伉之罪,在误用周世昌,不谙兵机,弥连数月,兵久变生耳。

当时止宜责其迟,留策其后效。

临敌易帅且不可,遽就军中逮之,亦太甚矣。

嗟乎!朝廷于东西用兵,事事如此,不独西南彝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随笔二则-译文

黔国公沐昌祚去世,他的儿子沐启元继承了爵位。当地的读书人去祭拜他的父亲,到了中门,一个读书人抬头往里看,守门的人用棒子打他。很多人愤怒,也用棒子打那个人,反而被那些凶恶的奴仆伤害,于是向直指挺直不阿的金公投诉。金公名叫金瑊,准备逮捕那些奴仆,奴仆们害怕,就先诬告沐启元。事情交给御史处理,金公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逮捕了奴仆。

沐启元更加愤怒,征召士兵举着军旗祭祀,包围了直指挺直不阿的金公的家门,发射大炮恐吓他,但金公不为所动。沐启元于是抓了多士几十人,用毒刑折磨他们,把他们的头装在袋子里。金公告诫多士不要与沐启元争斗,急忙上疏报告。事情交给黔督张鹤鸣调查,张鹤鸣上奏说情况属实。当时魏忠贤专权,下令调解,但沐启元更加猖狂无法控制。他的母亲宋夫人害怕断绝家族的香火,哭泣了三天,用毒药毒死了沐启元,事情才得以解决。宋夫人上疏请求,因为孙子年龄太小,不能胜任爵位,请求暂时署名,等长大了再继承。恰逢当今皇帝登基,怜悯他们,立即下敕令正式授予爵位。这就是现在的嗣公沐天波,当时他只有一岁。

普名胜是阿迷州的土匪。他的祖父普辂,父子在三个乡镇和维摩之间作乱。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广西郡守萧以裕,调集宁州禄土司的兵力一起剿灭他们,一鼓作气打败了他们,普辂父子都被处决,这才恢复了维摩州,开设了三乡县。当时普名胜逃到了阿迷,宁州禄洪想要除掉他。

临安守梁贵梦、郡绅王中丞安抚百姓,害怕宁州的强大,留下普名胜作为敌对势力,曲意庇护他。最初他还驻扎在阿迷境内,后来十多年,兵力强大,摧毁了其他土司,于是驻扎在州城,完全夺取了州官的权力。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抚臣王伉对此感到忧虑,戴着毡帽,和两个骑兵悄悄地来到州城,完全掌握了他们的叛乱情况,上疏请求剿灭。皇帝命令四川、贵州四省联合剿灭他们。石屏龙土司的兵力先攻打漾田,被他们消灭。三月初八日,王中丞亲自驻扎在临安,布政使周世昌统领十三位参将,带领本省的士兵一万七千人,逼近沈家坟。贼人命令黎亚选扼守,不能前进,双方相持了两个月。

五月初二日,亚选从营中偷偷地出去给普名胜祝寿,喝醉了回来。一个小孩泄露了这件事给龙。龙和王土司在夜里突袭他,于是杀死了黎;进攻州城,围困了四个月,最终没有攻下。当时州人廖大亨在任职方郎,贼人依靠他作为内应,暗中派人进入京城散布反间计,说普名胜实际上并没有叛乱,王抚是挑起争端以邀功,百姓都遭受了破坏。于是部郎上疏争论普名胜的地盘不超过百里,兵力不超过千人,即使叛乱也可以传檄而定,为什么要动用大军呢?而王宫谕锡衮、杨庶常绳武,各自上疏说应该剿灭。事情交给枢部讨论。在此之前,王抚上疏说普名胜隐藏祸心已久,前面的官员养疽不报,导致问题难以解决,皇帝因此严厉责备了前面的抚臣和按臣。而前面的抚臣闵洪学已经被提升为宰相,害怕不能自解,就散布谣言怂恿大司马。大司马已经先听说了部郎的话,于是说普名胜的地盘不应该是一个县,抚臣和按臣相互勾结,夸大了事态,又拖延时间,只是浪费了县官的军饷。上疏之后,皇帝严厉下令逮捕王伉和按臣赵世龙。十月十五日,抚臣和按臣都在临安被捕。

十二月十八日,周世昌中枪而死,十三位参将全部战死。五年正月初一,贼人全力攻打临安,假装征召郡里捐献万金犒赏他们,接受了金钱,进攻更加猛烈。到了十六日,城池几乎被攻破,贼人突然撤退,是因为何天衢袭击了他们的老巢。何天衢是江右人,是普名胜的十三位头目之一,看到普名胜有异心,心中不安,他的妻子陈氏极力劝他归顺朝廷,何天衢因此请求投降,当道把三乡城给他,现在就得到了解围的力量。后来普名胜多次用兵攻打三乡,双方相互抵抗,没有取得胜利,于是撤退,先在宁州修复了祖父的怨仇。在攻打宁州的时候,禄洪已经被调到中原,他的母亲召集众人,每个人献上五金、京青布二匹,各自守卫要害,贼人无法进入。后来禄洪返回,认为给的东西太重,责备了他们,各族的族长都解散了。

贼人间谍得知,趁机进入,禄洪逃到抚仙湖孤山,州城被摧毁。一年多后,禄洪重返故土,忧郁而死。贼人再次攻打石屏州,以及沙土司等十三位长官,全部使他们屈服。他们志在攻克维摩州南面的鲁白城,于是大规模进攻。鲁白城在广南西南七日程,临安东南九日程,与交趾接界,城池险要,被白彝占据。

普名胜常说:“进攻中原,退守鲁白,我就没有忧虑了。”攻打鲁白城三年,未能攻克。七年九月,他突然病死。他的儿子普福远,当时只有九岁。他的妻子万氏,很有权谋,威震远近。当时的人只是暂且用安抚来解决,酿成了今天的祸患,从临安以东、广西以南,不再有人知道有明朝的官员了!至今临安不敢有任何指责,问及此事的人,都会掩口相戒,府州文书,不过是空文。我路过安庄,看到那些被水西摧毁的人,各有各的复仇之心,不惜牺牲生命;而这里的人人人都没有怨言,没想到一个妇人的威严和策略竟然如此!

南面包围了沙土司,到达蒙自县;北面包围了弥勒州,到达广西府;东面包围了维摩州,到达三乡县;西面到达临安府;都是他们横行的区域。东面只有三乡的何天衢,西面只有龙鹏龙在田,还与他们抗争,其他人都是一听到风声就屈服。官员们试图笼络他们,士绅受到他们的控制,几乎有百分之八十。王伉因为挑起争端而被捕,后来的人只是苟且偷安,处理事情如此,朝廷可以说是有人吗!王伉的罪过,在于误用周世昌,不懂得用兵之道,连累了几个月,军队久战生变。当时只应该责备他的迟缓,留下策略来应对后面的情况。面对敌人更换将领都不可以,突然在军中逮捕他,也太过分了。唉!朝廷在东西两线用兵,事事如此,不仅仅是西南的彝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随笔二则-注解

黔国公:黔国公是明朝对黔地(今贵州省)的封号,沐昌祚是黔国公的后代,此指沐昌祚这一家族。

启元:启元是沐昌祚的儿子,继承爵位。

邑诸生:邑指地方,诸生是指地方上的读书人,此处指前往祭拜的人。

直指:直指是明朝官职名,指直接负责某项事务的官员。

金公:金公指金瑊,是一位正直不阿的官员。

箠:箠是一种刑具,此处指用棒子打。

土寇:土寇是指占据地方,进行抢劫、杀害等非法活动的团伙。

魏珰:魏珰是指魏忠贤,明朝末年的权臣。

宋夫人:宋夫人指沐昌祚的妻子宋氏。

稚:稚指年幼无知。

阿迷州:阿迷州是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古地名。

维摩州:维摩州是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古地名。

郡守:郡守是古代地方行政区域的最高官员。

郡绅:郡绅是指郡中的绅士,此处指地方上的有地位的人。

毡笠:毡笠是用羊毛等制成的帽子。

参将:参将是明代军队中的中级军官。

沈家坟:沈家坟是指某地的地名。

黎亚选:黎亚选是当时的一个将领。

枢部:枢部指枢密院,是明代负责军事的机构。

冢宰:冢宰是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大司马:大司马是古代官职,掌管军事。

飞语:飞语是指散布的谣言。

按臣:按臣是指按察使,是明代地方监察官员。

石屏州:石屏州是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古地名。

抚仙湖:抚仙湖是今云南省玉溪市的一个湖泊。

沙土司:沙土司是指沙姓的土司,土司是明代对地方少数民族首领的封号。

鲁白城:鲁白城是今云南省文山州的一个古地名。

交趾:交趾是古代对越南地区的称呼。

白彝:白彝是指居住在云南等地的彝族。

没齿:没齿是指到老死。

羁靮:羁靮是指束缚、控制。

弥连:弥连是指连累。

就军中逮之:就军中逮之是指直接在军中逮捕。

东西用兵:东西用兵是指朝廷在东西两线同时用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随笔二则-评注

黔国公沐昌祚之卒,其子启元嗣爵,邑诸生往祭其父,中门启,一生翘首内望,门吏杖箠通捶,用棒打之。此段描写了黔国公沐昌祚去世后,其子沐启元嗣爵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制度下的森严与门第观念的强烈。‘中门启’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门吏的威严,而‘一生翘首内望’则表现了邑诸生对沐昌祚的崇敬之情。

多土怒,亦箠其人,反为众桀奴所伤,遂诉于直指挺直不阿金公。金讳瑊,将逮诸奴,奴耸启元先疏诬多士。此段描述了沐启元因门吏的粗暴对待而愤怒,进而引发的一系列冲突。金瑊作为直指,公正无私,不畏权势,体现了当时官场的正直与清廉。而沐启元先疏诬多士,则反映了当时权贵之间的斗争,以及权力斗争中的虚伪与狡诈。

启元益嗔,征兵祭纛,环直指门,发巨炮恐之,金不为动。此段描写了沐启元愤怒至极,征兵祭纛,试图以武力威胁金瑊,但金瑊不为所动,表现了金瑊的坚定与勇敢,同时也揭示了当时官场上的斗争与妥协。

沐遂掠多士数十人,毒痛之,囊其首于木。金戒多士毋与争,急疏闻。下黔督张鹤鸣勘,张奏以实。此段描述了沐启元对多士的残酷报复,以及金瑊的劝告与黔督张鹤鸣的公正调查,反映了当时官场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

母宋夫人惧斩世绪,泣三日,以毒进,启元陨,事乃解。宋夫人疏请,孙稚未胜爵服,乞权署名,俟长赐袭。此段描写了宋夫人为了保护家族的世绪,不惜牺牲自己,最终使得沐启元丧命,事情得以解决。同时,宋夫人请求权署名,俟长赐袭,反映了当时家族观念的强烈与传承的重要性。

普名胜者,阿迷州土寇也。祖者辂,父子为乱三乡、维摩间。此段介绍了普名胜的背景,他是一位土寇,其祖辈在维摩、三乡等地作乱,表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与民族矛盾。

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广西郡守萧以裕,调宁州禄土司兵合剿,一鼓破之,辂父子俱就戳,始复维摩州,开三乡县。此段描述了明朝政府对于土寇的镇压,以及维摩州、三乡县的恢复,反映了当时政府的治理能力与民族政策的调整。

临安守梁贵梦、郡绅王中丞抚民,畏宁州强,留普树之敌,曲庇名胜。此段描述了临安守梁贵梦与郡绅王中丞对于宁州土司的妥协,以及他们对普名胜的保护,反映了当时地方官府的软弱与民族矛盾的复杂。

五月初二日,亚选自营中潜往为名胜寿,醉返营。一童子泄其事于龙。龙与王土司夜劫之,遂斩黎;进薄州城,环围四月,卒不下。此段描写了黎亚选潜往为普名胜庆寿,却被王土司所杀,以及普名胜对临安的围攻,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与民族矛盾。

石屏龙土司兵先薄漾田,为所歼。三月初八日,王中丞亲驻临安,布政周世昌统十三参将,将本省兵万七千人,逼沈家坟。贼命黎亚选扼之,不得进,相持者二月。此段描述了石屏龙土司兵与王中丞的对抗,以及双方相持不下的局面,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激烈与双方力量的悬殊。

五月初二日,亚选自营中潜往为名胜寿,醉返营。一童子泄其事于龙。龙与王土司夜劫之,遂斩黎;进薄州城,环围四月,卒不下。此段描写了黎亚选潜往为普名胜庆寿,却被王土司所杀,以及普名胜对临安的围攻,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与民族矛盾。

名胜常曰:‘进图中原,退守鲁白,吾无忧矣。’攻之三年,不能克。七年九月,忽病死。子福远,方九岁。妻万氏,多权略,威行远近。此段描述了普名胜的战略与命运,以及其子普福远和妻子万氏的权略,反映了当时民族矛盾的复杂与战争的残酷。

南包沙土司,抵蒙自县;北包弥勒州,抵广西府;东包维摩州,抵三乡县;西抵临安府;皆其横压之区。东唯三乡何天衢,西唯龙鹏龙在田,犹与抗斗,余皆闻风慑伏。此段描述了普名胜的势力范围,以及他与其他民族势力的对抗,反映了当时民族矛盾的复杂与战争的残酷。

王伉以启衅被逮,后人苟且抚局,举动如此,朝廷可谓有人乎!夫伉之罪,在误用周世昌,不谙兵机,弥连数月,兵久变生耳。当时止宜责其迟,留策其后效。临敌易帅且不可,遽就军中逮之,亦太甚矣。嗟乎!朝廷于东西用兵,事事如此,不独西南彝也!此段对于王伉的处理提出了质疑,反映了当时官场的腐败与军事上的失误,同时也揭示了当时民族矛盾的复杂与朝廷治理的困境。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随笔二则》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04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