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近腾诸彝说略

作者: 徐霞客(1587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他出身于江苏江阴的书香门第,自幼博览群书,尤好地理。成年后放弃科举,专注于游历考察,足迹遍及中国16个省区。

年代:明代(17世纪)。

内容简要:全书共60余万字,记录了徐霞客30余年的旅行见闻,内容涵盖地理、地貌、水文、风俗等。他以科学的态度考察山川河流,尤其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该书不仅是地理学经典,也是文学佳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近腾诸彝说略-原文

腾越密迩近诸彝,实滇西藩屏。

而滇境大势,北近吐蕃,南皆彝缅,郡邑所置,介于其间,不过以声教羁縻而已。

正统以来,经略南彝者,设宣慰司六,御彝府二,宣抚司三,州四,安抚司一,长官司二。

如孟养阻负于西,最为荒僻,而缅甸、八百、老挝,地势濒海,木邦、车里、孟密,又在其内,业非羁縻所可制驭,而近听约束者,惟南甸、干崖、陇川而已。

数十年频为缅患,如刁落参以南甸近彝,夺刁落宁之官,尚构缅内讧,为兵备胡公心忠所歼;岳凤父子以陇川舍目谋主多思顺之地,造逆犯顺,为参将刘綎所擒,边境赖以安。

其后阿瓦日强,蚕食日多。幸抚彝同知漆文昌、知州余懋学,请大司马陈公用宾檄暹罗以弱缅,而腾获稍康。

迨思正就戮,瓦酋猖獗,命思华据迤西,思礼据木邦,思绵据蛮莫,而内地渐为逆缅所窃。

至若多俺席麓川之旧,附缅而叛天朝,参将胡显忠平之。

多安民藉安酋、瓦酋之援,负固以拒天兵,兵备黄公文炳、参将董献策取之,腾之获存者,幸也!

目今瓦酋枭悍称雄,诸彝悉听号召,倘经略失驭,其造乱者,尤有甚于昔也。

为腾计者慎之,外芒市虽属府,近于猛稳为木邦辖,藏贼劫掠,腾境不安,所恃放廷臣防御之,而反罹其害。

自后当重其责以弭变消除变乱,庶于腾少安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近腾诸彝说略-译文

腾冲靠近许多彝族地区,实际上是滇西的屏障。而滇境的大势,北部靠近吐蕃,南部都是彝族和缅甸地区,设置的郡县,都位于这些地区之间,只是通过声音和教化来加以控制而已。

自正统年间以来,经略南彝的官员,设立了六个宣慰司,两个御彝府,三个宣抚司,四个州,一个安抚司,两个长官司。

比如孟养阻隔在西边,非常荒僻,而缅甸、八百、老挝等地,地势靠近海边,木邦、车里、孟密等地区也在其中,这些地方已经不再是可以通过羁縻来控制的地方,而只有南甸、干崖、陇川等地还能够听从约束。

几十年来,这些地区频繁受到缅甸的侵扰,比如刁落参以南甸靠近彝族,夺取了刁落宁的官职,还引发了缅甸内部的纷争,被兵备胡公心忠所击败;岳凤父子因为陇川舍目的谋主多思顺之地,造反违反了朝廷的命令,被参将刘綎所擒获,边境因此得以安宁。

后来阿瓦日渐强大,不断侵占领土。幸亏抚彝同知漆文昌、知州余懋学,请求大司马陈公用宾客的身份向暹罗发出檄文,削弱缅甸的力量,腾冲才得以稍微安宁。

等到思正被杀,瓦酋嚣张跋扈,朝廷命令思华据守迤西,思礼据守木邦,思绵据守蛮莫,而内地逐渐被反叛的缅甸所侵占。

至于多俺席麓川的旧地,依附缅甸而背叛朝廷,参将胡显忠平定了他们。多安民借助安酋、瓦酋的支持,负隅顽抗,抗拒朝廷的军队,兵备黄公文炳、参将董献策攻取了他们,腾冲得以保存,这是幸事!

现在瓦酋凶猛强悍,各彝族都听从他的召唤,如果失去统驭的办法,那些造反的人,将比过去更加严重。为腾冲考虑的人要小心,外芒市虽然属于府,但靠近猛稳,由木邦管辖,藏匿盗贼进行抢劫,腾冲地区不得安宁,依赖朝廷大臣的防御,反而遭受了伤害。

从今以后应当加重责任来消除变乱,希望腾冲能够稍微安宁一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近腾诸彝说略-注解

腾越:指今云南省腾冲县,历史上为滇西边陲重镇,战略位置重要。

彝:指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

滇西藩屏:指滇西地区是国家的边疆屏障,起到防御外敌入侵的作用。

吐蕃: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今称西藏。

彝缅:指彝族和缅甸地区。

声教羁縻:指通过文化和教育的影响来约束和控制边疆地区。

宣慰司:古代官职,负责安抚边疆地区。

御彝府:古代官职,负责管理彝族地区。

宣抚司:古代官职,负责安抚和抚慰边疆地区。

州:古代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县。

安抚司:古代官职,负责安抚边疆地区。

长官司:古代官职,负责管理边疆地区的小官职。

孟养:古代地名,位于今云南省西南部。

刁落参:古代地名,位于今云南省西南部。

刁落宁:古代地名,位于今云南省西南部。

岳凤父子:指岳凤及其子,历史上曾领导反抗明朝的起义。

陇川:古代地名,位于今云南省西部。

阿瓦日:古代地名,位于今云南省西部。

暹罗:古代对泰国的称呼。

宾檄:古代文书,用于传达命令或邀请。

瓦酋:指瓦氏家族的领袖,历史上曾在滇西地区建立政权。

芒市:古代地名,位于今云南省西部。

猛稳:古代地名,位于今云南省西部。

安酋:指安氏家族的领袖,历史上曾在滇西地区建立政权。

放廷臣:指派遣朝廷的官员。

弭变:指消除变乱,维护社会稳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近腾诸彝说略-评注

‘腾越密迩近诸彝,实滇西藩屏。’这句话开篇点明了腾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密迩’一词描绘了腾越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邻近的关系,‘藩屏’则比喻腾越如同滇西地区的屏障,起着重要的防御作用。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地理环境,也暗示了政治战略意义。

‘而滇境大势,北近吐蕃,南皆彝缅,郡邑所置,介于其间,不过以声教羁縻而已。’此句进一步阐述了滇境的地理格局和行政设置。‘滇境大势’指出了滇境的整体形势,‘声教羁縻’则体现了当时的统治策略,即通过文化和教育来控制少数民族地区,而非直接军事统治。

‘正统以来,经略南彝者,设宣慰司六,御彝府二,宣抚司三,州四,安抚司一,长官司二。’这一句详细列举了明朝对南彝地区的行政设置,反映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细致管理。

‘如孟养阻负于西,最为荒僻,而缅甸、八百、老挝,地势濒海,木邦、车里、孟密,又在其内,业非羁縻所可制驭,而近听约束者,惟南甸、干崖、陇川而已。’此段描述了边境地区的复杂形势,指出并非所有地区都能通过羁縻政策来控制,南甸、干崖、陇川等地成为了较为稳定的管理区域。

‘数十年频为缅患,如刁落参以南甸近彝,夺刁落宁之官,尚构缅内讧,为兵备胡公心忠所歼;岳凤父子以陇川舍目谋主多思顺之地,造逆犯顺,为参将刘綎所擒,边境赖以安。’这几句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现了边疆地区的不稳定和中央政府的应对措施,突出了军事行动在维护边疆稳定中的重要性。

‘其后阿瓦日强,蚕食日多。幸抚彝同知漆文昌、知州余懋学,请大司马陈公用宾檄暹罗以弱缅,而腾获稍康。’这段文字描述了缅甸的强大和中央政府的应对策略,通过外交手段削弱缅甸的力量,保护了腾越的安全。

‘迨思正就戮,瓦酋猖獗,命思华据迤西,思礼据木邦,思绵据蛮莫,而内地渐为逆缅所窃。’此句反映了边疆地区叛乱的情况,以及中央政府的应对措施,说明了边疆治理的复杂性和挑战。

‘至若多俺席麓川之旧,附缅而叛天朝,参将胡显忠平之。多安民藉安酋、瓦酋之援,负固以拒天兵,兵备黄公文炳、参将董献策取之,腾之获存者,幸也!’这几句通过具体案例,说明了边疆地区叛乱的原因和中央政府的平叛行动,同时也表达了边疆地区的不稳定给中央政府带来的压力。

‘目今瓦酋枭悍称雄,诸彝悉听号召,倘经略失驭,其造乱者,尤有甚于昔也。’此句警示了当前的边疆形势,指出如果中央政府失去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可能会引发更大的乱局。

‘为腾计者慎之,外芒市虽属府,近于猛稳为木邦辖,藏贼劫掠,腾境不安,所恃放廷臣防御之,而反罹其害。’此段分析了腾越地区面临的威胁,以及中央政府的防御策略。

‘自后当重其责以弭变消除变乱,庶于腾少安云。’这句话提出了对未来边疆治理的建议,强调了中央政府应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责任和治理,以确保边疆的稳定和安全。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近腾诸彝说略》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03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