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尉缭子-重刑令

作者: 尉缭(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军事家。他以军事理论闻名,著有《尉缭子》。

年代:战国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3世纪)。

内容简要:共24篇,论述了治军、作战、谋略等方面的军事思想。尉缭强调“兵者,凶器也”,主张慎战和以德服人,是研究古代军事理论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尉缭子-重刑令-原文

夫将自千人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众,命曰“国贼”。

身戮家残,去其籍,发其坟墓,暴其骨于市,男女公于官。

自百人(已)[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众,命曰“军贼”。

身死家残,男女公于官。

使民内畏重刑,则外轻敌。

故先王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

刑重则内畏,内畏则外坚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尉缭子-重刑令-译文

如果将领率领千人以上的军队,在战斗中败北,或者防守时投降,或者离开阵地逃跑,这样的人被称为‘国贼’。

他们会被处死,家庭被摧毁,名字从族谱中删除,坟墓被挖掘,尸骨被暴露在市场上,家中的男女成员被充公为官奴。

如果将领率领百人以上的军队,在战斗中败北,或者防守时投降,或者离开阵地逃跑,这样的人被称为‘军贼’。

他们会被处死,家庭被摧毁,家中的男女成员被充公为官奴。

通过让民众内心畏惧严厉的刑罚,他们就会在对外作战时轻视敌人。

因此,古代的先王首先明确制度,然后在后面施加严厉的刑罚。

刑罚严厉,民众内心就会畏惧,内心畏惧,对外就会坚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尉缭子-重刑令-注解

国贼:指在战争中因战败、投降或逃离战场而导致国家利益受损的将领或士兵。古代中国对这类行为极为严厉,视其为对国家的不忠和背叛,通常会处以极刑,并牵连家族。

军贼:指在战争中因战败、投降或逃离战场而导致军队利益受损的将领或士兵。与“国贼”类似,但规模较小,通常涉及百人以上的军队。处罚也较为严厉,但不及“国贼”严重。

身戮家残:指对“国贼”或“军贼”的处罚,不仅本人会被处死,其家族也会受到牵连,财产被没收,家族成员被贬为奴隶或受到其他严厉惩罚。

去其籍:指将“国贼”或“军贼”的名字从族谱或官方记录中删除,意味着其家族名誉受损,不再享有原有的社会地位和权利。

发其坟墓:指对“国贼”或“军贼”的惩罚延伸至其死后,挖掘其坟墓,暴露其尸骨,以示对其行为的极端谴责。

暴其骨于市:指将“国贼”或“军贼”的尸骨暴露在公共场所,以示对其行为的公开羞辱和警示他人。

男女公于官:指将“国贼”或“军贼”的家族成员贬为官奴,失去自由身份,成为官府的财产。

内畏重刑:指通过严厉的刑罚使民众内心产生恐惧,从而不敢轻易触犯法律或背叛国家。

外轻敌:指通过内部严厉的刑罚和制度,使民众在对外战争中不再畏惧敌人,能够坚定地保卫国家。

明制度于前:指古代先王在治理国家时,首先明确法律制度,确保社会秩序和国家的稳定。

重威刑于后:指在明确制度的基础上,通过严厉的刑罚来维护法律的权威,确保民众遵守法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尉缭子-重刑令-评注

这段文字出自古代中国的军事法律文献,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军队纪律和忠诚的极端重视。通过对“国贼”和“军贼”的严厉惩罚,古代统治者试图通过恐惧和威慑来维持军队的纪律和国家的稳定。这种严厉的惩罚制度不仅针对个人,还牵连其家族,甚至延伸至其死后,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忠诚和纪律的极端重视。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字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忠君”思想。在古代中国,忠诚被视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之一,尤其是在军事领域,将领和士兵的忠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因此,对背叛行为的惩罚极为严厉,甚至不惜牵连家族和死后名誉,以此警示后人。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语言简练,逻辑严密,通过对比“国贼”和“军贼”的惩罚,突出了古代法律制度的严厉性和威慑力。同时,通过对“身戮家残”、“去其籍”、“发其坟墓”等具体惩罚措施的描述,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和警示效果。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字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军事法律制度和惩罚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军队纪律的严格要求,也揭示了古代统治者如何通过法律和刑罚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秩序。这种严厉的惩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威慑作用,但也可能导致社会的恐惧和不满,成为社会动荡的潜在因素。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为我们理解古代中国的法律文化和军事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对“国贼”和“军贼”的严厉惩罚,古代统治者试图通过恐惧和威慑来维持军队的纪律和国家的稳定,这种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尉缭子-重刑令》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081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