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尉缭子-勒卒令

作者: 尉缭(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军事家。他以军事理论闻名,著有《尉缭子》。

年代:战国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3世纪)。

内容简要:共24篇,论述了治军、作战、谋略等方面的军事思想。尉缭强调“兵者,凶器也”,主张慎战和以德服人,是研究古代军事理论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尉缭子-勒卒令-原文

金、鼓、铃、旗,四者各有法。

鼓之则进,重鼓则击。

金之则止,重金则退。

铃,传令也。

旗,麾之左则左,麾之右则右。

奇兵则反是。

一鼓一击而左,一鼓一击而右。

一步一鼓,步鼓也。

十步一鼓,趋鼓也。

音不绝,鹜鼓也。

商,将鼓也。

角,帅鼓也。

小鼓,伯鼓也。

三鼓同,则将、帅、伯其心一也。

奇兵则反是。

鼓失次者有诛,(讙)[喧 ]哗者有诛,不听金、鼓、铃、旗而动者有诛。

百人而教战,教成,合之千人;千人教成,合之万人;万人教成,合之三军。

三军之众,有分有合,为大战之法,教成,试之以阅。

方亦胜,圆亦胜,错邪亦胜,临险亦胜。

敌在山,缘而从之;敌在渊,没而从之。

求敌若求亡子,从之无疑,故能败敌而制其命。

夫蚤决先(敌)[定],若计不先定,虑不蚤决,则进退不定,疑生必败。

故正兵贵先,奇兵贵后,或先或后,制敌者也。

世将不知法者,专命而行,先击而勇,无不败者也。

其举有疑而不疑,其往有信而不信,其致有迟疾而不迟疾。

是三者,战之累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尉缭子-勒卒令-译文

金、鼓、铃、旗这四种指挥工具各有其特定的用法。

击鼓表示前进,连续击鼓表示攻击。

鸣金表示停止,连续鸣金表示撤退。

铃是用来传递命令的。

旗帜向左挥动,军队就向左移动;向右挥动,军队就向右移动。

奇兵则相反。

一次击鼓一次攻击向左,一次击鼓一次攻击向右。

每走一步击一次鼓,这是步鼓。

每走十步击一次鼓,这是趋鼓。

鼓声不断,这是鹜鼓。

商音是将鼓。

角音是帅鼓。

小鼓是伯鼓。

三种鼓声同时响起,表示将、帅、伯的心意一致。

奇兵则相反。

鼓声错乱的人会受到惩罚,喧哗的人会受到惩罚,不听从金、鼓、铃、旗指挥而行动的人会受到惩罚。

先训练一百人作战,训练成功后,再合并成一千人;一千人训练成功后,再合并成一万人;一万人训练成功后,再合并成三军。

三军的士兵,有分有合,这是大战的方法,训练成功后,通过阅兵来检验。

方阵也能取胜,圆阵也能取胜,错邪阵也能取胜,面对险境也能取胜。

敌人在山上,就沿着山势追击;敌人在深水中,就潜入水中追击。

寻找敌人就像寻找丢失的孩子一样,毫不犹豫地追击,因此能够击败敌人并控制其命运。

早做决定先定计策,如果计策不先定好,考虑不早做决定,那么进退就会不定,疑虑产生必然失败。

因此正兵贵在先发制人,奇兵贵在后发制人,或先或后,都是为了制敌。

世上的将领如果不懂兵法,专断独行,先出击而勇猛,没有不失败的。

他们的行动有疑虑却不怀疑,他们的前进有信心却不坚定,他们的行动有快慢却不一致。

这三者,是战争的累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尉缭子-勒卒令-注解

金:古代军队中用于发出停止或撤退信号的金属乐器,如钲、铙等。

鼓:古代军队中用于指挥进攻或传递命令的打击乐器。

铃:古代军队中用于传递命令的金属乐器。

旗:古代军队中用于指挥方向的旗帜。

奇兵:指在战斗中采取出其不意的战术或策略的部队。

正兵:指按照常规战术和策略进行战斗的部队。

蚤决:指在战斗前迅速做出决策。

专命而行:指将领独断专行,不遵循既定的战术和策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尉缭子-勒卒令-评注

本文选自《吴子兵法》,是古代中国军事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文章详细描述了古代军队中金、鼓、铃、旗四种信号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其在战斗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工具不仅是军队指挥的重要手段,也是古代军事文化的象征。

文章首先介绍了金、鼓、铃、旗的基本功能和使用规则。金用于停止或撤退,鼓用于进攻或传递命令,铃用于传递具体指令,旗用于指挥方向。这些工具的使用规则体现了古代军队的纪律性和组织性,是古代军事指挥艺术的体现。

接着,文章详细描述了不同鼓声的含义及其在战斗中的应用。例如,一步一鼓用于普通行军,十步一鼓用于快速行军,音不绝的鼓声用于紧急情况。这些鼓声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军队的行军状态,也体现了古代军事指挥的精细化和灵活性。

文章还强调了奇兵和正兵的区别及其在战斗中的应用。奇兵贵在出其不意,正兵贵在稳扎稳打。这种战术的灵活运用是古代军事智慧的重要体现。

最后,文章指出了将领在战斗中的重要作用。将领必须迅速做出决策,遵循既定的战术和策略,否则会导致战斗的失败。这种对将领的要求不仅体现了古代军事指挥的高标准,也反映了古代军事文化的严谨性。

总的来说,本文不仅详细描述了古代军队的指挥系统和战术应用,也深刻反映了古代军事文化的特点和价值。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军事理论的内涵和意义。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尉缭子-勒卒令》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078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