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魏书-志-卷十七

作者: 魏收(505年—572年),北齐史学家。他主持编撰了《魏书》。

年代:北齐(6世纪)。

内容简要:共114卷,记载了北魏的历史。书中详细记录了北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是研究北朝历史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魏书-志-卷十七-原文

灵征八上

帝王者,配德天地,协契阴阳,发号施令,动关幽显。是以克躬修政,畏天敬神,虽休勿休,而不敢怠也。化之所感,其征必至,善恶之来,报应如响。斯盖神祇眷顾,告示祸福,人主所以仰瞻俯察,戒德慎行,弭谴咎,致休祯,圆首之类,咸纳于仁寿。然则治世之符,乱邦之孽,随方而作,厥迹不同,眇自百王,不可得而胜数矣。今录皇始之后灾祥小大,总为《灵征志》。

地震

《洪范论》曰:地阴类,大臣之象,阴静而不当动,动者,臣下强盛,将动而为害之应也。

太宗泰常四年二月甲子,司州地震,屋室尽摇动。

世祖太延二年十一月丁卯,并州地震。

四年三月乙未,京师地震。

十一月丁亥,幽兗二州地震。

真君元年五月丙午,河东地震。

高祖延兴四年五月,雁门崎城有声如雷,自上西引十余声,声止地震。

十月己亥,京师地震。

太和元年四月辛酉,京师地震。

五月,统万镇地震,有声如雷。

闰月,秦州地震,殷殷有声。四年正月,雍州氐民齐男王反。

二年二月丙子,兗州地震。四年十月,兰陵民桓富反,杀其县令。

十月丁卯,并州地震有声。

三年三月戊辰,平州地震,有声如雷,野雉皆雊。

七月丁卯,京师地震。五年二月,沙门法秀谋反。

四年五月己酉,并州地震。

五年二月戊戌,秦州地震。

六年五月癸未,秦州地震有声。

八月甲午,秦州地震,有声如雷。乙未又震。

七年三月甲子,秦州地震有声。

四月丁卯,肆州地震有声。

六月甲子,东雍州地震有声。

八年十一月丙申,并州地震。

十年正月辛未,并州地震,殷殷有声。

闰月丙午,秦州地震。

二月甲子,京师地震。丙寅又震。

丙午,秦州地震有声。

三月壬子,京师及营州地震。十二年三月,中散梁众保谋反。

十九年二月已未,光州地震,东莱之牟平虞丘山陷五所,一处有水。

二十年正月辛未,并州地震。

四月乙未,营州地震。十二月,恆州刺史穆泰等在州谋反,诛。

二十二年三月癸未,营州地震。

八月戊子,兗州地震。

九月辛卯,并州地震。

二十三年六月乙未,京师地震。

世宗景明元年六月庚午,秦州地震。

四年正月辛酉,凉州地震。

壬申,并州地震。

六月丁亥,秦州地震。

十二月辛已,秦州地震。正始三年正月,秦州民王智等聚众二千,自号王公,寻推秦州主簿吕苟兒为主。

正始元年四月庚辰,京师地震。

六月乙已,京师地震。

二年九月己丑,恆州地震。

三年七月己丑,凉州地震,殷殷有声,城门崩。

八月庚申,秦州地震。九月,夏州长史曹明谋反。

永平元年春正月庚寅,秦州地震。三年二月,泰州沙门刘光秀谋反。

九月壬辰,青州地震,殷殷有声。

二年正月壬寅,青州地震。

四年五月庚戌,恆、定二州地震,殷殷有声。

十月己已,恆州地震,有声如雷。

延昌元年四月庚辰,京师及并、朔、相、冀、定、瀛六州地震。恆州之繁畤、桑乾、灵丘,肆州之秀容、雁门地震陷裂,山崩泉涌,杀五千三百一十人,伤者二千七百二十二人,牛马杂畜死伤者三千余。后尔朱荣强擅之征也。

十月壬申,秦州地震有声。

十一月己酉,定、肆二州地震。

十二月辛未,京师地震,东北有声。

二年三月己未,济州地震有声。

月丙戌,京师地震。

三年正月辛亥,有司奏:“肆州上言秀容郡敷城县自延昌二年四月地震,于今不止。”尔朱荣征也。

四年正月癸丑,华州地震。

十一月甲午,地震从西北来,殷殷有声。丁酉,又地震从东北来。

肃宗熙平二年十二月乙已,秦州地震有声。

正光二年六月,秦州地震有声,东北引。五年,莫折念生反。

三年六月庚辰,徐州地震。孝昌元年,元法僧反。

孝静武定三年冬,并州地震。

七年夏,并州乡郡地震。

山崩

《洪范论》曰:山,阳,君也;水,阴,民也。天戒若曰:君道崩坏,百姓将失其所也。

太祖天赐六年春三月,恆山崩。

世祖太延四年四月己酉,华山崩。其占曰:山岳配天,犹诸侯之系天子。山岳崩,诸侯有亡者。沮渠牧犍将灭之应。

世宗景明元年五月乙丑,齐州山茌县太阴山崩,飞泉涌出,杀一百五十九人。

四年十一月丁已,恆山崩。

正始元年十一月癸亥,恆山崩。

延昌三年八月辛已,兗州上言:“泰山崩,颓石涌泉十七处。”泰山,帝王告成封禅之所也,而山崩泉涌,阳黜而阴盛,岱又齐地也。天意若曰:当有继齐而兴,受禅让者。齐代魏之征也。

大风

京房《易传》曰:众逆同志,至德乃潜,厥异风。

太宗永兴三年二月甲午,京师大风。五月己已,昌黎王慕容伯兒谋反,伏诛。

十一月丙午,又大风。五年,河西叛胡曹龙、张大头等各领部众二万入蒲子。

四年正月癸卯,元会而大风晦冥,乃罢。

五年十一月庚寅,京师大风,起自西方。

神瑞元年四月,京师大风。

二年正月,京师大风。三月,河西饥胡反,屯聚上党,推白亚栗斯为盟主。

世祖太延二年四月甲申,京师暴风

夏先大霜。

太祖天赐五年七月,冀州陨霜。

世祖太延元年七月庚辰,大陨霜,杀草木。

高宗和平六年四月乙丑,陨霜。

高祖太和三年七月,雍、朔二州及枹罕、吐京、薄骨律、敦煌、仇池镇并大霜, 禾豆尽死。

六年四月,颍川郡陨霜。

七年三月,肆州风霜,杀菽。

九年四月,雍、青二州陨霜。

六月,洛、肆、相三州及司州灵丘、广昌镇陨霜。

十四年八月乙未,汾州陨霜。

世宗景明元年四月丙子,夏州陨霜杀草。

六月丁亥,建兴郡陨霜杀草。

八月乙亥,雍、并、朔、夏、汾五州,司州之正平、平阳频暴风陨霜。

二年三月辛亥,齐州陨霜,杀桑麦。

四年三月壬戌,雍州陨霜,杀桑麦。

辛已,青州陨霜,杀桑麦。

正始元年五月壬戌,武川镇陨霜。

六月辛卯,怀朔镇陨霜。

七月戊辰,东秦州陨霜。

八月庚子,河州陨霜杀稼。

二年四月,齐州陨霜。

五月壬申,恆、汾二州陨霜杀稼。

七月辛已,豳、岐二州陨霜。

乙未,敦煌陨霜。

戊戍,恆州陨霜。

三年六月丙申,安州陨霜。

四年三月乙丑,豳州频陨霜。

四月乙卯,敦煌督陨霜。

八月,河州陨霜。

永平元年三月乙酉,岐、豳二州陨霜。

己丑,并州陨霜。

四月戊午,敦煌陨霜。

二年四月辛亥,武州镇陨霜。

延昌四年三月癸亥,河南八州陨霜。

肃宗熙平元年七月,河南、北十一州霜。

无云而雷

《洪范论》曰:雷,阳也;云,阴也。有云然后有雷,有臣然后有君也。雷托 于云,君托于臣,阴阳之合也。故无云而雷,示君独处无臣民也。

显祖皇兴元年七月,东北无云而雷。

二年七月,东北有声如雷。

世宗延昌元年二月已酉,有声起东北,南引,殷殷如雷,二声而止。

鼓妖

世祖太延四年十月辛酉,北有声如大鼓,西北行。

《洪范论》曰:阳用事百八十三日而终,阴用事亦百八十三日而终,雷出地百 八十三日而入地,入地百八十三日而复出地,是其常经也。故雷安,万物安;雷害, 万物害。犹国也,君安,国亦安;君害,国亦害。不当雷而雷,皆失节也。

世祖神元年十月己酉,雨,雷电。

太延三年十月癸丑,雷。

四年十一月丁亥,雷。

高祖太和三年十一月庚戌,豫州雷雨。

戊申,豫州大雷雨,平地水三寸。

四年十月戊戌,雷。

七年十一月辛已,幽州雷电,城内尽赤。

世宗景明二年十一月辛卯,凉州雷,七发声。

三年十二月己已,夜雷,九发声。

正始元年十一月甲寅,秦、齐、荆、朔四州雷电。

肃宗正光元年正月壬寅,雷。

《春秋》震夷伯之庙,左丘明谓展氏有隐匿焉。刘向以为夷伯世大夫,天戒若 曰:勿使大夫世官,将专事也。

太祖天赐六年四月,震天安殿东序。帝恶之,令左校以冲车攻殿东西两序屋毁 之。帝竟暴崩。

显祖皇兴二年十一月夜,震电。

高祖太和三年五月戊午,震东庙东中门屋南鸱尾。

班固说:上不宽大包容臣下,则不能居圣位。貌、言、视、听,以心为主,四 者皆失,则区瞀无识,故其咎雾。

世祖太延四年正月庚子,雨土如雾于洛阳。

高祖太和十二年十一月丙戌,土雾竟天,六日不开,到甲夜仍复浓密,勃勃如 火烟,辛惨人鼻。

世宗景明三年二月己丑,秦州黄雾,雨土覆地。

八月己酉,浊气四塞。

四年八月辛已,凉州雨土覆地,亦如雾。

正始二年正月己丑夜,阴雾四塞,初黑后赤。

三年正月辛丑,土雾四塞。

九月壬申,黑雾四塞。

延昌元年二月甲戌,黄雾蔽塞。时高肇以外戚见宠,兄弟受封,同汉之五侯也。

桃李花

庶征之恆燠。刘向、班固以冬亡冰及霜,不杀草之应。京房《易传》曰:夏暑 杀人,冬则物华实。

世祖真君五年八月,华林园诸果尽花。

高祖延兴五年八月,中山桃李花。

承明元年九月,幽州民齐渊家杜树结实既成,一朝尽落,花叶复生,七日之中, 蔚如春状。

世宗景明四年十一月,齐州东清河郡桃李花。

延昌四年闰十月辛亥,京师柰树花。

火不炎上

《洪范传》曰: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谓火失其 性而为灾。

高宗太安五年春三月,肥如城内大火,官私庐舍焚烧略尽,唯有东西二寺佛图 像舍火独不及。

高祖太和八年五月戊寅,河内沁县泽自燃,稍增至百余步,五日乃灭。

世宗景明元年三月乙已,恆岳祠灾。

肃宗正光元年五月,钩盾禁灾。

孝昌二年夏,幽州遒县地燃。

三年春,瀛州城内大火,烧三千余家。

出帝永熙三年二月,永宁寺九层佛图灾。既而时人咸言有人见佛图飞入东海中。 永宁佛图,灵像所在,天意若曰:永宁见灾,魏不宁矣。渤海,齐献武王之本封也, 神灵归海,则齐室将兴之验也。

三月,并州三级寺南门灾。

孝静天平四年秋,鄴阊阖门东阙火。

武定三年冬,汾州西河北山火潜行地下,热气上出。

黑眚黑祥

世祖始光二年正月甲寅夜,天东南有黑气,广一丈,长十丈。占有兵。二月, 慕容渴悉邻反于北平。

显祖皇兴

三年正月,河济起黑云,广数里,掩东阳城上,昏暗如夜。既而东阳城溃。

世宗景明三年九月己卯,黑气四塞。甲辰,扬州破萧衍将张嚣之,斩级二千。

赤眚

高祖太和二年十一月丁未夜,有三白气从地出,须臾,变为黄赤,光明照地。

十六年九月丁已,昏时,赤气见于西北,长二十丈,广八九尺,食顷乃灭。

世宗延昌元年三月丙申,有赤气见于天,自卯至戌。

肃宗正光元年十一月辛未,西北赤气竟天畔,似火气。京师不见,凉州以闻。

三年九月甲辰夜,西北有赤气似火焰,东西一匹余。北镇反乱之征。

五年五月癸酉申时,北有赤气,东西竟天,如火焰。

庄帝永安三年十一月己丑,有赤气如雾,从显阳殿阶西南角斜属步廊,高一丈许,连地如绛纱幔,自未至戌不灭。帝见而恶之,终有幽崩之祸。

孝静天平三年正月己亥戌时,东方有赤气,可三丈余,三食顷而灭。

青眚

庄帝永安三年六月甲子申时,辰地有青气,广四尺,东头缘山,西北引,至天半止。西北戌地有黑赤黄云,如山峰,头有青气,广四尺许,东南引。至天半,二气相接。东南气前散,西北气后灭。亦帝执崩之征也。

夜妖

班固说:夜妖者,云风并起而杳冥,故与常风同象也。温而风,则生螟螣之孽。

世宗正始元年六月乙已,晦。

八月甲辰,昼晦。

人彖

刘歆说:貌之不恭,是谓不肃。上嫚下暴,则阴气胜,水伤百谷,衣食不足,奸宄并作,故其极恶也。一曰,民多被刑,貌丑恶也。班固以为六畜谓之祸,言其著也;及人,谓之彖彖,病貌,言寝深也。

太宗永兴三年,民乌兰喉下生骨,状如羊角,长一尺余。

高祖太和十六年五月,尚书李冲奏:“定州中山郡毋极县民李班虎女献容以去年九月二十日右手大拇指甲下生毛九茎,至十月二十日长一尺二寸。”

肃宗熙平二年十一月己未,并州表送祁县民韩僧真女令姬从母右肋而生。灵太后令付掖庭。

正光元年五月戊戌,南兗州下蔡郡有大人迹,见行七步,迹长一尺八寸,广七寸五分。

高祖延兴三年秋,秀容郡妇人一产四男,四产十六男。

庄帝永安三年十一月丁卯,京师民家妻产男,一头、二身、四手、四脚、三耳。

太和十六年十一月乙亥,高祖与沙门道登幸侍中省。日入六鼓,见一鬼衣黄褶裤,当户欲入。帝以为人,叱之而退。问诸左右,咸言不见,唯帝与道登见之。

显祖皇兴二年十月,豫州疫,民死十四五万。

世宗永平三年四月,平阳之禽昌、襄陵二县大疫,自正月至是月,死者二千七百三十人。

金沴

太和十九年六月,徐州表言丈八铜像汗流于地。

永安、普泰、永熙中京师平等寺定光金像每流汗,国有事变,时咸畏异之。

永安三年二月,京师民家有二铜像,各长尺余,一颐下生白毫四,一颊傍生黑毛一。

龙蛇之孽

《洪范论》曰:龙,鳞虫也,生于水。云亦水之象,阴气盛,故其象至也,人君下悖人伦,上乱天道,必有篡杀之祸。

世祖神三年三月,有白龙二见于京师家人井中。

真君六年二月丙辰,有白龙见于京师家人井中。龙,神物也,而屈于井中,皆世祖暴崩之征也。

肃宗正光元年八月,有黑龙如狗,南走至宣阳门,跃而上,穿门楼下而出。魏衰之征也。

庄帝永安二年,晋阳龙见于井中,久不去。庄帝暴崩晋阳之征也。

前废帝普泰元年四月甲寅,有龙迹自宣阳门西出,复入城。乙卯,群臣入贺,帝曰:“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但当君臣上下,克己为治,未足恃此为庆。”

马祸

《洪范论》曰:马者,兵象也,将有寇戎之事,故马为怪也。

肃宗熙平二年十一月辛未,恆州送马驹,肉尾长一尺,处不生毛。

正光元年九月,沃野镇官马为虫入耳,死者十四五。虫似螝,长五寸已下,大如箸。

牛祸

《洪范论》:《易》曰“坤为牛”,坤,土也,土气乱则牛为怪,一曰牛祸。其象,宗庙将灭。一曰,转输烦则牛生祸。

世宗景明二年五月,冀州上言长乐郡牛生犊,一头、二面、二口、三目、三耳。

羊祸

《洪范论》曰:君不明,失政之所致。

高祖太和二十三年三月,肆州上言阳曲县羊生羔,一头,二身,一牝,一牡,三耳,八足。寻高祖崩,六辅专事。

世宗正始元年七月,鄯善镇送羊羔,一头、两身、八脚。

二年正月,鄯善镇送八脚羊。

延昌四年五月,薄骨律镇上言:羊羔一头、六足、两尾。

豕祸

京房《传》曰:凡妖象其类足多者,所任邪也。京房《易》:妖曰豕生人头豕身者,邑且乱亡。

高祖延兴元年九月,有司奏豫州刺史、临淮公王让表,有猪生子,一头、二身、八足。

世宗景明四年九月,梁州上言,犬豕交。

正始四年八月,京师猪生子,一头、四耳、两身、八足。

延昌四年七月,徐州上言阳平戍猪生子,头面似人,顶有肉髻,体无毛。灵太后、幼主倾覆之征也。

鸡祸

《洪范论》曰:京房《传》曰:鸡小畜,犹小臣也。角者,兵之象,在上,君之威也。此小臣执事者将秉君之威以生乱,不治之害。

高祖太和元年夏五月,有司

奏京师有雌鸡二,头上生冠如角,与众鸡异。是时 文明太后临朝,信用群小之征。

世宗正始元年四月,河南有鸡雏,四足四翼。语在《崔光传》。

八月,司州上言:河内民席众家鸡雏,近尾上复有一头,口目具。二头皆从颈 后各有二翼,二足旁行。是时世宗颇任群小,更有朋党,邪佞干政之验。

延昌四年十二月,洛州上言魏兴太守常矫家黄雌鸡,头上肉角大如枣,长寸三 分,角上生聚毛,长寸半。

肃宗正光元年正月,虎贲中郎将兰兜家鸡雄、雌二,各头上生两角,其毛杂色, 上耸过冠。时灵太后临朝专政。

羽虫之孽

《洪范论》曰:视不明,听不聪之罚也。

太宗泰常三年十一月,京师获白枭。

肃宗正光二年八月己卯,获秃鹙鸟于殿内。

孝昌二年四月,民有送死鸭雏,一头、两身、四足、四翅、两尾。

孝静天平二年三月,雄雉飞入尚书省,殿中获之。

蝗虫螟

《洪范论》曰:刑罚暴虐,取利于下;贪饕无厌,以兴师动众;取邑治城,而 失众心,则虫为害矣。

高祖太和五年七月,敦煌镇蝗,秋稼略尽。

六年七月,青、雍二州虸蚄害稼。

八月,徐、东徐、兗、济、平、豫、光七州,平原、枋头、广阿、临济四镇, 蝗害稼。

七年四月,相、豫二州蝗害稼。

八年三月,冀、州、相三州虸蚄害稼。

四月,济、光、幽、肆、雍、齐、平七州蝗。

六月乙已,相、齐、光、青四州虸蚄害稼。

十六年十月癸巳,枹罕镇蝗,害稼。

世宗景明元年五月,青、齐、徐、兗、光、南青六州虸蚄害稼。

四年三月壬午,河州大螟,二麦无遗。

五月,光州虸蚄害稼。

六月,河州大蝗。

七月,东莱郡虸蚄害稼。

正始元年六月,夏、司二州蝗害稼。

四年四月,青州步屈虫害枣花。

八月,泾州黄鼠、蝗虫、班虫,河州虸蚄、班虫,凉州、司州恆农郡蝗虫并为 灾。

永平元年六月己已,凉州蝗害稼。

五年五月,青州步屈虫害枣花。

七月,蝗虫,京师虸蚄。

八月,青、齐、光三州虸蚄害稼,三分食二。

肃宗熙平元年六月,青、齐、光、南青四州虸蚄害稼。

显祖天安元年六月,兗州有黑蚁与赤蚁交斗,长六十步,广四寸,赤蚁断头而 死。黑主北,赤主南。十一月,刘彧兗州刺史毕众敬遣使内属,诏镇南大将军尉元 纳之,大破贼将周凯等。

高祖太和十年七月,并州治中张万寿表:建兴濩泽县民贾日成以去四月中养蚕, 有丝网成幕,中有卷物似绢带,长四尺,广三寸,薄上复得黄茧二,状如履形。

世宗正始二年三月,徐州蚕蛾吃人,尪残者一百一十余人,死者二十二人。

毛虫之孽

谓变常而为异也。

太祖登国中,河南有虎七,卧于河侧,三月乃去。后一年,蚍蜉、白鹿尽渡河 北。后一年,河水赤如血。此卫辰灭亡之应。及诛其族类,悉投之河中,其地遂空。

孝静元象元年正月,有狼入城,至硖石,曹疑获之。

武定五年十二月,北城铜爵台上获豹一。

高祖太和元年五月辛亥,有狐魅截人发,时文,明太后临朝,行多不正之征也。

肃宗熙平二年,自春,京师有狐魅截人发,人相惊恐。六月壬辰,灵太后召诸 截发者,使崇训卫尉刘腾鞭之于千秋门外,事同太和也。

《瑞图》:外镇王公、刺史、二千石、令长酷暴百姓,人民怨嗟,则白鼠至。

太宗永兴三年二月,京师民赵温家有白鼠,以献。

三年春,于北苑获白鼠一,寻死。割之,腹中有三子,尽白。

四年三月,上幸西宫,获白鼠一。

八月,御府民张安获白鼠一。

神瑞二年五月,帝猎于榼仑山,获白鼠一;平城获白鼠三。六月,平城获白鼠 二。

八月,豫章王夔获白鼠一。

泰常元年十一月,京师民获白一以献。

二年六月,中山获白鼠二。

三年三月,京师获白鼠一。

十一月,京师获白鼠一。

世祖始光三年八月,相州魏郡获白鼠。

太延元年八月,雁门献白鼠。

高祖太和二十三年八月,京师获白鼠。

世宗景明四年五月,京师获白鼠。

正始元年六月,京师获白鼠。

肃宗熙平元年四月,肆州表送白鼠。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魏书-志-卷十七-译文

灵征八上

帝王,与天地的德行相配,与阴阳的规律相合,发布命令,行动关系到幽明两界。因此,他们努力修身治国,敬畏天命,尊敬神灵,即使有福也不懈怠。他们的行为所感召的征兆必定会到来,善恶的到来,报应如回声般迅速。这是神灵的眷顾,预示祸福,君主因此仰望天象,俯察地理,谨慎行事,消除灾祸,带来吉祥,使天下百姓都能享受长寿。然而,治世的征兆,乱世的灾祸,随着不同的地方而出现,其迹象各不相同,自古以来,无法一一列举。现在记录自皇始以来的各种灾祥,总称为《灵征志》。

地震

《洪范论》说:地属于阴类,象征大臣,阴本应静而不动,若动,则是臣下强盛,将要为害的征兆。

太宗泰常四年二月甲子,司州发生地震,房屋全部摇动。

世祖太延二年十一月丁卯,并州发生地震。

四年三月乙未,京师发生地震。

十一月丁亥,幽州和兗州发生地震。

真君元年五月丙午,河东发生地震。

高祖延兴四年五月,雁门崎城有声音如雷,从西边传来十余声,声音停止后发生地震。

十月己亥,京师发生地震。

太和元年四月辛酉,京师发生地震。

五月,统万镇发生地震,有声音如雷。

闰月,秦州发生地震,发出隆隆的声音。四年正月,雍州的氐族齐男王反叛。

二年二月丙子,兗州发生地震。四年十月,兰陵的桓富反叛,杀了县令。

十月丁卯,并州发生地震,有声音。

三年三月戊辰,平州发生地震,有声音如雷,野鸡都鸣叫。

七月丁卯,京师发生地震。五年二月,僧人法秀谋反。

四年五月己酉,并州发生地震。

五年二月戊戌,秦州发生地震。

六年五月癸未,秦州发生地震,有声音。

八月甲午,秦州发生地震,有声音如雷。乙未又震。

七年三月甲子,秦州发生地震,有声音。

四月丁卯,肆州发生地震,有声音。

六月甲子,东雍州发生地震,有声音。

八年十一月丙申,并州发生地震。

十年正月辛未,并州发生地震,发出隆隆的声音。

闰月丙午,秦州发生地震。

二月甲子,京师发生地震。丙寅又震。

丙午,秦州发生地震,有声音。

三月壬子,京师及营州发生地震。十二年三月,中散梁众保谋反。

十九年二月已未,光州发生地震,东莱的牟平虞丘山陷落五处,其中一处有水。

二十年正月辛未,并州发生地震。

四月乙未,营州发生地震。十二月,恆州刺史穆泰等在州谋反,被诛杀。

二十二年三月癸未,营州发生地震。

八月戊子,兗州发生地震。

九月辛卯,并州发生地震。

二十三年六月乙未,京师发生地震。

世宗景明元年六月庚午,秦州发生地震。

四年正月辛酉,凉州发生地震。

壬申,并州发生地震。

六月丁亥,秦州发生地震。

十二月辛已,秦州发生地震。正始三年正月,秦州的王智等聚众二千,自号王公,不久推举秦州主簿吕苟兒为首领。

正始元年四月庚辰,京师发生地震。

六月乙已,京师发生地震。

二年九月己丑,恆州发生地震。

三年七月己丑,凉州发生地震,发出隆隆的声音,城门崩塌。

八月庚申,秦州发生地震。九月,夏州长史曹明谋反。

永平元年春正月庚寅,秦州发生地震。三年二月,泰州的僧人刘光秀谋反。

九月壬辰,青州发生地震,发出隆隆的声音。

二年正月壬寅,青州发生地震。

四年五月庚戌,恆州和定州发生地震,发出隆隆的声音。

十月己已,恆州发生地震,有声音如雷。

延昌元年四月庚辰,京师及并州、朔州、相州、冀州、定州、瀛州六州发生地震。恆州的繁畤、桑乾、灵丘,肆州的秀容、雁门地震导致山崩泉涌,死亡五千三百一十人,受伤二千七百二十二人,牛马等牲畜死伤三千余。这是尔朱荣强权专横的征兆。

十月壬申,秦州发生地震,有声音。

十一月己酉,定州和肆州发生地震。

十二月辛未,京师发生地震,东北方向有声音。

二年三月己未,济州发生地震,有声音。

月丙戌,京师发生地震。

三年正月辛亥,有司上奏:“肆州报告秀容郡敷城县自延昌二年四月地震,至今未停。”这是尔朱荣的征兆。

四年正月癸丑,华州发生地震。

十一月甲午,地震从西北方向传来,发出隆隆的声音。丁酉,又从东北方向传来地震。

肃宗熙平二年十二月乙已,秦州发生地震,有声音。

正光二年六月,秦州发生地震,有声音,向东北方向延伸。五年,莫折念生反叛。

三年六月庚辰,徐州发生地震。孝昌元年,元法僧反叛。

孝静武定三年冬,并州发生地震。

七年夏,并州乡郡发生地震。

山崩

《洪范论》说:山,象征阳,代表君主;水,象征阴,代表百姓。天戒若说:君道崩坏,百姓将失去依靠。

太祖天赐六年春三月,恆山崩塌。

世祖太延四年四月己酉,华山崩塌。占卜说:山岳配天,犹如诸侯依附天子。山岳崩塌,诸侯将有灭亡者。这是沮渠牧犍将要灭亡的征兆。

世宗景明元年五月乙丑,齐州山茌县的太阴山崩塌,泉水涌出,杀死一百五十九人。

四年十一月丁已,恆山崩塌。

正始元年十一月癸亥,恆山崩塌。

延昌三年八月辛已,兗州上奏:“泰山崩塌,石头滚落,泉水涌出十七处。”泰山是帝王封禅的地方,山崩泉涌,阳衰阴盛,泰山又在齐地。天意若说:将有继承齐而兴起,接受禅让的人。这是齐代魏的征兆。

大风

京房《易传》说:众人逆反,至德潜藏,其异象为风。

太宗永兴三年二月甲午,京师刮大风。五月己已,昌黎王慕容伯兒谋反,被诛杀。

十一月丙午,又刮大风。五年,河西的叛胡曹龙、张大头等各领部众二万进入蒲子。

四年正月癸卯,元会时刮大风,天色昏暗,于是取消。

五年十一月庚寅,京师刮大风,风从西方来。

神瑞元年四月,京师刮大风。

二年正月,京师刮大风。三月,河西的饥胡反叛,屯聚在上党,推举白亚栗斯为盟主。

世祖太延二年四月甲申,京师刮暴风。

夏天先有大霜。

太祖天赐五年七月,冀州下霜。

世祖太延元年七月庚辰,大霜,草木被冻死。

高宗和平六年四月乙丑,下霜。

高祖太和三年七月,雍州、朔州以及枹罕、吐京、薄骨律、敦煌、仇池镇都下大霜,禾苗和豆类全部冻死。

六年四月,颍川郡下霜。

七年三月,肆州有风霜,豆类被冻死。

九年四月,雍州、青州下霜。

六月,洛州、肆州、相州以及司州的灵丘、广昌镇下霜。

十四年八月乙未,汾州下霜。

世宗景明元年四月丙子,夏州下霜,草被冻死。

六月丁亥,建兴郡下霜,草被冻死。

八月乙亥,雍州、并州、朔州、夏州、汾州以及司州的正平、平阳频繁出现暴风和霜冻。

二年三月辛亥,齐州下霜,桑树和麦子被冻死。

四年三月壬戌,雍州下霜,桑树和麦子被冻死。

辛已,青州下霜,桑树和麦子被冻死。

正始元年五月壬戌,武川镇下霜。

六月辛卯,怀朔镇下霜。

七月戊辰,东秦州下霜。

八月庚子,河州下霜,庄稼被冻死。

二年四月,齐州下霜。

五月壬申,恆州、汾州下霜,庄稼被冻死。

七月辛已,豳州、岐州下霜。

乙未,敦煌下霜。

戊戍,恆州下霜。

三年六月丙申,安州下霜。

四年三月乙丑,豳州频繁下霜。

四月乙卯,敦煌督下霜。

八月,河州下霜。

永平元年三月乙酉,岐州、豳州下霜。

己丑,并州下霜。

四月戊午,敦煌下霜。

二年四月辛亥,武州镇下霜。

延昌四年三月癸亥,河南八州下霜。

肃宗熙平元年七月,河南、河北十一州下霜。

无云而雷

《洪范论》说:雷是阳,云是阴。有云然后有雷,有臣然后有君。雷依托于云,君依托于臣,这是阴阳的结合。所以无云而雷,表示君主独自一人,没有臣民。

显祖皇兴元年七月,东北无云而打雷。

二年七月,东北有声音像雷。

世宗延昌元年二月已酉,有声音从东北响起,向南延伸,声音隆隆如雷,两声后停止。

鼓妖

世祖太延四年十月辛酉,北方有声音像大鼓,向西北方向移动。

《洪范论》说:阳的作用持续一百八十三天结束,阴的作用也持续一百八十三天结束,雷从地下出来一百八十三天后又回到地下,回到地下后一百八十三天又出来,这是它的常规。所以雷安,万物安;雷害,万物害。就像国家一样,君安,国也安;君害,国也害。不该打雷的时候打雷,都是失节的表现。

世祖神元年十月己酉,下雨,雷电。

太延三年十月癸丑,打雷。

四年十一月丁亥,打雷。

高祖太和三年十一月庚戌,豫州雷雨。

戊申,豫州大雷雨,平地积水三寸。

四年十月戊戌,打雷。

七年十一月辛已,幽州雷电,城内一片赤红。

世宗景明二年十一月辛卯,凉州打雷,响了七声。

三年十二月己已,夜晚打雷,响了九声。

正始元年十一月甲寅,秦州、齐州、荆州、朔州雷电。

肃宗正光元年正月壬寅,打雷。

《春秋》记载夷伯的庙被雷击,左丘明说展氏有隐匿之事。刘向认为夷伯是世袭的大夫,天戒说:不要让大夫世袭官职,否则会专权。

太祖天赐六年四月,天安殿东序被雷击。皇帝对此感到厌恶,命令左校用冲车攻击殿的东西两序,房屋被毁。皇帝最终暴崩。

显祖皇兴二年十一月夜,雷电。

高祖太和三年五月戊午,东庙东中门屋南鸱尾被雷击。

班固说:君主不宽大包容臣下,就不能居圣位。貌、言、视、听,以心为主,四者都失,就会昏聩无知,所以其咎是雾。

世祖太延四年正月庚子,洛阳下雨土如雾。

高祖太和十二年十一月丙戌,土雾弥漫天际,六天不散,到甲夜仍然浓密,像火烟一样蓬勃,气味刺鼻。

世宗景明三年二月己丑,秦州黄雾,雨土覆盖地面。

八月己酉,浊气四塞。

四年八月辛已,凉州雨土覆盖地面,也像雾一样。

正始二年正月己丑夜,阴雾四塞,起初是黑色,后来变成红色。

三年正月辛丑,土雾四塞。

九月壬申,黑雾四塞。

延昌元年二月甲戌,黄雾蔽塞。当时高肇以外戚身份受宠,兄弟受封,如同汉代的五侯。

桃李花

庶征之恆燠。刘向、班固认为冬天没有冰和霜,是不杀草的征兆。京房《易传》说:夏天酷热杀人,冬天则万物开花结果。

世祖真君五年八月,华林园的各种果树都开花。

高祖延兴五年八月,中山的桃树和李树开花。

承明元年九月,幽州民齐渊家的杜树果实成熟后,一天之内全部落下,花叶又重新生长,七天内,景象如春。

世宗景明四年十一月,齐州东清河郡的桃树和李树开花。

延昌四年闰十月辛亥,京师的柰树开花。

火不炎上

《洪范传》说:废弃法律,驱逐功臣,杀害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意思是火失去其本性而成为灾害。

高宗太安五年春三月,肥如城内大火,官私房屋几乎全部烧毁,只有东西二寺的佛像舍火没有波及。

高祖太和八年五月戊寅,河内沁县的泽地自燃,逐渐扩大到百余步,五天后才熄灭。

世宗景明元年三月乙已,恆岳祠发生火灾。

肃宗正光元年五月,钩盾禁发生火灾。

孝昌二年夏,幽州遒县地燃。

三年春,瀛州城内大火,烧毁了三千多户人家。

出帝永熙三年二月,永宁寺的九层佛塔发生火灾。当时人们都说有人看见佛塔飞入东海中。永宁佛塔是灵像所在的地方,天意似乎在说:永宁见灾,魏国将不得安宁。渤海是齐献武王的封地,神灵归海,则是齐室将兴的征兆。

三月,并州三级寺南门发生火灾。

孝静天平四年秋,鄴阊阖门东阙发生火灾。

武定三年冬,汾州西河北山火潜行地下,热气上出。

黑眚黑祥

世祖始光二年正月甲寅夜,天东南有黑气,宽一丈,长十丈。占卜说有兵灾。二月,慕容渴悉邻在北平反叛。

显祖皇兴

三年正月,河济地区升起黑云,覆盖数里,笼罩在东阳城上空,使得天色昏暗如同夜晚。不久后,东阳城崩溃。

世宗景明三年九月己卯日,黑气弥漫四方。甲辰日,扬州击败萧衍的将领张嚣之,斩首二千级。

赤眚

高祖太和二年十一月丁未夜,有三道白气从地面升起,片刻后变为黄赤色,光芒照亮大地。

十六年九月丁已日,黄昏时分,西北方出现赤气,长二十丈,宽八九尺,一顿饭的时间后消失。

世宗延昌元年三月丙申日,天空中出现赤气,从卯时持续到戌时。

肃宗正光元年十一月辛未日,西北方的赤气横贯天际,像火焰一样。京师没有看到,凉州报告了这一现象。

三年九月甲辰夜,西北方出现赤气,像火焰一样,东西长约一匹多。这是北镇反乱的征兆。

五年五月癸酉申时,北方出现赤气,东西横贯天际,像火焰一样。

庄帝永安三年十一月己丑日,有赤气如雾,从显阳殿阶西南角斜向步廊,高一丈多,像绛纱幔一样连地,从未时持续到戌时不灭。皇帝看到后感到厌恶,最终遭遇幽禁和崩逝的灾祸。

孝静天平三年正月己亥戌时,东方出现赤气,长约三丈多,三顿饭的时间后消失。

青眚

庄帝永安三年六月甲子申时,辰地出现青气,宽四尺,东头沿山,向西北延伸,到半空停止。西北戌地有黑赤黄云,像山峰一样,头上有青气,宽四尺多,向东南延伸。到半空,两气相接。东南气先散,西北气后灭。这也是皇帝执崩的征兆。

夜妖

班固说:夜妖是指云和风同时升起,使得天色昏暗,与常风的现象相同。温暖而有风,则会产生螟螣的灾祸。

世宗正始元年六月乙已日,天色昏暗。

八月甲辰日,白天昏暗。

人彖

刘歆说:容貌不恭敬,就是不严肃。上级傲慢,下级暴虐,则阴气盛行,水灾损害百谷,衣食不足,奸邪之事并起,所以这是极恶的现象。另一种说法是,百姓多受刑罚,容貌丑恶。班固认为六畜的灾祸是明显的;而人的灾祸,称为彖彖,是病态的表现,表示灾祸深重。

太宗永兴三年,百姓乌兰的喉下生出骨头,形状像羊角,长一尺多。

高祖太和十六年五月,尚书李冲上奏:“定州中山郡毋极县百姓李班虎的女儿献容在去年九月二十日右手大拇指甲下生出九根毛,到十月二十日长到一尺二寸。”

肃宗熙平二年十一月己未日,并州报告祁县百姓韩僧真的女儿令姬从母亲的右肋出生。灵太后下令将她送到掖庭。

正光元年五月戊戌日,南兗州下蔡郡出现巨人的足迹,走了七步,足迹长一尺八寸,宽七寸五分。

高祖延兴三年秋,秀容郡的妇人一次生下四个男孩,四次共生了十六个男孩。

庄帝永安三年十一月丁卯日,京师百姓家的妻子生下一个男孩,有一个头、两个身体、四只手、四只脚、三只耳朵。

太和十六年十一月乙亥日,高祖与沙门道登到侍中省。太阳落山时,看到一个穿黄褶裤的鬼,站在门口想要进来。皇帝以为是个人,呵斥后鬼退去。问左右的人,都说没看见,只有皇帝和道登看到了。

显祖皇兴二年十月,豫州发生瘟疫,百姓死了十四五万。

世宗永平三年四月,平阳的禽昌、襄陵两县发生大瘟疫,从正月到本月,死了二千七百三十人。

金沴

太和十九年六月,徐州报告说丈八铜像的汗水流到地上。

永安、普泰、永熙年间,京师平等寺的定光金像每次流汗,国家就会发生变故,当时人们都感到畏惧和奇异。

永安三年二月,京师百姓家有两个铜像,各长一尺多,一个下巴下生出四根白毫,一个脸颊旁生出一根黑毛。

龙蛇之孽

《洪范论》说:龙是鳞虫,生于水中。云也是水的象征,阴气盛行,所以龙的象征出现,君主违背人伦,扰乱天道,必有篡位和杀戮的灾祸。

世祖神三年三月,京师百姓家的井中出现两条白龙。

真君六年二月丙辰日,京师百姓家的井中出现一条白龙。龙是神物,却屈居于井中,这都是世祖暴崩的征兆。

肃宗正光元年八月,有一条黑龙像狗一样,向南跑到宣阳门,跃起穿过门楼下而出。这是魏国衰落的征兆。

庄帝永安二年,晋阳的井中出现龙,久久不离去。这是庄帝在晋阳暴崩的征兆。

前废帝普泰元年四月甲寅日,有龙的痕迹从宣阳门西出,又进入城中。乙卯日,群臣入宫祝贺,皇帝说:“国家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但君臣上下,应当克己为治,不足以依赖这些现象来庆祝。”

马祸

《洪范论》说:马是兵象,将有战争之事,所以马会出现怪异现象。

肃宗熙平二年十一月辛未日,恆州送来一匹马驹,肉尾长一尺,处不生毛。

正光元年九月,沃野镇的官马被虫子钻进耳朵,死了十四五匹。虫子像螝,长五寸以下,大小如筷子。

牛祸

《洪范论》:《易》说“坤为牛”,坤是土,土气混乱则牛会出现怪异现象,称为牛祸。其象征是宗庙将灭。另一种说法是,运输繁忙则牛会生祸。

世宗景明二年五月,冀州报告长乐郡的牛生下一头牛犊,有一个头、两个面、两张嘴、三只眼睛、三只耳朵。

羊祸

《洪范论》说:君主不明,失政所致。

高祖太和二十三年三月,肆州报告阳曲县的羊生下一头羊羔,有一个头、两个身体、一雌一雄、三只耳朵、八只脚。不久后高祖崩逝,六辅专权。

世宗正始元年七月,鄯善镇送来一头羊羔,有一个头、两个身体、八只脚。

二年正月,鄯善镇送来一头八脚羊。

延昌四年五月,薄骨律镇报告:羊羔一头、六只脚、两条尾巴。

豕祸

京房《传》说:凡是妖象其类足多者,所任邪也。京房《易》:妖象是猪生出人头猪身者,城邑将乱亡。

高祖延兴元年九月,有司上奏豫州刺史、临淮公王让的报告,有猪生下一头猪,有一个头、两个身体、八只脚。

世宗景明四年九月,梁州报告,狗和猪交配。

正始四年八月,京师的猪生下一头猪,有一个头、四只耳朵、两个身体、八只脚。

延昌四年七月,徐州报告阳平戍的猪生下一头猪,头面像人,头顶有肉髻,身体无毛。这是灵太后和幼主倾覆的征兆。

鸡祸

《洪范论》说:京房《传》说:鸡是小畜,象征小臣。角是兵的象征,在上,象征君主的威严。这是小臣执事者将凭借君主的威严生乱,不治理的害处。

高祖太和元年夏五月,有司

报告说京城有两只母鸡,头上长有像角一样的冠,与其他的鸡不同。这时文明太后正在临朝听政,这是她信任小人的征兆。

世宗正始元年四月,河南有一只小鸡,有四只脚和四只翅膀。这件事记载在《崔光传》中。

八月,司州报告说:河内百姓席众家的小鸡,靠近尾巴的地方又长出一个头,有口有眼。两个头都从脖子后面各长出两只翅膀,两只脚并排行走。这时世宗非常信任小人,更有朋党勾结,这是奸邪之人干预朝政的征兆。

延昌四年十二月,洛州报告说魏兴太守常矫家的黄母鸡,头上长有像枣一样大的肉角,长一寸三分,角上还长有聚毛,长一寸半。

肃宗正光元年正月,虎贲中郎将兰兜家的公鸡和母鸡,各自头上长了两只角,毛色杂乱,角高高耸起超过鸡冠。这时灵太后正在临朝专政。

羽虫的灾异

《洪范论》说:这是视力不明、听力不聪的惩罚。

太宗泰常三年十一月,京城捕获了一只白枭。

肃宗正光二年八月己卯,在殿内捕获了一只秃鹙鸟。

孝昌二年四月,百姓送来了一只死的小鸭子,有一个头、两个身体、四只脚、四只翅膀、两条尾巴。

孝静天平二年三月,一只雄雉飞入尚书省,在殿中被捕获。

蝗虫螟

《洪范论》说:刑罚暴虐,从百姓身上榨取利益;贪得无厌,兴师动众;夺取城邑,治理城池,却失去民心,那么虫害就会发生。

高祖太和五年七月,敦煌镇发生蝗灾,秋收的庄稼几乎被吃光。

六年七月,青州和雍州的虸蚄虫害庄稼。

八月,徐州、东徐州、兗州、济州、平州、豫州、光州七州,以及平原、枋头、广阿、临济四镇,发生蝗灾,庄稼受害。

七年四月,相州和豫州发生蝗灾,庄稼受害。

八年三月,冀州、州、相州三州的虸蚄虫害庄稼。

四月,济州、光州、幽州、肆州、雍州、齐州、平州七州发生蝗灾。

六月乙已,相州、齐州、光州、青州四州的虸蚄虫害庄稼。

十六年十月癸巳,枹罕镇发生蝗灾,庄稼受害。

世宗景明元年五月,青州、齐州、徐州、兗州、光州、南青州六州的虸蚄虫害庄稼。

四年三月壬午,河州发生大螟灾,二麦全部被吃光。

五月,光州的虸蚄虫害庄稼。

六月,河州发生大蝗灾。

七月,东莱郡的虸蚄虫害庄稼。

正始元年六月,夏州和司州发生蝗灾,庄稼受害。

四年四月,青州的步屈虫害枣花。

八月,泾州的黄鼠、蝗虫、班虫,河州的虸蚄、班虫,凉州和司州恆农郡的蝗虫同时成灾。

永平元年六月己已,凉州发生蝗灾,庄稼受害。

五年五月,青州的步屈虫害枣花。

七月,蝗虫成灾,京城的虸蚄虫害庄稼。

八月,青州、齐州、光州三州的虸蚄虫害庄稼,三分之二的庄稼被吃光。

肃宗熙平元年六月,青州、齐州、光州、南青州四州的虸蚄虫害庄稼。

显祖天安元年六月,兗州有黑蚁和赤蚁交战,长六十步,宽四寸,赤蚁断头而死。黑色代表北方,赤色代表南方。十一月,刘彧的兗州刺史毕众敬派使者归顺,朝廷命令镇南大将军尉元接纳他,大败贼将周凯等人。

高祖太和十年七月,并州治中张万寿上表说:建兴濩泽县百姓贾日成在去年四月中养蚕,蚕丝结成网幕,中间有卷曲的东西像绢带,长四尺,宽三寸,薄薄的上面还有两个黄茧,形状像鞋子。

世宗正始二年三月,徐州的蚕蛾吃人,受伤的有一百一十多人,死亡的有二十二人。

毛虫的灾异

这是指动物变得异常。

太祖登国年间,河南有七只老虎,卧在河边,三个月后才离开。一年后,蚍蜉和白鹿都渡过了黄河。再过一年,河水变得像血一样红。这是卫辰灭亡的征兆。后来诛杀了他的族人,全部投入河中,那个地方就空了。

孝静元象元年正月,有一只狼进城,到了硖石,被曹疑捕获。

武定五年十二月,在北城的铜爵台上捕获了一只豹子。

高祖太和元年五月辛亥,有狐妖剪人的头发,这时文明太后正在临朝听政,这是她行为不正的征兆。

肃宗熙平二年,从春天开始,京城有狐妖剪人的头发,人们互相惊恐。六月壬辰,灵太后召集所有被剪发的人,命令崇训卫尉刘腾在千秋门外鞭打他们,事情和太和年间一样。

《瑞图》说:外镇的王公、刺史、二千石、令长残酷暴虐百姓,人民怨声载道,那么白鼠就会出现。

太宗永兴三年二月,京城百姓赵温家有一只白鼠,献给了朝廷。

三年春天,在北苑捕获了一只白鼠,不久就死了。剖开它的肚子,里面有三只小白鼠。

四年三月,皇上到西宫,捕获了一只白鼠。

八月,御府百姓张安捕获了一只白鼠。

神瑞二年五月,皇帝在榼仑山打猎,捕获了一只白鼠;平城捕获了三只白鼠。六月,平城捕获了两只白鼠。

八月,豫章王夔捕获了一只白鼠。

泰常元年十一月,京城百姓捕获了一只白鼠,献给了朝廷。

二年六月,中山捕获了两只白鼠。

三年三月,京城捕获了一只白鼠。

十一月,京城捕获了一只白鼠。

世祖始光三年八月,相州魏郡捕获了一只白鼠。

太延元年八月,雁门献上了一只白鼠。

高祖太和二十三年八月,京城捕获了一只白鼠。

世宗景明四年五月,京城捕获了一只白鼠。

正始元年六月,京城捕获了一只白鼠。

肃宗熙平元年四月,肆州上表送来了一只白鼠。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魏书-志-卷十七-注解

灵征:指自然界或社会中的异常现象,古人认为这些现象是天意或神意的显现,用以预示吉凶祸福。

地震:地壳的震动,古人常将其与政治、社会变动相联系,认为地震是上天对人间事务的警示。

山崩:山体崩塌,古人视之为不祥之兆,常与君主的德行或国家的兴衰相联系。

大风:强烈的风,古人认为大风是上天对人间事务的警示,常与政治动荡或社会不安相联系。

洪范论:古代关于自然现象与社会政治关系的理论,认为自然现象与社会政治有密切的联系。

京房《易传》:京房是西汉时期的易学家,其《易传》是对《易经》的注解和发挥,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自然现象与社会政治关系的论述。

宫墙倒:指宫殿的围墙倒塌,通常象征着国家的动荡或君主的失德。

京师大风:京师指当时的首都,大风可能指强烈的风暴,常被视为天象异常,预示着不祥。

黑风:指一种异常的风暴,颜色深黑,常被视为不祥之兆。

沮渠无讳:沮渠无讳是北凉的一位君主,此处指其入侵张掖。

秃发保周:秃发保周是南凉的一位君主,此处指其驻扎在删丹岭。

赤风:指一种红色的风,常被视为不祥之兆。

羊角而上:形容风势强劲,如同羊角般旋转上升。

发屋折树:指风力强大,足以掀翻屋顶、折断树木。

霖雨:指连绵不断的雨,常引发洪水。

大水:指洪水,常被视为天灾,象征君臣失德。

涌泉:指地下水突然涌出,常被视为祥瑞或异象。

雨雹:指冰雹,常被视为天象异常,象征君臣不和。

大雪:指异常的大雪,常被视为阴气过盛的表现。

霜:指霜冻,常被视为天灾,象征国家刑罚过重。

陨霜:指霜降现象,通常发生在秋季或春季,对农作物有损害。

无云而雷:指在没有云的情况下发生雷声,古人认为这是不祥之兆,象征君主的孤立无援。

鼓妖:古代对异常声响的称呼,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雷:古人认为雷是阴阳交合的结果,雷的异常现象被视为国家或君主命运的象征。

震:指地震或雷击等自然现象,古人认为这是天戒,警示人间的不当行为。

雾:古人认为雾是上天的警示,象征君主或国家的失德。

桃李花:指桃树和李树在非正常季节开花,古人认为这是气候异常的表现。

火不炎上:指火灾或火势异常,古人认为这是国家或君主失德的象征。

黑眚黑祥:指黑色的异常气象,古人认为这是战争或灾难的预兆。

河济:指黄河和济水,古代中国的重要河流。

东阳城:古代城市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

世宗景明三年:北魏世宗元恪的年号,景明三年即公元502年。

扬州:古代州名,位于今江苏省境内。

萧衍:南朝梁的开国皇帝,即梁武帝。

张嚣之:南朝梁的将领。

赤眚:古代指红色的灾异现象,常被视为不祥之兆。

高祖太和二年:北魏高祖拓跋宏的年号,太和二年即公元478年。

世宗延昌元年:北魏世宗元恪的年号,延昌元年即公元512年。

肃宗正光元年:北魏肃宗元诩的年号,正光元年即公元520年。

庄帝永安三年:北魏庄帝元子攸的年号,永安三年即公元530年。

孝静天平三年: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年号,天平三年即公元536年。

青眚:古代指青色的灾异现象,常被视为不祥之兆。

夜妖:古代指夜晚出现的异常现象,常被视为不祥之兆。

人彖:古代指人的异常现象,常被视为不祥之兆。

太宗永兴三年:北魏太宗拓跋嗣的年号,永兴三年即公元411年。

高祖太和十六年:北魏高祖拓跋宏的年号,太和十六年即公元492年。

肃宗熙平二年:北魏肃宗元诩的年号,熙平二年即公元517年。

正光元年:北魏肃宗元诩的年号,正光元年即公元520年。

高祖延兴三年:北魏高祖拓跋宏的年号,延兴三年即公元473年。

显祖皇兴二年:北魏显祖拓跋弘的年号,皇兴二年即公元468年。

世宗永平三年:北魏世宗元恪的年号,永平三年即公元510年。

金沴:古代指金属器物出现的异常现象,常被视为不祥之兆。

龙蛇之孽:古代指龙蛇等神异动物的异常现象,常被视为不祥之兆。

马祸:古代指马的异常现象,常被视为不祥之兆。

牛祸:古代指牛的异常现象,常被视为不祥之兆。

羊祸:古代指羊的异常现象,常被视为不祥之兆。

豕祸:古代指猪的异常现象,常被视为不祥之兆。

鸡祸:古代指鸡的异常现象,常被视为不祥之兆。

雌鸡二,头上生冠如角:描述了一种异常的鸡,头上长有角状的冠,象征不祥之兆。

文明太后临朝:指北魏时期的文明太后冯氏,她在孝文帝年幼时摄政。

世宗正始元年:北魏宣武帝的年号,正始元年为公元504年。

河内民席众家鸡雏:河内地区的百姓家中出现异常的鸡雏,象征政治腐败。

灵太后临朝专政:指北魏灵太后胡氏,她在孝明帝年幼时摄政。

羽虫之孽:指鸟类异常现象,象征政治或社会的动荡。

《洪范论》:古代经典《尚书》中的一篇,论述天象与人事的关系。

蝗虫螟:指蝗虫灾害,象征政治腐败或天灾。

毛虫之孽:指兽类异常现象,象征政治或社会的动荡。

白鼠:象征政治腐败或社会动荡的异常现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魏书-志-卷十七-评注

《灵征八上》是一篇记录古代自然灾害与社会政治事件关系的文献,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与社会政治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文中详细记载了地震、山崩、大风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及其对社会政治的影响,体现了古人对天象的敬畏和对社会秩序的重视。

文中提到的地震、山崩、大风等自然灾害,古人认为这些现象是上天对人间事务的警示,常与政治动荡或社会不安相联系。例如,地震被认为是臣下强盛的象征,山崩则被视为君道崩坏的征兆,大风则被认为是众逆同志的异象。这些观念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与社会政治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洪范论》和京房《易传》是古代关于自然现象与社会政治关系的重要理论,文中引用了这些理论来解释自然灾害的发生及其对社会政治的影响。这些理论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方式,也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秩序的重视和对天意的敬畏。

文中还记录了多次地震、山崩、大风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及其对社会政治的影响,这些记录不仅为后人研究古代自然灾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与社会政治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例如,文中提到多次地震后发生的叛乱事件,反映了古人对地震与政治动荡之间关系的认识。

总的来说,《灵征八上》是一篇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献,它不仅记录了古代自然灾害的发生及其对社会政治的影响,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与社会政治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这些记录和认识为后人研究古代自然灾害和社会政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启示。

这段古文记载了南北朝时期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和异常天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从文化内涵来看,这些记载不仅仅是简单的自然灾害记录,更是古人对于天象与人事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古人认为,天象的变化与国家的治乱、君臣的德行密切相关。例如,大风、黑风、赤风等异常天象被视为上天对人间失德的警示,而洪水、冰雹、大雪等自然灾害则被视为君臣失德、刑罚过重的表现。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简洁明了,语言凝练,通过列举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和天象异常,营造出一种紧张、压抑的氛围。每一句都像是一幅画面,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例如,“宫墙倒,杀数十人”一句,短短几个字,既描绘了宫殿倒塌的惨状,又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与君主的失德。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字为我们研究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分析这些自然灾害和天象异常,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气候变化、地理环境以及社会政治状况。例如,频繁的大风、洪水、冰雹等自然灾害,可能反映了当时气候的异常变化;而君臣失德、刑罚过重等记载,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此外,这段文字还反映了古人对于天象与人事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古人认为,天象的变化与国家的治乱、君臣的德行密切相关。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了后世的政治、文化、宗教等多个领域。例如,后世的皇帝在遇到自然灾害时,常常会进行反省,认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的警示,从而调整政策,改善民生。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通过对这些自然灾害和天象异常的记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观念,以及他们对于天象与人事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这段古文主要记载了北魏时期的一系列自然现象,包括陨霜、无云而雷、鼓妖、雷、震、雾、桃李花、火不炎上、黑眚黑祥等。这些现象在古代被视为天象,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古人认为这些现象与国家的兴衰、君主的德行密切相关,是天戒或天意的体现。

首先,陨霜的频繁出现反映了当时气候的异常,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古人认为这是上天对人间失德的警示,尤其是对君主的统治失当的警告。无云而雷的现象则被视为君主孤立无援的象征,暗示国家的政治局势不稳。

其次,鼓妖和雷的异常现象也被视为不祥之兆。古人认为雷是阴阳交合的结果,雷的异常现象象征着国家或君主的命运。震的现象则被视为天戒,警示人间的不当行为,尤其是对大夫世官的警示。

雾的出现被认为是君主或国家失德的象征,古人认为雾是上天的警示,提醒君主应宽大包容臣下。桃李花在非正常季节开花则被视为气候异常的表现,反映了当时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

火不炎上的现象则被视为国家或君主失德的象征,尤其是火灾的频繁发生,暗示国家的政治局势不稳。黑眚黑祥的出现则被视为战争或灾难的预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记载一系列自然现象,反映了北魏时期的社会动荡和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古人通过这些现象来解读天意,警示君主和国家的失德行为,体现了古代天人感应的思想。这些记载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古代的自然观和政治观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段古文记载了北魏时期的一系列异常现象,包括天象、动物、人物等方面的异常,这些现象在古代被视为灾异之兆,预示着国家的动荡和君主的命运。

首先,文中提到的‘赤眚’、‘青眚’、‘夜妖’等天象异常,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迷信。这些现象被解释为上天对人间政治的警示,尤其是对君主的失德或国家的不稳定。例如,‘赤气见于天’、‘赤气如雾’等描述,不仅具有视觉上的震撼力,还象征着国家的动荡和君主的危机。

其次,文中记载的‘人彖’现象,如‘民乌兰喉下生骨’、‘李班虎女献容右手大拇指甲下生毛’等,反映了古人对人体异常的恐惧和迷信。这些现象被视为不祥之兆,预示着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再次,文中提到的‘龙蛇之孽’、‘马祸’、‘牛祸’、‘羊祸’、‘豕祸’、‘鸡祸’等动物异常现象,反映了古人对动物的崇拜和迷信。这些现象被视为神异动物的警示,预示着国家的动荡和君主的命运。例如,‘白龙见于京师家人井中’、‘黑龙如狗’等描述,不仅具有神秘色彩,还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和君主的危机。

最后,文中记载的‘金沴’现象,如‘丈八铜像汗流于地’、‘定光金像每流汗’等,反映了古人对金属器物的崇拜和迷信。这些现象被视为金属器物的警示,预示着国家的动荡和君主的命运。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记录了北魏时期的一系列异常现象,还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动物、人物等方面的迷信和敬畏。这些现象被视为灾异之兆,预示着国家的动荡和君主的命运,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记载和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背景。

这段文本通过描述一系列异常的自然现象,反映了北魏时期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现实。这些异常现象包括鸡头上生角、鸡雏多足多翼、蝗虫灾害、白鼠出现等,都被视为天象对人事的警示。

文本中提到的文明太后和灵太后临朝专政,暗示了当时政治权力的不稳定和腐败。这些异常现象被视为天象对政治腐败的惩罚,反映了古代中国天人感应的思想。

《洪范论》的引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天人感应的观念,认为天象的变化与人事的善恶密切相关。蝗虫灾害和白鼠的出现被视为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象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危机感。

文本中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政治事件,如刘彧兗州刺史毕众敬的内属和尉元的大破贼将周凯等,这些事件与异常现象的描述相互呼应,进一步强化了文本的政治寓意。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通过描述一系列异常的自然现象,反映了北魏时期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现实,体现了古代中国天人感应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魏书-志-卷十七》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074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