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魏书-列传-卷八十

作者: 魏收(505年—572年),北齐史学家。他主持编撰了《魏书》。

年代:北齐(6世纪)。

内容简要:共114卷,记载了北魏的历史。书中详细记录了北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是研究北朝历史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魏书-列传-卷八十-原文

崔览妻封氏 封卓妻刘氏 魏溥妻房氏 胡长命妻张氏

平原女子孙氏房爱亲妻崔氏 泾州贞女兕先氏 姚氏妇杨氏 张洪初妻刘氏 董景 起妻张氏

阳尼妻高氏 史映周妻耿氏 任城国太妃孟氏 苟金龙妻刘氏 卢元礼妻李氏 河东孝女姚氏 刁思遵妻鲁氏

夫妇人之事,存于织纴组紃、酒浆醯醢而已。至如嫫训轩宫,娥成舜业,涂山 三母,克昌二邦,殆非匹妇之谓也。若乃明识列操,文辩兼该,声自闺庭,号显列 国,子政集之于前,元凯编之于后,随时缀录,代不乏人。今书魏世可知者为《列 女传》。

中书侍郎清河崔览妻封氏,勃海人,散骑常侍恺女也。有才识,聪辩强记,多 所究知,于时妇人莫能及。李敷、公孙文叔虽已贵重,近世故事有所不达,皆就而 谘请焉。

勃海封卓妻,彭城刘氏女也。成婚一夕,卓官于京师,后以事伏法。刘氏在家, 忽然梦想,知卓已死,哀泣不辍。诸嫂喻之不止,经旬,凶问果至,遂愤叹而死。 时人比之秦嘉妻。中书令高允念其义高而名不著,为之诗曰:“两仪正位,人伦肇 甄。爰制夫妇,统业承先。虽曰异族,气犹自然。生则同室,终契黄泉。其一封生 令达,卓为时彦。内协黄中,外兼三变。谁能作配,克应其选。实有华宗,挺生淑 媛。其二京野势殊,山川乖互。乃奉王命,载驰在路。公务既弘,私义获著。因媒 致币,遘止一暮。其三率我初冠,眷彼弱笄。形由礼比,情以趣谐。忻愿难常,影 迹易乖。悠悠言迈,戚戚长怀。其四时值险屯,横离尘网。伏锧就刑,身分土壤。 千里虽遐,应如影响。良嫔洞感,发于梦想。其五仰惟亲命,俯寻嘉好,谁谓会浅, 义深情到。毕志守穷,誓不二醮。何以验之?殒身是效。其六人之处世,孰不厚生。 必存于义,所重则轻。结忿钟心,甘就幽冥。永捐堂宇,长辞母兄。其七茫茫中野, 翳翳孤丘。葛{藟糸}冥蒙,荆棘四周。理苟不昧,神必俱游。异哉贞妇,旷世靡畴。 其八”

钜鹿魏溥妻,常山房氏女也。父堪,慕容垂贵乡太守。房氏婉顺高明,幼有烈 操。年十六而溥遇病且卒,顾谓之曰:“人生如白驹过隙,死不足恨,但夙心往志。 不闻于没世矣。良痛母老家贫,供奉无寄;赤子矇眇,血祀孤危。所以抱怨于黄墟 耳。”房垂泣而对曰:“幸承先人余训,出事君子,义在自毕。有志不从,命也。 夫人在堂,稚子襁褓,顾当以身少,相感长往之恨。”俄而溥卒。及大敛,房氏操 刀割左耳,投之棺中,仍曰:“鬼神有知,相期泉壤。”流血滂然,助丧者咸皆哀 惧。姑刘氏辍哭而谓曰:“新子何至于此!”房对曰:“新妇少年不幸,实虑父母 未量至情,觊持此自誓耳。”闻知者莫不感怆。于时子缉生未十旬,鞠育于后房之 内,未曾出门。遂终身不听丝竹,不预座席。缉年十二,房父母仍存,于是归宁。 父兄尚有异议,缉窃闻之,以启母。房命驾绐云他行,因而遂归,其家弗知之也。 行数十里方觉。兄弟来追,房哀叹而不反。其执意如此。,训导一子,有母仪法度。 缉所交游有名胜者,则身具酒饭;有不及己者,辄屏卧不餐,须其悔谢乃食。善诱 严训,类皆如是。年六十五而终。缉事在《序传》。缉子悦为济阴太守,吏民立碑 颂德。金紫光禄大夫高闾为其文,序云:“祖母房年在弱笄,艰贞守志,秉恭妻之 操,著自毁之诚。”又颂曰:“爰及处士,遘疾夙凋。伉俪秉志,识茂行高。残形 显操,誓敦久要。诞兹令胤,幽咸乃昭。”溥未仕而卒,故云处士焉。

乐部郎胡长命妻张氏,事故王氏甚谨。太安中,京师禁酒,张以姑老且患,私 为醖之,为有司所纠。王氏诣曹自告曰:“老病须酒,在家私酿,王所为也。”张 氏曰:“姑老抱患,张主家事,姑不知酿,其罪在张。”主司疑其罪,不知所处。 平原王陆丽以状奏,高宗义而赦之。

平原鄃县女子孙氏男玉者,夫为灵县民所杀。追执仇人,男玉欲自杀之,其弟 止而不听。男玉曰:“女人出适,以夫为天,当亲自复雪,云何假人之手!”遂以 杖殴杀之。有司处死以闻。显祖诏曰:“男玉重节轻身,以义犯法,缘清定罪,理 在可原,其特恕之。”

清河房爱亲妻崔氏者,同郡崔元孙之女。性严明高尚,历览书传,多所闻知。 子景伯、景光,崔氏亲授经义,学行修明,并为当世名士。景伯为清河太守,每有 疑狱,常先请焉。贝丘民列子不孝,吏欲案之。景伯为之悲伤,入白其母。母曰: “吾闻闻不如见,山民未见礼教,何足责哉?但呼其母来,吾与之同居。其子置汝 左右,令其见汝事吾,或应自改。”景伯遂召其母,崔氏处之于榻,与之共食。景 伯之温清,其子侍立堂下。未及旬日,悔过求还。崔氏曰:“此虽颜惭,未知心愧, 且可置之。”凡经二十余日,其子叩头流血,其母涕泣乞还,然后听之,终以孝闻。 其识度厉物如此,竟以寿终。

泾州贞女兕先氏,许嫁彭老生为妻,娉币既毕,未及成礼。兕先率行贞淑,居 贫常自春汲,以养父母。老生辄往逼之,女曰:“与君礼命虽毕,二门多故,未及 相见。何由不禀父母,擅见陵辱!若苟行非礼,正可身死耳。”遂不肯从。老生怒 而刺杀之,取其衣服。女尚能言,临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魏书-列传-卷八十-译文

崔览的妻子封氏,封卓的妻子刘氏,魏溥的妻子房氏,胡长命的妻子张氏。

平原县的女子孙氏,房爱亲的妻子崔氏,泾州的贞女兕先氏,姚氏的妻子杨氏,张洪初的妻子刘氏,董景起的妻子张氏。

阳尼的妻子高氏,史映周的妻子耿氏,任城国太妃孟氏,苟金龙的妻子刘氏,卢元礼的妻子李氏,河东的孝女姚氏,刁思遵的妻子鲁氏。

妇女的职责,主要在于纺织、烹饪等家务事。至于像嫫母教导轩辕宫,娥皇成就舜的事业,涂山三母使两个国家昌盛,这些都不是普通妇女所能做到的。如果有明辨是非、坚守节操、文才辩才兼备的妇女,她们的声名从闺房中传出,显赫于列国,子政在前代收集她们的事迹,元凯在后代编撰,随时记录,历代都不乏其人。现在记载魏朝可知的妇女事迹为《列女传》。

中书侍郎清河崔览的妻子封氏,是勃海人,散骑常侍封恺的女儿。她聪明有才识,记忆力强,对当时的事情了解很多,当时的妇女没有人能比得上她。李敷、公孙文叔虽然地位显赫,但对近世的事情有不了解的,都会去请教她。

勃海封卓的妻子,是彭城刘氏的女儿。结婚的当晚,封卓在京城做官,后来因事被处死。刘氏在家忽然梦见封卓已死,悲伤哭泣不止。她的嫂子们劝她也不听,过了十天,噩耗果然传来,她愤恨叹息而死。当时的人将她比作秦嘉的妻子。中书令高允认为她的义气高尚但名声不显,为她写了一首诗:“天地正位,人伦开始。制定夫妇之道,继承先业。虽然是异族,但气质自然。生时同室,死后同穴。封生通达,卓为时贤。内心和谐,外表多变。谁能作配,能应其选。实有华族,生出淑女。京城与乡野不同,山川相隔。奉王命,驰骋在路。公务繁忙,私义显赫。因媒致币,一夜成婚。我初成年,她尚年幼。形由礼比,情以趣谐。愿望难常,影迹易乖。悠悠言迈,戚戚长怀。时值险难,横离尘网。伏锧就刑,身分土壤。千里虽远,应如影响。良嫔洞感,发于梦想。仰惟亲命,俯寻嘉好,谁谓会浅,义深情到。毕志守穷,誓不二嫁。何以验之?殒身是效。人之处世,孰不厚生。必存于义,所重则轻。结忿钟心,甘就幽冥。永捐堂宇,长辞母兄。茫茫中野,翳翳孤丘。葛藟冥蒙,荆棘四周。理苟不昧,神必俱游。异哉贞妇,旷世靡畴。”

钜鹿魏溥的妻子,是常山房氏的女儿。她的父亲房堪,是慕容垂的贵乡太守。房氏温柔顺从,聪明高尚,从小就有坚强的节操。十六岁时,魏溥病重将死,对她说:“人生如白驹过隙,死不足惜,但我的夙愿未能实现,恐怕无法传世了。我痛心母亲年老,家境贫寒,供奉无依;孩子年幼,祭祀孤危。所以我在黄泉之下也会抱怨。”房氏流泪回答说:“我有幸继承先人的教诲,侍奉君子,义在自尽。有志不能实现,这是命。夫人在堂,孩子尚在襁褓,我应当以身相许,感念长久的遗憾。”不久魏溥去世。在入殓时,房氏用刀割下左耳,投入棺中,说:“鬼神有知,我们在黄泉相见。”血流如注,参加丧礼的人都感到哀伤和恐惧。她的婆婆刘氏停止哭泣,对她说:“新妇何必如此!”房氏回答说:“新妇年少不幸,实在担心父母不能理解我的至情,希望以此自誓。”听到的人无不感动。当时她的儿子魏缉还未满百日,她在后房抚养他,从未出门。她终身不听音乐,不参加宴会。魏缉十二岁时,房氏的父母还在,于是她回娘家。她的父兄还有异议,魏缉偷偷听到,告诉母亲。房氏驾车假装去别处,于是直接回家,她的家人不知道。走了几十里才发觉。她的兄弟来追,房氏哀叹但不回头。她的意志如此坚定。她教导一个儿子,有母亲的仪态和法度。魏缉交游有名望的人,她就亲自准备酒饭;有不如自己的人,她就屏退不吃饭,直到对方悔过才吃。她善于诱导和严格教导,都是如此。她六十五岁去世。魏缉的事迹在《序传》中。魏缉的儿子魏悦是济阴太守,吏民立碑颂扬他的德行。金紫光禄大夫高闾为他写碑文,序中说:“祖母房氏在年少时,艰难守志,秉持恭妻的操守,表现出自毁的诚心。”又颂扬说:“至于处士,早逝。伉俪秉志,识茂行高。残形显操,誓敦久要。诞兹令胤,幽咸乃昭。”魏溥未做官就去世,所以称他为处士。

乐部郎胡长命的妻子张氏,侍奉婆婆王氏非常谨慎。太安年间,京城禁酒,张氏因为婆婆年老且患病,私自酿酒,被有司发现。王氏到官府自首说:“我年老多病需要酒,在家私自酿酒,是我做的。”张氏说:“婆婆年老患病,我主持家事,婆婆不知道酿酒,罪在我。”主司怀疑她的罪,不知如何处理。平原王陆丽将情况上奏,高宗认为她义气而赦免了她。

平原鄃县的女子孙氏男玉,她的丈夫被灵县的百姓杀害。她追捕仇人,男玉想亲手杀死仇人,她的弟弟阻止她,但她不听。男玉说:“女人出嫁,以丈夫为天,应当亲自报仇,怎么能假手他人!”于是用杖打死仇人。有司判处她死刑,上报朝廷。显祖下诏说:“男玉重视节操轻视生命,因义犯法,根据情节定罪,理在可原,特赦免她。”

清河房爱亲的妻子崔氏,是同郡崔元孙的女儿。她性格严明高尚,博览群书,见多识广。她的儿子景伯、景光,崔氏亲自教授经义,学问品行都很出色,都是当时的名士。景伯是清河太守,每有疑难案件,常常先请教她。贝丘的百姓列子不孝,官吏想治他的罪。景伯为此悲伤,告诉母亲。母亲说:“我听说听不如见,山民没有见过礼教,怎么能责备他们呢?只要叫他的母亲来,我和她同住。她的儿子放在你身边,让他看你如何侍奉我,或许他会自己改正。”景伯于是召来他的母亲,崔氏让她住在榻上,与她一起吃饭。景伯的温清,她的儿子侍立在堂下。不到十天,他就悔过请求回家。崔氏说:“他虽然脸上惭愧,但心里未必,暂且可以放他。”过了二十多天,她的儿子叩头流血,她的母亲哭泣请求回家,然后才同意,最终以孝闻名。她的见识和度量如此,最终寿终正寝。

泾州的贞女兕先氏,许配给彭老生为妻,聘礼已经完成,但还未举行婚礼。兕先氏行为贞淑,家境贫寒,常常自己挑水,供养父母。老生经常去逼迫她,她说:“与你的婚礼虽然完成,但两家多有变故,还未相见。怎么能不禀告父母,擅自侮辱我!如果强行非礼,我宁愿死。”于是不肯顺从。老生愤怒地刺杀了她,拿走她的衣服。她还能说话,临死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魏书-列传-卷八十-注解

织纴组紃:织纴指织布,组紃指编织,泛指妇女的家务劳动。

酒浆醯醢:酒浆指酒,醯醢指醋和肉酱,泛指厨房中的调味品。

嫫训轩宫:嫫指嫫母,传说中黄帝的妃子,以贤德著称;轩宫指黄帝的宫殿。

娥成舜业:娥指娥皇,舜的妃子,以贤德著称;舜业指舜的功业。

涂山三母:涂山指涂山氏,禹的妻子,以贤德著称;三母指禹的三位妃子。

克昌二邦:克昌指使国家昌盛;二邦指两个国家。

子政集之于前:子政指刘向,西汉学者,曾编撰《列女传》。

元凯编之于后:元凯指皇甫谧,西晋学者,曾编撰《列女传》。

中书侍郎:古代官名,负责起草诏令、文书等。

散骑常侍:古代官名,负责侍从皇帝、顾问应对等。

勃海:古代地名,今河北沧州一带。

彭城:古代地名,今江苏徐州一带。

秦嘉妻:秦嘉,东汉人,其妻徐淑以贞节著称。

中书令:古代官名,负责起草诏令、文书等。

高允:北魏学者,曾任中书令。

钜鹿:古代地名,今河北邢台一带。

常山:古代地名,今河北石家庄一带。

慕容垂:十六国时期后燕的建立者。

贵乡太守:古代官名,负责管理贵乡地区。

乐部郎:古代官名,负责音乐事务。

太安:北魏孝文帝的年号(455-459年)。

平原:古代地名,今山东德州一带。

鄃县:古代地名,今山东平原一带。

灵县:古代地名,今山东临清一带。

显祖:北魏孝文帝的庙号。

清河:古代地名,今河北清河一带。

贝丘:古代地名,今山东临清一带。

泾州:古代地名,今甘肃泾川一带。

彭老生:人名,具体不详。

执节自固:坚持自己的节操,不轻易改变立场。

贞淑:指女子贞洁贤淑。

草莱:指荒芜之地,比喻贫贱的处境。

古迹:指古代的行为规范或道德标准。

痴姨:指行为古怪、不合常理的姨母。

识机:指洞察时机,有预见性。

蔬食长斋:指长期吃素,不沾荤腥。

阖棺:指死亡,比喻终身。

标榜门闾:指在门庭上立碑表彰。

勒兵登陴:指带领士兵登上城墙。

澍雨:指及时雨,比喻解救困境的及时帮助。

贞孝女宗:指贞洁孝顺的女子典范。

孝德里:指以孝德命名的里巷。

贞夫节妇:指贞洁的丈夫和节操的妻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魏书-列传-卷八十-评注

《列女传》是中国古代一部专门记载女性事迹的传记作品,本文节选自《魏书·列女传》,主要记载了北魏时期几位著名女性的生平事迹。这些女性或以其才识、或以其贞节、或以其孝行,展现了古代女性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

首先,本文通过列举多位女性的名字,展现了北魏时期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这些女性不仅在家务劳动中表现出色,还在社会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崔览妻封氏以其才识和聪辩,成为当时妇女中的佼佼者,甚至李敷、公孙文叔等权贵也向她请教。

其次,本文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女性的贞节和孝行。例如,封卓妻刘氏在得知丈夫去世后,哀泣不止,最终愤叹而死,其贞节堪比秦嘉妻。魏溥妻房氏在丈夫去世后,割耳自誓,终身守节,展现了极高的贞操。平原女子孙氏男玉为夫报仇,不惜以身犯法,最终得到皇帝的赦免,展现了女性的勇敢和义气。

再次,本文通过女性的教育事迹,展现了古代女性在教育子女方面的重要作用。例如,房爱亲妻崔氏亲自教授儿子经义,使其成为当世名士。崔氏还通过身教言传,感化不孝之子,使其悔过自新,展现了女性的智慧和识度。

最后,本文通过女性的悲惨遭遇,展现了古代女性的不幸命运。例如,泾州贞女兕先氏因拒绝彭老生的非礼要求而被刺杀,展现了女性的贞烈和无奈。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记载北魏时期几位著名女性的生平事迹,展现了古代女性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女性的不幸命运。这些女性的故事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这段古文通过多个故事展现了古代女性的贞洁、孝顺和节操,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道德的高度重视。首先,老生与女子的故事揭示了女性在面临强暴时的坚贞不屈,最终以死明志,体现了古代女性对贞洁的极端重视。其次,姚氏妇杨氏的故事则展示了女性在贫困中坚守节操,拒绝接受富贵亲戚的施舍,表现出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

荥阳京县人张洪初妻刘氏和陈留董景起妻张氏的故事则强调了女性在丈夫早逝后,坚守贞操、孝顺舅姑的行为,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寡妇守节的期望。渔阳太守阳尼妻高氏的故事则展示了女性在学识和文才方面的成就,说明古代女性并非完全被束缚在家庭之中,也有机会在文化领域有所建树。

任城国太妃孟氏和苟金龙妻刘氏的故事则进一步展现了女性在危难时刻的勇敢和智慧。孟氏在城陷之际,亲自率兵守城,激励将士,最终保全城池;刘氏则在丈夫病重时,率领城民抵抗敌军,展现了女性的领导才能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贞孝女宗和河东姚氏女的故事则突出了女性对父母的孝顺,尤其是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亲的极度哀痛,甚至不惜以死相随,体现了古代孝道的极端化。荥阳刁思遵妻鲁氏的故事则展示了女性在婚姻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宁死不嫁,反映了古代女性对婚姻自主权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女性形象,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女性贞洁、孝顺和节操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揭示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多重角色。这些故事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为后世提供了关于女性道德和行为的典范。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魏书-列传-卷八十》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062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