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温病条辨-卷四-杂说-治血论

作者: 吴鞠通(1758年—1836年),清代医学家。他以研究温病学闻名,著有《温病条辨》。

年代:清代(19世纪初)。

内容简要:共6卷,系统论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书中提出了“三焦辨证”的理论,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温病条辨-卷四-杂说-治血论-原文

人之血,即天地之水也,在卦为坎(坎为血卦)治水者不求之水之所以治,而但曰治水,吾未见其能治也。

盖善治水者,不治水而治气。

坎之上下两阴爻,水也;坎之中阳,气也;其原分自干之中阳,干之上下两阳,臣与民也;干之中阳,在上为君,在下为师;天下有君师各行其道于天下,而彝伦不叙者乎?

天下有彝伦攸叙,而水不治者乎?

此《洪范》所以归本皇极,而与《禹贡》相为表里者也。

故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

盖阳能统阴,阴不能统阳;气能生血,血不能生气。

至于治之之法,上焦之血,责之肺气,或心气;中焦之血,责之胃气,或脾气;下焦之血,责之肝气、肾气、八脉之气。

治水与血之法,间亦有用通者,开支河也;有用塞者,崇堤防也。

然皆已病之后,不得不与治其末;而非未病之先,专治其本之道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温病条辨-卷四-杂说-治血论-译文

人的血液,就如同天地间的水,在八卦中对应坎卦(坎卦象征血)。那些治理水的人不去探究水为何能被治理,而只是说治理水,我从未见过他们能真正治理好水。

真正善于治理水的人,不是直接治理水,而是治理气。

坎卦的上下两个阴爻代表水,中间的阳爻代表气;气的源头来自乾卦中间的阳爻,乾卦的上下两个阳爻代表臣民;乾卦中间的阳爻,在上为君主,在下为师长;天下有君主和师长各自在天下行其道,而伦理秩序却无法维持的吗?

天下有伦理秩序得以维持,而水却无法治理的吗?

这就是《洪范》将根本归于皇极,与《禹贡》相互表里的原因。

因此,善于治理血液的人,不追求有形之血,而追求无形之气。

因为阳能统御阴,阴不能统御阳;气能生血,血不能生气。

至于治理的方法,上焦的血液,责任在于肺气或心气;中焦的血液,责任在于胃气或脾气;下焦的血液,责任在于肝气、肾气以及八脉之气。

治理水和血液的方法,有时也需要用疏通的方法,比如开辟支流;有时需要用堵塞的方法,比如加固堤防。

然而这些都是已经生病之后,不得不去治理其末端;而不是在未病之前,专注于治理其根本的方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温病条辨-卷四-杂说-治血论-注解

坎:坎是八卦之一,象征水,代表险陷、流动。在本文中,坎卦被用来比喻血,强调其流动性和重要性。

干:干是八卦之一,象征天,代表创造、领导。在本文中,干卦的中阳爻被用来比喻君和师,强调其在社会中的领导和教育作用。

洪范:《洪范》是《尚书》中的一篇,主要讲述了古代的政治哲学和宇宙观,强调皇极(即皇权的中心)的重要性。

禹贡:《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主要记录了大禹治水的功绩和古代的地理知识,与《洪范》相呼应,共同体现了古代的政治和自然观念。

彝伦:彝伦指的是社会的伦理秩序和道德规范,强调社会和谐与秩序的重要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温病条辨-卷四-杂说-治血论-评注

本文通过将人体之血与天地之水相类比,深入探讨了治理水与治理血的内在联系。作者运用八卦中的坎卦和干卦,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体生理相结合,体现了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坎卦象征水,干卦象征天,通过这两卦的阴阳爻变化,作者阐述了气与血的关系,强调了气在治理血中的主导作用。

在文化内涵方面,本文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思想。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二气和五行(金、木、水、火、土)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是维持自然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本文通过气与血的关系,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思想,强调了阳气在维持生命和社会秩序中的重要性。

从艺术特色来看,本文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将血比作水,将气比作阳,作者不仅形象地解释了人体生理现象,还将其与自然现象和社会秩序相联系,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博学多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既具有科学性,又富有文学性。

在历史价值方面,本文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洪范》和《禹贡》的引用,作者不仅展示了古代经典著作的智慧,还强调了皇极和伦理秩序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这种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哲学和社会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对血与气、水与气的深入探讨,不仅揭示了人体生理的内在规律,还体现了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深远的历史价值,使得本文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重要文献。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温病条辨-卷四-杂说-治血论》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053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