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悟真篇-绝句六十四首

作者: 张伯端(984年—1082年),字平叔,北宋道教内丹派代表人物。他以内丹修炼理论闻名,被尊为“紫阳真人”。

年代:北宋(11世纪)。

内容简要:共1卷,是道教内丹修炼的经典著作。书中通过诗词的形式,阐述了内丹修炼的理论和方法,强调“性命双修”,对后世道教修炼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悟真篇-绝句六十四首-原文

绝句六十四首(按周易六十四卦)

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

安炉立鼎法乾坤,锻炼精华制魄魂,聚散氤氲成变化,敢将玄妙等闲论。

休泥丹灶费工夫,炼药须寻偃月炉。自有天然真火候,不须柴炭及吹嘘。

偃月炉中玉蕊生,朱砂鼎内水银平,只因火力调和后,种得黄芽渐长成。

咽津纳气是人行,有物方能造化生。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

调合铅汞要成丹,大小无伤两国全。若问真铅是何物,蟾光终日照西川。

未炼还丹莫入山,山中内外尽非铅。此般至宝家家有,自是愚人识不全。

竹破须将竹补宜,抱鸡当用卵为之。万般非类徒劳力,争似真铅合圣机。

虚心实腹义惧深,只为虚心要识心。不若炼铅先实腹,且教收取满堂金。

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弃捐;此是用铅真妙诀,用铅不用是诚言。

梦谒西华到九天,真人授我指元篇。其中简易无多语,只是教人炼汞铅。

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

坎电烹轰金水方,火发昆仑阴与阳。二物若还和合了,自然丹熟遍身香。

离坎若还无戊己,虽含四象不成丹。只缘彼此怀真土,遂使金丹有返还。

日居离位翻为女,坎配蟾宫却是男;不会个中颠倒意,休将管见事高谈。

取将坎内心中实,点化离宫腹内阴;从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尽由心。

震龙汞出自离乡,兑虎铅生在坎方,二物总因儿产母,五行全要入中央。

月才天际半轮明,早有龙吟虎啸声。便好用功修二八,一时辰内管丹成。

华岳岩头雄虎啸,扶桑海底牝龙吟。黄婆自解相媒合,遣作夫妻共一心。

赤龙黑虎各西东,四象交加戊己中。复姤自此能运用,金丹谁道不成功。

西山白虎正猖狂,东海青龙不可当,两手捉来令死斗,化成一块紫金霜。

先且观天明五贼,次须察地以安民。民安国富方求战,战罢方能见圣人。

用将须分左右军,饶他为主我为宾。劝君临阵休轻敌,恐丧吾家无价珍。

火生于木本藏锋,不会钻研莫强攻。祸发总因斯害己,要须制伏觅金公。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在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将姹女结亲情。

姹女游行自有方,前行须短后须长,归来却入黄婆舍,嫁个金公作老郎。

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大都全藉修持力,毫发差殊不结丹。

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著于文。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仔细论。

八月十五玩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到一阳才动处,便宜进火莫延迟。

一阳才动作丹时,铅鼎温温照幌帷。受气之初容易得,抽添运用切防危。

玄珠有象逐阳生,阳极阴消渐剥形。十月霜飞丹始熟,此时神鬼也须惊。

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采得归来炉里锻,炼成温养自烹煎。

长男乍饮西方酒,少女初开北地花,若使青娥相见后,一时关锁在黄家。

兔鸡之月及其时,刑得临门药象之。到此金丹宜沐浴,若还加火必倾危。

日月三旬一遇逢,以时易日法神功。守城野战知凶吉,增得灵砂满鼎红。

否泰才交万物盈,屯蒙二卦禀生成。此中得意休求象,若究群爻谩役情。

卦中设象本仪形,得意忘言意自明。举世迷人惟执象,却行卦气望飞升。

天地盈虚自有时,审能消息始知机。由来庚甲申明令,杀尽三尸道可期。

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真精即返黄金室,一颗灵光永不离。

玄牝之门世罕知,只将口鼻妄施为。饶君吐纳经千载,争得金乌搦兔儿。

异名同出少人知,两者玄玄是要机。保命全形明损益,紫金丹药最灵奇。

始于有作人难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见无为为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

黑中有白为丹母,雄里藏雌是圣胎。太乙在炉宜镇守,三田宝聚应三台。

恍惚之中寻有象,杳冥之内觅真精。有无从此自相入,未见如何想得成。

四象会时玄体就,五行全处紫金明,脱胎入口身通圣,无限龙神尽失惊。

华池宴罢月澄辉,跨个金龙访紫微。从此众仙相见后,海田陵谷任迁移。

要知金液还丹法,须向家园下种栽,不假吹嘘并着力,自然丹熟脱真胎。

休施巧伪为功力,认取他家不死方。壶内旋添延命酒,鼎中收取返魂浆。

雪山一味好醍醐,倾入东阳造化炉。若过昆仑西北去,张骞始得见麻姑。

不识阳精及主宾,知他那个是疏亲?房中空闭尾闾穴,误杀阎浮多少人!

万物芸芸各返根,返根复命即长存。知常返本人难会,妄作招凶往往闻。

欧冶亲传铸剑方,莫邪金水配柔刚。炼成便会知人意,万里诛妖一电光。

敲竹唤龟吞玉芝,鼓琴招凤饮刀圭。迩来透体金光现,不与凡人话此规。

药逢气类方成象,道在希夷合自然。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语实堪听。若言九载三年者,尽是迁延款日辰。

大药修之有易难,也知由我亦由天。若非修行积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

三才相盗及其时,道德神仙隐此机。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证无为。

阴符宝字愈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

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只为金丹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

了了心猿方寸机,三千功行与天齐。自然有鼎烹龙虎,何必担家恋子妻。

未炼还丹

即速炼,炼了还须知止足。

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

须将死户为生户,莫执生门号死门;

若会杀机明反复,始知害里却生恩。

祸福由来互倚伏,还如影响相随逐。

若能转此生杀机,反掌之间灾变福。

修行混俗且和光,圆即圆兮方即方。

显晦逆从人莫测,教人争得见行藏。

五言四韵一首(以象太乙含真气)

女子著青衣,郎君披素练。

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

恍惚里相逢,杳冥中有变。

一霎火焰飞,真人自出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悟真篇-绝句六十四首-译文

绝句六十四首(按周易六十四卦)

首先以乾坤为炼丹的鼎器,其次用乌兔药来烹炼,既然已经将这两物驱入黄道,怎能不让金丹自然生成?

安放炉鼎效法乾坤,锻炼精华以制伏魂魄,聚散变化如氤氲之气,岂敢将玄妙之理轻易谈论。

不要执着于丹灶而浪费工夫,炼药必须寻找偃月炉。自有天然的真火候,不需要柴炭和吹嘘。

偃月炉中生出玉蕊,朱砂鼎内水银平静,只因火力调和后,黄芽逐渐长成。

咽津纳气是人的行为,有物才能造化生成。鼎内若无真种子,就像用水火煮空锅。

调和铅汞以成丹,大小无伤两国全。若问真铅是什么,蟾光终日照西川。

未炼还丹不要入山,山中内外皆非铅。这种至宝家家都有,只是愚人认识不全。

竹破须用竹来补,抱鸡当用卵来孵。万般非类徒劳无功,怎比得上真铅合圣机。

虚心实腹的意义深远,只为虚心要识心。不如先炼铅实腹,且教收取满堂金。

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弃捐;这是用铅的真妙诀,用铅不用是诚言。

梦中谒见西华到九天,真人授我指元篇。其中简易无多语,只是教人炼汞铅。

道从虚无中生出一气,便从一气产生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展开。

坎电烹轰金水方,火发昆仑阴与阳。二物若还和合了,自然丹熟遍身香。

离坎若还无戊己,虽含四象不成丹。只缘彼此怀真土,遂使金丹有返还。

日居离位翻为女,坎配蟾宫却是男;不会个中颠倒意,休将管见事高谈。

取将坎内心中实,点化离宫腹内阴;从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尽由心。

震龙汞出自离乡,兑虎铅生在坎方,二物总因儿产母,五行全要入中央。

月才天际半轮明,早有龙吟虎啸声。便好用功修二八,一时辰内管丹成。

华岳岩头雄虎啸,扶桑海底牝龙吟。黄婆自解相媒合,遣作夫妻共一心。

赤龙黑虎各西东,四象交加戊己中。复姤自此能运用,金丹谁道不成功。

西山白虎正猖狂,东海青龙不可当,两手捉来令死斗,化成一块紫金霜。

先且观天明五贼,次须察地以安民。民安国富方求战,战罢方能见圣人。

用将须分左右军,饶他为主我为宾。劝君临阵休轻敌,恐丧吾家无价珍。

火生于木本藏锋,不会钻研莫强攻。祸发总因斯害己,要须制伏觅金公。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在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将姹女结亲情。

姹女游行自有方,前行须短后须长,归来却入黄婆舍,嫁个金公作老郎。

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大都全藉修持力,毫发差殊不结丹。

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著于文。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仔细论。

八月十五玩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到一阳才动处,便宜进火莫延迟。

一阳才动作丹时,铅鼎温温照幌帷。受气之初容易得,抽添运用切防危。

玄珠有象逐阳生,阳极阴消渐剥形。十月霜飞丹始熟,此时神鬼也须惊。

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采得归来炉里锻,炼成温养自烹煎。

长男乍饮西方酒,少女初开北地花,若使青娥相见后,一时关锁在黄家。

兔鸡之月及其时,刑得临门药象之。到此金丹宜沐浴,若还加火必倾危。

日月三旬一遇逢,以时易日法神功。守城野战知凶吉,增得灵砂满鼎红。

否泰才交万物盈,屯蒙二卦禀生成。此中得意休求象,若究群爻谩役情。

卦中设象本仪形,得意忘言意自明。举世迷人惟执象,却行卦气望飞升。

天地盈虚自有时,审能消息始知机。由来庚甲申明令,杀尽三尸道可期。

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真精即返黄金室,一颗灵光永不离。

玄牝之门世罕知,只将口鼻妄施为。饶君吐纳经千载,争得金乌搦兔儿。

异名同出少人知,两者玄玄是要机。保命全形明损益,紫金丹药最灵奇。

始于有作人难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见无为为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

黑中有白为丹母,雄里藏雌是圣胎。太乙在炉宜镇守,三田宝聚应三台。

恍惚之中寻有象,杳冥之内觅真精。有无从此自相入,未见如何想得成。

四象会时玄体就,五行全处紫金明,脱胎入口身通圣,无限龙神尽失惊。

华池宴罢月澄辉,跨个金龙访紫微。从此众仙相见后,海田陵谷任迁移。

要知金液还丹法,须向家园下种栽,不假吹嘘并着力,自然丹熟脱真胎。

休施巧伪为功力,认取他家不死方。壶内旋添延命酒,鼎中收取返魂浆。

雪山一味好醍醐,倾入东阳造化炉。若过昆仑西北去,张骞始得见麻姑。

不识阳精及主宾,知他那个是疏亲?房中空闭尾闾穴,误杀阎浮多少人!

万物芸芸各返根,返根复命即长存。知常返本人难会,妄作招凶往往闻。

欧冶亲传铸剑方,莫邪金水配柔刚。炼成便会知人意,万里诛妖一电光。

敲竹唤龟吞玉芝,鼓琴招凤饮刀圭。迩来透体金光现,不与凡人话此规。

药逢气类方成象,道在希夷合自然。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语实堪听。若言九载三年者,尽是迁延款日辰。

大药修之有易难,也知由我亦由天。若非修行积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

三才相盗及其时,道德神仙隐此机。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证无为。

阴符宝字愈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

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只为金丹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

了了心猿方寸机,三千功行与天齐。自然有鼎烹龙虎,何必担家恋子妻。

未炼还丹

要迅速修炼,修炼之后还要知道适可而止。

如果心中仍然贪得无厌,难免有一天会遭受耻辱。

应该将死亡的门户转化为生存的门户,不要执着于生存的门户而称之为死亡的门户;

如果能够理解杀机的反复变化,就会明白在伤害中反而会产生恩惠。

祸福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的,就像影子和回声一样相互跟随。

如果能够转变这种生杀的机制,瞬间就能将灾祸转化为福气。

修行要与世俗混同,并且和谐相处,圆的就是圆的,方的就是方的。

显达与隐晦、顺从与逆反,人们难以预测,教人如何能够看透行为的真相。

五言四韵一首(象征太乙含真气)

女子穿着青衣,男子披着素色的练衣。

看到它却不能使用,使用它却看不到。

在恍惚中相遇,在幽暗中发生变化。

一瞬间火焰飞起,真人自然显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悟真篇-绝句六十四首-注解

乾坤:在《周易》中,乾代表天,坤代表地,是宇宙间最基本的两种力量,象征着创造与承载。

乌兔:乌指太阳,兔指月亮,这里指的是日月精华,象征着阴阳二气。

黄道:天文学上指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轨迹,这里比喻为修炼的路径或境界。

金丹:道教修炼术语,指通过内丹修炼达到的一种高级境界,象征着长生不老和超凡脱俗。

偃月炉:道教炼丹术语,比喻修炼者体内的丹田,是修炼内丹的重要部位。

黄芽:道教炼丹术语,指修炼初期体内产生的真气,象征着生命的萌芽。

铅汞:道教炼丹术语,铅代表阴,汞代表阳,是修炼内丹的基本元素。

蟾光:指月光,象征着阴性的力量。

真铅:道教炼丹术语,指修炼者体内的真气,是修炼内丹的关键。

虚心实腹:道教修炼术语,指修炼者要保持内心的空虚和腹部的充实,以达到内外平衡。

坎离:《周易》中的两个卦象,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象征着阴阳的对立与统一。

戊己:道教炼丹术语,指修炼者体内的土元素,是调和阴阳的关键。

震龙兑虎:道教炼丹术语,震代表雷,兑代表泽,龙和虎分别象征着阳和阴的力量。

黄婆:道教炼丹术语,指修炼者体内的土元素,是调和阴阳的媒介。

姹女:道教炼丹术语,指修炼者体内的阴性能量。

金公:道教炼丹术语,指修炼者体内的阳性能量。

玄珠:道教炼丹术语,指修炼者体内的真气,象征着内丹的成熟。

谷神:道教术语,指修炼者体内的生命力,象征着长生不老。

玄牝:道教术语,指修炼者体内的生殖力,象征着生命的源泉。

太乙:道教术语,指修炼者体内的元气,象征着生命的根本。

三田:道教术语,指修炼者体内的三个重要部位,分别是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

希夷:道教术语,指修炼者达到的一种无欲无求的境界,象征着超凡脱俗。

阴符:道教经典《阴符经》,是道教修炼的重要经典之一。

道德:道教经典《道德经》,是道教修炼的重要经典之一。

颜闵:指颜回和闵子骞,是孔子的两位著名弟子,象征着智慧和德行。

炼:修炼,指通过修炼身心以达到某种境界。

止足:知足,知道适可而止。

持盈:保持满盈的状态,比喻不知节制。

殆辱:危险和耻辱。

死户:比喻困境或绝境。

生户:比喻生机或出路。

生门:比喻生存的机会或途径。

死门:比喻死亡或绝境。

杀机:危险或危机。

反复:变化无常。

害里却生恩:在危险中反而得到恩惠。

祸福:祸患和福气。

倚伏:相互依存和转化。

影响:如影随形,比喻紧密相连。

转此生杀机:将危机转化为机遇。

反掌之间:形容时间极短。

修行:修炼身心,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

混俗:与世俗混同。

和光:与光和谐,比喻与世俗和谐相处。

圆即圆兮方即方:比喻顺应自然,不刻意改变。

显晦:显明和隐晦。

逆从:逆来顺受。

行藏:行止,行为举止。

太乙含真气:太乙,道教中的至高神;真气,指天地间的精华之气。

女子著青衣:女子穿着青衣,象征阴柔。

郎君披素练:男子披着素练,象征阳刚。

恍惚:模糊不清。

杳冥:深远幽暗。

一霎:一瞬间。

火焰飞:比喻灵感的迸发。

真人:道教中指得道之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悟真篇-绝句六十四首-评注

《绝句六十四首》以《周易》六十四卦为框架,通过炼丹术语和道教修炼的象征手法,表达了修炼内丹、追求长生不老的哲学思想。诗中反复提及的‘乾坤’、‘乌兔’、‘黄道’等词汇,不仅是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描绘,更是对修炼者内心境界的隐喻。通过这些象征性的语言,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理想。

诗中的‘金丹’、‘黄芽’、‘铅汞’等炼丹术语,象征着修炼者通过内丹修炼达到的一种高级境界。这些术语不仅仅是道教修炼的技术性描述,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探讨。诗人通过这些术语,表达了对生命永恒和超凡脱俗的追求。

诗中的‘坎离’、‘戊己’、‘震龙兑虎’等词汇,象征着阴阳的对立与统一。这些词汇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描绘,更是对修炼者内心境界的隐喻。通过这些象征性的语言,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理想。

诗中的‘黄婆’、‘姹女’、‘金公’等词汇,象征着修炼者体内的阴阳能量。这些词汇不仅是对修炼技术的描述,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探讨。诗人通过这些术语,表达了对生命永恒和超凡脱俗的追求。

诗中的‘玄珠’、‘谷神’、‘玄牝’等词汇,象征着修炼者体内的真气、生命力和生殖力。这些词汇不仅是对修炼技术的描述,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探讨。诗人通过这些术语,表达了对生命永恒和超凡脱俗的追求。

诗中的‘太乙’、‘三田’、‘希夷’等词汇,象征着修炼者体内的元气、重要部位和无欲无求的境界。这些词汇不仅是对修炼技术的描述,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探讨。诗人通过这些术语,表达了对生命永恒和超凡脱俗的追求。

诗中的‘阴符’、‘道德’、‘颜闵’等词汇,象征着道教修炼的经典和智慧。这些词汇不仅是对修炼技术的描述,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探讨。诗人通过这些术语,表达了对生命永恒和超凡脱俗的追求。

总的来说,《绝句六十四首》通过丰富的象征手法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表达了修炼内丹、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这些诗篇不仅是对道教修炼技术的描述,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探讨,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这段古文蕴含了丰富的道教思想和修行智慧。首先,文中强调了修炼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指出修炼并非无止境,需知止足,否则可能招致危险和耻辱。这种思想体现了道教的‘中庸’之道,即在追求境界提升的同时,也要懂得节制和平衡。

其次,文中提到‘须将死户为生户,莫执生门号死门’,这是对生死观的深刻阐释。道教认为生死是相互转化的,困境中可能蕴藏着生机,而生门也可能变成死门。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体现了道教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再次,文中提到‘祸福由来互倚伏,还如影响相随逐’,这是对祸福关系的精辟论述。道教认为祸福相依,如同影随形,相互转化。这种思想教导人们在面对祸福时,应保持平和的心态,顺应自然,方能转危为安。

此外,文中还提到‘修行混俗且和光,圆即圆兮方即方’,这是对修行者处世态度的指导。修行者应与世俗和谐相处,不刻意改变自己,顺应自然,方能达到‘显晦逆从人莫测’的境界。这种思想体现了道教的‘无为而治’理念。

最后,文中以‘五言四韵一首’的形式,描绘了‘女子著青衣,郎君披素练’的景象,象征阴阳和谐。‘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则暗示了道教的玄妙之处,即道不可见,却无处不在。‘恍惚里相逢,杳冥中有变’则进一步强调了道的玄妙和变化无常。‘一霎火焰飞,真人自出现’则象征着修行者在顿悟中得道成真。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道教对修行、生死、祸福、处世等方面的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悟真篇-绝句六十四首》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019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