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悟真篇-七言四韵一十六首

作者: 张伯端(984年—1082年),字平叔,北宋道教内丹派代表人物。他以内丹修炼理论闻名,被尊为“紫阳真人”。

年代:北宋(11世纪)。

内容简要:共1卷,是道教内丹修炼的经典著作。书中通过诗词的形式,阐述了内丹修炼的理论和方法,强调“性命双修”,对后世道教修炼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悟真篇-七言四韵一十六首-原文

七言四韵一十六首(以表二八之数)

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贪利禄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人生虽有百年期,夭寿穷通莫预知。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内已眠尸。妻财抛下非君有,罪业将行难自欺。大药不求争得遇,知之不炼是愚痴。

学仙须是学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二物会时情性合,五行全处龙虎蟠。本因戊己为媒聘,遂使夫妻镇合欢。只候功成朝北阙,九霞光里驾翔鸾。

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缘我独异于人。自知颠倒由离坎,谁识浮沉定主宾。金鼎欲留朱里汞,玉池先下水中银。神功运火非终旦,现出深潭日一轮。

虎跃龙腾风浪粗,中央正位产玄珠。果生枝上终期熟,子在腹中岂有殊?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枢。须知大隐居廛市,何必深山守静孤。

人人自有长生药,自是迷徒枉把抛。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井蛙应谓无龙窟,篱鷃争知有凤巢。丹熟自然金满屋,何须寻草学烧茅。

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认本乡。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后不堪尝。送归土釜牢封固,次入流珠厮配当。药重一斤须二八,调停火候托阴阳。

休炼三黄及四神,若寻众草更非真。阴阳得类方交感,二八相当自合亲。潭底日红阴怪灭,山头月白药苗新。时人要识真铅汞,不是凡砂及水银。

阳里阴精质不刚,独修一物转羸尪。劳形按引皆非道,服气餐霞总是枉。举世谩求铅汞状,何时得见龙虎降?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元是药王。

好把真铅著意寻,莫教容易度光阴。但将地魄擒朱汞,自有天魂制水金。可谓道高龙虎伏,堪言德重鬼神钦。已知永寿齐天地,烦恼无由更上心。

黄芽白雪不难寻,达者须凭德行深。四象五行全藉土,三元八卦岂离壬。炼成灵质人难识,消尽阴魔鬼莫侵。欲向人间留秘诀,未逢一个是知音。

草木阴阳亦两齐,若还缺一不芳菲。初开绿叶阳先倡,次发红花阴后随。常道即斯为日用,真源返此有谁知?报言学道诸君子,不识阴阳莫乱为。

不识玄中颠倒颠,争知火里好栽莲。牵将白虎归家养,产个明珠似月圆。谩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出樊笼寿万年。

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己自归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是知太一含真气,十月胎圆入圣基。

不识真铅正祖宗,万般作用枉施功。休妻谩遣阴阳隔,绝粒徒教肠胃空。草木金银皆滓质,云霞日月属朦胧。更饶吐纳并存想,总与金丹事不同。

万卷仙经语总同,金丹只是此根宗。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在乾家交感宫。莫怪天机具漏泄,都缘学者自愚蒙。若人了得诗中意,立见三清太上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悟真篇-七言四韵一十六首-译文

七言四韵一十六首(以表二八之数)

不追求大道走出迷途,即使有贤才也不算是真正的丈夫。百年的光阴像石火一样短暂,一生的身世像水泡一样虚幻。只贪图利禄追求荣华富贵,不知不觉中容颜已经憔悴枯槁。试问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能否买来无常的不来?

人生虽然有百年的期限,但夭折、长寿、贫穷、富贵都无法预知。昨天还在街头骑马奔驰,今天却已经躺在棺材里。妻子和财富抛下后就不再属于你,罪业即将到来难以自欺。如果不追求大药,即使知道了也不去修炼,那就是愚痴。

学仙必须学天仙,只有金丹才是最根本的。两种物质相遇时情性相合,五行齐全时龙虎盘旋。本来因为戊己作为媒介,才使得夫妻永远合欢。只等功成后朝拜北阙,在九霞光中驾着翔鸾。

这个方法真是妙中更妙,都因为我与众不同。自己知道颠倒是由离坎引起的,谁能识别浮沉定主宾?金鼎想要留住朱里的汞,玉池先放下水中的银。神功运火不是一整天,现出深潭中的一轮太阳。

虎跃龙腾风浪汹涌,中央正位产生玄珠。果实长在枝上终究会成熟,孩子在腹中难道有什么不同?南北宗源翻动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枢。要知道大隐士隐居在集市中,何必在深山中守着孤独。

每个人都有长生的药,只是迷途的人白白抛弃了。甘露降临时天地合一,黄芽生长时坎离相交。井底的青蛙以为没有龙窟,篱笆上的小鸟怎知有凤巢。丹药成熟后自然金满屋,何必去寻找草木学烧茅。

要知道产药的源头,只在西南方向认本乡。铅遇到癸生时必须赶紧采集,金遇到望后就不堪品尝。送归土釜牢牢封固,接着放入流珠相配。药重一斤需要二八,调停火候依靠阴阳。

不要修炼三黄和四神,如果寻找众草就更不真实。阴阳得类才能交感,二八相当自然合亲。潭底的太阳红时阴怪消灭,山头的月亮白时药苗新生。时人要知道真铅汞,不是凡砂和水银。

阳里的阴精质地不刚,独自修炼一物反而会变得羸弱。劳形按引都不是道,服气餐霞总是枉然。全世界都在追求铅汞的形状,何时才能见到龙虎降伏?劝你穷取生身处,返本还元才是药王。

好好寻找真铅,不要轻易浪费光阴。只要用地魄擒住朱汞,自然有天魂制住水金。可以说道德高尚龙虎伏,可以说德行深厚鬼神钦。已经知道永寿与天地齐,烦恼无法再上心头。

黄芽白雪不难寻找,达者必须凭借深厚的德行。四象五行全靠土,三元八卦怎能离开壬。炼成灵质人难以识别,消尽阴魔鬼不敢侵犯。想要在人间留下秘诀,却未遇到一个知音。

草木的阴阳也是两齐,如果缺少一个就不会芬芳。初开绿叶时阳先倡,次发红花时阴后随。常道就是这样日用,真源返此有谁知道?告诉学道的各位君子,不识阴阳不要乱为。

不识玄中的颠倒颠,怎知火里好栽莲。牵来白虎回家养,产个明珠像月圆。不要守着药炉看火候,只要安神息任天然。群阴剥尽丹药成熟,跳出樊笼寿万年。

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白的人实在稀少。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己自归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知道太一含真气,十月胎圆入圣基。

不识真铅的正祖宗,万般作用都是枉费功夫。休妻谩遣阴阳隔,绝粒徒教肠胃空。草木金银都是渣滓,云霞日月属于朦胧。更别提吐纳并存想,总与金丹事不同。

万卷仙经的话总是一样的,金丹只是这个根本。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在乾家交感宫。不要怪天机泄露,都是因为学者自己愚蒙。如果人能理解诗中的意思,立刻见到三清太上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悟真篇-七言四韵一十六首-注解

大道:指宇宙的根本规律和真理,常用来比喻人生的正确道路或终极目标。

贤才:指有德行和才能的人,常用来形容有智慧和能力的人。

石火烁:比喻时间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石火指打火石的火花,烁指闪烁。

水泡浮:比喻人生的虚幻和无常,水泡指水中的气泡,浮指漂浮。

利禄:指财富和地位,常用来形容世俗的追求。

荣显:指荣耀和显赫,常用来形容社会地位的高贵。

形容暗悴枯:形容人的外貌和精神状态逐渐衰败,暗指暗淡,悴指憔悴,枯指枯萎。

堆金等山岳:比喻财富堆积如山,形容极其富有。

无常:佛教用语,指世间一切事物的变化无常,常用来比喻人生的不确定性。

夭寿穷通:指人的寿命长短和命运的顺逆,夭指早逝,寿指长寿,穷指困厄,通指顺利。

罪业:佛教用语,指因恶行而积累的业力,常用来比喻人生的罪过和报应。

大药:道教用语,指修炼内丹的灵药,常用来比喻修行的关键。

愚痴:指愚昧无知,常用来形容缺乏智慧的人。

天仙:道教用语,指修炼成仙的最高境界,常用来比喻修行的高深境界。

金丹:道教用语,指修炼内丹的最高成果,常用来比喻修行的终极目标。

二物会时情性合:指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融合,情性指阴阳二气的性质。

五行全处龙虎蟠:指五行(金、木、水、火、土)的调和与平衡,龙虎指阴阳二气,蟠指盘绕。

戊己:指天干中的戊和己,常用来比喻阴阳二气的调和。

夫妻镇合欢:比喻阴阳二气的和谐与融合,夫妻指阴阳二气,镇指稳定,合欢指和谐。

北阙:指皇宫的北门,常用来比喻朝廷或皇权。

九霞光里驾翔鸾:比喻修炼成仙后的境界,九霞指九天的霞光,翔鸾指飞翔的鸾鸟。

颠倒由离坎:指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颠倒与调和,离坎指八卦中的离卦和坎卦。

浮沉定主宾:指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升降与调和,浮沉指升降,主宾指阴阳二气的主次关系。

金鼎欲留朱里汞: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金鼎指炼丹的炉鼎,朱里汞指丹砂中的汞。

玉池先下水中银: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玉池指炼丹的池子,水中银指水银。

神功运火非终旦: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神功指修炼的功夫,运火指炼丹的火候。

深潭日一轮: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深潭指炼丹的炉鼎,日一轮指太阳。

虎跃龙腾风浪粗: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虎跃龙腾指阴阳二气的活跃,风浪粗指炼丹的火候。

中央正位产玄珠: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中央正位指炼丹的炉鼎,玄珠指内丹。

果生枝上终期熟: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果生枝上指内丹的形成,终期熟指内丹的成熟。

子在腹中岂有殊: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子在腹中指内丹的形成,岂有殊指内丹的成熟。

南北宗源翻卦象: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南北宗源指阴阳二气的来源,翻卦象指八卦的变化。

晨昏火候合天枢: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晨昏火候指炼丹的火候,合天枢指阴阳二气的调和。

大隐居廛市: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大隐指修炼的高深境界,廛市指世俗的繁华。

深山守静孤: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深山指远离世俗的地方,守静孤指修炼的孤独。

长生药:道教用语,指修炼内丹的灵药,常用来比喻修行的关键。

甘露降时天地合: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甘露指修炼的灵药,天地合指阴阳二气的调和。

黄芽生处坎离交: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黄芽指内丹的萌芽,坎离交指阴阳二气的调和。

井蛙应谓无龙窟: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井蛙指见识短浅的人,龙窟指修炼的高深境界。

篱鷃争知有凤巢: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篱鷃指见识短浅的人,凤巢指修炼的高深境界。

丹熟自然金满屋: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丹熟指内丹的成熟,金满屋指修炼的成果。

寻草学烧茅: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寻草指寻找灵药,烧茅指炼丹的火候。

产药川源处: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产药指内丹的形成,川源处指阴阳二气的来源。

西南认本乡: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西南指阴阳二气的来源,认本乡指修炼的根本。

铅遇癸生须急采: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铅指阴气,癸指阴气,急采指炼丹的火候。

金逢望后不堪尝: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金指阳气,望后指炼丹的火候,不堪尝指炼丹的失败。

送归土釜牢封固: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送归指炼丹的火候,土釜指炼丹的炉鼎,牢封固指炼丹的稳定。

次入流珠厮配当: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次入指炼丹的火候,流珠指内丹的形成,厮配当指阴阳二气的调和。

药重一斤须二八: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药重指内丹的分量,一斤指炼丹的火候,二八指阴阳二气的调和。

调停火候托阴阳: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调停指炼丹的火候,托阴阳指阴阳二气的调和。

三黄及四神:道教用语,指修炼内丹的灵药,三黄指硫磺、雄黄、雌黄,四神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众草:指各种草药,常用来比喻修炼内丹的灵药。

阴阳得类方交感: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得类指阴阳二气的调和,交感指阴阳二气的融合。

二八相当自合亲: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二八指阴阳二气的调和,相当指阴阳二气的平衡,合亲指阴阳二气的融合。

潭底日红阴怪灭: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潭底指炼丹的炉鼎,日红指炼丹的火候,阴怪灭指阴气的消散。

山头月白药苗新: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山头指炼丹的炉鼎,月白指炼丹的火候,药苗新指内丹的形成。

真铅汞:道教用语,指修炼内丹的灵药,真铅指阴气,汞指阳气。

凡砂及水银:指普通的砂石和水银,常用来比喻修炼内丹的灵药。

阳里阴精质不刚: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阳里指阳气,阴精指阴气,质不刚指阴阳二气的调和。

独修一物转羸尪: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独修指修炼的孤独,一物指内丹,转羸尪指修炼的失败。

劳形按引皆非道: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劳形指修炼的辛苦,按引指炼丹的火候,皆非道指修炼的失败。

服气餐霞总是枉: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服气指修炼的功夫,餐霞指炼丹的火候,总是枉指修炼的失败。

举世谩求铅汞状: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举世指世俗的追求,谩求指炼丹的火候,铅汞状指内丹的形成。

何时得见龙虎降: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龙虎指阴阳二气,降指阴阳二气的调和。

劝君穷取生身处: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穷取指修炼的功夫,生身处指修炼的根本。

返本还元是药王: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返本还元指修炼的根本,药王指内丹的形成。

真铅:道教用语,指修炼内丹的灵药,真铅指阴气。

地魄擒朱汞: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地魄指阴气,擒朱汞指炼丹的火候。

天魂制水金: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天魂指阳气,制水金指炼丹的火候。

道高龙虎伏: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道高指修炼的高深境界,龙虎伏指阴阳二气的调和。

德重鬼神钦: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德重指修炼的德行,鬼神钦指阴阳二气的调和。

永寿齐天地: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永寿指修炼的长生,齐天地指阴阳二气的调和。

烦恼无由更上心: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烦恼指世俗的困扰,无由更上心指修炼的清净。

黄芽白雪:道教用语,指修炼内丹的灵药,黄芽指内丹的萌芽,白雪指内丹的形成。

达者须凭德行深: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达者指修炼的高深境界,德行深指修炼的德行。

四象五行全藉土: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四象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全藉土指阴阳二气的调和。

三元八卦岂离壬: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三元指天、地、人,八卦指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岂离壬指阴阳二气的调和。

炼成灵质人难识: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炼成指内丹的形成,灵质指内丹的性质,人难识指修炼的高深境界。

消尽阴魔鬼莫侵: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消尽指阴气的消散,阴魔鬼指阴气,莫侵指修炼的清净。

欲向人间留秘诀: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欲向指修炼的功夫,人间指世俗的世界,留秘诀指修炼的高深境界。

未逢一个是知音: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未逢指修炼的孤独,知音指修炼的高深境界。

草木阴阳亦两齐: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草木指修炼的灵药,阴阳指阴阳二气,两齐指阴阳二气的调和。

若还缺一不芳菲: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若还指修炼的功夫,缺一指阴阳二气的调和,不芳菲指修炼的失败。

初开绿叶阳先倡: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初开指内丹的形成,绿叶指内丹的性质,阳先倡指阳气的活跃。

次发红花阴后随: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次发指内丹的形成,红花指内丹的性质,阴后随指阴气的调和。

常道即斯为日用: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常道指修炼的根本,即斯指修炼的功夫,为日用指修炼的日常。

真源返此有谁知: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真源指修炼的根本,返此指修炼的功夫,有谁知指修炼的高深境界。

报言学道诸君子: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报言指修炼的功夫,学道指修炼的根本,诸君子指修炼的高深境界。

不识阴阳莫乱为: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不识指修炼的功夫,阴阳指阴阳二气,莫乱为指修炼的清净。

玄中颠倒颠: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玄中指修炼的高深境界,颠倒颠指阴阳二气的调和。

火里好栽莲: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火里指炼丹的火候,好栽莲指内丹的形成。

牵将白虎归家养: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牵将指修炼的功夫,白虎指阴气,归家养指阴阳二气的调和。

产个明珠似月圆: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产个指内丹的形成,明珠指内丹的性质,似月圆指内丹的成熟。

谩守药炉看火候: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谩守指修炼的功夫,药炉指炼丹的炉鼎,看火候指炼丹的火候。

但安神息任天然: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但安指修炼的清净,神息指修炼的功夫,任天然指阴阳二气的调和。

群阴剥尽丹成熟: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群阴指阴气,剥尽指阴气的消散,丹成熟指内丹的成熟。

跳出樊笼寿万年: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跳出指修炼的清净,樊笼指世俗的束缚,寿万年指修炼的长生。

三五一都三个字: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三五一指阴阳二气的调和,都三个字指修炼的根本。

古今明者实然稀: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古今指修炼的历史,明者指修炼的高深境界,实然稀指修炼的稀有。

东三南二同成五: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东三南二指阴阳二气的调和,同成五指阴阳二气的平衡。

北一西方四共之: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北一西方指阴阳二气的调和,四共之指阴阳二气的平衡。

戊己自归生数五: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戊己指阴阳二气,自归指阴阳二气的调和,生数五指阴阳二气的平衡。

三家相见结婴儿: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三家指阴阳二气,相见指阴阳二气的调和,结婴儿指内丹的形成。

太一含真气: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太一指修炼的根本,含真气指阴阳二气的调和。

十月胎圆入圣基: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十月指内丹的形成,胎圆指内丹的成熟,入圣基指修炼的高深境界。

真铅正祖宗:道教用语,指修炼内丹的灵药,真铅指阴气,正祖宗指修炼的根本。

万般作用枉施功: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万般指修炼的功夫,作用指炼丹的火候,枉施功指修炼的失败。

休妻谩遣阴阳隔: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休妻指修炼的清净,谩遣指炼丹的火候,阴阳隔指阴阳二气的调和。

绝粒徒教肠胃空: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绝粒指修炼的功夫,徒教指炼丹的火候,肠胃空指修炼的失败。

草木金银皆滓质: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草木指修炼的灵药,金银指炼丹的火候,皆滓质指修炼的失败。

云霞日月属朦胧: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云霞指炼丹的火候,日月指阴阳二气,属朦胧指修炼的失败。

吐纳并存想:道教用语,指修炼内丹的功夫,吐纳指呼吸的调节,并存想指意念的集中。

金丹事不同: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金丹指内丹的形成,事不同指修炼的高深境界。

万卷仙经语总同: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万卷指修炼的功夫,仙经指修炼的根本,语总同指修炼的高深境界。

金丹只是此根宗: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金丹指内丹的形成,只是此根宗指修炼的根本。

依他坤位生成体: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依他指修炼的功夫,坤位指阴气,生成体指内丹的形成。

种在乾家交感宫: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种在指修炼的功夫,乾家指阳气,交感宫指阴阳二气的调和。

莫怪天机具漏泄: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莫怪指修炼的功夫,天机指修炼的根本,具漏泄指修炼的高深境界。

都缘学者自愚蒙: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都缘指修炼的功夫,学者指修炼的人,自愚蒙指修炼的失败。

若人了得诗中意: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若人指修炼的人,了得指修炼的功夫,诗中意指修炼的高深境界。

立见三清太上翁:比喻修炼内丹时,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立见指修炼的功夫,三清指修炼的高深境界,太上翁指修炼的根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悟真篇-七言四韵一十六首-评注

《七言四韵一十六首》是一组以道教内丹修炼为主题的诗歌,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修炼内丹的复杂过程和深刻哲理。诗中多次提到“阴阳二气”的调和与凝聚,这是内丹修炼的核心思想。阴阳二气的调和不仅是修炼内丹的关键,也是宇宙万物生成和发展的根本规律。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道教术语和象征手法,如“金丹”、“龙虎”、“铅汞”等,这些术语不仅具有特定的宗教意义,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通过这些术语,诗人将内丹修炼的过程形象化,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修炼的复杂性和高深境界。

诗歌的结构严谨,每首诗都以四句为一组,通过反复的对比和呼应,强调了修炼内丹的艰辛和重要性。诗中多次提到“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等,表达了修炼者必须抛弃世俗的追求,专注于内心的修炼,才能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

诗中的语言风格古朴典雅,充满了哲理性和象征性。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如“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等,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进一步强调了修炼内丹的重要性。这种语言风格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深刻体会到修炼内丹的哲理。

总的来说,《七言四韵一十六首》不仅是一组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也是一部充满哲理和宗教思想的作品。通过对内丹修炼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也揭示了宇宙万物生成和发展的根本规律。这组诗歌在道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研究道教思想和内丹修炼的重要文献。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悟真篇-七言四韵一十六首》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019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