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包衙庄

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他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共5卷,记录了西湖及其周边的风景名胜和历史典故。张岱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叙述,表达了对西湖的热爱与怀念,是研究明代文化和地理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包衙庄-原文

西湖之船有楼,实包副使涵所创为之。

大小三号:头号置歌筵,储歌童;次载书画;再次偫美人。

涵老以声伎非侍妾比,仿石季伦、宋子京家法,都令见客。

常靓妆走马,媻姗勃窣,穿柳过之,以为笑乐。

明槛绮疏,曼讴其下,擫籥弹筝,声如莺试。

客至,则歌童演剧,队舞鼓吹,无不绝伦。

乘兴一出,住必浃旬,观者相逐,问其所止。

南园在雷峰塔下,北园在飞来峰下。

两地皆石薮,积牒磊砢,无非奇峭。

但亦借作溪涧桥梁,不于山上叠山,大有文理。

大厅以拱斗抬梁,偷其中间四柱,队舞狮子甚畅。

北园作八卦房,园亭如规,分作八格,形如扇面。

当其狭处,横亘一床,帐前后开合,下里帐则床向外,下外帐则床向内。

涵老居其中,扃上开明窗,焚香倚枕,则八床面面皆出。

穷奢极欲,老于西湖者二十年。

金谷、郿坞,着一毫寒俭不得,索性繁华到底,亦杭州人所谓“左右是左右”也。

西湖大家何所不有,西子有时亦贮金屋。

咄咄书空,则穷措大耳。

陈函辉《南屏包庄》诗:

独创楼船水上行,一天夜气识金银。

歌喉裂石惊鱼鸟,灯火分光入藻蘋。

潇洒西园出声伎,豪华金谷集文人。

自来寂寞皆唐突,虽是逋仙亦恨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包衙庄-译文

西湖上的船有楼阁,实际上是包副使涵所创造的。

船分为三个大小不同的型号:最大的船上设有歌筵,储存着歌童;中等的船上载有书画;最小的船上则载有美人。

涵老认为声伎(歌伎)与侍妾不同,仿效石季伦、宋子京的家法,都让她们见客。

常常打扮得漂漂亮亮,骑马慢行,穿过柳树,以此为乐。

明亮的栏杆和精美的窗棂下,曼妙的歌声和弹筝的声音,如同莺鸟试啼。

客人到来时,歌童们表演戏剧,队伍跳舞,鼓吹音乐,无不精彩绝伦。

乘兴出游,必定停留十天,观者追随,询问他们的目的地。

南园位于雷峰塔下,北园位于飞来峰下。

这两个地方都是石头堆积的地方,石头堆积如山,无不奇特险峻。

但也借用作溪涧桥梁,不在山上叠山,大有文理。

大厅用拱斗抬梁,巧妙地隐藏了中间的四根柱子,队伍跳舞的狮子非常畅快。

北园建有八卦房,园亭呈圆形,分为八格,形状像扇面。

在狭窄的地方,横放一张床,帐子前后开合,放下里面的帐子则床向外,放下外面的帐子则床向内。

涵老住在其中,门上开有明亮的窗户,焚香倚枕,八张床的每一面都能看到。

穷奢极欲,涵老在西湖生活了二十年。

金谷、郿坞,一丝寒酸都不能有,索性繁华到底,这也是杭州人所说的“左右是左右”。

西湖上的人们无所不有,西子有时也住在金屋中。

咄咄书空,则是穷措大(穷困潦倒的人)。

陈函辉的《南屏包庄》诗:

独创的楼船在水上行驶,夜晚的气息中识别金银。

歌喉裂石惊动了鱼鸟,灯火的光芒分入藻蘋。

潇洒的西园中传出声伎的声音,豪华的金谷中聚集了文人。

自古以来寂寞都是唐突的,即使是逋仙(隐士)也恨贫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包衙庄-注解

包副使涵:指包涵,明代官员,曾任副使,以奢华生活著称。

石季伦:即石崇,西晋富豪,以奢华生活闻名。

宋子京:即宋祁,北宋文学家,以奢华生活著称。

金谷:指石崇的金谷园,象征奢华生活。

郿坞:指董卓的郿坞,象征奢华生活。

西子:指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此处比喻西湖的美景。

逋仙:指林逋,北宋隐士,以梅妻鹤子著称,此处比喻清贫生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包衙庄-评注

本文描绘了明代官员包涵在西湖的奢华生活,展现了当时上层社会的奢靡风气。包涵创制的楼船分为三号,分别用于歌筵、书画和美人,体现了其对声伎、艺术和美色的追求。包涵仿效石崇和宋祁的生活方式,让声伎见客,常以靓妆走马为乐,展现了其不拘礼法、追求享乐的生活态度。

文中对南园和北园的描写,突出了园林的奇峭和文理。南园在雷峰塔下,北园在飞来峰下,两地皆以石薮著称,积牒磊砢,奇峭非凡。园林设计巧妙,借溪涧桥梁之景,不在山上叠山,体现了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大厅以拱斗抬梁,偷其中间四柱,队舞狮子甚畅,展现了建筑的宏伟和舞蹈的精彩。北园的八卦房设计独特,园亭如规,分作八格,形如扇面,床帐前后开合,涵老居其中,焚香倚枕,八床面面皆出,体现了其奢华生活的极致。

包涵在西湖的奢华生活持续了二十年,金谷、郿坞的奢华生活在他身上得到了延续。他索性繁华到底,体现了杭州人“左右是左右”的生活态度。西湖大家何所不有,西子有时亦贮金屋,展现了西湖的繁华和美丽。咄咄书空,则穷措大耳,暗示了奢华生活背后的空虚和无奈。

陈函辉的《南屏包庄》诗进一步描绘了包涵的奢华生活。楼船水上行,夜气识金银,歌喉裂石惊鱼鸟,灯火分光入藻蘋,展现了其生活的奢华和艺术的精彩。潇洒西园出声伎,豪华金谷集文人,体现了其生活的丰富多彩。自来寂寞皆唐突,虽是逋仙亦恨贫,暗示了奢华生活背后的寂寞和清贫生活的无奈。

本文通过对包涵奢华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上层社会的奢靡风气,同时也揭示了奢华生活背后的空虚和无奈。文章语言华丽,描写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包衙庄》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016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