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五-西湖外景-宋大内

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他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共5卷,记录了西湖及其周边的风景名胜和历史典故。张岱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叙述,表达了对西湖的热爱与怀念,是研究明代文化和地理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五-西湖外景-宋大内-原文

《宋元拾遗记》:高宗好耽山水,于大内中更造别院,曰小西湖。

自逊位后,退居是地,奇花异卉,金碧辉煌,妇寺宫娥充斥其内,享年八十有一。

按钱武肃王年亦八十一,而高宗与之同寿,或曰高宗即武肃后身也。

《南渡史》又云:徽宗在汴时,梦钱王索还其地,是日即生高宗,后果南渡,钱王所辖之地,尽属版图。畴昔之梦,盖不爽矣。

元兴,杨琏真伽坏大内以建五寺,曰报国,曰兴元,曰般若,曰仙林,曰尊胜,皆元时所建。

按志,报国寺即垂拱殿,兴元即芙蓉殿,般若即和宁门,仙林即延和殿,尊胜即福宁殿。

雕梁画栋,尚有存者。

白塔计高二百丈,内藏佛经数十万卷,佛像数千,整饰华靡。

取宋南渡诸宗骨殖,杂以牛马之骼,压于塔下,名以镇南。

未几,为雷所击,张士诚寻毁之。

谢皋羽《吊宋内》诗:

复道垂杨草乱交,武林无树是前朝。

野猿引子移来宿,搅尽花间翡翠巢。

隔江风雨动诸陵,无主园林草自春。

闻说光尧皆堕泪,女官犹是旧宫人。

紫宫楼阁逼流霞,今日凄凉佛子家。

寒照下山花雾散,万年枝上挂袈裟。

禾黍何人为守阍,落花台殿暗销魂。

朝元阁下归来燕,不见当时鹦鹉言。

黄晋卿《吊宋内》诗:

沧海桑田事渺茫,行逢遗老叹荒凉。

为言故国游麋鹿,漫指空山号凤凰。

春尽绿莎迷辇道,雨多苍翠上宫墙。

遥知汴水东流畔,更有平芜与夕阳。

赵孟《宋内》诗:

东南都会帝王州,三月莺花非旧游。

故国金人愁别汉,当年玉马去朝周。

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茫茫只自流。

千古兴亡尽如此,春风麦秀使人愁。

刘基《宋大内》诗:

泽国繁华地,前朝此建都。青山弥百粤,白水入三吴。

艮岳销王气,坤灵肇帝图。两宫千里恨,九子一身孤。

设险凭天堑,偷安负海隅。云霞行殿起,荆棘寝园芜。

币帛敦和议,弓刀抑武夫。但闻当伫奏,不见立廷呼。

鬼蜮昭华衮,忠良赐属镂。何劳问社稷,且自作欢娱。

亢稻来吴会,龟鼋出巨区。至尊巍北阙,多士乐西湖。

?首驰文舫,龙鳞舞绣襦。暖波摇襞积,凉月浸氍毹。

紫桂秋风老,红莲晓露濡。巨螯擎拥剑,香饭漉雕胡。

蜗角乾坤大,鳌头气势殊。秦庭迷指鹿,周室叹瞻乌。

玉马违京辇,铜驼掷路衢。含容天地广,养育羽毛俱。

橘柚驰包贡,涂泥赋上腴。断犀埋越棘,照乘走隋珠。

吊古江山在,怀今岁月逾。鲸鲵空渤?,歌咏已唐虞。

鸱革愁何极,羊裘钓不迂。征鸿暮南去,回首忆莼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五-西湖外景-宋大内-译文

《宋元拾遗记》中记载:宋高宗非常喜欢山水,他在皇宫内建造了一个别院,名叫小西湖。

自从退位后,他就居住在这里,院子里种满了奇花异草,装饰得金碧辉煌,里面有许多宫女和太监,他活到了八十一岁。

根据记载,钱武肃王也活到了八十一岁,而宋高宗和他同寿,有人说宋高宗就是钱武肃王的转世。

《南渡史》中还记载:宋徽宗在汴京时,梦见钱王要求归还他的土地,就在那天宋高宗出生了,后来果然南渡,钱王所管辖的土地全部归入了宋朝的版图。这个梦果然没有错。

元朝兴起后,杨琏真伽破坏了皇宫,建造了五座寺庙,分别叫报国寺、兴元寺、般若寺、仙林寺和尊胜寺,这些都是元朝时建造的。

根据记载,报国寺就是原来的垂拱殿,兴元寺是芙蓉殿,般若寺是和宁门,仙林寺是延和殿,尊胜寺是福宁殿。

这些寺庙的雕梁画栋,至今还有一些保存着。

白塔高达二百丈,里面藏有数十万卷佛经和数千尊佛像,装饰得非常华丽。

他们把宋朝南渡时的一些宗室的遗骨,混杂着牛马的骨头,压在塔下,称之为“镇南”。

不久后,白塔被雷击中,后来张士诚又把它毁掉了。

谢皋羽的《吊宋内》诗:

复道上的垂杨和杂草交错生长,武林(杭州)已经没有前朝的树木了。

野猿带着小猿来这里过夜,搅乱了花丛中翡翠鸟的巢。

隔着江水,风雨吹动着宋朝的陵墓,无人管理的园林里,草木自然生长。

听说光尧(宋高宗)的陵墓让人落泪,那些女官还是以前的宫女。

紫宫楼阁高耸入云,如今却变成了佛寺,显得凄凉。

寒光照耀下山间的花雾散去,万年枝上挂着袈裟。

禾黍地里还有谁在守门,落花覆盖的台殿让人黯然神伤。

朝元阁下的燕子回来了,却再也听不到当年鹦鹉的叫声。

黄晋卿的《吊宋内》诗:

沧海桑田的变化让人感到渺茫,遇到遗老时只能感叹荒凉。

他们说故国已经变成了麋鹿游荡的地方,空山中只能听到凤凰的哀鸣。

春天过去了,绿草覆盖了昔日的辇道,雨水让宫墙上的苍翠更加浓郁。

遥想汴水东流的地方,只有一片荒芜的平原和夕阳。

赵孟的《宋内》诗:

东南的繁华都市曾是帝王之州,三月的莺花已不再是昔日的景象。

故国的金人愁别汉朝,当年的玉马已经去朝拜周朝。

湖山依旧美丽,江水依旧流淌。

千古的兴亡都是如此,春风吹过麦田,让人感到忧愁。

刘基的《宋大内》诗:

这片繁华的土地,前朝曾在这里建都。青山环绕着百粤,白水流入了三吴。

艮岳消磨了王气,坤灵开启了帝业。两宫相隔千里,九子孤身一人。

凭借天险设防,却因偷安而失去了海隅。云霞笼罩着行殿,荆棘长满了寝园。

用币帛来敦促和议,用弓刀来压制武夫。只听到朝堂上的奏章,却听不到廷臣的呼声。

鬼蜮穿着华丽的衣服,忠良却被赐予属镂剑。何必再问社稷,只顾自己享乐。

亢稻从吴会运来,龟鼋从巨区出现。至尊高坐在北阙,多士在西湖享乐。

?首驾驶着文舫,龙鳞舞动着绣襦。暖波摇动着襞积,凉月浸湿了氍毹。

紫桂在秋风中老去,红莲在晓露中湿润。巨螯举着拥剑,香饭滤过雕胡。

蜗角虽小,乾坤却大;鳌头虽高,气势却殊。秦庭中迷途的鹿,周室中叹息的乌鸦。

玉马离开了京辇,铜驼被扔在路旁。天地广阔,养育了万物。

橘柚作为贡品运来,涂泥作为上腴赋税。断犀埋在了越棘,照乘走过了隋珠。

吊古时江山依旧,怀今时岁月已逝。鲸鲵在渤海中游荡,歌咏已经传到了唐虞。

鸱革的忧愁无尽,羊裘的钓竿不迂。征鸿在傍晚南去,回首时想起了莼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五-西湖外景-宋大内-注解

高宗:宋高宗赵构,南宋开国皇帝,1127年至1162年在位。

小西湖:宋高宗在大内中建造的别院,模仿西湖景色,供其退位后居住。

钱武肃王:钱镠,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开国君主,以长寿著称。

南渡:指北宋灭亡后,宋室南迁至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的历史事件。

杨琏真伽:元朝时期的僧人,曾破坏南宋大内建筑以建佛寺。

报国寺:元朝时在宋大内遗址上建造的佛寺之一,原为南宋垂拱殿。

白塔:元朝时建造的高塔,内藏佛经和佛像,象征元朝对南宋的镇压。

谢皋羽: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诗人,以吊古伤今的诗作闻名。

黄晋卿:元朝诗人,其诗作多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与哀思。

赵孟:元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其诗作多涉及历史兴亡与个人感慨。

刘基:元末明初的政治家、文学家,其诗作多反映历史变迁与政治现实。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五-西湖外景-宋大内-评注

《宋元拾遗记》记载了南宋高宗赵构退位后在小西湖的生活,以及元朝时期杨琏真伽破坏南宋大内建筑的历史事件。这段文字不仅反映了南宋皇室的奢华生活,还揭示了元朝对南宋的镇压与改造。高宗退位后在小西湖的生活,象征了南宋皇室的衰落与无奈,而杨琏真伽的破坏行为则体现了元朝对南宋文化的摧毁与重建。

谢皋羽的《吊宋内》诗通过描绘南宋大内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与哀思。诗中“复道垂杨草乱交”“无主园林草自春”等句,以自然景物的荒芜象征南宋的灭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黄晋卿的《吊宋内》诗则以“沧海桑田事渺茫”开篇,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为言故国游麋鹿,漫指空山号凤凰”进一步以麋鹿与凤凰的意象,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与无奈。

赵孟的《宋内》诗以“东南都会帝王州”开篇,描绘了南宋故都临安的繁华与衰落。诗中“故国金人愁别汉,当年玉马去朝周”借用了金人与玉马的典故,表达了对南宋灭亡的哀悼。刘基的《宋大内》诗则通过“泽国繁华地,前朝此建都”等句,回顾了南宋的辉煌与灭亡,诗中“两宫千里恨,九子一身孤”表达了对南宋皇室命运的悲悯。

这些诗作不仅反映了南宋灭亡后的历史现实,还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典故,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与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诗人们以自然景物的荒芜、历史典故的运用,抒发了对南宋灭亡的哀思,同时也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这些诗作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杰作,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五-西湖外景-宋大内》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013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