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三-西湖中路-小青佛舍

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他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共5卷,记录了西湖及其周边的风景名胜和历史典故。张岱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叙述,表达了对西湖的热爱与怀念,是研究明代文化和地理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三-西湖中路-小青佛舍-原文

小青,广陵人。

十岁时遇老尼,口授《心经》,一过成诵。

尼曰:“是儿早慧福薄,乞付我作弟子。”母不许。

长好读书,解音律,善奕棋。

误落武林富人,为其小妇。

大妇奇妒,凌逼万状。

一日携小青往天竺,大妇曰:“西方佛无量,乃世独礼大士,何耶?”

小青曰:“以慈悲故耳。”

大妇笑曰:“我亦慈悲若。”

乃匿之孤山佛舍,令一尼与俱。

小青无事,辄临池自照,好与影语,絮絮如问答,人见辄止。

故其诗有“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之句。

后病瘵,绝粒,日饮梨汁少许,奄奄待尽。

乃呼画师写照,更换再三,都不谓似。

后画师注视良久,匠意妖纤。

乃曰:“是矣。”

以梨酒供之榻前,连呼:“小青!小青!”一恸而绝,年仅十八。

遗诗一帙。

大妇闻其死,立至佛舍,索其图并诗焚之,遽去。

小青《拜慈云阁》诗:

稽首慈云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天。

愿将一滴杨枝水,洒作人间并蒂莲。

又《拜苏小小墓》诗:

西冷芳草绮粼粼,内信传来唤踏青。

杯酒自浇苏小墓,可知妾是意中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三-西湖中路-小青佛舍-译文

小青是广陵人。

十岁时遇到一位老尼姑,老尼姑口授《心经》,小青一遍就能背诵。

老尼姑说:“这孩子聪明早慧但福气薄,请把她交给我做弟子吧。”小青的母亲不同意。

小青长大后喜欢读书,懂得音律,擅长下棋。

后来误入武林富人家,成为他的小妾。

大夫人非常嫉妒,对小青百般欺凌。

一天,大夫人带小青去天竺,大夫人问:“西方有无数佛,为什么世人只礼拜观音菩萨呢?”

小青回答:“因为观音菩萨慈悲。”

大夫人笑着说:“我也很慈悲。”

于是大夫人把小青藏在孤山的佛寺里,让一个尼姑陪着她。

小青没事的时候,常常到池边照自己的影子,喜欢和影子说话,絮絮叨叨像在问答,有人看见就停止。

所以她的诗中有“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的句子。

后来小青得了肺病,不再进食,每天只喝一点梨汁,奄奄一息等待死亡。

她叫画师来画像,画了好几次都不满意。

后来画师仔细观察了很久,终于画出了小青的妖娆纤细。

画师说:“就是这样了。”

小青把梨酒放在床前,连声呼唤:“小青!小青!”然后悲痛欲绝而死,年仅十八岁。

她留下了一卷诗。

大夫人听说小青死了,立刻赶到佛寺,把她的画像和诗都烧了,然后匆匆离开。

小青的《拜慈云阁》诗:

在慈云大士面前叩首,不要生在西土也不要生在天上。

愿将一滴杨枝水,洒向人间化作并蒂莲。

小青的《拜苏小小墓》诗:

西冷的芳草美丽如绮,内信传来唤我去踏青。

一杯酒自浇在苏小小的墓前,你可知道我是你的意中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三-西湖中路-小青佛舍-注解

心经:佛教经典之一,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经典,主要阐述空性和般若智慧。

天竺:古印度,佛教的发源地,常用来指代佛教圣地。

大士:佛教中对菩萨的尊称,特指观世音菩萨。

孤山佛舍:位于杭州西湖孤山的一座佛教寺庙,历史上曾是文人墨客的隐居之地。

病瘵:古代对肺结核等消耗性疾病的称呼。

绝粒:指停止进食,通常用于形容病重或临终前的状态。

梨汁:古代常用于治疗肺病的饮品,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写照:指画像,特指为某人绘制肖像。

慈云阁:佛教寺庙中的一座阁楼,常供奉观世音菩萨。

杨枝水:佛教中的圣水,象征慈悲和净化。

并蒂莲:象征夫妻恩爱或美好姻缘的植物,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

苏小小:南宋时期的著名歌妓,以其才情和美貌闻名,死后葬于杭州西湖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三-西湖中路-小青佛舍-评注

小青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典型的悲剧形象,她的早慧与命运的多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十岁时便能背诵《心经》,显示出她非凡的智慧和对佛教的亲近。然而,她的命运却因误入富家为妾而变得坎坷,最终在十八岁时因病去世。

小青的诗歌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渴望。她的《拜慈云阁》诗表达了对观世音菩萨的虔诚祈愿,希望菩萨的慈悲能够洒向人间,带来美好的姻缘。而《拜苏小小墓》诗则通过对苏小小的怀念,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命运的无奈。

小青的形象在中国文学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她的早逝和悲剧命运反映了古代女性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和无法自主的命运。她的诗歌和故事也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创作的重要题材,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从艺术特色上看,小青的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她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小青故事和诗歌的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和魅力。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三-西湖中路-小青佛舍》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007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