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岳王坟

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他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共5卷,记录了西湖及其周边的风景名胜和历史典故。张岱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叙述,表达了对西湖的热爱与怀念,是研究明代文化和地理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岳王坟-原文

岳鄂王死,狱卒隗顺负其尸,逾城至北山以葬。

后朝廷购求葬处,顺之子以告。

及启棺如生,乃以礼服殓焉。

隗顺,史失载。

今之得以崇封祀享,??千秋,皆顺力也。

倪太史元璐曰:“岳王祠,泥范忠武,铁铸桧、Ι,人之欲不朽桧、Ι也,甚于忠武。”

按公之改谥忠武,自隆庆四年。

墓前之有秦桧、王氏、万俟Ι三像,始于正德八年,指挥李隆以铜铸之,旋为游人挞碎。

后增张俊一像。

四人反接,跪于丹墀。

自万历二十六年,按察司副使范涞易之以铁,游人椎击益狠,四首齐落,而下体为乱石所掷,止露肩背。

旁墓为银瓶小姐。

王被害,其女抱银瓶坠井中死。

杨铁崖乐府曰:“岳家父,国之城;秦家奴,城之倾。皇天不灵,杀我父与兄。嗟我银瓶为我父,缇萦生不赎父死,不如无生。千尺井,一尺瓶,瓶中之水精卫鸣。”

墓前有分尸桧。

天顺八年,杭州同知马伟锯而植之,首尾分处,以示磔桧状。

隆庆五年,大雷击折之。

朱太史之俊曰:“一秦桧耳,铁首木心,俱不能保至此。”

天启丁卯,浙抚造祠媚?,穷工极巧,徙苏堤第一桥于百步之外,数日立成,骇其神速。

崇祯改元,魏?败,毁其祠,议以木石修王庙。

卜之王,王弗许。

岳云,王之养子,年十二从张宪战,得其力,大捷,号曰“赢官人”,军中皆呼焉。

手握两铁锤,重八十斤。

王征伐,未尝不与,每立奇功,王辄隐之。

官至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

死年二十二,赠安远军承宣使。

所用铁锤犹存。

张宪为王部将,屡立战功。

绍兴十年,兀术屯兵临颖,宪破其兵,追奔十五里,中原大振。

秦桧主和,班师。

桧与张俊谋杀岳飞,诱飞部曲能告飞事者,卒无人应。

张俊锻炼宪,被掠无完肤,强辩不伏,卒以冤死。

景定二年,追封烈文侯。

正德十二年,布衣王大?发地得碣石,乃崇封焉。

郡守梁材建庙,修撰唐皋记之。

牛皋墓在栖霞岭上。

皋字伯远,汝州人,岳鄂王部将,素立战功。

秦桧惧其怨己,一日大会众军士,置毒害之。

皋将死,叹曰:“吾年近六十,官至侍从郎,一死何恨,但恨和议一成,国家日削。大丈夫不能以马革裹尸报君父,是为叹耳!”

张景元《岳坟小记》:

岳少保坟祠,祠南向,旧在??。

孙中贵为买民居,开道临湖,殊惬大观。

祠右衣冠葬焉。

石门华表,形制不巨,雅有古色。

周诗《岳王坟》诗:

将军埋骨处,过客式英风。北伐生前烈,南枝死后忠。

干戈戎马异,涕泪古今同。目断封丘上,苍苍夕照中。

高启《岳王坟》诗:

大树无枝向北风,千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成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

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雾中。

唐顺之《岳王坟》诗:

国耻犹未雪,身危亦自甘。九原人不返,万壑气长寒。

岂恨藏弓早,终知借剑难。吾生非壮士,于此发冲冠。

蔡汝南《岳王墓》诗:

谁将三字狱,堕此一长城。北望真堪泪,南枝空自荣。

国随身共尽,君恃相为生。落日松风起,犹闻剑戟鸣。

王世贞《岳坟》诗:

落日松杉覆古碑,英风飒飒动灵祠。

空传赤帝中兴诏,自折黄龙大将旗。

三殿有人朝北极,六陵无树对南枝。

莫将乌喙论勾践,鸟尽弓藏也不悲。

徐渭《岳坟》诗:

墓门惨淡碧湖中,丹ぬ朱扉射水红。

四海龙蛇寒食后,六陵风雨大江东。

英雄几夜乾坤博,忠孝传家俎豆同。

肠断两宫终朔雪,年年麦饭隔春风。

张岱《岳王坟》诗:

西泠烟雨岳王宫,鬼气阴森碧树丛。

函谷金人长堕泪,昭陵石马自嘶风。

半天雷电金牌冷,一族风波夜壑红。

泥塑岳侯铁铸桧,只令千载骂奸雄。

董其昌《岳坟柱对》:

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小朝廷岂求活耶。

孝子死孝,忠臣死忠,大丈夫当如是矣。

张岱《岳坟柱铭》:

呼天悲铁像,此冤未雪,常闻石马哭昭陵。

拓地饮黄龙,厥志当酬,尚见泥兵湿蒋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岳王坟-译文

岳飞死后,狱卒隗顺背着岳飞的尸体,翻越城墙到北山埋葬。

后来朝廷悬赏寻找岳飞的埋葬地点,隗顺的儿子告诉了朝廷。

打开棺材时,岳飞的尸体看起来像活着一样,于是用礼服重新安葬。

隗顺的事迹在史书中没有记载。

如今岳飞能够被尊崇祭祀,流传千古,都是隗顺的功劳。

倪元璐说:“岳王祠里,泥塑的岳飞像代表忠武,铁铸的秦桧和万俟Ι像,人们希望秦桧和万俟Ι永远被唾骂,甚至超过对岳飞的敬仰。”

岳飞被追谥为忠武,是从隆庆四年开始的。

岳飞墓前有秦桧、王氏、万俟Ι三人的铜像,最早是在正德八年由指挥李隆铸造的,但很快被游客打碎。

后来增加了张俊的像。

这四个人被反绑双手,跪在墓前的台阶上。

自万历二十六年起,按察司副使范涞将铜像换成铁像,游客击打得更狠,四个铁像的头都被打掉,下半身被乱石砸得只剩下肩背。

岳飞墓旁边是银瓶小姐的墓。

岳飞被害后,他的女儿抱着银瓶跳井自尽。

杨铁崖的乐府诗写道:“岳家父,国之城;秦家奴,城之倾。皇天不灵,杀我父与兄。嗟我银瓶为我父,缇萦生不赎父死,不如无生。千尺井,一尺瓶,瓶中之水精卫鸣。”

岳飞墓前有一棵分尸桧树。

天顺八年,杭州同知马伟将这棵树锯断并重新种植,首尾分开,象征秦桧被分尸的样子。

隆庆五年,这棵树被雷劈断。

朱之俊说:“一个秦桧,铁头木心,竟然连这样的惩罚都保不住。”

天启丁卯年,浙江巡抚为了讨好权贵,建造了一座祠堂,工程极其精巧,将苏堤第一桥移到百步之外,几天内就建成了,令人惊叹其神速。

崇祯元年,魏忠贤倒台,祠堂被毁,有人提议用这些木石修建岳飞庙。

占卜问岳飞的意见,岳飞不同意。

岳云是岳飞的养子,十二岁时跟随张宪作战,立下大功,被称为“赢官人”,军中的人都这样称呼他。

他手握两把铁锤,重八十斤。

岳飞每次出征,岳云都跟随,屡立奇功,但岳飞总是隐瞒他的功劳。

岳云官至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

他死时年仅二十二岁,被追赠为安远军承宣使。

他使用的铁锤至今仍保存着。

张宪是岳飞的部将,屡立战功。

绍兴十年,金兀术屯兵临颖,张宪击败金兵,追击十五里,中原士气大振。

秦桧主张议和,下令撤军。

秦桧与张俊合谋杀害岳飞,试图引诱岳飞的部下告发岳飞,但最终没有人响应。

张俊对张宪严刑拷打,张宪被打得体无完肤,仍然坚决不认罪,最终冤死。

景定二年,张宪被追封为烈文侯。

正德十二年,平民王大?挖地时发现了一块石碑,于是岳飞被重新尊崇祭祀。

郡守梁材修建了岳飞庙,修撰唐皋为岳飞庙作记。

牛皋的墓在栖霞岭上。

牛皋字伯远,汝州人,是岳飞的部将,屡立战功。

秦桧害怕牛皋怨恨自己,一天在军中大宴时,下毒害死了牛皋。

牛皋临死前叹息道:“我年近六十,官至侍从郎,死而无憾,只是遗憾和议一旦达成,国家日渐衰弱。大丈夫不能战死沙场报效君父,真是遗憾!”

张景元的《岳坟小记》:

岳飞的祠堂朝南,原本在某个地方。

孙中贵买下民房,开辟了一条通往湖边的大道,景色非常壮观。

祠堂右边是岳飞的衣冠冢。

石门和华表的规模不大,但古朴典雅。

周诗的《岳王坟》诗:

将军埋骨的地方,过客们都在缅怀他的英风。他生前北伐的功绩,死后南枝的忠诚。

战争与和平的交替,古今的泪水都一样。望着封丘的方向,夕阳下的苍茫景色。

高启的《岳王坟》诗:

大树的枝条没有向北伸展,千年的遗憾让英雄哭泣。

班师的诏书已经传遍三殿,射虏的书信还在谈论两宫。

每次想起谁曾请剑杀敌,只能叹息高庙自藏弓。

在栖霞岭上回首,再也看不到诸陵的白雾。

唐顺之的《岳王坟》诗:

国耻尚未洗雪,身陷险境也心甘情愿。九原的人不再回来,万壑的气息永远寒冷。

怎能怨恨藏弓太早,终究知道借剑太难。我虽非壮士,但在此也感到愤怒。

蔡汝南的《岳王墓》诗:

是谁用“莫须有”三字狱,毁掉了这座长城。北望真是让人流泪,南枝空自繁荣。

国家随着他的逝去而灭亡,君主依赖奸相生存。落日下松风起,仿佛还能听到剑戟的鸣响。

王世贞的《岳坟》诗:

夕阳下松杉覆盖着古碑,英风飒飒吹动灵祠。

空传赤帝中兴的诏书,自折黄龙大将的旗帜。

三殿有人朝拜北极,六陵无树对着南枝。

不要用乌喙来评论勾践,鸟尽弓藏也不悲伤。

徐渭的《岳坟》诗:

墓门在碧湖中显得惨淡,红色的门扉映照着湖水。

四海龙蛇在寒食节后,六陵的风雨在大江东。

英雄几夜在乾坤中搏斗,忠孝传家,祭祀的俎豆相同。

两宫的终局让人断肠,年年麦饭隔着春风。

张岱的《岳王坟》诗:

西泠的烟雨中,岳王宫显得阴森,鬼气弥漫在碧树丛中。

函谷关的金人长流泪,昭陵的石马自嘶风。

半天的雷电让金牌冰冷,一族的风波让夜壑变红。

泥塑的岳飞像和铁铸的秦桧像,只让千载后人骂奸雄。

董其昌的《岳坟柱对》:

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小朝廷岂能求活?

孝子死孝,忠臣死忠,大丈夫应当如此。

张岱的《岳坟柱铭》:

呼天悲叹铁像,这冤屈尚未昭雪,常听到石马在昭陵哭泣。

拓地饮黄龙,这志向应当实现,还能看到泥兵在蒋庙湿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岳王坟-注解

岳鄂王:即岳飞,南宋抗金名将,死后被追封为鄂王。

隗顺:南宋时期的一名狱卒,因背负岳飞尸体并秘密安葬而闻名。

秦桧:南宋时期的宰相,主和派代表人物,因与岳飞的政治对立而著名。

王氏:秦桧的妻子,与秦桧一同被后世视为奸臣。

万俟Ι:南宋时期的官员,与秦桧一同参与陷害岳飞。

张俊:南宋时期的将领,曾与岳飞并肩作战,后因政治原因与秦桧合谋陷害岳飞。

银瓶小姐:岳飞的女儿,因岳飞被害而投井自尽。

分尸桧:指秦桧的雕像被分尸以示惩罚,象征对其罪行的谴责。

岳云:岳飞的养子,年少从军,英勇善战。

张宪:岳飞的部将,多次立下战功,后因秦桧的陷害而冤死。

牛皋:岳飞的部将,因反对和议被秦桧毒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岳王坟-评注

这段文本详细记录了岳飞及其家族和部将的历史事迹,以及后人对岳飞的纪念和评价。岳飞作为南宋抗金英雄,其忠诚和牺牲精神深受后人敬仰。文本中提到的隗顺、岳云、张宪、牛皋等人,都是岳飞忠实的追随者,他们的故事反映了岳飞在军中和民间的巨大影响力。

文本中提到的秦桧、王氏、万俟Ι、张俊等人,则是岳飞政治对手的代表,他们的行为被后世视为奸佞,与岳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历史评价上,也体现在后人对他们的纪念方式上,如秦桧等人的雕像被分尸、跪拜等,都是对其罪行的象征性惩罚。

此外,文本中还提到了多位文人墨客对岳飞的赞颂和悼念,如杨铁崖、朱太史、张景元、周诗、高启、唐顺之、蔡汝南、王世贞、徐渭、张岱、董其昌等,他们的诗词和对联不仅表达了对岳飞的敬仰,也反映了岳飞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不仅记录了岳飞及其时代的历史,也展示了后人对岳飞的纪念和评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以及岳飞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岳王坟》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006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