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大佛头

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他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共5卷,记录了西湖及其周边的风景名胜和历史典故。张岱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叙述,表达了对西湖的热爱与怀念,是研究明代文化和地理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大佛头-原文

大石佛寺,考旧史,秦始皇东游入海,缆舟于此石上。

后因贾平章住里湖葛岭,宋大内在凤凰山,相去二十余里,平章闻朝钟响,即下湖船,不用篙楫,用大锦缆绞动盘车,则舟去如驶,大佛头,其系缆石桩也。

平章败,后人镌为半身佛像,饰以黄金,构殿覆之,名大石佛院。

至元末毁。

明永乐间,僧志琳重建,敕赐大佛禅寺。

贾秋壑为误国奸人,其于山水书画古董,凡经其鉴赏,无不精妙。

所制锦缆,亦自可人。

一日临安失火,贾方在半闲堂斗蟋蟀,报者络绎,贾殊不顾,但曰:“至太庙则报。”

俄而,报者曰:“火直至太庙矣!”

贾从小肩舆,四力士以椎剑护,舁舆人里许即易,倏忽至火所,下令肃然,不过曰:“焚太庙者,斩殿帅。”

于是帅率勇士数十人,飞身上屋,一时扑灭。

贾虽奸雄,威令必行,亦有快人处。

张岱《大石佛院》诗:

余少爱嬉游,名山恣探讨。

泰岳既危峨,补陀复杳渺。

天竺放光明,齐云集百鸟。

活佛与灵神,金身皆藐小。

自到南明山,石佛出云表。

食指及拇指,七尺犹未了。

宝石更特殊,当年石工巧。

岩石数丈高,止塑一头脑。

量其半截腰,丈六犹嫌少。

问佛凡许长,人天不能晓。

但见往来人,盘旋如虱蚤。

而我独不然,参禅已到老。

入地而摩天,何在非佛道。

色相求如来,巨细皆心造。

我视大佛头,仍然一茎草。

甄龙友《西湖大佛头赞》:

色如黄金,面如满月。

尽大地人,只见一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大佛头-译文

大石佛寺,根据历史记载,秦始皇东游入海时,曾在此石上系船。

后来因为贾平章住在里湖葛岭,宋大内在凤凰山,相距二十多里,贾平章听到朝钟声,就下湖船,不用篙桨,用大锦缆绞动盘车,船就快速行驶,大佛头就是系缆的石桩。

贾平章失败后,后人雕刻成半身佛像,用黄金装饰,建造殿堂覆盖,名为大石佛院。

到元朝末年毁坏。

明朝永乐年间,僧人志琳重建,皇帝赐名为大佛禅寺。

贾秋壑是误国的奸人,但他对山水书画古董的鉴赏,无不精妙。

他所制作的锦缆,也很讨人喜欢。

一天临安失火,贾秋壑正在半闲堂斗蟋蟀,报信的人络绎不绝,贾秋壑毫不在意,只说:“到太庙再报。”

不久,报信的人说:“火已经烧到太庙了!”

贾秋壑乘坐小轿,四个力士用椎剑护卫,抬轿的人走了一里多就换人,很快到达火场,下令肃然,只说:“烧太庙的人,斩殿帅。”

于是殿帅率领勇士数十人,飞身上屋,一时扑灭了火。

贾秋壑虽然是奸雄,但他的威令必行,也有令人佩服的地方。

张岱《大石佛院》诗:

我年轻时喜欢游玩,名山随意探索。

泰山高耸,补陀山遥远。

天竺山放光明,齐云山聚集百鸟。

活佛与灵神,金身都显得渺小。

自从到了南明山,石佛高耸入云。

食指和拇指,七尺还未完。

宝石更加特殊,当年石工巧妙。

岩石数丈高,只塑一个头。

量其半截腰,丈六还嫌少。

问佛有多长,人天不能知晓。

只见往来的人,盘旋如虱蚤。

而我独不然,参禅已到老。

入地而摩天,何处不是佛道。

色相求如来,巨细皆心造。

我看大佛头,仍然是一根草。

甄龙友《西湖大佛头赞》:

颜色如黄金,面如满月。

全天下的人,只见一截。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大佛头-注解

大石佛寺:位于中国的一座古寺,历史悠久,与秦始皇东游的传说有关。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贾平章:宋朝时期的官员,以其在山水书画古董方面的鉴赏能力著称。

宋大内:指宋朝的皇宫,位于凤凰山。

锦缆:用锦缎制成的缆绳,用于船只的系泊,贾平章所制锦缆因其精美而闻名。

大佛头:大石佛寺中的一尊大佛像的头部,原为系缆石桩,后镌刻为佛像。

大石佛院:大石佛寺的别称,因寺内有大佛像而得名。

贾秋壑:贾平章的别称,因其在政治上的奸诈行为而被称为误国奸人。

半闲堂:贾平章的居所,以其在此斗蟋蟀而闻名。

太庙: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庙宇,具有重要的宗教和政治意义。

张岱: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以其诗文著称。

甄龙友:宋代文人,以其诗文和赞颂作品闻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大佛头-评注

《大石佛院》一文通过对大石佛寺的历史背景和贾平章的生平事迹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的复杂性。文中提到的秦始皇东游入海的传说,不仅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也反映了古代帝王对海洋的探索欲望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贾平章的形象则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他既是误国奸人,又在艺术鉴赏和工艺制作上有着非凡的才能,这种双重性格的描绘,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

文中对大石佛寺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其作为宗教场所的庄严和神圣,也反映了古代建筑和雕塑艺术的高超技艺。大佛头的制作过程,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同时也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深远影响。

张岱的《大石佛院》诗,通过对大石佛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色相求如来,巨细皆心造”一句,深刻揭示了佛教中“一切唯心造”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刻领悟。

甄龙友的《西湖大佛头赞》则以简洁的语言,赞美了大佛头的庄严和美丽,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崇拜。这首诗不仅是对大佛头的赞美,也是对佛教文化的一种颂扬。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通过对大石佛寺和贾平章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深远影响。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宗教和政治生活。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大佛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005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