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元代戏曲家。他以创作杂剧闻名,《西厢记》是其代表作。
年代:元代(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
内容简要:全剧共5本21折,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作品以优美的语言和曲折的情节,展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追求,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的巅峰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原文
[末引仆骑马上开]离了蒲东早三十里也。兀的前面是草桥,店里宿一宵,明日赶早行。这马百般儿不肯走。行色一鞭催去马,羁愁万斛引新诗。
[双调][新水令]望蒲东萧寺暮云遮,惨离情半林黄叶。马迟人意懒,风急雁行斜。离恨重叠,破题儿第一夜。
想着昨日受用,谁知今日凄凉?
[步步娇]昨夜个翠被香浓熏兰麝,欹珊枕把身躯儿趄。脸儿厮揾者,仔细端详,可憎的别。铺云鬓玉梳斜,恰便似半吐初生月。
早到也,店小二哥那里?[小二哥上云]官人,俺这头房里下。[末云]琴童接了马者!点上灯,我诸般不要吃,则要睡些儿。[仆云]小人也辛苦,待歇息也。[在床前打铺做睡科][末云]今夜甚睡得到我眼里来也!
[落梅风]旅馆欹单枕,秋蛩鸣四野,助人愁的是纸窗儿风裂。乍孤眠被儿薄又怯,冷清清几时温热!
[末睡科][旦上云]长亭畔别了张生,好生放心不下。老夫人和梅香都睡了,我私奔出城,赶上和他同去。
[乔木查]走荒郊旷野,把不住心娇怯,喘吁吁难将两气接。疾忙赶上者,打草惊蛇。
[搅筝琶]他把我心肠扯,因此不避路途赊。瞒过俺能拘管的夫人,稳住俺厮齐攒的侍妾。想着他临上马痛伤嗟,哭得我也似痴呆。不是我心邪,自别离已后,到西日初斜,愁得来陡峻,瘦得来唓嗻。则离得半个日头,却早又宽掩过翠裙三四褶,谁曾经这般磨灭?
[锦上花]有限姻缘,方才宁贴;无奈功名,使人离缺。害不了的愁怀,恰才觉些:撇不下的相思,如今又也。
[幺篇]清霜净碧波,白露下黄叶。下下高高,道路曲折;四野风来左右乱踅。我这里奔驰,他何处困歇?
[清江引]呆答孩店房儿里没话说,闷对如年夜。暮雨催寒蛩,晓风吹残月,今宵酒醒何处也?
[旦云]在这个店儿里,不免敲门。[末云]谁敲门哩?是一个女人的声音。我且开门看咱。这早晚是谁?
[庆宣和]是人呵疾忙快分说,是鬼呵合速灭。[旦云]是我。老夫人睡了,想你去了呵,几时再得见,特来和你同去。[末唱]听说罢将香罗袖儿拽,却原来是姐姐、姐姐。
难得小姐的心勤!
[乔牌儿]你是为人须为彻,将衣袂不藉。绣鞋儿被露水泥沾惹,脚心儿管踏破也。
[旦云]我为足下呵,顾不得迢递。[旦唧唧了]
[甜水令]想着你废寝忘餐,香消玉减,花开花谢,犹自觉争些;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
[折桂令]想人生最苦离别,可怜见千里关山,独自跋涉。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虽然是一时间花残月缺,休猜做瓶坠簪折。不恋豪杰,不羡骄奢;自愿的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外净一行扮卒子上叫云]恰才见一女子渡河,不知那里去了?打起火把者。分明见他走在这店中去也,将出来!将出来![末云]却怎了?[旦云]你近后,我自开门对他说。
[水仙子]硬围着普救寺下锹镬,强当住咽喉仗剑钺。贼心肠馋眼恼天生得劣。[卒子云]你是谁家女子,夤夜渡河?[旦唱]休言语,靠后些!杜将军你知道他是英杰,觑不觑着你为了醯酱,指一指教你化做膋血。骑着匹白马来也。
[卒子抢旦下][末惊觉云]呀,原来却是梦里。且将门儿推开看。只见一天露气,满地霜华,晓星初上,残月犹明。无端燕鹊高枝上,一枕鸳鸯梦不成!
[雁儿落]绿依依墙高柳半遮,静悄悄门掩清秋夜。疏剌剌林梢落叶风,昏惨惨云际穿窗月。
[得胜令]惊觉我的是颤巍巍竹影走龙蛇,虚飘飘庄周梦蝴蝶,絮叨叨促织儿无休歇,韵悠悠砧声儿不断绝。痛煞煞伤别,急剪剪好梦儿应难舍;冷清清的咨嗟,娇嘀嘀玉人儿何处也!
[仆云]天明也。咱早行一程儿,前面打火去。[末云]店小二哥,还你房钱,鞴了马者。
[鸳鸯煞]柳丝长咫尺情牵惹,水声幽仿佛人呜咽。斜月残灯,半明不灭。畅道是旧恨连绵,新愁郁结;别恨离愁,满肺腑难淘泻。除纸笔代喉舌,千种相思对谁说。[并下]
[络丝娘煞尾]都则为一官半职,阻隔得千山万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译文
[末引仆骑马上开]离开了蒲东已经三十里了。前面就是草桥,今晚在店里住一晚,明天一早再赶路。这匹马怎么也不肯走。用鞭子催促马儿前行,心中充满了离别的忧愁,引发了许多新诗。
[双调][新水令]望着蒲东的萧寺,暮云遮蔽,离别的悲伤如同半林黄叶。马儿走得慢,人也懒散,风急雁行斜。离别的恨意层层叠加,这是离别后的第一个夜晚。
想着昨日的享受,谁知今日却如此凄凉?
[步步娇]昨晚翠被香浓,熏着兰麝,斜靠在珊瑚枕上,身体微微倾斜。脸儿贴着枕头,仔细端详,真是可爱极了。云鬓铺散,玉梳斜插,就像初生的月亮半露出来。
早到了,店小二哥在哪里?[小二哥上云]官人,我们这头房里住下。[末云]琴童,把马接过去!点上灯,我什么都不想吃,只想睡一会儿。[仆云]小人也累了,要休息了。[在床前打铺做睡科][末云]今晚怎么能睡得着呢!
[落梅风]旅馆里斜靠着单枕,秋蛩在四野鸣叫,纸窗儿被风吹裂,更增添了人的忧愁。刚孤眠,被子又薄又冷,冷清清的,什么时候才能暖和起来!
[末睡科][旦上云]在长亭边告别了张生,心里实在放心不下。老夫人和梅香都睡了,我偷偷跑出城,赶上去和他一起走。
[乔木查]走在荒郊野外,心里忍不住害怕,喘不过气来。急忙赶上去,打草惊蛇。
[搅筝琶]他牵动了我的心肠,所以不顾路途遥远。瞒过了能管束我的夫人,稳住了我的侍妾。想着他上马时痛苦的样子,我也哭得像痴呆了一样。不是我心思不正,自从离别后,到太阳西斜时,愁得厉害,瘦得可怜。才离开半天,却已经宽掩过翠裙三四褶,谁曾经这样折磨过?
[锦上花]有限的姻缘,刚刚安定下来;无奈功名,让人分离。无法消除的愁怀,刚刚才觉得好些:放不下的相思,如今又来了。
[幺篇]清霜洗净了碧波,白露落在黄叶上。道路高低不平,曲折难行;四野的风左右乱吹。我在这里奔驰,他在哪里休息?
[清江引]呆在店房里没话说,闷得像过年一样。暮雨催着寒蛩,晓风吹着残月,今晚酒醒后会在哪里呢?
[旦云]在这个店里,不免敲门。[末云]谁在敲门?是一个女人的声音。我且开门看看。这么晚了是谁?
[庆宣和]如果是人,赶快说清楚;如果是鬼,赶快消失。[旦云]是我。老夫人睡了,想着你走了,什么时候才能再见,特地来和你一起走。[末唱]听罢,拽着香罗袖,原来是姐姐、姐姐。
难得小姐的心意这么勤快!
[乔牌儿]你是为了人就要彻底,衣袂不借。绣鞋被露水泥沾湿,脚心都踏破了。
[旦云]我为了你,顾不得路途遥远。[旦唧唧了]
[甜水令]想着你废寝忘食,香消玉减,花开花谢,还觉得争些;即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想来有什么可伤感的。
[折桂令]想人生最苦的是离别,可怜千里关山,独自跋涉。像这样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虽然是一时间花残月缺,不要猜做瓶坠簪折。不恋豪杰,不羡骄奢;自愿的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外净一行扮卒子上叫云]刚才看到一个女子渡河,不知去了哪里?打起火把来。分明看到她走进这店里去了,把她抓出来!抓出来![末云]这可怎么办?[旦云]你靠后,我自己开门对他说。
[水仙子]硬围着普救寺下锹镬,强当住咽喉仗剑钺。贼心肠馋眼恼天生得劣。[卒子云]你是谁家女子,深夜渡河?[旦唱]别说话,靠后些!杜将军你知道他是英杰,看不看你为了醯酱,指一指教你化做膋血。骑着匹白马来也。
[卒子抢旦下][末惊觉云]呀,原来却是梦里。且将门儿推开看。只见一天露气,满地霜华,晓星初上,残月犹明。无端燕鹊高枝上,一枕鸳鸯梦不成!
[雁儿落]绿依依的墙高柳半遮,静悄悄的门掩着清秋夜。疏剌剌的林梢落叶风,昏惨惨的云际穿窗月。
[得胜令]惊醒我的是颤巍巍的竹影走龙蛇,虚飘飘的庄周梦蝴蝶,絮叨叨的促织儿无休歇,韵悠悠的砧声儿不断绝。痛煞煞的伤别,急剪剪的好梦儿应难舍;冷清清的咨嗟,娇嘀嘀的玉人儿何处也!
[仆云]天亮了。我们早点走一程,前面打火去。[末云]店小二哥,还你房钱,备好马。
[鸳鸯煞]柳丝长,情牵惹,水声幽,仿佛人呜咽。斜月残灯,半明不灭。畅道是旧恨连绵,新愁郁结;别恨离愁,满肺腑难淘泻。除纸笔代喉舌,千种相思对谁说。[并下]
[络丝娘煞尾]都只为一官半职,阻隔得千山万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注解
蒲东:指蒲州东部,今山西省永济市一带,古代为交通要道。
草桥: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象征离别之地。
萧寺:指寺庙,常用来形容荒凉、寂静的寺庙。
黄叶:秋天的象征,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
羁愁:旅途中的忧愁,常与离别、思乡相关。
破题儿第一夜:指离别后的第一个夜晚,常用来表达离别的痛苦。
翠被香浓熏兰麝:形容床铺的奢华与香气,常用来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纸窗儿风裂:形容秋风的凛冽,常用来表达孤独与凄凉。
清霜净碧波:形容秋天的景色,清霜覆盖在碧波上,象征离别的凄凉。
白露下黄叶:秋天的景象,白露和黄叶常用来表达离别的哀愁。
杜将军:指唐代名将杜如晦,此处借用来形容英勇的人物。
普救寺:古代寺庙名,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象征救赎与希望。
庄周梦蝴蝶:出自《庄子·齐物论》,比喻人生如梦,虚幻无常。
促织儿:指蟋蟀,常用来表达秋夜的孤寂与凄凉。
砧声儿:指捣衣声,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鸳鸯煞:指鸳鸯分离,象征离别与相思。
络丝娘煞尾:指织女星,常用来表达离别与相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评注
这段古文选自元代杂剧《西厢记》中的一段,描写了张生与崔莺莺离别后的情景。文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后的凄凉与相思之情。
首先,文中通过‘蒲东’、‘草桥’、‘萧寺’等地理名词,营造出一种荒凉、寂静的氛围,象征着离别后的孤独与无助。‘黄叶’、‘清霜’、‘白露’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凄凉的情感。
其次,文中通过‘羁愁’、‘破题儿第一夜’等词语,表达了张生离别后的痛苦与思念。‘翠被香浓熏兰麝’、‘纸窗儿风裂’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张生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再次,文中通过‘杜将军’、‘普救寺’等历史典故,增强了文本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厚重感。‘庄周梦蝴蝶’、‘促织儿’、‘砧声儿’等意象的运用,进一步丰富了文本的艺术表现力。
最后,文中通过‘鸳鸯煞’、‘络丝娘煞尾’等象征性的词语,表达了张生与崔莺莺之间的深厚感情与无法割舍的相思之情。整段文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后的凄凉与相思之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