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

作者: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元代戏曲家。他以创作杂剧闻名,《西厢记》是其代表作。

年代:元代(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

内容简要:全剧共5本21折,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作品以优美的语言和曲折的情节,展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追求,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的巅峰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原文

[夫人引俫上云]这几日窃见莺莺语言恍惚,神思加倍,腰肢体态,比向日不同;莫不做下来了么?

[俫云]前日晚夕,奶奶睡了,我见姐姐和红娘烧香,半晌不回来,我家去睡了。

[夫人云]这桩事都在红娘身上,唤红娘来!

[俫唤红科]

[红云]哥哥唤我怎么?

[俫云]奶奶知道你和姐姐去花园里去,如今要打你哩。

[红云]呀!小姐,你带累我也!小哥哥,你先去,我便来也。

[红唤旦科]姐姐,事发了也,老夫人唤我哩,却怎了?

[旦云]好姐姐,遮盖咱!

[红云]娘呵,你做的隐秀者,我道你做下来也。

[旦念]月圆便有阴云蔽,花发须教急雨催。

[红唱]

[越调][斗鹌鹑]则着你夜去明来,倒有个天长地久;不争你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你则合带月披星,谁着你停眠整宿?老夫人心数多,情性;使不着我巧语花言,将没做有。

[紫花儿序]老夫人猜那穷酸做了新婿,小姐做了娇妻,这小贱人做了牵头。俺小姐这些时春山低翠,秋水凝眸,别样的都休,试把你裙带儿拴,纽门儿扣,比着你旧时肥瘦,出落得精神,别样的风流。

[旦云]红娘,你到那里小心回话者!

[红云]我到夫人处,必问:“这小贱人,

[金蕉叶]我着你但去处行监坐守,谁着你迤逗的胡行乱走?”若问着此一节呵如何诉休?你便索与他个“知情”的犯由。

姐姐,你受责理当,我图甚么来?

[调笑令]你绣帏里效绸缪,倒凤颠鸾百事有。我在窗儿外几曾轻咳嗽,立苍苔将绣鞋儿冰透。今日个嫩皮肤倒将粗棍抽,姐姐呵,俺这通殷勤的着甚来由?

姐姐在这里等着,我过去。说过呵,休欢喜,说不过,休烦恼。

[红见夫人科]

[夫人云]小贱人,为甚么不跪下!你知罪么?

[红跪云]红娘不知罪。

[夫人云]你故自口强哩。若实说呵,饶你;若不实说呵,我直打死你这个贱人!谁着你和小姐花园里去来?

[红云]不曾去,谁见来?

[夫人云]欢郎见你去来,尚故自推哩。

[打科]

[红云]夫人休闪了手,且息怒停嗔,听红娘说。

[鬼三台]夜坐时停了针绣,共姐姐闲穷究,说张生哥哥病久。咱两个背着夫人,向书房问候。

[夫人云]问候呵,他说甚么?

[红云]他说来,道“老夫人事已休,将恩变为仇,着小生半途喜变做忧”。他道:“红娘你且先行,教小姐权时落后。”

[夫人云]他是个子孩儿家,着他落后怎么!

[红唱]

[秃厮儿]我则道神针法灸,谁承望燕侣莺俦。他两个经今月余则是一处宿,何须你一一问缘由?

[圣药王]他每不识忧,不识愁,一双心意两下投。夫人得好休,便好休,这其间何必苦追求?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夫人云]这端事都是你个贱人。

[红云]非是张生小姐红娘之罪,乃夫人之过也。

[夫人云]这贱人倒指下我来,怎么是我之过?

[红云]信者人之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当日军围普救,夫人所许退军者,以女妻之。张生非慕小姐颜色,岂肯区区建退军之策?兵退身安,夫人悔却前言,岂得不为失信乎?既然不肯成就其事,只合酬之以金帛,令张生舍此而去。却不当留请张生于书院,使怨女旷夫,各相早晚窥视,所以夫人有此一端。目下老夫人若不息其事,一来辱没相国家谱;二来张生日后名重天下,施恩于人,忍令反受其辱哉?使至官司,老夫人亦得治家不严之罪。官司若推其详,亦知老夫人背义而忘恩,岂得为贤哉?红娘不敢自专,乞望夫人台鉴:莫若恕其小过,成就大事,挼之以去其污,岂不为长便乎?

[麻郎儿]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

[幺篇]世有、便休、罢手,大恩人怎做敌头?起白马将军故友,斩飞虎叛贼草寇。

[络丝娘]不争和张解元参商卯酉,便是与崔相国出乖弄丑。到底干连着自己骨肉,夫人索穷究。

[夫人云]这小贱人也道得是。我不合养了这个不肖之女。待经官呵,玷辱家门。罢罢!俺家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与了这厮罢。红娘唤那贱人来!

[红见旦云]且喜姐姐,那棍子则是滴溜溜在我身上,吃我直说过了。我也怕不得许多,夫人如今唤你来,待成合亲事。

[旦云]羞人答答的,怎么见夫人?

[红云]娘根前有甚么羞?

[小桃红]当日个月明才上柳梢头,却早人约黄昏后。羞得我脑背后将牙儿衬着衫儿袖。猛凝眸,看时节则见鞋底尖儿瘦。一个恣情的不休,一个哑声儿厮耨。呸!那其间可怎生不害半星儿羞?

[旦见夫人科]

[夫人云]莺莺,我怎生抬举你来,今日做这等的勾当;则是我的孽障,待怨谁的是!我待经官来,辱没了你父亲,这等不是俺相国人家的勾当。罢罢罢!谁似俺养女的不长进!红娘,书房里唤将那禽兽来!

[红唤末科]

[末云]小娘子唤小生做甚么?

[红云]你的事发了也,如今夫人唤你来,将小姐配与你哩。小姐先招了也,你过去。

[末云]小生徨恐,如何见老夫人?当初在谁在老夫人行说来?

[红云]休佯小心,过去便了。

[幺篇]既然漏怎干休?是我相投首。俺家里陪酒陪茶倒挼就。你休愁,何须约定通媒媾?我弃了部署不收,你原来“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样臘枪头。

[末见夫人科]

[夫人云]好秀才呵,岂不闻“非

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我待送你去官司里去来,恐辱没俺家谱。

我如今将莺莺与你为妻,则是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媚,你明日便上朝取应去。

我与你养着媳妇,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

[红云]张生早则喜也。

[东原乐]相思事,一笔勾,早则展放从前眉儿皱,美爱幽欢恰动头。

既能够,张生,你觑兀的般可喜娘庞儿也要人消受。

[夫人云]明日收拾行装,安排果酒,请长老一同送张生到十里长亭去。

[旦念]寄语西河堤畔柳,安排青眼送行人。

[同夫人下][红唱]

[收尾]来时节画堂箫鼓鸣春昼,列着一对儿鸾交凤友。

那其间才受你说媒红,方吃你谢亲酒。

[并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译文

夫人带着俫儿上来说:这几天我偷偷观察莺莺,发现她说话恍惚,精神恍惚,腰肢和体态都比以前不同了;难道她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吗?

俫儿说:前天晚上,奶奶睡了,我看见姐姐和红娘去烧香,好久都没回来,我就回家睡觉了。

夫人说:这件事都怪红娘,叫红娘来!

俫儿叫红娘过来。

红娘说:哥哥叫我有什么事?

俫儿说:奶奶知道你和姐姐去花园了,现在要打你呢。

红娘说:哎呀!小姐,你连累我了!小哥哥,你先去,我马上就来。

红娘叫莺莺过来,说:姐姐,事情败露了,老夫人叫我呢,怎么办?

莺莺说:好姐姐,帮我遮掩一下吧!

红娘说:娘啊,你做得隐秘,我就知道你会出事。

莺莺念道:月圆时总有阴云遮蔽,花开时总有急雨催促。

红娘唱道:

[越调][斗鹌鹑]你夜里去白天来,倒是有个天长地久;你不争气地握雨携云,常让我提心吊胆。你本该带着月亮披着星星,谁让你整夜不睡?老夫人心思多,性情古怪;用不着我巧言花语,把没有的事说成有。

[紫花儿序]老夫人猜那穷酸做了新女婿,小姐做了娇妻,这小贱人做了牵线人。我家小姐这些日子春山低垂,秋水凝眸,别的都不提,试把你的裙带系紧,纽扣扣好,比着你以前的肥瘦,出落得精神,别样的风流。

莺莺说:红娘,你去那里小心回话!

红娘说:我去夫人那里,她一定会问:“这小贱人,

[金蕉叶]我让你去行监坐守,谁让你到处乱跑?”如果问到这一节,怎么回答?你就得给她个“知情”的理由。

姐姐,你受责是应该的,我图什么呢?

[调笑令]你在绣帏里效仿绸缪,倒凤颠鸾什么事都有。我在窗外几曾轻轻咳嗽,站在苍苔上把绣鞋都冰透了。今天嫩皮肤倒要被粗棍子抽,姐姐啊,我这通殷勤的有什么来由?

姐姐在这里等着,我过去。说得好,别高兴,说不好,别烦恼。

红娘去见夫人。

夫人说:小贱人,为什么不跪下!你知道罪吗?

红娘跪下说:红娘不知道罪。

夫人说:你还嘴硬呢。如果老实说,饶你;如果不老实说,我直接打死你这个贱人!谁让你和小姐去花园的?

红娘说:没去过,谁看见了?

夫人说:欢郎看见你去了,你还推脱呢。

夫人打红娘。

红娘说:夫人别闪了手,且息怒,听红娘说。

[鬼三台]晚上坐着时停了针线活,和姐姐闲聊,说张生哥哥病了很久。我们两个背着夫人,去书房问候。

夫人说:问候时,他说了什么?

红娘说:他说,“老夫人的事已经完了,把恩情变成了仇恨,让我半途喜变忧”。他说:“红娘你先走,让小姐暂时落后。”

夫人说:他是个孩子,让他落后干什么!

红娘唱道:

[秃厮儿]我以为他是神针法灸,谁知道他是燕侣莺俦。他们两个已经在一起住了一个多月,何必你一一问缘由?

[圣药王]他们不懂忧愁,不懂烦恼,两个人的心意相投。夫人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其间何必苦苦追求?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夫人说:这件事都怪你这个贱人。

红娘说:不是张生、小姐、红娘的错,是夫人的错。

夫人说:这贱人倒指责起我来了,怎么是我的错?

红娘说:信是人的根本,“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大车没有车轴,小车没有车辕,怎么行走呢?”当初军队围困普救寺,夫人答应退军后,把女儿嫁给他。张生如果不是爱慕小姐的美貌,怎么会费尽心思建退军之策?兵退了,夫人却反悔了,这不是失信吗?既然不肯成就这件事,就该用金帛酬谢,让张生离开。却不该留张生在书院,让怨女旷夫,早晚互相窥视,所以夫人有这一端。现在老夫人如果不平息这件事,一来辱没相国的家谱;二来张生日后名重天下,施恩于人,忍心让他反受其辱吗?如果告到官府,老夫人也会得治家不严的罪。官府如果追究详情,也会知道老夫人背义忘恩,怎么能算贤明呢?红娘不敢自作主张,希望夫人明鉴:不如宽恕小过,成就大事,洗去污点,岂不是长久之计?

[麻郎儿]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晓三教九流,一个精通描鸾刺绣。

[幺篇]世上有,就罢手,大恩人怎么能做敌人?起白马将军故友,斩飞虎叛贼草寇。

[络丝娘]不争和张解元参商卯酉,就是与崔相国出乖弄丑。到底牵连着自己的骨肉,夫人要追究到底。

夫人说:这小贱人也说得对。我不该养了这个不肖之女。如果告到官府,玷辱家门。罢了罢了!我家没有犯法的男人,再婚的女人,就把她嫁给这小子吧。红娘叫那贱人来!

红娘去见莺莺,说:姐姐,那棍子只是在我身上滴溜溜地转,我直接说过去了。我也怕不了那么多,夫人现在叫你,准备成全你们的婚事。

莺莺说:羞死人了,怎么见夫人?

红娘说:在娘面前有什么好羞的?

[小桃红]那天月亮刚上柳梢头,却早有人约在黄昏后。羞得我脑背后用牙儿衬着衫袖。猛一看,只见鞋底尖儿瘦。一个恣情的不休,一个哑声儿厮耨。呸!那时候怎么不害半点羞?

莺莺去见夫人。

夫人说:莺莺,我怎么抬举你,今天做这种事;这是我的孽障,怨谁呢!我本想告到官府,辱没了你父亲,这不是我们相国人家该做的事。罢了罢了!谁像我养女不长进!红娘,去书房叫那禽兽来!

红娘去叫张生。

张生说:小娘子叫我做什么?

红娘说:你的事败露了,现在夫人叫你,准备把小姐嫁给你。小姐已经招了,你过去吧。

张生说:小生惶恐,怎么见老夫人?当初是谁在老夫人面前说的?

红娘说:别装小心了,过去就是了。

[幺篇]既然漏了怎么罢休?是我自首的。我们家里陪酒陪茶倒挼就。你别愁,何必约定通媒妁?我弃了部署不收,你原来“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样臘枪头。

张生去见夫人。

夫人说:好秀才啊,岂不闻“非

先王的德行我不敢效仿。”

我本想送你到官府去,但怕辱没了我们家的名声。

我现在把莺莺许配给你为妻,这是我们家族三代以来不娶平民女子的规矩,你明天就去朝廷应试。

我替你养着媳妇,如果你考中了,就来见我;如果落榜了,就别来见我了。

[红云]张生早就高兴了。

[东原乐]相思的事情,一笔勾销,早先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了,美好的爱情和欢乐才刚刚开始。

既然能够这样,张生,你看这么可爱的姑娘也需要有人来疼爱。

[夫人云]明天收拾行李,准备果酒,请长老一起送张生到十里长亭去。

[旦念]寄语西河堤畔的柳树,安排青眼送别行人。

[同夫人下][红唱]

[收尾]来的时候画堂里箫鼓声鸣,春天白天,列着一对鸾凤般的朋友。

那时候才接受你的媒人红包,才喝你的谢亲酒。

[并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注解

莺莺:《西厢记》中的女主角,崔莺莺,是相国千金,与张生相爱。

红娘:《西厢记》中的重要角色,崔莺莺的侍女,聪明机智,帮助张生和莺莺相会。

夫人:崔莺莺的母亲,相国夫人,对女儿的婚事有严格的控制。

张生:《西厢记》中的男主角,张君瑞,与崔莺莺相爱。

欢郎:崔家的仆人,见证了红娘和莺莺的行动。

越调:一种曲调,常用于表达悲伤或忧愁的情感。

斗鹌鹑:曲牌名,用于表达紧张或冲突的情感。

紫花儿序:曲牌名,常用于描述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金蕉叶:曲牌名,用于表达责备或质问的情感。

调笑令:曲牌名,用于表达轻松或幽默的情感。

鬼三台:曲牌名,用于表达神秘或诡异的情感。

秃厮儿:曲牌名,用于表达无奈或讽刺的情感。

圣药王:曲牌名,用于表达劝诫或教诲的情感。

麻郎儿:曲牌名,用于表达赞美或颂扬的情感。

络丝娘:曲牌名,用于表达复杂或纠结的情感。

小桃红:曲牌名,用于表达羞涩或含蓄的情感。

幺篇:曲牌名,用于表达转折或总结的情感。

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指遵循古代圣王的道德行为规范,不敢逾越。

白衣女媚:指没有官职的平民女子,这里特指没有功名的女子。

上朝取应:指参加科举考试,争取功名。

驳落:指科举考试未通过。

红云:指红娘,是《西厢记》中的角色,张生和崔莺莺的媒人。

东原乐:指《西厢记》中的曲牌名,用于表达情感。

相思事:指思念之情。

眉儿皱:指因思念而皱眉。

美爱幽欢:指美好的爱情和隐秘的欢乐。

可喜娘庞儿:指可爱的女子容貌。

消受:指享受、承受。

十里长亭:古代送别的地方,常指离别之地。

青眼:指重视、青睐。

画堂箫鼓:指华丽的厅堂和音乐。

鸾交凤友:指夫妻恩爱,如鸾凤和鸣。

说媒红:指媒人的酬谢。

谢亲酒:指婚礼后的谢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评注

《西厢记》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剧之一,由元代王实甫创作。该剧以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对爱情的压抑和反抗。本文选取的片段是剧中夫人发现莺莺与张生私会的情节,通过夫人、红娘、莺莺三人的对话,展现了封建礼教对个人情感的压制,以及红娘机智应对的场面。

在这一片段中,夫人对莺莺的行为感到愤怒和失望,认为她违背了家族的尊严和礼教。红娘作为莺莺的侍女,既要保护小姐,又要应对夫人的责难,展现了她的聪明和机智。她通过巧妙的言辞,不仅为莺莺和张生的行为辩解,还指出了夫人之前的失信行为,最终说服了夫人接受这段感情。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对话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对女性行为的严格约束,以及个人情感与家族利益之间的冲突。夫人作为封建家长的代表,对女儿的婚事有着绝对的控制权,而莺莺和红娘则代表了追求自由和真爱的年轻一代。红娘的机智和勇敢,体现了下层人民在封建礼教压迫下的反抗精神。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对话运用了大量的曲牌,如“越调”、“斗鹌鹑”、“紫花儿序”等,通过不同的曲调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变化。红娘的语言幽默风趣,既展现了她的机智,又缓解了紧张的气氛。夫人的语言则严厉而直接,体现了她的权威和愤怒。莺莺的语言则充满了羞涩和无奈,展现了她在爱情和礼教之间的挣扎。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对话不仅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婚姻制度和礼教观念,还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处境。红娘的形象成为了中国文学中机智勇敢的侍女代表,她的言行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也体现了下层人民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挑战。

总的来说,这段对话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曲牌运用,展现了《西厢记》作为一部爱情剧的深刻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它不仅是一部描写爱情的作品,更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杰作。

这段文本出自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经典之作。文本通过对话和唱词的形式,展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面对社会规范和家庭压力的复杂情感。

首先,文本中的‘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规范的重视,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必须符合这些规范,否则会被视为不道德。这种道德压力在文本中通过夫人的话语表现出来,她担心张生没有功名会辱没家谱,因此要求张生上朝取应,取得功名后才能与莺莺成婚。

其次,文本中的‘白衣女媚’和‘上朝取应’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功名的重视。功名不仅是个人成就的象征,也是婚姻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条件。张生必须通过科举考试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家庭的接纳。

再次,文本中的‘相思事’和‘美爱幽欢’表达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深厚感情。他们的爱情不仅是肉体的吸引,更是心灵的契合。红娘的唱词‘早则展放从前眉儿皱,美爱幽欢恰动头’描绘了他们从相思到相爱的过程,展现了爱情的美好和力量。

最后,文本中的‘十里长亭’和‘青眼’象征着离别和期待。莺莺的寄语‘安排青眼送行人’表达了她对张生的深情和期待,希望他能早日归来。而红娘的唱词‘来时节画堂箫鼓鸣春昼,列着一对儿鸾交凤友’则预示了他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展现了爱情的美好前景。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通过丰富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面对社会规范和家庭压力的复杂情感。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经典之作。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005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