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

作者: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元代戏曲家。他以创作杂剧闻名,《西厢记》是其代表作。

年代:元代(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

内容简要:全剧共5本21折,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作品以优美的语言和曲折的情节,展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追求,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的巅峰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原文

[夫人排桌子上云]红娘去请张生,如何不见来?

[红见夫人云]张生着红娘先行,随后便来也。

[末上见夫人施礼科]

[夫人云]前日若非先生,焉得有今日;我一家之命,皆先生所活也。聊备小酌,非为报礼,勿嫌轻意

[末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贼之败,皆夫人之福。万一杜将军不至,我辈皆无免死之术。此皆往事,不必挂齿。

[夫人云]将酒来,先生满饮此杯。

[末云]“长者赐,少者不敢辞。”

[末做饮酒科]

[末把夫人酒了]

[夫人云]先生请坐!

[末云]小子侍立座下,尚然越礼,焉敢与夫人对坐。

[夫人云]道不得个“恭敬不如从命”。

[末谢了,坐]

[夫人云]红娘,去唤小姐来,与先生行礼者!

[红朝鬼门道唤云]老夫人后堂待客,请小姐出来哩!

[旦应云]我身子不些不停当,来不得。

[红云]你道请谁哩?

[旦云]请谁?

[红云]请张生哩?

[旦云]若请张生,扶病也索走一遭。

[红发科了]

[旦上]免除崔氏全家祸,尽在张生半纸书。

[双调]五供养]若不是张解元识人多,别一个怎退干戈。排着酒果,列着笙歌。篆烟微,花香细,散满东风帘幕。救了咱全家祸,殷勤呵正礼,钦敬呵当合。

[新水令]恰才向碧纱窗下画了双蛾,拂拭了罗衣上粉香浮涴,只将指尖儿轻轻的贴了钿窝。若不是惊觉人呵,犹压着绣衾卧。

[红云]觑俺姐姐这个脸儿吹弹得破,张生有福也呵!

[旦唱]

[幺篇]没查没利谎偻儸,你道我宜梳妆的脸儿吹弹得破。

[红云]俺姐姐天生的一个夫人的样儿。

[旦唱]你那里休聒,不当信口开合。知他命福是如何?我做一个夫人也做得过。

[红云]往常两个都害,今日早则喜也!

[旦唱]

[乔木查]我相思为他,他相思为我,从今后两下里相思都较可。酬贺间礼当酬贺,俺母亲也好心多。

[红云]敢着小姐和张生结亲呵,怎生不做大筵席,会亲戚朋友,安排小酌为何?

[旦云]红娘,你不知夫人意。

[搅筝琶]他怕我是赔钱货,两当一便成合。据着他举将除贼,也消得家缘过活。费了甚一股那,便待要结丝萝;休波,省人情的奶奶忒虑过,恐怕张罗。

[末云]小子更衣咱。

[做撞见旦科]

[旦唱]

[庆宣和]门儿外,帘儿前,将小脚那。我恰待目转秋波,谁想那识空便的灵心儿早破。唬得我倒躲,倒躲。

[末见旦科]

[夫人云]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

[末背云]呀,声息不好了也!

[旦云]呀,俺娘变了卦也!

[红云]这相思又索害也。

[旦唱]

[雁儿落]荆棘剌怎动那!死没腾无回豁!措支剌不对答!软兀剌难存坐!

[得胜令]谁承望这即即世世老婆婆,着莺莺做妹妹拜哥哥。白茫茫溢起蓝桥水,不邓邓点着袄庙火。碧澄澄清波,扑剌剌将比目鱼分破;急攘攘因何,疙瘩地把双眉锁纳合。

[夫人云]红娘看热酒,小姐与哥哥把盏者!

[旦唱]

[甜水令]我这里粉颈低垂,蛾眉频蹙,芳心无那,俺可甚“相见话偏多”?星眼朦胧,檀口嗟咨,攧窨不过,这席面儿畅好是乌合。

[旦把酒科]

[夫人央科]

[末云]小生量窄。

[旦云]红娘接了台盏者!

[折桂令]他其实咽不下玉液金波。谁承望月底西厢,变做了梦里南柯。泪眼偷淹,酩子里搵湿香罗。他那里恨倦开软瘫做一垛;我这里手难抬称不起肩窝。病染沈疴,断然难活。则被你送了人呵,当甚么喽啰。

[夫人云]再把一盏者!

[红递盏了]

[旦唱]

[月上海棠]一杯闷酒尊前过,低首无言自摧挫。不甚醉颜酡,却早嫌玻璃盏大。从因我,酒上心来较可。

[红背与旦云]姐姐,这烦恼怎生是了!

[旦唱]

[幺篇]而今烦恼犹闲可,久后思量怎奈何?有意诉衷肠,争奈母亲侧坐,成抛躲,咫尺间发如间阔。

[夫人云]红娘送小姐卧房里去者!

[旦辞末出科]

[旦云]俺娘好口不应心也呵!

[乔牌儿]老夫人转关儿没定夺,哑谜儿怎猜破;黑阁落甜话儿将人和,请将来着人不快活。

[江水儿]佳人自来多命薄,秀才每从来懦。闷杀没头鹅,撇下陪钱货;不争你不成亲呵,下场头那答儿发付我!

[殿前欢]恰才个笑呵呵,都做了江州司马泪痕多。若不是一封书将半万贼兵破,俺一家怎得存活。他不想结姻缘想甚么?到如今难着莫。老夫人谎到天来大;当日成也是您个母亲,今日败也是您个萧何。

[离亭宴带歇指煞]从今后玉容寂寞梨花朵,胭脂浅淡樱桃颗,这相思何时是可?昏邓邓黑海来深,白茫茫陆地来厚,碧悠悠青天来阔;太行山般高仰望,东洋海般深思渴。毒害的恁么。俺娘呵,将颤巍巍双头花蕊搓,香馥馥同心缕带割,长搀搀连理琼枝挫。白头娘不负荷,青春女成担阁,将俺那锦片也似前程蹬脱。俺娘把甜句儿落空了他,虚名儿误赚了我。[下]

[末云]小生醉也,告退。夫人根前,欲一言以尽意,未知可否?前者贼寇相迫,夫人所言,能退贼者,以莺莺妻之。小生挺身而出,作书与杜将军,庶几得免夫人之祸。今日命小生赴宴,将谓有喜庆之期;不知夫人何见,以兄妹之礼相待?小生非图哺啜而来,此事果若不谐,小生即当告退。

[夫人云]先生纵有活我之恩,奈小姐先相国在日,曾许下老身侄儿郑恒。即日有书赴京唤去了,未见来。如若此子至,其事将如之何?莫若以金帛相酬,

先生拣豪门贵宅之女,别为之求,先生台意若何?

[末云]既然夫人不与,小生何慕金帛之色?却不道“书中有女颜如玉”?则今日便索告辞。

[夫人云]你且住者,今日有酒也。红娘扶哥哥去书房中歇息,到明日咱别有话说。[下]

[红扶末科][末念]有分只熬萧寺夜,无缘难遇洞房春。

[红云]张生,少吃一盏却不好!

[末云]我吃甚么来!

[末跪红科]小生为小姐,昼夜忘餐废寝,魂劳梦断,常忽忽如有所失。自寺中一见,隔墙酬和,迎风待月,受无限之苦楚。甫能得成就婚姻,夫人变了卦,使小生智竭思穷,此事几时是了!小娘子怎生可怜小生,将此意申与小姐,知小生之心。就小娘子前解下腰间之带,寻个自尽。

[末念]可怜刺股悬梁志,险作离乡背井魂。

[红云]街上好贱柴,烧你个傻角。你休慌,妾当与君谋之。

[末云]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

[红云]妾见先生有囊琴一张,必善于此。俺小姐深慕于琴。今夕妾与小姐同至花园内烧夜香,但听咳嗽为令,先生动操;看小姐听得时说甚么言语,却将先生之言达知。若有话说,明日妾来回报,这早晚怕夫人寻我,回去也。[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译文

夫人坐在桌子旁说:红娘去请张生,怎么还没来?

红娘见到夫人说:张生让红娘先来,他随后就到。

张生上前向夫人行礼。

夫人说:前几天如果不是先生,我们怎么会有今天;我们一家的性命,都是先生救的。准备了点小酒,不是作为报答,请不要嫌弃。

张生说:“一人有福,万民依赖。”这次贼寇的失败,都是夫人的福气。如果杜将军不来,我们都没有逃生的办法。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不必再提。

夫人说:拿酒来,先生请满饮此杯。

张生说:“长者赐予,少者不敢推辞。”

张生饮酒。

张生给夫人倒酒。

夫人说:先生请坐!

张生说:我站在座下,已经越礼了,怎么敢和夫人对坐。

夫人说:不是说“恭敬不如从命”吗?

张生道谢后坐下。

夫人说:红娘,去叫小姐来,给先生行礼!

红娘朝鬼门道喊:老夫人在后堂待客,请小姐出来!

小姐回应:我身体不舒服,来不了。

红娘说:你知道请谁吗?

小姐说:请谁?

红娘说:请张生。

小姐说:如果是请张生,就算生病也要去一趟。

红娘发笑。

小姐上场:免除崔氏全家的祸患,全靠张生的一封信。

如果不是张解元认识人多,别人怎么能退敌。摆上酒果,列着笙歌。香烟微袅,花香细散,满布东风帘幕。救了咱们全家的祸患,殷勤是正礼,钦敬是应当。

刚才在碧纱窗下画了双眉,拂拭了罗衣上的粉香,只用指尖轻轻贴了钿窝。如果不是惊醒了人,还压在绣被里躺着。

红娘说:看俺姐姐这个脸儿吹弹得破,张生有福啊!

小姐唱:

没查没利的谎话,你说我宜梳妆的脸儿吹弹得破。

红娘说:俺姐姐天生一个夫人的样儿。

小姐唱:你那里别吵,不要信口开河。谁知道他的命福如何?我做个夫人也做得过。

红娘说:往常两个都害相思,今天早则喜也!

小姐唱:

我相思为他,他相思为我,从今后两下里相思都较可。酬贺间礼当酬贺,俺母亲也好心多。

红娘说:敢让小姐和张生结亲,怎么不做大筵席,会亲戚朋友,安排小酌为何?

小姐说:红娘,你不懂夫人的意思。

她怕我是赔钱货,两当一便成合。据着他举将除贼,也消得家缘过活。费了甚一股那,便待要结丝萝;休波,省人情的奶奶忒虑过,恐怕张罗。

张生说:我去更衣。

撞见小姐。

小姐唱:

门儿外,帘儿前,将小脚那。我正想目转秋波,谁想那识空便的灵心儿早破。吓得我倒躲,倒躲。

张生见到小姐。

夫人说:小姐近前拜了哥哥!

张生背说:呀,声息不好了!

小姐说:呀,俺娘变了卦!

红娘说:这相思又要害了。

小姐唱:

荆棘剌怎动那!死没腾无回豁!措支剌不对答!软兀剌难存坐!

谁承望这即即世世老婆婆,让莺莺做妹妹拜哥哥。白茫茫溢起蓝桥水,不邓邓点着袄庙火。碧澄澄清波,扑剌剌将比目鱼分破;急攘攘因何,疙瘩地把双眉锁纳合。

夫人说:红娘看热酒,小姐与哥哥把盏!

小姐唱:

我这里粉颈低垂,蛾眉频蹙,芳心无那,俺可甚“相见话偏多”?星眼朦胧,檀口嗟咨,攧窨不过,这席面儿畅好是乌合。

小姐把酒。

夫人央求。

张生说:我酒量小。

小姐说:红娘接了台盏!

他其实咽不下玉液金波。谁承望月底西厢,变做了梦里南柯。泪眼偷淹,酩子里搵湿香罗。他那里恨倦开软瘫做一垛;我这里手难抬称不起肩窝。病染沈疴,断然难活。则被你送了人呵,当甚么喽啰。

夫人说:再倒一杯!

红娘递盏。

小姐唱:

一杯闷酒尊前过,低首无言自摧挫。不甚醉颜酡,却早嫌玻璃盏大。从因我,酒上心来较可。

红娘背对小姐说:姐姐,这烦恼怎么是了!

小姐唱:

而今烦恼犹闲可,久后思量怎奈何?有意诉衷肠,争奈母亲侧坐,成抛躲,咫尺间发如间阔。

夫人说:红娘送小姐回卧房!

小姐辞别张生出去。

小姐说:俺娘真是口不应心啊!

老夫人转关儿没定夺,哑谜儿怎猜破;黑阁落甜话儿将人和,请将来着人不快活。

佳人自来多命薄,秀才每从来懦。闷杀没头鹅,撇下陪钱货;不争你不成亲呵,下场头那答儿发付我!

刚才还笑呵呵,都做了江州司马泪痕多。如果不是一封书将半万贼兵破,俺一家怎得存活。他不想结姻缘想甚么?到如今难着莫。老夫人谎到天来大;当日成也是您个母亲,今日败也是您个萧何。

从今后玉容寂寞梨花朵,胭脂浅淡樱桃颗,这相思何时是可?昏邓邓黑海来深,白茫茫陆地来厚,碧悠悠青天来阔;太行山般高仰望,东洋海般深思渴。毒害的恁么。俺娘呵,将颤巍巍双头花蕊搓,香馥馥同心缕带割,长搀搀连理琼枝挫。白头娘不负荷,青春女成担阁,将俺那锦片也似前程蹬脱。俺娘把甜句儿落空了他,虚名儿误赚了我。[下]

张生说:我醉了,告退。夫人面前,想一言以尽意,不知可否?前几天贼寇逼迫,夫人说,能退贼者,以莺莺妻之。我挺身而出,写信给杜将军,才得以免除夫人的祸患。今天让我来赴宴,以为有喜庆之期;不知夫人为何以兄妹之礼相待?我不是为了吃喝而来,如果这事不成,我即当告退。

夫人说:先生虽然有救我的恩情,但小姐在先相国在世时,曾许配给我的侄儿郑恒。近日有信去京城叫他来,还没到。如果这孩子来了,这事怎么办?不如以金帛相酬,

先生选择豪门贵族的女子,另外为她求婚,先生的意思如何?

[末云]既然夫人不同意,我怎么会贪图金钱和美貌呢?不是说‘书中有女颜如玉’吗?那么我今天就告辞了。

[夫人云]你先别走,今天有酒。红娘扶哥哥去书房休息,明天我们再谈。[下]

[红扶末科][末念]有缘分只能在萧寺度过夜晚,没有缘分难以遇到洞房花烛。

[红云]张生,少喝一杯不好吗?

[末云]我喝什么来!

[末跪红科]我为小姐,日夜废寝忘食,魂牵梦绕,常常恍惚若失。自从在寺中一见,隔墙对诗,迎风待月,受尽了苦楚。好不容易能成就婚姻,夫人却变卦了,让我智穷力竭,这件事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小娘子怎么不可怜我,把我的意思传达给小姐,让她知道我的心意。就在小娘子面前解下腰间的带子,寻个自尽。

[末念]可怜我刺股悬梁的志向,差点成了离乡背井的孤魂。

[红云]街上柴火便宜,烧你个傻瓜。你别慌,我会帮你想办法。

[末云]有什么计策?我愿意筑坛拜将。

[红云]我看到先生有一张琴,一定很擅长弹琴。我家小姐非常喜欢琴。今晚我和小姐一起去花园烧夜香,听到咳嗽声就是信号,先生开始弹琴;看小姐听到时会说什么话,然后把先生的话传达给她。如果有话说,明天我来回报,现在怕夫人找我,我得回去了。[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注解

张生:指张君瑞,是《西厢记》中的男主角,一位才子,与崔莺莺相爱。

夫人:指崔莺莺的母亲,崔家的主母。

红娘:崔莺莺的侍女,聪明伶俐,是张生和崔莺莺之间的重要媒人。

杜将军:指杜确,是张生的朋友,曾帮助崔家击退贼寇。

郑恒:崔莺莺的表兄,崔夫人曾有意将莺莺许配给他。

双调:元曲的一种曲牌,常用于表达复杂的情感。

五供养:元曲曲牌名,常用于表达感恩或庆祝的场景。

新水令:元曲曲牌名,常用于表达细腻的情感变化。

乔木查:元曲曲牌名,常用于表达相思之情。

搅筝琶:元曲曲牌名,常用于表达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庆宣和:元曲曲牌名,常用于表达喜庆或庆祝的场景。

雁儿落:元曲曲牌名,常用于表达失落或悲伤的情感。

得胜令:元曲曲牌名,常用于表达胜利或喜悦的情感。

甜水令:元曲曲牌名,常用于表达甜蜜或温馨的情感。

折桂令:元曲曲牌名,常用于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月上海棠:元曲曲牌名,常用于表达忧愁或思念的情感。

乔牌儿:元曲曲牌名,常用于表达对现实的无奈与讽刺。

江水儿:元曲曲牌名,常用于表达对命运的感慨。

殿前欢:元曲曲牌名,常用于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离亭宴带歇指煞:元曲曲牌名,常用于表达离别或结束的情感。

豪门贵宅:指富贵人家的住宅,通常用来形容家境显赫、地位尊贵的家庭。

金帛之色:金帛指金银和丝绸,这里比喻富贵和奢华的生活。

书中有女颜如玉:出自《诗经·小雅·车舝》,形容女子美貌如玉,比喻书中自有美好的事物。

萧寺:指寺庙,通常用来形容清静、幽雅的环境。

洞房春:洞房指新婚夫妇的房间,洞房春比喻新婚的喜悦和幸福。

刺股悬梁:形容刻苦学习,出自《战国策·秦策一》,比喻勤奋刻苦。

离乡背井:指离开家乡,背井离乡,形容远离故土。

囊琴:指装在琴囊中的琴,比喻随身携带的乐器。

动操:指弹奏琴曲,操指琴曲的演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评注

《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经典之作,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社会批判而著称。本文选自《西厢记》中的一段,主要描写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以及崔夫人对这段感情的态度变化。

在这段文字中,崔夫人表面上对张生表示感激,称他为‘先生’,并设宴款待,但实际上却以‘兄妹之礼’相待,暗示她并不愿意将莺莺许配给张生。这种表里不一的态度,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对婚姻的严格控制,尤其是对女性婚姻自主权的剥夺。崔夫人的行为不仅是对张生的不公,也是对莺莺感情的漠视。

张生在这段对话中表现得极为谦逊,他多次强调自己不敢越礼,甚至在崔夫人面前自称‘小子’,表现出对封建礼教的尊重。然而,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对莺莺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期待。当他发现崔夫人改变了主意,以‘兄妹之礼’相待时,他的失望与无奈溢于言表。这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正是《西厢记》情感描写的精髓所在。

莺莺在这段对话中表现得极为含蓄,她虽然对张生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在母亲面前却不敢表露。她的内心充满了对母亲的无奈与对张生的思念,这种情感的压抑与挣扎,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对女性情感的压抑。莺莺的无奈与痛苦,正是《西厢记》对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深刻批判。

红娘作为崔莺莺的侍女,在这段对话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不仅是张生与莺莺之间的媒人,也是崔夫人与莺莺之间的桥梁。她的机智与灵活,使得这段对话充满了戏剧性。红娘的存在,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也使得人物的情感更加丰富与复杂。

从艺术特色上看,这段文字运用了大量的元曲曲牌,如‘双调’、‘五供养’、‘新水令’等,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细腻与丰富。每一段曲牌都对应着不同的情感变化,如‘乔木查’表达了相思之情,‘搅筝琶’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雁儿落’表达了失落与悲伤。这些曲牌的运用,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立体与生动。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对婚姻的严格控制与对女性情感的压抑。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故事,不仅是对封建礼教的挑战,也是对人性自由的追求。这段文字的艺术价值在于其深刻的情感描写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使得《西厢记》成为了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不朽经典。

这段文字出自元代杂剧《西厢记》,是张生与红娘之间的对话。张生因与崔莺莺的爱情受阻,心情极度苦闷,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红娘作为崔莺莺的侍女,既是张生与崔莺莺之间的桥梁,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人物。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对话反映了元代社会对爱情与婚姻的复杂态度。张生虽然出身寒门,但他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由恋爱的向往。然而,崔莺莺的母亲夫人却因为门第观念,拒绝将女儿嫁给张生,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门第、财富的重视,以及婚姻中家长意志的强势地位。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对话充满了戏剧性。张生的情感表达极为激烈,甚至以死相逼,展现了他对爱情的痴迷与绝望。而红娘则显得机智灵活,她不仅安慰张生,还提出了通过琴声传递情感的计策,展现了她的聪明才智和对张生的同情。这种对话的张力与冲突,使得剧情更加扣人心弦。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对话反映了元代杂剧在表现爱情主题时的独特手法。元代杂剧常常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对话,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冲突。张生的痴情与红娘的机智,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这段对话不仅具有戏剧性,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此外,这段对话中还融入了大量的典故和诗词,如“书中有女颜如玉”、“刺股悬梁志”等,这些典故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文本的文化内涵,也增强了语言的艺术表现力。通过这些典故,张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使得他的痴情与绝望更加感人至深。

总的来说,这段对话不仅展现了元代杂剧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与婚姻的复杂态度。张生与红娘的对话,既是情感的宣泄,也是智慧的较量,展现了元代杂剧在表现爱情主题时的独特魅力。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003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