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元代戏曲家。他以创作杂剧闻名,《西厢记》是其代表作。
年代:元代(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
内容简要:全剧共5本21折,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作品以优美的语言和曲折的情节,展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追求,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的巅峰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二本-第五折-原文
末上云]红娘之言,深有意趣。天色晚也,月儿,你早些出来么![焚香了]呀,却早发擂也;呀,却早撞钟也。[做理琴科]琴呵,小生与足下湖海相随数年,今夜这一场大功,都在你这神品、金徽、玉轸、蛇腹、断纹、峄阳、焦尾、冰弦之上。天哪!却怎生借得一阵顺风,将小生这琴声吹入俺那小姐玉琢成、粉捏就、知音的耳朵里去者![旦引红上,红云]小姐,烧香去来,好明月也呵![旦云]事已无成,烧香何济!月儿,你团圆呵,咱却怎生?
[越调]斗鹌鹑]云敛晴空,冰轮乍涌;风扫残红,香阶乱拥;离恨千端,闲愁万种。夫人哪,“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他做了影儿里的情郎,我做了画儿里的爱宠。
[紫花儿序]则落得心儿里念想,口儿里闲提,则索向梦儿里相逢。俺娘昨日个大开东阁,我则道怎生般炮凤烹龙?朦胧,可教我“翠袖殷勤捧玉钟”,却不道“主人情重”?则为那兄妹排连,因此上鱼水难同。
[红云]姐姐,你看月阑,明日敢有风也?[旦云]风月天边有,人间好事无。
[小桃红]人间看波,玉容深锁绣帏中,怕有人搬弄。想嫦娥,西没东生谁与共?怨天公,裴航不作游仙梦。这云似我罗帏数重,只恐怕嫦娥心动,因此上围住广寒宫。
[红做咳嗽科][末云]来了。[做理琴科][旦云]这甚么响?[红发科][旦唱]
[天净沙]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珮叮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调笑令]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潇潇曲槛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身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连结丝桐。
[秃厮儿]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圣药王]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
我近书窗听咱。[红云]姐姐,你这里听,我瞧夫人一会便来。[末云]窗外有人,已定是小姐,我将弦改过,弹一曲,就歌一篇,名曰《凤求凰》。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歌曰]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翩翩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张弦代语兮,欲诉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旦云]是弹得好也呵!其词哀,其意切,凄凄如鹤唳天;故使妾闻之,不觉泪下。
[麻郎儿]这的是令他人耳聪,诉自己情衷。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悲痛。
[幺篇]这一篇与本宫始终不同。又不是清夜闻钟,又不是黄鹤醉翁,又不是泣麟悲凤。
[络丝娘]一字字更长漏永,一声声衣宽带松。别恨离愁,变成一弄。张生呵,越教人知重。
[末云]夫人且做忘恩,小姐,你也说谎也呵![旦云]你羞怨了我。
[东原乐]这的是俺娘的机变,非干是妾身脱空;若由得我呵,乞求得效鸾凤。俺娘无夜无明并女工;我若得些儿闲空,张生呵,怎教你无人处把妾身做诵。
[绵搭絮]疏帘风细,幽室灯清,都则是一层儿红纸,几榥儿疏檑,兀的不是隔着云山几万重,怎得个人来信息通?便做道十二巫峰,他也曾赋高唐来梦中。
[红云]夫人寻小姐哩,咱家去来。[旦唱]
[拙鲁速]则见他走来气冲冲,怎不教人恨匆匆。唬得人来怕恐。早是不曾转动,女孩儿家直凭响喉咙!紧摩弄,索将他拦纵,则恐夫人行把我来厮葬送。
[红云]姐姐则管听琴怎么?张生着我对姐姐说,他回去也。[旦云]好姐姐呵,是必再着他住一程儿![红云[再说甚么?[旦云]你去呵,
[尾]则说道夫人时下有人唧哝,好共歹不着你落空。不问俺口不应的狠毒娘,怎肯着别离了志诚种?[并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二本-第五折-译文
末上云:红娘的话,真是意味深长。天色已晚,月亮啊,你早点出来吧![焚香了]哎呀,已经敲鼓了;哎呀,已经撞钟了。[整理琴]琴啊,我和你相伴多年,今晚这场大功,全靠你这神品、金徽、玉轸、蛇腹、断纹、峄阳、焦尾、冰弦了。天哪!怎么才能借来一阵顺风,把我的琴声吹进我那小姐玉琢成、粉捏就、知音的耳朵里去呢![旦引红上,红云]小姐,去烧香吧,月亮真美啊![旦云]事情已经无望,烧香有什么用!月亮啊,你团圆了,我们却怎么办呢?
[越调]斗鹌鹑]云彩散去,晴空万里,月亮突然升起;风吹散了落花,香阶上乱糟糟的;离别的恨意千头万绪,闲愁万种。夫人啊,“凡事都有个开始,但很少有圆满的结局。”他成了影子里的情郎,我成了画里的爱宠。
[紫花儿序]只能在心里想念,嘴里偶尔提起,只能在梦里相见。我娘昨天大摆宴席,我还以为会有什么盛大的场面呢?朦胧中,我仿佛看到“翠袖殷勤捧玉钟”,却不曾想到“主人情重”?只因为兄妹排连,所以鱼水难同。
[红云]姐姐,你看月亮周围有光环,明天会不会有风呢?[旦云]风月在天边,人间却没有好事。
[小桃红]人间看啊,玉容深锁在绣帏中,怕有人搬弄是非。想起嫦娥,西边落下东边升起,谁能与她共度?怨天公,裴航不做游仙梦。这云彩像我的罗帏重重叠叠,只怕嫦娥心动,所以围住了广寒宫。
[红做咳嗽科][末云]来了。[整理琴][旦云]这是什么声音?[红发科][旦唱]
[天净沙]难道是步摇得宝髻玲珑?难道是裙拖得环珮叮咚?难道是铁马儿檐前骤风?难道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调笑令]难道是梵王宫,夜撞钟?难道是疏潇潇曲槛中?难道是牙尺剪刀声相送?难道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悄悄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连结丝桐。
[秃厮儿]琴声壮烈,像铁骑刀枪冗冗;琴声幽深,像落花流水溶溶;琴声高亢,像风清月朗鹤唳空;琴声低沉,像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圣药王]他那里思绪无穷,我这里心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无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
我靠近书窗听。[红云]姐姐,你在这里听,我去看看夫人一会儿就来。[末云]窗外有人,一定是小姐,我把琴弦改过,弹一曲,再唱一篇,名叫《凤求凰》。昔日司马相如靠这曲子成就了大事,我虽不及相如,但愿小姐有文君的心意。[歌曰]有美人啊,见了就忘不了。一天不见啊,思念得发狂。凤凰翩翩飞啊,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啊,不在东墙。张弦代语啊,想诉说衷肠。何时能见许啊,安慰我的彷徨?愿言配德啊,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啊,使我沦亡。[旦云]弹得真好!歌词哀伤,意思深切,凄凄如鹤唳天;所以我听了,不觉泪下。
[麻郎儿]这是让别人听得清楚,诉说自己的情衷。知音的人自然会懂,感怀的人会断肠悲痛。
[幺篇]这一篇与本宫始终不同。又不是清夜闻钟,又不是黄鹤醉翁,又不是泣麟悲凤。
[络丝娘]一字字更长漏永,一声声衣宽带松。别恨离愁,变成一曲。张生啊,越教人看重。
[末云]夫人且做忘恩,小姐,你也说谎啊![旦云]你羞怨了我。
[东原乐]这是我娘的机变,不是我故意说谎;如果由得我啊,我希望能效仿鸾凤。我娘日夜不停地做女工;我若得些儿闲空,张生啊,怎教你在无人处把我念叨。
[绵搭絮]疏帘风细,幽室灯清,都只是一层红纸,几扇疏窗,这不是隔着云山几万重,怎么得个人来传递消息?就算是十二巫峰,他也曾在梦中赋过高唐。
[红云]夫人找小姐呢,我们回家吧。[旦唱]
[拙鲁速]只见他走来气冲冲,怎不教人恨匆匆。吓得人害怕。早是不曾转动,女孩儿家直凭响喉咙!紧摩弄,索将他拦纵,只怕夫人行把我来葬送。
[红云]姐姐只管听琴怎么?张生让我对姐姐说,他回去了。[旦云]好姐姐啊,一定要再让他住一段时间![红云[再说甚么?[旦云]你去啊,
[尾]就说夫人时下有人唧哝,好共歹不让你落空。不问俺口不应的狠毒娘,怎肯让别离了志诚种?[并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二本-第五折-注解
红娘:《西厢记》中的角色,是崔莺莺的侍女,聪明伶俐,善于撮合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
焚香:古代的一种祭祀或祈祷仪式,通过燃烧香料来表达虔诚或祈求。
琴: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常用于表达情感或传递信息。
神品、金徽、玉轸、蛇腹、断纹、峄阳、焦尾、冰弦:这些都是对琴的各个部分的赞美之词,形容琴的精美和音色的美妙。
顺风:比喻顺利的环境或条件。
小姐:指崔莺莺,张生的心上人。
玉琢成、粉捏就:形容崔莺莺的美貌,如同玉雕粉捏一般精致。
知音:指能够理解并欣赏音乐的人,也泛指知己。
越调:古代戏曲中的一种曲调,常用于表达哀怨或思念之情。
斗鹌鹑:曲牌名,常用于表达离愁别绪。
紫花儿序:曲牌名,常用于表达思念或哀怨。
小桃红:曲牌名,常用于表达女子的哀怨或思念。
天净沙:曲牌名,常用于表达宁静或哀怨的情感。
调笑令:曲牌名,常用于表达轻松或调侃的情感。
秃厮儿:曲牌名,常用于表达豪放或悲壮的情感。
圣药王:曲牌名,常用于表达深沉或哀怨的情感。
麻郎儿:曲牌名,常用于表达哀怨或思念之情。
络丝娘:曲牌名,常用于表达女子的哀怨或思念。
东原乐:曲牌名,常用于表达豪放或悲壮的情感。
绵搭絮:曲牌名,常用于表达缠绵或哀怨的情感。
拙鲁速:曲牌名,常用于表达急促或紧张的情感。
尾:曲牌名,常用于结束一段唱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二本-第五折-评注
《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戏曲的经典之作,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语言风格著称。本文选取的片段展现了张生与崔莺莺之间的深情厚意,以及红娘在其中所起的巧妙作用。
首先,张生通过琴声表达对崔莺莺的思念和爱慕之情。琴在古代不仅是乐器,更是情感传递的媒介。张生将琴视为知己,寄托了他对崔莺莺的无限思念。这种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方式,体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趣和深厚文化底蕴。
其次,崔莺莺的回应也充满了深情。她对月亮的感叹,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和期盼。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思念和团圆的象征,崔莺莺的感叹不仅是对月亮的呼唤,更是对爱情的渴望。
红娘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不仅是崔莺莺的侍女,更是张生与崔莺莺之间的桥梁。她的机智和善解人意,使得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得以顺利发展。红娘的形象体现了古代社会中侍女的重要作用,她们不仅是主人的助手,更是情感交流的媒介。
从艺术特色来看,本文的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意。通过琴声、月亮等意象,作者巧妙地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曲牌的运用也恰到好处,不同的曲牌对应不同的情感,使得整个片段情感丰富,层次分明。
从历史价值来看,《西厢记》不仅是中国古代戏曲的经典之作,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爱情的歌颂,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真挚。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伦理观念,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对张生、崔莺莺和红娘之间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西厢记》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戏曲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