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洗冤集录-卷五-救死方

作者: 宋慈(1186年—1249年),字惠父,南宋法医学家。他长期从事司法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验尸经验。

年代:南宋(13世纪)。

内容简要:共5卷,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法医学著作。书中详细记录了验尸、断案的方法和技术,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后世法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洗冤集录-卷五-救死方-原文

若缢,从早至夜,虽冷亦可救;从夜至早,稍难。

若心下温,一日以上犹可救。

不得截绳,但款款抱解放卧,令一人踏其两肩,以手拔其发,常令紧。

一人微微捻整喉咙,根据先以手擦胸上,散动之。

一人磨搦臂足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

又按其腹。

如此一饭久,即气从口出,复呼吸,眼开,勿苦劳动。

又以少官桂汤及粥饮与之,令润咽喉。

更令二人以笔管吹其耳内,若根据此救,无不活者。

又法∶紧用手罨其口,勿令通气,两时许,气急即活。

又用皂角、细辛等分为末,如大豆许,吹两鼻孔。

水溺一宿者尚可救,捣皂角以绵裹,纳下部内,须臾,出水即活。

又屈死人两足,着人肩上,以死人背贴生人背,担走,吐出水即活。

又先打壁泥一堵,置地上,却以死者仰卧其上,更以壁土覆之,止露口眼,自然水气翕入泥间,其人遂苏。

洪丞相在鄱阳,有溺水者身僵气绝,用此法救即苏。

又炒热沙覆死人面,上下着沙,只留退场门、耳、鼻,沙冷湿又换,数易即苏。

又醋半盏,灌鼻中。

又绵裹锻石纳下部中,水出即活。

又倒悬,以好酒灌鼻中及下部。

又倒悬解去衣,去脐中垢,令两人以笔管吹其耳。

又急解死人衣服,于脐上灸百壮。

死于行路上,旋以刀器掘开一穴,入水捣之,却取烂浆以灌死者,即活。

中不省人事者,与冷水吃即死。

但且急取灶间微热灰壅之,复以稍热汤蘸手巾,熨腹胁间,良久苏醒。

不宜便与冷物吃。

冻死,四肢直,口噤。

有微气者,用大锅炒灰令暖,袋盛,熨心上,冷即换之。

候目开,以温酒及清粥稍稍与之。

若不先温其心,便以火炙,则冷气与火争必死。

又用毡或 荐卷之,以索系,令二人相对踏,令衮转往来,如 (古旱切,摩展衣也)毡法,候四肢温即魇死,不得用灯火照,不得近前,急唤多杀人。

但痛咬其足跟及足拇指畔,及唾其面,必活。

魇不省者,移动些小卧处,徐徐唤之即省。

夜间魇者,原有灯即存,原无灯切不可用灯照。

又用笔管吹两耳,及取病患头发二七茎,捻作绳,刺入鼻中。

又盐汤灌之。

又研韭汁半盏灌鼻中,冬用根亦得。

又灸两足大拇指聚毛中三七壮。(聚毛乃脚指向上生毛处)

又皂角末如大豆许,吹两鼻内,得嚏则气通,三四日者尚可救。

中恶客忤卒死,凡卒死或先病及睡卧间忽然而绝,皆是中恶也。

用韭黄心于男左女右鼻内,刺入六七寸,令目间血出即活。

视上唇内沿,有如粟米粒,以针挑破。

又用皂角或生半夏末如大豆许,吹入两鼻。

又用羊屎烧烟熏鼻中。

又绵浸好酒半盏,手按令汁入鼻中,及提其两手,勿令惊,须臾即活。

又灸脐中百壮,鼻中吹皂角末,或研韭汁灌耳中。

又用生菖蒲,研取汁一盏,灌之。

杀伤,凡杀伤不透膜者,乳香、没药各一皂角子大,研烂,以小便半盏、好酒半盏同煎,通(口)[温]服。

然后用花蕊石散或乌贼鱼骨或龙骨为末,敷疮口上立止。

推官宋 定验两处杀伤,气偶未绝,亟令保甲,各取葱白热锅炒熟,遍敷伤处。

继而呻吟,再易葱,而伤者无痛矣。

曾以语乐平知县鲍 。

及再会,鲍曰∶葱白甚妙,乐平人好斗,多伤。

每有杀伤公事,未暇诘问,先将葱白敷伤损处,活人甚多,大辟为之减少。

出张声道经验方。

胎动不安。凡妇人因争斗胎不安,腹内气刺痛、胀、上喘者∶川芎(一两半) 当归(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酒一大盏,煎六分。炒生姜少许在内,尤佳。

又∶用苎麻根一大把,净洗,入生姜三五片,水一大盏,煎至八分,调粥饭与服。

惊怖死者,以温酒一两杯灌之,即活。

五绝及堕打卒死等,但须心头温暖,虽经日亦可救。

先将死人盘屈在地上,如僧打坐状,令一人将死人头发控放低,用生半夏末以竹筒或纸筒、笔管吹在鼻内,如活,却以生姜自然汁灌之,可解半夏毒。(五绝者∶产、魅、缢、压、溺。治法∶单方半夏一味)

卒暴、堕 筑倒及鬼魇死,若肉未冷,急以酒调苏合香丸灌入口,若下喉去,可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洗冤集录-卷五-救死方-译文

如果是上吊,从早上到晚上,即使身体冷了也可以救;从晚上到早上,稍微难一些。

如果心口还有温度,一天以上仍然可以救。

不要立即剪断绳子,而是轻轻地抱住放下,让一个人踩住他的两肩,用手拉住他的头发,保持紧绷。

另一个人轻轻地捏整喉咙,先用手擦胸部,使其活动。

另一个人按摩手臂和腿,使其屈伸,如果已经僵硬,就慢慢强行弯曲。

再按压腹部。

这样持续一顿饭的时间,气就会从口中出来,恢复呼吸,眼睛睁开,不要过度劳累。

再用少量的官桂汤和粥给他喝,润湿咽喉。

再让两个人用笔管吹他的耳朵,如果按照这个方法救,没有不活的。

还有一种方法:紧紧用手捂住他的口,不要让他通气,两个时辰后,气急就会活过来。

还有一种方法:用皂角和细辛等分研成末,像大豆大小,吹入两个鼻孔。

溺水一晚上的人还可以救,捣碎皂角用棉布包裹,放入肛门内,一会儿,水出来就会活过来。

还有一种方法:弯曲死人的两脚,放在活人的肩上,让死人的背贴着活人的背,背着走,吐出水就会活过来。

还有一种方法:先打一堵墙泥,放在地上,让死者仰卧在上面,再用墙土覆盖,只露出口和眼,自然水气会吸入泥中,人就会苏醒。

洪丞相在鄱阳,有溺水者身体僵硬气绝,用这个方法救活了他。

还有一种方法:炒热沙子覆盖死人的脸,上下都放沙子,只露出嘴、耳、鼻,沙子冷了湿了就换,多次更换就会苏醒。

还有一种方法:用半盏醋灌入鼻中。

还有一种方法:用棉布包裹石灰放入肛门内,水出来就会活过来。

还有一种方法:倒挂起来,用好酒灌入鼻中和肛门。

还有一种方法:倒挂起来,解开衣服,去掉肚脐中的污垢,让两个人用笔管吹他的耳朵。

还有一种方法:迅速解开死人的衣服,在肚脐上灸一百壮。

死在路上的人,立即用刀器挖一个洞,放入水中捣碎,然后取烂浆灌入死者口中,就会活过来。

中暑不省人事的人,给他喝冷水就会死。

但要立即取灶间的微热灰覆盖,再用稍热的水蘸湿毛巾,敷在腹部和肋间,一会儿就会苏醒。

不宜立即给他吃冷的东西。

冻死的人,四肢僵硬,口紧闭。

如果有微弱的气息,用大锅炒热灰,装在袋子里,敷在心口上,冷了再换。

等到眼睛睁开,用温酒和清粥慢慢给他喝。

如果不先温暖他的心口,就用火烤,冷气和火争必死。

还有一种方法:用毡子或草席卷起来,用绳子绑住,让两个人相对踩踏,像擀毡子一样,等到四肢温暖就会苏醒。

但不要用灯火照,不要靠近,急唤会杀人。

只要用力咬他的脚跟和脚拇指旁边,再吐唾沫在他脸上,一定会活过来。

被魇住不省人事的人,稍微移动一下他的位置,慢慢呼唤就会苏醒。

晚上被魇住的人,原来有灯就保留,原来没有灯千万不要用灯照。

还有一种方法:用笔管吹两耳,再取病人的头发十四根,捻成绳子,刺入鼻中。

还有一种方法:用盐汤灌入。

还有一种方法:研碎韭菜汁半盏灌入鼻中,冬天用根也可以。

还有一种方法:灸两脚大拇指聚毛处三七壮。(聚毛是脚趾向上长毛的地方)

还有一种方法:用皂角末像大豆大小,吹入两鼻孔,打喷嚏就会通气,三四天的人还可以救。

中恶客忤猝死,凡是猝死或先病及睡卧间突然死亡,都是中恶。

用韭黄心在男左女右的鼻孔内,刺入六七寸,让眼睛间出血就会活过来。

看上唇内沿,有像粟米粒的东西,用针挑破。

还有一种方法:用皂角或生半夏末像大豆大小,吹入两鼻孔。

还有一种方法:用羊屎烧烟熏鼻中。

还有一种方法:用棉布浸好酒半盏,用手按让汁液进入鼻中,再提起他的两手,不要让他受惊,一会儿就会活过来。

还有一种方法:灸肚脐一百壮,鼻中吹皂角末,或研碎韭菜汁灌入耳中。

还有一种方法:用生菖蒲,研取汁一盏,灌入。

杀伤,凡是杀伤没有穿透膜的,乳香、没药各一皂角子大小,研碎,用半盏小便、半盏好酒同煎,温服。

然后用花蕊石散或乌贼鱼骨或龙骨研末,敷在伤口上立即止血。

推官宋定验两处杀伤,气息偶然未断,立即让保甲各取葱白热锅炒熟,遍敷伤处。

接着呻吟,再换葱,伤者就不痛了。

曾经告诉乐平知县鲍。

再见面时,鲍说:葱白很妙,乐平人好斗,多伤。

每次有杀伤公事,没时间审问,先用葱白敷伤处,救活很多人,死刑因此减少。

出自张声道经验方。

胎动不安。凡是妇人因争斗胎动不安,腹内气刺痛、胀、上喘的:川芎(一两半)当归(半两)研成细末。每次服二钱,用一大盏酒煎六分。炒少许生姜在里面更好。

还有一种方法:用苎麻根一大把,洗净,加入生姜三五片,水一大盏,煎至八分,调粥饭服用。

惊怖死的人,用温酒一两杯灌入,就会活过来。

五绝及堕打猝死等,只要心口温暖,即使经过一天也可以救。

先将死人盘曲在地上,像僧人打坐的样子,让一个人将死人的头发控放低,用生半夏末用竹筒或纸筒、笔管吹入鼻中,如果活了,再用生姜自然汁灌入,可以解半夏毒。(五绝是:产、魅、缢、压、溺。治法:单方半夏一味)

猝暴、堕筑倒及鬼魇死,如果肉未冷,立即用酒调苏合香丸灌入口中,如果下喉,可以活过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洗冤集录-卷五-救死方-注解

缢:指上吊自杀,古代常见的一种自杀方式。

官桂汤:一种中药汤剂,主要成分是官桂,具有温中散寒、活血通络的功效。

皂角:一种中药材,具有祛痰、开窍的作用,常用于急救。

细辛:中药材,具有温肺散寒、祛风止痛的功效。

韭黄心:韭黄的嫩心部分,具有温中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

乳香:一种树脂类中药材,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

没药:一种树脂类中药材,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作用。

花蕊石散:一种中药散剂,具有止血、消肿的功效。

乌贼鱼骨:乌贼的骨状内壳,中医用于止血、消肿。

龙骨:古代大型哺乳动物的化石,中医用于镇静安神、止血。

川芎:中药材,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当归:中药材,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

苎麻根:苎麻的根部,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

苏合香丸:一种中药丸剂,具有开窍醒神、行气止痛的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洗冤集录-卷五-救死方-评注

这段古文详细记载了古代急救的各种方法,涵盖了缢死、溺水、冻死、魇死、中恶、杀伤、胎动不安、惊怖死等多种情况。这些急救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的丰富经验和智慧,尤其是在没有现代医疗设备的情况下,古人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

文中提到的急救方法大多基于中医理论,如使用官桂汤、皂角、细辛等中药材,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例如,官桂汤用于温中散寒,皂角和细辛用于开窍醒神,这些药材的选择和使用都符合中医的药理和病理理论。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一些物理急救方法,如用笔管吹耳、用热沙覆面、用醋灌鼻等,这些方法虽然简单,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急救效果。这些方法不仅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也反映了他们对生命的高度重视。

文中还特别提到了一些急救的注意事项,如‘不得截绳’、‘勿苦劳动’、‘不宜便与冷物吃’等,这些细节体现了古人在急救过程中的谨慎和细致。这些注意事项不仅有助于提高急救的成功率,也反映了古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是一份珍贵的医学文献,也是一部反映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百科全书。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窥见古人在面对生死危机时的智慧和勇气,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医学的不断探索。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洗冤集录-卷五-救死方》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994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