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志-卷二十三

作者: 欧阳修、宋祁等,北宋史学家。欧阳修是北宋文学领袖,宋祁则以文采著称。

年代:北宋(11世纪)。

内容简要:共225卷,记载了唐代的历史。该书是对《旧唐书》的修订和补充,注重文笔的简洁和史实的准确性,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志-卷二十三-原文

天文三

○月五星凌犯及星变

隋大业十三年六月,镇星赢而旅于参。参,唐星也。李淳风曰:“镇星主福,未当居而居,所宿国吉。”

义宁二年三月丙午,荧惑入东井。占曰:“大人忧。”

武德元年五月庚午,太白昼见。占曰:“兵起,臣强。”六月丙子,荧惑犯右执法。占曰:“执法,大臣象。”

二年七月戊寅,月犯牵牛。凡月与列宿相犯,其宿地忧。牵牛,吴、越分。

九月庚寅,大白昼见。冬,荧惑守五诸侯。

六年七月癸卯,荧惑犯舆鬼西南星。占曰:“大臣有诛。”

七年六月,荧惑犯右执法。七月戊寅,岁星犯毕。占曰:“边有兵。”

八年九月癸丑,荧惑入太微。太微,天廷也。冬,太白入南斗。斗主爵禄。

九年五月,太白昼见;六月丁巳,经天;己未,又经天。在秦分。丙寅,月犯氐。氐为天子宿宫。

己卯,太白昼见;七月辛亥,昼见;甲寅,昼见;八月丁巳,昼见。太白,上公;经天者,阴乘阳也。

贞观三年三月丁丑,岁星逆行入氐。占曰:“人君治宫室过度。”一曰;“饥。”

五年五月庚申,镇星犯键闭。占为腹心喉舌臣。

九年四月丙午,荧惑犯轩辕。十年四月癸酉,复犯之。占曰:“荧惑主礼,礼失而后罚出焉。”轩辕为后宫。

十一年二月癸未,荧惑入舆鬼。占曰;“贼在大人侧。”

十二年六月辛卯,荧惑入东井。占曰:“旱。”

十三年五月乙巳,犯右执法。六月,太白犯东井北辕。井,京师分也。

十四年十一月壬午,月入太微。占曰;“君不安。”

十五年二月,芝惑逆行,犯太微东上相。

十六年五月,太白犯毕左股,毕为边将;六月戊戌,昼见。

九月己未,荧惑犯太微西上将;十月丙戌,入太微,犯左执法。

十七年二月,犯键闭;三月丁巳,守心前星;癸酉,逆行犯钩钤。荧惑常以十月入太微,受制而出,伺其所守犯,天子所诛也。键闭为腹心喉舌臣,钩钤以开阖天心,皆贵臣象。

十八年十一月乙未,月掩钩钤。

十九年七月壬午,太白入太微,是夜月掩南斗,太白遂犯左执法,光芒相及箕、斗间。汉津,高丽地也。太白为兵,亦罚星也。

二十年七月丁未,岁星守东壁。占曰:“五谷以水伤。”

二十一年四月戊寅,月犯荧惑。占曰:“贵臣死。”

十二月丁丑,月食昴。占曰:“天子破匈奴。”

二十二年五月丁亥,犯右执法。七月,太白昼见。乙巳,镇星守东井。占曰;“旱。”

闰十二月辛巳,太白犯建星。占曰:“大臣相谮。”

永徽元年二月己丑,荧惑犯东井。上曰:“旱。”

四月己巳,月犯五诸侯,荧惑犯舆鬼。占曰;“诸侯凶。”

五月己未,太白昼见。

二年六月己丑,太白入太微,犯右执法;九月甲午,犯心前星。

十二月乙未,太白昼见。

三年正月壬戌,犯牵牛。牵牛为将军,又吴、越分也。

丁亥,岁星掩太微上将。

二月己丑,荧惑犯五诸侯;五月戊子,掩右执法。

四年六月己丑,太白昼见。

六年七月乙亥,岁星守尾。占曰;“人主以嫔为后。”

己丑,荧惑入舆鬼;八月丁卯,入轩辕。

显庆元年四月丁酉,太白犯东井北辕。占曰:“秦有兵。”

五年二月甲午,荧惑入南斗;六月戊申,复犯之。南斗,天庙;去复来者,其事大且久也。

龙朔元年六月辛巳,太白昼见经天;九月癸卯,犯左执法。

二年七月己丑,荧惑守羽林,羽林,禁兵也;三年正月己卯,犯天街。占曰:“政塞奸出。”

六月乙酉,太白入东井。占曰:“君失政,大臣有诛。”

麟德二年三月戊午,荧惑犯东井;四月壬寅,入舆鬼,犯质星。

乾封元年八月乙巳,荧惑入东井。

二年五月庚申,入轩辕。

三年正月乙巳,月犯轩辕大星。

咸亨元年四月癸卯,月犯东井。占曰;“人主忧。”

七月壬申,荧惑入东井。占曰:“旱。”

丙申,月犯荧惑。占曰;“贵人死。”

十二月丙子,荧惑入太微;二年四月戊辰,复犯。太微垣,将相位也。

五年六月壬寅,太白入东井。

上元二年正月甲寅,荧惑犯房。占曰;“君有忧。”一曰;“有丧。”

二年正月丁卯,太白犯牵牛。占曰:“将军凶。”

仪凤二年八月辛亥,太白犯轩辕左角。左角,贵相也。

三年十月戊寅,荧惑犯钩钤;四年四月戊午,入羽林。占曰“军忧。”

调露元年七月辛巳,入天囷。

永隆元年五月癸未,犯舆鬼。丁酉,太白昼见经天。是谓阴乘阳,阳,君道也。

永淳元年五月丁巳,辰星犯轩辕。九月庚戌,荧惑入舆鬼,犯质星;十一月乙未,复犯舆鬼。去而复来,是谓“句巳”。

垂拱元年四月癸未,辰星犯东井北辕。辰星为廷尉,东井为法令,失道则相犯也。

十二月戊子,月掩轩辕大星;二年三月丙辰,复犯之。

万岁通天元年十一月乙丑,岁星犯司怪。占曰:“水旱不时。”

圣历元年五月庚午,太白犯天关。天关主边事。

二年,荧惑入舆鬼。

三年三月辛亥,岁星犯左执法。

久视元年十二月甲戌晦,荧惑犯轩辕。

自乾封二年后,月及荧惑、太白、辰星凌犯轩辕者六。

长安二年荧惑犯五诸侯。浑仪监尚献甫奏;“臣命在金,五诸侯太史之位,火克金,臣将死矣。”武后曰:“朕为卿禳之,以献甫为水衡都尉,水生金,又去太史之位,卿无忧矣。”是秋

献甫卒。四年,荧惑入月,镇星犯天关。

神龙元年三月癸巳,荧惑犯天田,占曰“旱”;七月辛巳,掩氐西南星,占曰 “贼臣在内”。

二年闰正月丁卯,月掩轩辕后星。

九月壬子,荧惑犯左执法。

己巳, 月犯轩辕后星;十一月辛亥,犯昴,占曰“胡王死”。

戊午,荧惑入氐;十二月丁 酉,犯天江,占曰“旱”。

三年五月戊戌,太白入舆鬼中。占曰:“大臣有诛。”

景龙三年六月癸巳,太白昼见在东井。京师分也。

四年二月癸未,荧惑犯天街。

五月甲子,月犯五诸侯。

景云二年三月壬申,太白入羽林。

八月己未,岁星犯执法。

太极元年三月壬申,荧惑入东井。

先天元年八月甲子,太白袭月。占曰:“太白,兵象;月,大臣体。”

二年十 一月丙子,荧惑犯司怪。

开元二年七月己丑,太白犯舆鬼东南星。

七年六月甲戌,太白犯东井钺星。占曰:“斧钺用。”

八年三月庚午,犯东井北辕;五月甲子,犯轩辕。

十一年十一月 丁卯,岁星犯进贤。

十四年十月甲寅,太白昼见。

二十五年六月壬戌,荧惑犯房。

二十七年七月辛丑,犯南斗。占曰:“贵相凶。”

天宝十三载五月,荧惑守心五旬余。占曰:“主去其宫。”

十四载十二月,月 食岁星在东井。占曰:“其国亡。”东井,京师分也。

至德二载七月己酉。太白昼见经天,至于十一月戊午不见,历秦、周、楚、郑、 宋、燕之分。

十二月,岁星犯轩辕大星。占曰:“女主谋君。”

乾元元年五月癸未,月掩心前星,占曰“太子忧”;六月癸丑,入南斗魁中, 占曰“大人忧”。

二年正月癸未,岁星蚀月在翼,楚分也,一曰:“饥。”

二月丙 辰,月犯心中星。占曰:“主命恶之。”

上元元年五月癸丑,月掩昴。占曰;“胡王死。”

八月己酉,太白犯进贤。

十二月癸未,岁星掩房。占曰:“将相忧。”

三年建子月癸巳,月掩昴,出昴北;八月丁卯,又掩昴。

宝应二年四月己丑,月掩岁星。占曰:“饥。”

永泰元年九月辛卯,太白昼见经天。

大历二年七月癸亥,荧惑入氐,其色赤黄。

乙丑,镇星犯水位。占曰:“有水 灾。”

乙亥,岁星犯司怪。

八月壬午,月入氐;丙申,犯毕。

九月戊甲,岁星守东 井。占皆为有兵。

乙丑,荧惑犯南斗。在燕分。

十二月丁丑,犯垒壁。占曰:“兵 起。”

三年正月壬子,月掩毕;八月己未,复掩毕;辛酉,入东井。

九月壬申,岁 星入舆鬼。占曰:“岁星为贵臣,舆鬼主死丧。”

丁丑,荧惑入太微,二旬而出。

己卯,太白犯左执法。

四年二月壬寅,荧惑守房上相;丙午,有芒角;三月壬午, 逆行入氐中。

是月,镇星犯舆鬼。

七月戊辰,荧惑犯次相;九月丁卯,犯建星。占 曰:“大臣相谮。”

五年二月乙巳,岁星入轩辕。

六月丁酉,月犯进贤;庚子,犯 氐。

庚戌,太白入东井。

六年七月乙巳,月掩毕,入毕中;壬子,月犯太微。

八月甲戌,荧惑犯郑星。

庚辰,月入太微。

九月壬辰,荧惑犯哭星;庚子,犯泣星。

是夜,月掩毕;丁未,入太微;十月丁卯,掩毕。

己巳,荧惑犯垒壁。

甲戌,月入轩 辕。占曰“忧在后宫”;

十一月壬寅,入太微;丙午掩氐;十二月己巳,入太微;

七年正月乙未,犯轩辕;二月戊午,掩天关。占曰:“乱臣更天子法令。”

己巳, 荧惑犯天街;四月丁巳,入东井。

辛未,岁星犯左角。占曰:“天下之道不通。”

壬申,月入羽林;五月丙戌,入太微。

八年四月癸丑,岁星掩房。占曰:“将相忧。” 又宋分也。

甲寅,荧惑入垒壁;五月庚辰,入羽林。

七月己卯,太白入东井,留七 日,非常度也。占曰:“秦有兵。”

乙未,月入毕中。

癸未,入羽林。

己丑,太白 入太微。占曰:“兵入天廷。”

八月昼见。

十月丁巳,月掩毕;壬戌,入舆鬼,掩 质星。

庚午,月及太白入氐中。占曰;“君有哭泣事。”

十一月己卯,月入羽林。

癸未,太白入房。占曰:“白衣会。”不曰犯而曰入,盖钩钤间。

癸丑,月掩天关; 甲寅,入东井;癸酉,入羽林。

九年三月丁未,荧惑入东井。

四月丁丑,月入太微。

五月己未,太白入轩辕。占曰:“忧在后宫。”

六月己卯,月掩南斗;庚辰,入太微;

七月甲辰,掩房;辛亥,入羽林;壬戌,入舆鬼。

九月辛丑,太白入南斗。占 曰:“有反臣。”又曰:“有赦。”

甲子,荧惑入氐。宋分也。

十月戊子,岁星入 南斗。占曰:“大臣有诛。”

十二月戊辰,月入羽林。

十年三月庚戌,荧惑入垒壁;

四月甲子,入羽林。

八月戊辰,月入太微。

十一年闰八月丁酉,太白昼见经天。

十二年正月乙丑,月掩轩辕;癸酉,掩心前星,宋分也”丙子,入南斗魁中。

二月乙未,镇星入氐中。占曰:“其分兵丧。”李正己地也。

三月壬戌,月入太微;

四月乙未,掩心前星;

五月丙辰,入太微;

戍戌,入羽林;

七月庚戌,入南斗。

乙亥, 荧惑入东井。

十月壬辰,月掩昴;

庚子,入太微;

十一月乙卯,入羽林;

十二月壬午,复入羽林。

自六年至此,月入太微者十有二,入羽林者八;荧惑三入东井,再 入羽林,三入垒壁;月,太白、岁星,皆入南斗魁中。

十四年春,岁星入东井。

建中元年十一月,月食岁星,在秦分。占曰:“其国亡。”是

月,岁星食天尸。

天尸,舆鬼中星。占曰:“有妖言,小人在位,君王失枢,死者太半。”

三年七月, 月掩心中星。

贞元四年五月丁卯,月犯岁星在营室。

六月癸卯,荧惑逆行入羽林。占曰: “军有忧。”

六年五月戊辰,月犯太白,间容一指。占曰:“大将死。”

十年四月, 太白昼见。

十一年七月,荧惑、太白相继犯太微上将。

十三年二月戊辰,太白入昴。

三月庚寅,月犯太白。

十九年三月,荧惑入南斗,色如血。斗,吴、越分;色如血 者,旱祥也。

二十一年正月己酉,太白犯昴。赵分也。

永贞元年十二月丙午,月犯毕,己酉,岁星犯太微西垣。将相位也。

元和元年十月,太白入南斗;十二月,复犯之。斗,吴分也。

二年正月癸丑, 月犯太白于女、虚。

二月壬申,月掩岁星。占曰:“大臣死。”

四月丙子,太白犯 东井北辕。

己卯,月犯房上相。

三年三月乙未,镇星蚀月在氐。占曰:“其地主死。”

四年九月癸亥,太白犯南斗。

七年正月辛未,月掩荧惑。

五月癸亥,荧惑犯右执法。

六月己亥,月犯南斗魁。

八年七月癸酉,月犯五诸侯。

十月己丑,荧惑犯太微西上 将;十二月,掩左执法。

九年二月丁酉,月犯心中星;七月辛亥,掩心中星。占曰: “其宿地凶。”心,豫州分。

壬辰,月掩轩辕。

是月,太白入南斗,至十月出,乃 昼见。

荧惑入南斗中,因留,犯之。南斗,天庙,又丞相位也。

十年八月丙午,月 入南斗魁中。

十一年二月丙辰,月掩心。

是月,荧惑入氐,因逆行。

三月己丑,月 犯镇星在女。齐分也。

四月丙辰,太白犯舆鬼。占曰:“有僇臣。”

六月甲辰,月 掩心后星。

是月,荧惑复入氐,是谓“句巳”。

十一月戊寅,月犯岁星;十二月甲 午,犯镇星在危。亦齐分也。

十二年三月丁丑,月犯心。

十三年正月乙未,岁星逆 行,犯太微西上将。

三月,荧惑入南斗,因逆留,至于七月,在南斗中,大如五升 器,色赤而怒,乃东行,非常也。

八月甲戌,太白犯左执法。

乙巳,荧惑犯哭星。

十月甲子,月犯昴。赵分也。

十四年正月癸卯,月犯南斗魁。占曰;“相凶。”

五 月丙戌,月犯心中星;七月乙酉,掩心中星;十五年正月丙申,复犯中星。

四月, 太白犯昴。

七月庚申,荧惑逆行入羽林。

八月己卯,月掩牵年。吴、越分也。

十一 月壬子,月犯东井北辕。

长庆元年正月丙午,月掩东井钺,遂犯南辕第一星。

二月乙亥,太白犯昴。赵 分也。

丁亥,月犯岁星在尾。占曰:“大臣死。”燕分也。

三月庚戌,太白犯五车, 因昼见,至于七月。以历度推之,在唐及赵、魏之分。占曰:“兵起。”

七月壬寅, 月掩房次相。

九月乙巳,太白犯左执法。

二年九月,太白昼见。

荧惑守天囷,六旬 余乃去。占曰:“天囷,上帝之藏,耗祥也。

十月,荧惑犯镇星于昴。

甲子,月掩 牵牛中星。占曰;“吴、越凶。”

十一月丁丑,掩左角;十二月,复掩之。占曰: “将死。”

甲寅,月犯太白于南斗。

四年三月庚午,太白犯东井北辕,遂入井中, 昼见经天,七日而出,因犯舆鬼。京师分也。

五月乙亥,月掩毕大星。

六月丙戌, 镇星依历在觜觿,赢行至参六度,当居不居,失行而前,遂犯井钺。占曰:“所居 宿久,国福厚;易,福薄。”

又曰;“嬴,为王不宁;钺主斩刈而又犯之,其占重。”

癸未,荧惑犯东井;丁亥,入井中。

己丑,太白犯轩辕右角,因昼见,至于九月。 占曰:“相凶。”

十月辛巳,月入毕口。

十一月,荧惑逆行向参,镇星守天关。

十二月戊子,月掩东井。

宝历元年四月壬寅,荧惑入舆鬼,掩积尸;七月癸卯,犯执法。

甲辰,镇星犯 东井。

甲子,月掩毕大星。

癸未,太白犯南斗。

丙戌,月犯毕;十月辛亥,犯天囷。

十一月庚辰,镇星复犯东井。

癸未,月犯东井。

二年正月甲申,犯左执法;戊子, 入于氐。

二月丙午,犯毕。

五月甲午,荧惑犯昴。

六月,太白犯昴。

七月壬申,月 犯毕。

八月庚戌,荧惑犯舆鬼。

大和元年正月庚午,月掩毕;三月癸丑,入毕口,掩大星。

月变于毕者,自宝 历元年九月,及兹而五。

五月,月掩荧惑在太微西坦。

丙戌,荧惑犯右执法。

大和二年正月庚午,月掩镇星。

七月甲辰,荧惑掩舆鬼质星。

十月丁卯,月掩 东井北辕。

三年二月乙卯,太白犯昴。

壬申,荧惑掩右执法;七月,入于氐;十月, 入于南斗。

四年四月庚申,月掩南斗杓次星。

十一月辛未,荧惑犯右执法。

五年二 月甲申,月掩荧惑。

三月,荧惑犯南斗杓次星。

六年四月辛未,月掩镇星于端门。

己丑,太白昼见。

七月戊戌,月掩心大星;辛丑,掩南斗杓次星。

七年五月甲辰, 荧惑守心中星。

六月丙子,月掩心中星,遂犯荧惑。

七月甲午,月掩心中星;丙申, 掩南斗口第二星。

九月丁巳,入于箕;戊辰,入于南斗。

癸酉,太白入南斗。

冬, 镇星守角;八年二月始去。

七月戊子,月犯昴。

十月庚子,荧惑、镇星合于亢。

十二月丙戌,月掩昴。

是岁,月入南斗者五。占曰:“大人忧。”

九年夏,太白昼见, 自轩辕至于翼、轸。

六月庚寅,月掩岁星在危而晕;十月庚辰,月复掩岁星在危。

开成元年正月甲辰,太白掩建星。占曰:“大臣相谮。”

六月丁未,月掩

心前 星;八月乙巳,入南斗。

二年正月壬申,月掩昴。

二月己亥,月掩太白于昴中。

六月甲寅,月掩昴而晕,太白亦有晕。

六月己酉,大星昼见。

庚申,太白入于东井。

七月壬申,月入南斗;丁亥,掩太白于柳。

八月壬子,太白入太微,遂犯左、右执法。

九月丙子,月掩昴;三年二月己酉,掩心前星。

二月戊午,荧惑入东井;三月乙酉,入舆鬼。

五月辛酉,太白犯舆鬼。

庚午,月犯心中星。

甲寅,太白犯右执法。

七月乙丑,月掩心前星。

十月辛卯,太白犯南斗。

四年二月丁卯,月掩岁星于毕;三月乙酉,掩东井。

七月乙未,月犯荧惑。占曰;“贵臣死。”

八月壬申,荧惑犯钺,遂入东井。

十月戊午,辰星入南斗魁中。占曰:“大赦。”

五年春,木当王,而岁星小暗无光。占曰:“有大丧。”

二月壬申,荧惑入舆鬼。

四月,太白、岁星入舆鬼。

五月,辰星见于七星,色赤如火。

七月乙酉,月掩镇星。

会昌元年闰八月丁酉,荧惑入舆鬼中。占曰:“有兵丧。”

十二月庚午,月犯太白于羽林;二年正月壬戌,掩太白于羽林。

六月丙寅,太白犯东井。

十月丙戌,月掩岁星于角。

三年三月丙申,又掩岁星于角。

七月癸巳,荧惑入东井,色苍赤,动摇井中;八月丁丑,犯舆鬼。

十月壬午昼,月食太白于亢。

四年二月,岁星守房,掩上相;荧惑逆行,守轩辕,四旬乃去。

庚申,月掩毕大星。

十月癸未,太白与荧惑合,遂入南斗。

五年二月壬午,太白掩昴;五月辛酉,入毕口;八月壬午,犯轩辕大星。

九月癸巳,荧惑犯太微上将。

六年二月丁丑,犯毕大星。

丁亥,月出无光,犯荧惑于太微,顷之,乃稍有光,遂犯左执法;丙申,掩牵牛南星,遂犯岁星。牵牛,扬州分。

大中十一年八月,荧惑犯东井。

咸通十年春,荧惑逆行,守心。

乾符二年四月庚辰,太白昼见在昴。

三年七月,常星昼见。

四年七月,月犯房。

六年冬,岁星入南斗魁中。占曰;“有反臣。”

光启二年四月,荧惑犯月角。

文德元年七月丙午,月入南斗。

八月,荧惑守舆鬼。占曰:“多战死。”

龙纪元年七月甲辰,月犯心。

乾宁二年七月癸亥,荧惑犯心。

光化二年,镇星入南斗。

三年八月壬申,太白应见在氐,不见,至九月丁亥乃见,是谓当出不出。

十一月丁未,太白犯月,因昼见。

天复元年五月自丁酉至于己亥,太白昼见经天,在井度。

十月,大角五色散摇,煌煌如火。占曰:“王者恶之。”

二年五月甲子,太白袭荧惑在轩辕后星上,太白遂犯端门,又犯长垣中星。占曰:“贼臣谋乱,京畿大战。”

十月甲戌,太白夕见在斗,去地一丈而坠。占曰:“兵聚其下。”又曰;“山摧石裂,大水竭。”

庚子,辰星见氐中,小而不明。占曰:“负海之国大水。”

是岁,镇星守虚。

三年二月始去虚。

十一月丙戌,太白在南斗,去地五尺许,色小而黄,至明年正月乃高十丈,光芒甚大。

是冬,荧惑徘徊于东井间,久而不去。京师分也。

天祐元年二月辛卯,太白夕见昴西,色赤,炎焰如火;壬辰,有三角如花而动摇。占曰:“有反,城有火灾,胡兵起。”

六月甲午,太白在张,芒角甚大;癸丑,句巳,犯水位。

自夏及秋,大角五色散摇,煌煌然。占同天复初。

三年八月丙午,岁星在哭星上,生黄白气如孛状。

○五星聚合

武德元年七月丙午,镇星、太白、辰星聚于东井。关中分也。

二年三月丙申,镇星、太白、辰星复聚于东井。

九年六月己卯,岁星、辰星合于东井。占曰:“为变谋。”

贞观十八年五月,太白、辰星合于东井。占曰:“为兵谋。”

十九年六月丙辰,太宗征高丽,次安市城,太白、辰星合于东井。《史记》曰:太白为主,辰星为客,为蛮夷,出相从而兵在野为战。

永徽元年七月辛酉,岁星、太白合于柳。在秦分。占曰:“兵起。”

景龙元年十月丙寅,太白、荧惑合于虚、危。占曰;“有丧。

景云二年七月,镇星、太白合于张。占曰;“内兵。”

太极元年四月,荧惑、太白合于东井。

天宝九载八月,五星聚于尾、箕,荧惑先至而又先去。尾、箕,燕分也。占曰:“有德则庆,无德则殃。”

十四载二月,荧惑、太白斗于毕、昴、井、鬼间,至四月乃伏。

十五载五月,荧惑、镇星同在虚、危,中天芒角大动摇。占者以为北方之宿,子午相冲,灾在南方。

至德二载四月壬寅,岁星、荧惑、太白、辰星聚于鹑首,从岁星也。罚星先去,而岁星留。占曰;“岁星、荧惑为阳,太白、辰星为阴。阴主外邦,阳主中邦,阳与阴合,中外相连以兵。”

八月,太白芒怒,掩岁星于鹑火,又昼见经天。鹑火,周分也。

乾元元年四月,荧惑、镇星、太白聚于营室。太史南宫沛奏;“其地战不胜。”卫分也。

大历三年七月壬申,五星并出东方。占曰;“中国利。”

八年闰十一月壬寅,太白、辰星合于危。齐分也。

十年正月甲寅,岁星、荧惑合于南斗。占曰:“饥、旱。”吴、越分也。一曰:“不可用兵。”

七月庚辰,太白、辰星合于柳。京师分也。

建中二年六月,荧惑、太白斗于东井。

四年六月,荧惑、太白复斗于东井。京师分也。金、火

罚星斗者,战象也。

兴元元年春,荧惑守岁星在角、亢。占曰;“有反臣。”角、亢,郑也。

贞元四年五月乙亥,岁星、荧惑、镇星聚于营室。占曰:“其国亡。”地在卫 分。六年闰三月庚申,太白、辰星合于东井。占为兵忧。戊寅,荧惑犯镇星在奎。 鲁分也。

元和九年十月辛未,荧惑犯镇星,又与太白合于女。在齐分。十年六月辛未, 岁星、荧惑、太白、辰星合于东井。占曰:“中外相连以兵。”十一年五月丁卯, 岁星、辰星合于东井”六月己未,复合于东井。占曰;“为变谋而更事。”十一月 戊子,镇星、荧惑合于虚、危。十二月,镇星、太白、辰星聚于危。皆齐分也。十 四年八月丁丑,岁星、太白、辰星聚于轸。占曰:“兵丧。”在楚分与南方夷貊之 国。十五年三月,镇星、太白合于奎。占曰:“内兵。”徐州分也。十二月,荧惑、 镇星合于奎。占曰:“主忧。”

长庆二年二月甲戌,岁星、荧惑合于南斗。占曰:“饥、旱。”八月丙寅,荧 惑犯镇星在昴、毕,因留相守。占曰;“主忧。”四年八月庚辰,荧惑犯镇星于东 井,镇星即失行犯钺。而荧惑复往犯之。占曰:“内乱。”

宝历二年八月丁未,荧惑、镇星复合于东井、舆鬼间。

大和二年九月,岁星、荧惑、镇星聚于七星。三年四月壬申,岁星犯镇星。占 曰:“饥。”四年五月丙午,岁星、太白合于东井。六年正月,太白、荧惑合于羽 林。十月,太白、荧惑、镇星聚于轸。八年七月庚寅,太白、荧惑合相犯,推历度 在翼,近太微。占曰:“兵起。”

开成三年六月丁亥,太白犯荧惑于张。占曰:“有丧。”四年正月丁巳,荧惑、 太白、辰星聚于南斗,推历度在燕分。占曰;“内外兵丧,改立王公。”冬,岁星、 荧惑俱逆行失色,合于东井。京师分也。

会昌二年六月乙丑,荧惑犯岁星于翼。占曰;“旱。”四年十月癸未,太白、 荧惑合于南斗。

咸通中,荧惑、镇星、太白、辰星聚于毕、昴,在赵,魏之分。诏镇州王景崇 被衮冕,军府称臣以厌之。

文德元年八月,岁星、镇星、太白聚于张,周分也。占曰:“内外有兵。”为 河内、河东地。

光化三年十月,太白、镇星合于南斗。占曰:“吴、越有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志-卷二十三-译文

天文三

○月亮和五星的凌犯及星象变化

隋朝大业十三年六月,土星运行到参宿。参宿是唐朝的星宿。李淳风说:“土星主福,不应该在这里却在这里,所宿的国家会吉利。”

义宁二年三月丙午,火星进入东井宿。占卜说:“大人会有忧患。”

武德元年五月庚午,金星白天出现。占卜说:“会有兵事,臣子强盛。”六月丙子,火星侵犯右执法星。占卜说:“执法星是大臣的象征。”

武德二年七月戊寅,月亮侵犯牵牛星。凡是月亮与列宿相犯,所宿的地方会有忧患。牵牛星是吴、越的分野。

九月庚寅,金星白天出现。冬天,火星停留在五诸侯星附近。

武德六年七月癸卯,火星侵犯舆鬼宿的西南星。占卜说:“大臣会被诛杀。”

武德七年六月,火星侵犯右执法星。七月戊寅,木星侵犯毕宿。占卜说:“边境会有兵事。”

武德八年九月癸丑,火星进入太微垣。太微垣是天廷。冬天,金星进入南斗宿。南斗宿主爵禄。

武德九年五月,金星白天出现;六月丁巳,金星经过天顶;己未,再次经过天顶。在秦的分野。丙寅,月亮侵犯氐宿。氐宿是天子的宿宫。

己卯,金星白天出现;七月辛亥,白天出现;甲寅,白天出现;八月丁巳,白天出现。金星是上公;经过天顶,是阴气凌驾于阳气之上。

贞观三年三月丁丑,木星逆行进入氐宿。占卜说:“君主修建宫室过度。”另一种说法是:“会有饥荒。”

贞观五年五月庚申,土星侵犯键闭星。占卜说这是腹心喉舌之臣的象征。

贞观九年四月丙午,火星侵犯轩辕星。贞观十年四月癸酉,再次侵犯轩辕星。占卜说:“火星主礼,礼失而后会有惩罚。”轩辕星是后宫的象征。

贞观十一年二月癸未,火星进入舆鬼宿。占卜说:“贼人在大人身边。”

贞观十二年六月辛卯,火星进入东井宿。占卜说:“会有旱灾。”

贞观十三年五月乙巳,火星侵犯右执法星。六月,金星侵犯东井宿的北辕。东井宿是京师的分野。

贞观十四年十一月壬午,月亮进入太微垣。占卜说:“君主不安。”

贞观十五年二月,火星逆行,侵犯太微垣的东上相星。

贞观十六年五月,金星侵犯毕宿的左股,毕宿是边将的象征;六月戊戌,金星白天出现。

九月己未,火星侵犯太微垣的西上将星;十月丙戌,进入太微垣,侵犯左执法星。

贞观十七年二月,火星侵犯键闭星;三月丁巳,停留在心宿的前星;癸酉,逆行侵犯钩钤星。火星通常在十月进入太微垣,受制而出,观察它所停留和侵犯的地方,是天子要诛杀的对象。键闭星是腹心喉舌之臣的象征,钩钤星是开阖天心的象征,都是贵臣的象征。

贞观十八年十一月乙未,月亮遮掩钩钤星。

贞观十九年七月壬午,金星进入太微垣,当晚月亮遮掩南斗宿,金星随即侵犯左执法星,光芒波及箕宿和斗宿之间。汉津是高丽的地界。金星是兵事的象征,也是惩罚的星。

贞观二十年七月丁未,木星停留在东壁宿。占卜说:“五谷会因为水灾受损。”

贞观二十一年四月戊寅,月亮侵犯火星。占卜说:“贵臣会死。”

十二月丁丑,月亮遮掩昴宿。占卜说:“天子会击败匈奴。”

贞观二十二年五月丁亥,火星侵犯右执法星。七月,金星白天出现。乙巳,土星停留在东井宿。占卜说:“会有旱灾。”

闰十二月辛巳,金星侵犯建星。占卜说:“大臣之间会互相谗言。”

永徽元年二月己丑,火星侵犯东井宿。皇帝说:“会有旱灾。”

四月己巳,月亮侵犯五诸侯星,火星侵犯舆鬼宿。占卜说:“诸侯会有凶事。”

五月己未,金星白天出现。

永徽二年六月己丑,金星进入太微垣,侵犯右执法星;九月甲午,侵犯心宿的前星。

十二月乙未,金星白天出现。

永徽三年正月壬戌,金星侵犯牵牛星。牵牛星是将军的象征,也是吴、越的分野。

丁亥,木星遮掩太微垣的上将星。

二月己丑,火星侵犯五诸侯星;五月戊子,遮掩右执法星。

永徽四年六月己丑,金星白天出现。

永徽六年七月乙亥,木星停留在尾宿。占卜说:“君主会以嫔妃为皇后。”

己丑,火星进入舆鬼宿;八月丁卯,进入轩辕星。

显庆元年四月丁酉,金星侵犯东井宿的北辕。占卜说:“秦地会有兵事。”

显庆五年二月甲午,火星进入南斗宿;六月戊申,再次侵犯南斗宿。南斗宿是天庙;去而复来,事情会大且久。

龙朔元年六月辛巳,金星白天经过天顶;九月癸卯,侵犯左执法星。

龙朔二年七月己丑,火星停留在羽林星附近,羽林星是禁兵的象征;龙朔三年正月己卯,侵犯天街星。占卜说:“政事堵塞,奸邪出现。”

六月乙酉,金星进入东井宿。占卜说:“君主失政,大臣会被诛杀。”

麟德二年三月戊午,火星侵犯东井宿;四月壬寅,进入舆鬼宿,侵犯质星。

乾封元年八月乙巳,火星进入东井宿。

乾封二年五月庚申,火星进入轩辕星。

乾封三年正月乙巳,月亮侵犯轩辕星的大星。

咸亨元年四月癸卯,月亮侵犯东井宿。占卜说:“君主会有忧患。”

七月壬申,火星进入东井宿。占卜说:“会有旱灾。”

丙申,月亮侵犯火星。占卜说:“贵人会死。”

十二月丙子,火星进入太微垣;咸亨二年四月戊辰,再次侵犯太微垣。太微垣是将相的象征。

咸亨五年六月壬寅,金星进入东井宿。

上元二年正月甲寅,火星侵犯房宿。占卜说:“君主会有忧患。”另一种说法是:“会有丧事。”

上元二年正月丁卯,金星侵犯牵牛星。占卜说:“将军会有凶事。”

仪凤二年八月辛亥,金星侵犯轩辕星的左角。左角是贵相的象征。

仪凤三年十月戊寅,火星侵犯钩钤星;仪凤四年四月戊午,进入羽林星。占卜说:“军队会有忧患。”

调露元年七月辛巳,火星进入天囷星。

永隆元年五月癸未,火星侵犯舆鬼宿。丁酉,金星白天经过天顶。这是阴气凌驾于阳气之上,阳气是君道。

永淳元年五月丁巳,水星侵犯轩辕星。九月庚戌,火星进入舆鬼宿,侵犯质星;十一月乙未,再次侵犯舆鬼宿。去而复来,称为“句巳”。

垂拱元年四月癸未,水星侵犯东井宿的北辕。水星是廷尉的象征,东井宿是法令的象征,失道则会相犯。

垂拱元年十二月戊子,月亮遮掩轩辕星的大星;垂拱二年三月丙辰,再次侵犯轩辕星。

万岁通天元年十一月乙丑,木星侵犯司怪星。占卜说:“水旱不时。”

圣历元年五月庚午,金星侵犯天关星。天关星主边事。

圣历二年,火星进入舆鬼宿。

圣历三年三月辛亥,木星侵犯左执法星。

久视元年十二月甲戌晦,火星侵犯轩辕星。

自乾封二年后,月亮及火星、金星、水星侵犯轩辕星共六次。

长安二年,火星侵犯五诸侯星。浑仪监尚献甫上奏说:“臣的命属金,五诸侯是太史的位置,火克金,臣将要死了。”武则天说:“朕为你禳解,任命你为水衡都尉,水生金,又离开太史的位置,你不用担心了。”这年秋天

献甫去世。四年后,火星进入月亮,土星侵犯天关。

神龙元年三月癸巳日,火星侵犯天田,占卜说“旱灾”;七月辛巳日,掩蔽氐宿西南星,占卜说“有贼臣在内部”。

二年闰正月丁卯日,月亮掩蔽轩辕后星。

九月壬子日,火星侵犯左执法。

己巳日,月亮侵犯轩辕后星;十一月辛亥日,侵犯昴宿,占卜说“胡王死”。

戊午日,火星进入氐宿;十二月丁酉日,侵犯天江,占卜说“旱灾”。

三年五月戊戌日,金星进入舆鬼中。占卜说:“大臣有被诛杀的。”

景龙三年六月癸巳日,金星白天出现在东井。这是京师的分野。

四年二月癸未日,火星侵犯天街。

五月甲子日,月亮侵犯五诸侯。

景云二年三月壬申日,金星进入羽林。

八月己未日,木星侵犯执法。

太极元年三月壬申日,火星进入东井。

先天元年八月甲子日,金星袭击月亮。占卜说:“金星,兵象;月亮,大臣体。”

二年十一月丙子日,火星侵犯司怪。

开元二年七月己丑日,金星侵犯舆鬼东南星。

七年六月甲戌日,金星侵犯东井钺星。占卜说:“斧钺用。”

八年三月庚午日,侵犯东井北辕;五月甲子日,侵犯轩辕。

十一年十一月丁卯日,木星侵犯进贤。

十四年十月甲寅日,金星白天出现。

二十五年六月壬戌日,火星侵犯房宿。

二十七年七月辛丑日,侵犯南斗。占卜说:“贵相凶。”

天宝十三年五月,火星守在心宿五十多天。占卜说:“主离开其宫。”

十四年十二月,月亮食木星在东井。占卜说:“其国亡。”东井,是京师的分野。

至德二年七月己酉日。金星白天出现在天空,直到十一月戊午日不见,经过秦、周、楚、郑、宋、燕的分野。

十二月,木星侵犯轩辕大星。占卜说:“女主谋君。”

乾元元年五月癸未日,月亮掩蔽心前星,占卜说“太子忧”;六月癸丑日,进入南斗魁中,占卜说“大人忧”。

二年正月癸未日,木星蚀月在翼宿,楚的分野,一说:“饥。”

二月丙辰日,月亮侵犯心中星。占卜说:“主命恶之。”

上元元年五月癸丑日,月亮掩蔽昴宿。占卜说;“胡王死。”

八月己酉日,金星侵犯进贤。

十二月癸未日,木星掩蔽房宿。占卜说:“将相忧。”

三年建子月癸巳日,月亮掩蔽昴宿,出昴北;八月丁卯日,又掩蔽昴宿。

宝应二年四月己丑日,月亮掩蔽木星。占卜说:“饥。”

永泰元年九月辛卯日,金星白天出现在天空。

大历二年七月癸亥日,火星进入氐宿,其色赤黄。

乙丑日,土星侵犯水位。占卜说:“有水灾。”

乙亥日,木星侵犯司怪。

八月壬午日,月亮进入氐宿;丙申日,侵犯毕宿。

九月戊甲日,木星守在东井。占卜说都有兵事。

乙丑日,火星侵犯南斗。在燕的分野。

十二月丁丑日,侵犯垒壁。占卜说:“兵起。”

三年正月壬子日,月亮掩蔽毕宿;八月己未日,又掩蔽毕宿;辛酉日,进入东井。

九月壬申日,木星进入舆鬼。占卜说:“木星为贵臣,舆鬼主死丧。”

丁丑日,火星进入太微,二十天后出来。

己卯日,金星侵犯左执法。

四年二月壬寅日,火星守住房上相;丙午日,有芒角;三月壬午日,逆行进入氐中。

这个月,土星侵犯舆鬼。

七月戊辰日,火星侵犯次相;九月丁卯日,侵犯建星。占卜说:“大臣相谮。”

五年二月乙巳日,木星进入轩辕。

六月丁酉日,月亮侵犯进贤;庚子日,侵犯氐宿。

庚戌日,金星进入东井。

六年七月乙巳日,月亮掩蔽毕宿,进入毕中;壬子日,月亮侵犯太微。

八月甲戌日,火星侵犯郑星。

庚辰日,月亮进入太微。

九月壬辰日,火星侵犯哭星;庚子日,侵犯泣星。

这一夜,月亮掩蔽毕宿;丁未日,进入太微;十月丁卯日,掩蔽毕宿。

己巳日,火星侵犯垒壁。

甲戌日,月亮进入轩辕。占卜说“忧在后宫”;

十一月壬寅日,进入太微;丙午日掩蔽氐宿;十二月己巳日,进入太微;

七年正月乙未日,侵犯轩辕;二月戊午日,掩蔽天关。占卜说:“乱臣更天子法令。”

己巳日,火星侵犯天街;四月丁巳日,进入东井。

辛未日,木星侵犯左角。占卜说:“天下之道不通。”

壬申日,月亮进入羽林;五月丙戌日,进入太微。

八年四月癸丑日,木星掩蔽房宿。占卜说:“将相忧。”又是宋的分野。

甲寅日,火星进入垒壁;五月庚辰日,进入羽林。

七月己卯日,金星进入东井,停留七日,非常度也。占卜说:“秦有兵。”

乙未日,月亮进入毕中。

癸未日,进入羽林。

己丑日,金星进入太微。占卜说:“兵入天廷。”

八月白天出现。

十月丁巳日,月亮掩蔽毕宿;壬戌日,进入舆鬼,掩蔽质星。

庚午日,月亮和金星进入氐中。占卜说;“君有哭泣事。”

十一月己卯日,月亮进入羽林。

癸未日,金星进入房宿。占卜说:“白衣会。”不说侵犯而说进入,盖钩钤间。

癸丑日,月亮掩蔽天关;甲寅日,进入东井;癸酉日,进入羽林。

九年三月丁未日,火星进入东井。

四月丁丑日,月亮进入太微。

五月己未日,金星进入轩辕。占卜说:“忧在后宫。”

六月己卯日,月亮掩蔽南斗;庚辰日,进入太微;

七月甲辰日,掩蔽房宿;辛亥日,进入羽林;壬戌日,进入舆鬼。

九月辛丑日,金星进入南斗。占卜说:“有反臣。”又说:“有赦。”

甲子日,火星进入氐宿。宋的分野。

十月戊子日,木星进入南斗。占卜说:“大臣有诛。”

十二月戊辰日,月亮进入羽林。

十年三月庚戌日,火星进入垒壁;

四月甲子日,进入羽林。

八月戊辰日,月亮进入太微。

十一年闰八月丁酉日,金星白天出现在天空。

十二年正月乙丑日,月亮掩蔽轩辕;癸酉日,掩蔽心前星,宋的分野”丙子日,进入南斗魁中。

二月乙未日,土星进入氐中。占卜说:“其分兵丧。”李正己地也。

三月壬戌日,月亮进入太微;

四月乙未日,掩蔽心前星;

五月丙辰日,进入太微;

戍戌日,进入羽林;

七月庚戌日,进入南斗。

乙亥日,火星进入东井。

十月壬辰日,月亮掩蔽昴宿;

庚子日,进入太微;

十一月乙卯日,进入羽林;

十二月壬午日,又进入羽林。

自六年至此,月亮进入太微十二次,进入羽林八次;火星三次进入东井,两次进入羽林,三次进入垒壁;月亮、金星、木星,都进入南斗魁中。

十四年春,木星进入东井。

建中元年十一月,月亮食木星,在秦的分野。占卜说:“其国亡。”是

月亮,岁星侵蚀天尸。

天尸,是舆鬼星座中的星。占卜说:“有妖言,小人在位,君王失去权力,死者大半。”

三年七月,月亮遮掩了心宿中的星。

贞元四年五月丁卯日,月亮侵犯岁星在营室星座。

六月癸卯日,荧惑星逆行进入羽林星座。占卜说:“军队有忧患。”

六年五月戊辰日,月亮侵犯太白星,间隔仅一指宽。占卜说:“大将死亡。”

十年四月,太白星白天出现。

十一年七月,荧惑星和太白星相继侵犯太微星座的上将星。

十三年二月戊辰日,太白星进入昴宿。

三月庚寅日,月亮侵犯太白星。

十九年三月,荧惑星进入南斗星座,颜色如血。南斗,是吴、越的分野;颜色如血,是旱灾的征兆。

二十一年正月己酉日,太白星侵犯昴宿。昴宿是赵国的分野。

永贞元年十二月丙午日,月亮侵犯毕宿,己酉日,岁星侵犯太微星座的西垣。这是将相的相位。

元和元年十月,太白星进入南斗星座;十二月,再次侵犯南斗。南斗是吴国的分野。

二年正月癸丑日,月亮在女宿和虚宿侵犯太白星。

二月壬申日,月亮遮掩岁星。占卜说:“大臣死亡。”

四月丙子日,太白星侵犯东井星座的北辕。

己卯日,月亮侵犯房宿的上相星。

三年三月乙未日,镇星侵蚀月亮在氐宿。占卜说:“该地的主人死亡。”

四年九月癸亥日,太白星侵犯南斗星座。

七年正月辛未日,月亮遮掩荧惑星。

五月癸亥日,荧惑星侵犯右执法星。

六月己亥日,月亮侵犯南斗魁星。

八年七月癸酉日,月亮侵犯五诸侯星。

十月己丑日,荧惑星侵犯太微星座的西上将星;十二月,遮掩左执法星。

九年二月丁酉日,月亮侵犯心宿中的星;七月辛亥日,遮掩心宿中的星。占卜说:“该宿所在的地方凶险。”心宿是豫州的分野。

壬辰日,月亮遮掩轩辕星。

这个月,太白星进入南斗星座,直到十月才出现,白天可见。

荧惑星进入南斗星座中,停留并侵犯它。南斗是天庙,也是丞相的位置。

十年八月丙午日,月亮进入南斗魁星中。

十一年二月丙辰日,月亮遮掩心宿。

这个月,荧惑星进入氐宿,逆行。

三月己丑日,月亮在女宿侵犯镇星。女宿是齐国的分野。

四月丙辰日,太白星侵犯舆鬼星座。占卜说:“有被诛杀的臣子。”

六月甲辰日,月亮遮掩心宿的后星。

这个月,荧惑星再次进入氐宿,这被称为“句巳”。

十一月戊寅日,月亮侵犯岁星;十二月甲午日,侵犯镇星在危宿。危宿也是齐国的分野。

十二年三月丁丑日,月亮侵犯心宿。

十三年正月乙未日,岁星逆行,侵犯太微星座的西上将星。

三月,荧惑星进入南斗星座,逆行停留,直到七月,仍在南斗中,大小如五升的容器,颜色赤红且愤怒,然后向东行,这是异常现象。

八月甲戌日,太白星侵犯左执法星。

乙巳日,荧惑星侵犯哭星。

十月甲子日,月亮侵犯昴宿。昴宿是赵国的分野。

十四年正月癸卯日,月亮侵犯南斗魁星。占卜说:“丞相凶险。”

五月丙戌日,月亮侵犯心宿中的星;七月乙酉日,遮掩心宿中的星;十五年正月丙申日,再次侵犯心宿中的星。

四月,太白星侵犯昴宿。

七月庚申日,荧惑星逆行进入羽林星座。

八月己卯日,月亮遮掩牵牛星。牵牛星是吴、越的分野。

十一月壬子日,月亮侵犯东井星座的北辕。

长庆元年正月丙午日,月亮遮掩东井星座的钺星,随后侵犯南辕的第一星。

二月乙亥日,太白星侵犯昴宿。昴宿是赵国的分野。

丁亥日,月亮在尾宿侵犯岁星。占卜说:“大臣死亡。”尾宿是燕国的分野。

三月庚戌日,太白星侵犯五车星座,白天出现,直到七月。根据历法推算,位于唐国及赵、魏的分野。占卜说:“兵乱兴起。”

七月壬寅日,月亮遮掩房宿的次相星。

九月乙巳日,太白星侵犯左执法星。

二年九月,太白星白天出现。

荧惑星停留在天囷星座,六十多天才离开。占卜说:“天囷是上帝的仓库,耗损的征兆。”

十月,荧惑星在昴宿侵犯镇星。

甲子日,月亮遮掩牵牛星的中星。占卜说:“吴、越凶险。”

十一月丁丑日,遮掩左角星;十二月,再次遮掩左角星。占卜说:“将领死亡。”

甲寅日,月亮在南斗星座侵犯太白星。

四年三月庚午日,太白星侵犯东井星座的北辕,随后进入井中,白天出现在天空,七天后才出来,随后侵犯舆鬼星座。这是京师的分野。

五月乙亥日,月亮遮掩毕宿的大星。

六月丙戌日,镇星按照历法应在觜觿星座,但超前运行至参宿六度,应当停留却没有停留,失序前行,随后侵犯井钺星。占卜说:“镇星停留的宿位久,国家福厚;变动,福薄。”

又说:“超前运行,君王不安;钺星主斩刈,又侵犯它,占卜结果严重。”

癸未日,荧惑星侵犯东井星座;丁亥日,进入井中。

己丑日,太白星侵犯轩辕星座的右角,白天出现,直到九月。占卜说:“丞相凶险。”

十月辛巳日,月亮进入毕宿的口中。

十一月,荧惑星逆行向参宿,镇星停留在天关星座。

十二月戊子日,月亮遮掩东井星座。

宝历元年四月壬寅日,荧惑星进入舆鬼星座,遮掩积尸星;七月癸卯日,侵犯执法星。

甲辰日,镇星侵犯东井星座。

甲子日,月亮遮掩毕宿的大星。

癸未日,太白星侵犯南斗星座。

丙戌日,月亮侵犯毕宿;十月辛亥日,侵犯天囷星座。

十一月庚辰日,镇星再次侵犯东井星座。

癸未日,月亮侵犯东井星座。

二年正月甲申日,侵犯左执法星;戊子日,进入氐宿。

二月丙午日,侵犯毕宿。

五月甲午日,荧惑星侵犯昴宿。

六月,太白星侵犯昴宿。

七月壬申日,月亮侵犯毕宿。

八月庚戌日,荧惑星侵犯舆鬼星座。

大和元年正月庚午日,月亮遮掩毕宿;三月癸丑日,进入毕宿的口中,遮掩大星。

月亮在毕宿的变化,自宝历元年九月以来,至此已有五次。

五月,月亮在太微星座的西垣遮掩荧惑星。

丙戌日,荧惑星侵犯右执法星。

大和二年正月庚午日,月亮遮掩镇星。

七月甲辰日,荧惑星遮掩舆鬼星座的质星。

十月丁卯日,月亮遮掩东井星座的北辕。

三年二月乙卯日,太白星侵犯昴宿。

壬申日,荧惑星遮掩右执法星;七月,进入氐宿;十月,进入南斗星座。

四年四月庚申日,月亮遮掩南斗星座的杓次星。

十一月辛未日,荧惑星侵犯右执法星。

五年二月甲申日,月亮遮掩荧惑星。

三月,荧惑星侵犯南斗星座的杓次星。

六年四月辛未日,月亮在端门遮掩镇星。

己丑日,太白星白天出现。

七月戊戌日,月亮遮掩心宿的大星;辛丑日,遮掩南斗星座的杓次星。

七年五月甲辰日,荧惑星停留在心宿中的星。

六月丙子日,月亮遮掩心宿中的星,随后侵犯荧惑星。

七月甲午日,月亮遮掩心宿中的星;丙申日,遮掩南斗星座口的第二星。

九月丁巳日,进入箕宿;戊辰日,进入南斗星座。

癸酉日,太白星进入南斗星座。

冬天,镇星停留在角宿;八年二月才离开。

七月戊子日,月亮侵犯昴宿。

十月庚子日,荧惑星和镇星在亢宿相合。

十二月丙戌日,月亮遮掩昴宿。

这一年,月亮进入南斗星座五次。占卜说:“大人有忧患。”

九年夏天,太白星白天出现,从轩辕星座直到翼宿、轸宿。

六月庚寅日,月亮在危宿遮掩岁星并形成晕圈;十月庚辰日,月亮再次在危宿遮掩岁星。

开成元年正月甲辰日,太白星遮掩建星。占卜说:“大臣互相谗言。”

六月丁未日,月亮遮掩

心宿前的星;八月乙巳日,进入南斗。

二年正月壬申日,月亮遮掩了昴宿。

二月己亥日,月亮在昴宿中遮掩了太白星。

六月甲寅日,月亮遮掩了昴宿并形成晕圈,太白星也有晕圈。

六月己酉日,大星白天出现。

庚申日,太白星进入东井。

七月壬申日,月亮进入南斗;丁亥日,遮掩了太白星于柳宿。

八月壬子日,太白星进入太微垣,随后侵犯了左、右执法星。

九月丙子日,月亮遮掩了昴宿;三年二月己酉日,遮掩了心宿前的星。

二月戊午日,荧惑星进入东井;三月乙酉日,进入舆鬼。

五月辛酉日,太白星侵犯舆鬼。

庚午日,月亮侵犯了心宿中的星。

甲寅日,太白星侵犯了右执法星。

七月乙丑日,月亮遮掩了心宿前的星。

十月辛卯日,太白星侵犯了南斗。

四年二月丁卯日,月亮在毕宿遮掩了岁星;三月乙酉日,遮掩了东井。

七月乙未日,月亮侵犯了荧惑星。占卜说:“贵臣将死。”

八月壬申日,荧惑星侵犯了钺星,随后进入东井。

十月戊午日,辰星进入南斗魁中。占卜说:“将有大赦。”

五年春天,木星应当旺盛,但岁星却暗淡无光。占卜说:“将有大丧。”

二月壬申日,荧惑星进入舆鬼。

四月,太白星、岁星进入舆鬼。

五月,辰星出现在七星宿,颜色赤红如火。

七月乙酉日,月亮遮掩了镇星。

会昌元年闰八月丁酉日,荧惑星进入舆鬼中。占卜说:“将有兵丧。”

十二月庚午日,月亮在羽林侵犯了太白星;二年正月壬戌日,遮掩了太白星于羽林。

六月丙寅日,太白星侵犯了东井。

十月丙戌日,月亮在角宿遮掩了岁星。

三年三月丙申日,再次在角宿遮掩了岁星。

七月癸巳日,荧惑星进入东井,颜色苍赤,在东井中动摇;八月丁丑日,侵犯了舆鬼。

十月壬午日白天,月亮在亢宿遮掩了太白星。

四年二月,岁星停留在房宿,遮掩了上相星;荧惑星逆行,停留在轩辕星,四十天后才离开。

庚申日,月亮遮掩了毕宿的大星。

十月癸未日,太白星与荧惑星相合,随后进入南斗。

五年二月壬午日,太白星遮掩了昴宿;五月辛酉日,进入毕宿口;八月壬午日,侵犯了轩辕大星。

九月癸巳日,荧惑星侵犯了太微上将星。

六年二月丁丑日,侵犯了毕宿的大星。

丁亥日,月亮出现时无光,在太微垣侵犯了荧惑星,片刻后,才稍有光,随后侵犯了左执法星;丙申日,遮掩了牵牛南星,随后侵犯了岁星。牵牛,扬州的分野。

大中十一年八月,荧惑星侵犯了东井。

咸通十年春天,荧惑星逆行,停留在心宿。

乾符二年四月庚辰日,太白星白天出现在昴宿。

三年七月,常星白天出现。

四年七月,月亮侵犯了房宿。

六年冬天,岁星进入南斗魁中。占卜说:“将有反臣。”

光启二年四月,荧惑星侵犯了月角。

文德元年七月丙午日,月亮进入南斗。

八月,荧惑星停留在舆鬼。占卜说:“将有多人战死。”

龙纪元年七月甲辰日,月亮侵犯了心宿。

乾宁二年七月癸亥日,荧惑星侵犯了心宿。

光化二年,镇星进入南斗。

三年八月壬申日,太白星本应在氐宿出现,但未出现,直到九月丁亥日才出现,这叫做当出不出。

十一月丁未日,太白星侵犯了月亮,因此白天出现。

天复元年五月从丁酉日到己亥日,太白星白天出现在井宿。

十月,大角星五色散摇,煌煌如火。占卜说:“王者将有不祥之事。”

二年五月甲子日,太白星袭击了荧惑星在轩辕后星上,太白星随后侵犯了端门,又侵犯了长垣中星。占卜说:“贼臣谋乱,京畿将有大战。”

十月甲戌日,太白星傍晚出现在斗宿,离地一丈而坠落。占卜说:“兵将聚集其下。”又说:“山崩石裂,大水枯竭。”

庚子日,辰星出现在氐宿中,小而暗淡。占卜说:“负海之国将有大水。”

这一年,镇星停留在虚宿。

三年二月才离开虚宿。

十一月丙戌日,太白星在南斗,离地五尺左右,色小而黄,到明年正月才高十丈,光芒甚大。

这年冬天,荧惑星在东井间徘徊,久久不去。这是京师的分野。

天祐元年二月辛卯日,太白星傍晚出现在昴宿西,色赤,炎焰如火;壬辰日,有三角如花而动摇。占卜说:“将有反叛,城中有火灾,胡兵将起。”

六月甲午日,太白星在张宿,芒角甚大;癸丑日,句巳,侵犯了水位。

从夏到秋,大角星五色散摇,煌煌然。占卜与天复初年相同。

三年八月丙午日,岁星在哭星上,生出黄白气如孛状。

○五星聚合

武德元年七月丙午日,镇星、太白星、辰星聚集在东井。这是关中的分野。

二年三月丙申日,镇星、太白星、辰星再次聚集在东井。

九年六月己卯日,岁星、辰星在东井相合。占卜说:“将有变谋。”

贞观十八年五月,太白星、辰星在东井相合。占卜说:“将有兵谋。”

十九年六月丙辰日,太宗征高丽,驻扎在安市城,太白星、辰星在东井相合。《史记》说:太白星为主,辰星为客,为蛮夷,出相从而兵在野为战。

永徽元年七月辛酉日,岁星、太白星在柳宿相合。这是秦的分野。占卜说:“将有兵起。”

景龙元年十月丙寅日,太白星、荧惑星在虚、危相合。占卜说:“将有丧事。”

景云二年七月,镇星、太白星在张宿相合。占卜说:“将有内兵。”

太极元年四月,荧惑星、太白星在东井相合。

天宝九载八月,五星聚集在尾、箕,荧惑星先到而又先离开。尾、箕,是燕的分野。占卜说:“有德则庆,无德则殃。”

十四载二月,荧惑星、太白星在毕、昴、井、鬼间相斗,直到四月才伏。

十五载五月,荧惑星、镇星同在虚、危,中天芒角大动摇。占卜者认为这是北方的宿,子午相冲,灾在南方。

至德二载四月壬寅日,岁星、荧惑星、太白星、辰星聚集在鹑首,跟随岁星。罚星先离开,而岁星停留。占卜说:“岁星、荧惑星为阳,太白星、辰星为阴。阴主外邦,阳主中邦,阳与阴合,中外相连以兵。”

八月,太白星芒怒,遮掩了岁星于鹑火,又白天出现在天空。鹑火,是周的分野。

乾元元年四月,荧惑星、镇星、太白星聚集在营室。太史南宫沛上奏:“其地战不胜。”这是卫的分野。

大历三年七月壬申日,五星并出东方。占卜说:“中国将有利。”

八年闰十一月壬寅日,太白星、辰星在危宿相合。这是齐的分野。

十年正月甲寅日,岁星、荧惑星在南斗相合。占卜说:“将有饥荒、旱灾。”这是吴、越的分野。一说:“不可用兵。”

七月庚辰日,太白星、辰星在柳宿相合。这是京师的分野。

建中二年六月,荧惑星、太白星在东井相斗。

四年六月,荧惑星、太白星再次在东井相斗。这是京师的分野。金、火

惩罚星斗的人,是战争的象征。

兴元元年春天,火星停留在木星的位置,位于角宿和亢宿。占卜说:“有反叛的臣子。”角宿和亢宿,对应的是郑国。

贞元四年五月乙亥日,木星、火星、土星聚集在营室宿。占卜说:“这个国家将灭亡。”地点在卫国的分野。六年闰三月庚申日,金星和水星在东井宿相合。占卜为战争的忧虑。戊寅日,火星侵犯土星在奎宿。对应的是鲁国。

元和九年十月辛未日,火星侵犯土星,又与金星在女宿相合。对应的是齐国。十年六月辛未日,木星、火星、金星、水星在东井宿相合。占卜说:“国内外将因战争相连。”十一年五月丁卯日,木星和水星在东井宿相合。六月己未日,再次在东井宿相合。占卜说:“为改变计划而重新行事。”十一月戊子日,土星和火星在虚宿、危宿相合。十二月,土星、金星、水星聚集在危宿。都对应的是齐国。十四年八月丁丑日,木星、金星、水星聚集在轸宿。占卜说:“有战争和丧事。”对应的是楚国和南方的夷貊之国。十五年三月,土星和金星在奎宿相合。占卜说:“内部有战争。”对应的是徐州。十二月,火星和土星在奎宿相合。占卜说:“君主有忧虑。”

长庆二年二月甲戌日,木星和火星在南斗宿相合。占卜说:“有饥荒和旱灾。”八月丙寅日,火星侵犯土星在昴宿、毕宿,因此停留相守。占卜说:“君主有忧虑。”四年八月庚辰日,火星侵犯土星在东井宿,土星随即失位侵犯钺星。而火星再次前往侵犯。占卜说:“内部有动乱。”

宝历二年八月丁未日,火星和土星再次在东井宿、舆鬼宿之间相合。

大和二年九月,木星、火星、土星聚集在七星宿。三年四月壬申日,木星侵犯土星。占卜说:“有饥荒。”四年五月丙午日,木星和金星在东井宿相合。六年正月,金星和火星在羽林宿相合。十月,金星、火星、土星聚集在轸宿。八年七月庚寅日,金星和火星相合并相互侵犯,推算历法在翼宿,接近太微垣。占卜说:“有战争发生。”

开成三年六月丁亥日,金星侵犯火星在张宿。占卜说:“有丧事。”四年正月丁巳日,火星、金星、水星聚集在南斗宿,推算历法在燕国的分野。占卜说:“国内外有战争和丧事,改立王公。”冬天,木星和火星都逆行失色,在东井宿相合。对应的是京师。

会昌二年六月乙丑日,火星侵犯木星在翼宿。占卜说:“有旱灾。”四年十月癸未日,金星和火星在南斗宿相合。

咸通年间,火星、土星、金星、水星聚集在毕宿、昴宿,对应的是赵国和魏国。诏令镇州的王景崇穿上衮冕,军府称臣以镇压。

文德元年八月,木星、土星、金星聚集在张宿,对应的是周国。占卜说:“国内外有战争。”对应的是河内和河东地区。

光化三年十月,金星和土星在南斗宿相合。占卜说:“吴国和越国有战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志-卷二十三-注解

镇星:古代对土星的称呼,因其运行缓慢,如同镇守一方,故称镇星。在占星学中,镇星常与稳定、固守等概念相关联。

荧惑:古代对火星的称呼,因其亮度变化不定,如同迷惑人眼,故称荧惑。在占星学中,荧惑常与战争、灾难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太白:古代对金星的称呼,因其明亮如银,故称太白。在占星学中,太白常与战争、兵事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岁星:古代对木星的称呼,因其大约每12年绕天一周,与地支的12年周期相合,故称岁星。在占星学中,岁星常与国家的兴衰、君主的命运等相关联。

太微:古代星宿名,属于三垣之一,位于天球中央,象征天帝的居所。在占星学中,太微常与君主的命运、国家的兴衰等相关联。

东井:古代星宿名,属于二十八宿之一,位于南方朱雀七宿中的井宿。在占星学中,东井常与兵事、战争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牵牛:牵牛是二十八宿之一,属于北方七宿中的牛宿,象征着北方的星空区域。在古代天文学中,牵牛常被用来占卜吉凶。

轩辕:轩辕是古代天文学中的一个星区,位于紫微垣的北方,象征着黄帝的星座。在古代占星术中,轩辕的星象变化常被用来占卜国家的吉凶。

钩钤:古代星官名,象征国家的锁钥或关键。

五诸侯:古代星象学中的星座之一,象征诸侯国的命运。

羽林:古代星宿名,属于二十八宿之一,位于北方玄武七宿中的羽林宿。在占星学中,羽林常与兵事、战争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天关: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官名,属于二十八宿中的角宿,象征国家的门户或关隘。

天田:古代星官名,象征农田,与农业收成相关。

昴:古代星宿名,属于二十八宿之一,位于西方白虎七宿中的昴宿。在占星学中,昴常与主忧、内乱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氐:氐宿是二十八宿之一,属于东方七宿中的氐宿,象征着东方的星空区域。在古代天文学中,氐宿常被用来占卜吉凶。

天江:古代星官名,象征江河,与水灾或旱灾相关。

执法:古代星官名,象征法律或司法。

司怪:古代星官名,象征怪异之事或灾异。

进贤:古代星官名,象征贤才或官员。

房:房宿是二十八宿之一,属于东方七宿中的房宿,象征着东方的星空区域。在古代天文学中,房宿常被用来占卜吉凶。

南斗:古代星宿名,属于二十八宿之一,位于北方玄武七宿中的斗宿。在占星学中,南斗常与饥荒、旱灾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垒壁:古代星官名,象征防御工事或边疆。

哭星:古代星官名,象征悲伤或丧事。

泣星:古代星官名,象征哭泣或哀伤。

天街:古代星官名,象征国家的道路或交通。

左角:古代星官名,象征国家的东方或左翼。

质星:古代星官名,象征国家的根本或基础。

白衣会:古代占星术语,象征平民或白衣人的集会,可能与叛乱或民变相关。

天尸:古代星象学中的一颗星,位于舆鬼星座中,象征不祥之兆。

舆鬼:舆鬼是二十八宿之一,属于南方七宿中的鬼宿,象征着南方的星空区域。在古代天文学中,舆鬼常被用来占卜吉凶。

太微上将:太微星座中的一颗星,象征朝廷中的大将或重臣。

天囷:古代星象学中的星座之一,象征天子的仓库与财富。

角:角宿是二十八宿之一,属于东方七宿中的角宿,象征着东方的星空区域。在古代天文学中,角宿常被用来占卜吉凶。

亢:古代星象学中的星座之一,象征战争与兵事。

建星:古代星象学中的星座之一,象征朝廷中的大臣。

南斗魁:南斗魁是南斗宿中的一颗亮星,象征着南斗的核心。在古代天文学中,南斗魁的星象变化常被用来占卜吉凶。

毕:古代星宿名,属于二十八宿之一,位于西方白虎七宿中的毕宿。在占星学中,毕常与内乱、兵事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心:心宿是二十八宿之一,属于东方七宿中的心宿,象征着东方的星空区域。在古代天文学中,心宿常被用来占卜吉凶。

虚:古代星宿名,属于二十八宿之一,位于北方玄武七宿中的虚宿。在占星学中,虚常与内乱、兵事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危:古代星宿名,属于二十八宿之一,位于北方玄武七宿中的危宿。在占星学中,危常与内乱、兵事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柳:柳宿是二十八宿之一,属于东方七宿中的柳宿,象征着东方的星空区域。在古代天文学中,柳宿常被用来占卜吉凶。

张:古代星宿名,属于二十八宿之一,位于南方朱雀七宿中的张宿。在占星学中,张常与兵丧、战争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尾:尾宿是二十八宿之一,属于东方七宿中的尾宿,象征着东方的星空区域。在古代天文学中,尾宿常被用来占卜吉凶。

箕:箕宿是二十八宿之一,属于东方七宿中的箕宿,象征着东方的星空区域。在古代天文学中,箕宿常被用来占卜吉凶。

鹑首:鹑首是古代天文学中的一个星区,位于南方七宿中的鹑首宿,象征着南方的星空区域。在古代占星术中,鹑首的星象变化常被用来占卜吉凶。

营室:营室是古代天文学中的一个星区,位于北方七宿中的营室宿,象征着北方的星空区域。在古代占星术中,营室的星象变化常被用来占卜吉凶。

辰星:古代对水星的称呼,因其运行速度较快,如同辰光,故称辰星。在占星学中,辰星常与变化、流动等概念相关联。

奎:古代星宿名,属于二十八宿之一,位于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奎宿。在占星学中,奎常与内乱、兵事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轸:古代星宿名,属于二十八宿之一,位于南方朱雀七宿中的轸宿。在占星学中,轸常与兵丧、战争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翼:古代星宿名,属于二十八宿之一,位于南方朱雀七宿中的翼宿。在占星学中,翼常与兵起、战争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燕分:古代星宿分野之一,指燕地的星宿分野。在占星学中,燕分常与燕地的兵事、战争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赵:古代星宿分野之一,指赵地的星宿分野。在占星学中,赵常与赵地的兵事、战争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魏:古代星宿分野之一,指魏地的星宿分野。在占星学中,魏常与魏地的兵事、战争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周分:古代星宿分野之一,指周地的星宿分野。在占星学中,周分常与周地的兵事、战争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河内:古代地名,指黄河以北的地区。在占星学中,河内常与兵事、战争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河东:古代地名,指黄河以东的地区。在占星学中,河东常与兵事、战争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吴:古代地名,指吴地的星宿分野。在占星学中,吴常与吴地的兵事、战争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越:古代地名,指越地的星宿分野。在占星学中,越常与越地的兵事、战争等不祥之兆相关联。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志-卷二十三-评注

这段古文详细记载了隋唐时期天文现象与占星学的关系,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天象的重视及其与政治、军事、社会事件的紧密联系。古代中国认为天象的变化与人间事务息息相关,尤其是与国家的兴衰、皇帝的安危、战争的胜负等重大事件密切相关。

文中提到的‘镇星’、‘荧惑’、‘太白’、‘岁星’等星体,在古代占星学中各有其象征意义。例如,镇星主福,荧惑主灾,太白主兵,岁星主农业。这些星体的运行轨迹和位置变化,被认为预示着国家的吉凶祸福。例如,文中提到‘镇星赢而旅于参’,参宿被认为是唐星,预示着唐朝的兴起。

此外,文中还提到‘太微’、‘东井’、‘牵牛’等星座,这些星座在古代天文学中象征着朝廷、法令、将军等。例如,‘太微’象征天廷,与皇帝的安危相关;‘东井’象征法令,与国家的法律、政治相关;‘牵牛’象征将军,与战争、地方政权相关。这些星座的变化被认为预示着朝廷的安危、法律的得失、战争的胜负等。

文中还提到‘荧惑犯右执法’、‘太白昼见’等天文现象,这些现象在古代占星学中被认为预示着大臣的诛杀、兵变的兴起等重大事件。例如,‘荧惑犯右执法’预示着大臣有诛,‘太白昼见’预示着兵起、臣强。这些占星学的解释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天象的敬畏和对人间事务的深刻关注。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记录了隋唐时期的天文现象,还反映了古代中国占星学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通过对天象的观察和解释,古代中国人试图预测国家的命运、皇帝的安危、战争的胜负等重大事件,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天象的敬畏和对人间事务的深刻关注。

这段文本主要记载了唐代天象异变及其占卜结果,反映了古代中国天文学与占星术的紧密结合。天象异变被视为上天对人间事务的警示,尤其是与政治、战争、灾祸等重大事件相关。通过对天象的观察和解释,古人试图预测国家的命运和统治者的吉凶。

文本中频繁出现的‘荧惑’、‘太白’、‘镇星’等星象,反映了古代对行星运动的重视。尤其是‘荧惑’(火星)和‘太白’(金星),常被视为兵象或战争的预兆。例如,‘荧惑犯天田’被解释为‘旱’,‘太白袭月’被解释为‘兵象’,这些都体现了古代占星术对天象的象征性解读。

此外,文本中的‘占曰’部分,展示了古代占星术的具体应用。占星术不仅用于预测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还用于预测政治事件(如‘贼臣在内’、‘大臣有诛’)。这种将天象与人事紧密联系的做法,反映了古代‘天人感应’的思想,即天象的变化直接影响人间的吉凶祸福。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本为研究唐代的天文学、占星术以及政治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通过对天象的记录和解释,我们可以窥见唐代统治者对天命的重视,以及占星术在政治决策中的作用。同时,文本中提到的‘京师分也’、‘楚分也’等地理划分,也反映了古代天文学与地理学的结合。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本语言简练,结构严谨,体现了古代史书的编撰风格。虽然内容以天象和占卜为主,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却极为丰富。通过对天象的细致描述和占卜结果的精确记录,文本不仅传达了古代人对天象的敬畏,也展示了他们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不仅是古代天文学和占星术的重要记录,也是研究唐代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的重要文献。通过对天象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宇宙观、天命观以及政治文化。

这段古文主要记载了唐代贞元至开成年间的一系列天文现象及其占卜结果,反映了古代中国天文学与占星术的紧密结合。古人通过观测天象,尤其是行星与恒星的运行轨迹、位置变化,来推测人间的吉凶祸福。这种天象占卜的传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古人对天命的敬畏与对自然规律的探索。

文中提到的‘岁星’、‘荧惑’、‘太白’等行星,以及‘太微’、‘南斗’、‘昴’等星座,都是古代天文学中的重要概念。古人认为这些天体的运行与人间事务息息相关,尤其是与国家的兴衰、战争的胜负、君王的命运等重大事件紧密相连。例如,‘荧惑逆行入羽林’被解释为‘军有忧’,‘月犯太白’则预示着‘大将死’,这些占卜结果反映了古人对天象的深刻解读与对命运的敬畏。

此外,文中多次提到‘南斗’、‘昴’等星座与特定地域的对应关系,如‘南斗,吴、越分’、‘昴,赵分也’,这体现了古代星象学中的分野理论。古人将天上的星座与地上的地域相对应,认为天象的变化会影响特定地区的命运。这种分野理论不仅在天文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政治、军事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献为我们研究唐代的天文学、占星术以及当时的政治、军事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对这些天象记录的解读,我们可以窥见唐代社会对天命的信仰、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以及天文学在政治决策中的作用。同时,这些记录也为现代天文学研究提供了历史数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与演变。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天文学与占星术的丰富内涵,也反映了古人对天命的敬畏与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这些天象记录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宗教与政治背景,进一步探索天文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这段古文主要记载了古代天文学中的星象变化及其占卜意义,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天象的重视和占星术的应用。文中提到的星象变化包括月掩星、星入宿、星犯星等,这些现象在古代被视为天意的象征,常被用来占卜国家的吉凶、战争的胜负、朝廷的稳定等。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字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天象的敬畏和对天命的信仰。古人认为天象的变化与人事的吉凶密切相关,因此通过观察天象来预测未来的吉凶祸福。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影响了古代的政治、军事、社会等多个领域。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采用了简洁明了的叙述方式,详细记录了星象变化的时间和位置,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同时,文中对星象变化的描述生动形象,如“太白昼见在昴”、“荧惑犯月角”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体现了古代天文学的精确性和占星术的神秘性。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字为研究古代天文学和占星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分析这些星象变化的记录,可以了解古代中国人对天象的观察方法和占卜技巧,进而探讨古代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此外,这些记录也为现代天文学研究提供了历史参考,有助于揭示古代天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成就。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为我们研究古代天文学和占星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这段古文主要记载了唐代不同年份中,五大行星(荧惑、岁星、镇星、太白、辰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及其对应的占星学解释。这些记载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天象的重视,尤其是对行星运动的观察与解释,常被用来预测国家的兴衰、战争的爆发、自然灾害的发生等。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字体现了古代中国天人感应的思想。古人认为天象的变化与人间的事务息息相关,尤其是君主的德行、国家的命运等。通过对天象的观察和解释,古人试图寻找天意与人间的联系,以此来指导国家的治理和个人的行为。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简洁明了,语言凝练,具有典型的古代史书风格。每一句都记录了具体的时间、行星的位置及其占星学解释,信息量丰富,逻辑清晰。这种写作风格不仅便于后人查阅,也体现了古代史官对天象记录的严谨态度。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字为我们研究唐代的天文学、占星学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对这些天象记录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唐代人对天象的认知水平,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天象来解释和预测人间的事务。此外,这些记录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不安,频繁的战争、内乱、饥荒等事件与天象的变化密切相关,显示了古人对天象的依赖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天文学和占星学价值,还为我们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思想和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通过对这些天象记录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观察天象来应对人间的种种挑战。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志-卷二十三》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963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