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本纪-唐本纪第五

作者: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任翰林学士,主持编撰《新唐书》和《新五代史》。

年代:北宋(11世纪)。

内容简要:共74卷,记载了五代十国的历史。欧阳修在书中注重史实的简洁性和史评的深刻性,提出了“正统论”等史学观点,对后世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本纪-唐本纪第五-原文

昌、祖妣秦氏皆谥曰文景,庙号献祖;考谥曰武,庙号太祖。立庙 于太原,自唐高祖、太宗、懿宗、昭宗为七庙。壬寅,李嗣源取郓州。五月辛酉梁 人取德胜南城。六月,及王彦章战于新垒,败之。是月,卢程罢。秋八月,梁人克 泽州,守将裴约死之。九月戊辰,李嗣源及王彦章战于递坊,败之。冬十月壬申, 如郓州以袭梁。甲戌,取中都。丁丑,取曹州。己卯,灭梁。敬翔自杀。丙戌,贬 郑珏为莱州司户参军,萧顷登州司户参军;杀李振、赵岩、张汉杰、硃珪,灭其族。 己丑,德音降死罪囚,流已下原之。十一月乙巳,复北都为镇州,太原为北都。丙 辰,复汴州为宣武军。丁巳,尚书左丞赵光胤为中书侍郎,礼部侍郎韦说: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戊午,新罗国王金朴英遣使者来。辛酉,复永平军为西都。甲子,如 洛京。十二月庚午朔,至自汴州。辛巳,李继韬伏诛。继韬之弟继达杀其兄继俦于 潞州。壬辰,畋于伊阙。

二年春正月,河南尹张全义及诸镇进暖殿物。己酉,求唐宦者。庚戌,新罗国 王金朴英及其泉州范节度使王逢规皆遣使者来。乙卯,渤海国王大諲譔使大禹谟来。 庚申,如河阳。辛酉,至自河阳。丁卯,七庙神主至自太原,祔于太庙。朝献于太 微宫。戊辰,享于太庙。二月己巳朔,有事于南郊,大赦。癸酉,各臣上尊号曰昭 文睿武光孝皇帝。戊寅,幸李嗣源第。癸未,立刘氏为皇后。三月己酉,党项来。 庚戌,赐从平汴州及入洛南郊立仗军士等功臣。庚申,工部郎中李涂为检视诸陵使。 潞州将杨立反。夏五月壬寅,教坊使陈俊为景州刺史,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为宪州刺 史。丙辰,渤海国王大湮撰遣使者来。丙寅,李嗣源克潞州。六月丙子,杨立伏诛。 己丑,封回纥王仁美为英义可汗。秋七月己酉,如雷山赛天神。八月,大雨霖,河 溢。九月壬子,置水于城门,以禳荧惑。甲寅,幸郭崇韬第。丙辰,黑水遣使者来。 冬十月癸未,左熊威军将赵晖妻一产三男子。十一月癸卯,畋于伊阙。丙午,至自 伊阙。丁巳,回鹘使都督安千想来。十二月庚午,及皇后幸张全义第。

三年春正月庚子,如东京,毁即位坛为鞠场。二月己巳,聚鞠于新场。乙亥, 射雁于王莽河。辛巳,突厥浑解楼、渤海国王大諲撰皆遣使者来。射雁于北郊。乙 酉,射鸭于郭泊。庚寅,射雁于北郊。三月乙未,寒食望祭于西郊。庚申,至自东 京。辛酉,改东京为鄴都,以洛京为东都。夏四月乙亥,及皇后幸郭崇韬、硃汉宾 第。旱。庚寅,赵光胤薨。五月丁酉,后太妃薨,废朝五日。己酉,黑水、女真皆 遣使者来。六月辛未,宗正卿李纾为昭宗、少帝改卜园陵使。括马。秋七月壬寅, 皇太后崩。八月癸未,杀河南县令罗贯。九月庚子,魏王继岌为西川四面行营都统, 郭崇韬为招讨使以伐蜀。自六月雨至于是月。丁巳,射雁于尖山。冬十月壬午,奚、 吐浑、突厥皆遣使者来。戊子,葬贞简太后于坤陵。十一月丁未,高丽遣使者来。 己酉,蜀王衍降。郭崇韬杀王宗弼及其弟宗渥、宗训,灭其族。十二月己卯,畋于 白沙。癸未,至自白沙。闰月辛亥,封弟存美为邕王,存霸永王,存礼薛王,存渥 申王,存乂睦王,存确通王,存纪雅王。

四年春正月壬戌,降死罪以下囚。甲子,魏王继岌杀郭崇韬及其三子于蜀。戊 寅,契丹使梅老鞋里来。庚辰,杀其弟睦王存乂及河中让国军节度使李继麟,灭其 族。乙酉,沙州曹义金遣使者来。丙戌,回鹘阿咄欲遣使者来。丁亥,杀李继麟之 将史武、薛敬容、周唐殷、杨师太、王景、来仁、白奉国,皆灭其族。二月己丑, 宣徽南院使李绍宏为枢密使。癸巳,鄴都军将赵在礼反于贝州。甲午,畋于冷泉。 赵在礼陷鄴都,武宁军节度使李绍荣讨之。邢州军将赵太反,东北面招讨使李绍真 讨之。甲辰,成德军节度使李嗣源讨赵在礼。三月,赵太伏诛。李嗣源反。博州守 将翟建自称刺史。甲子,杀王衍,灭其族。乙丑,如汴州。壬申,次荥泽。龙骧指 挥军使姚彦温以前锋军叛降于李嗣源。嗣源入于汴州。甲戌,至自万胜。从马直指 挥使郭从谦反。夏四月丁亥朔,皇帝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本纪-唐本纪第五-译文

昌和他的祖母秦氏都被追谥为文景,庙号献祖;他的父亲被追谥为武,庙号太祖。在太原建立了庙宇,从唐高祖、太宗、懿宗、昭宗共七庙。壬寅日,李嗣源攻占了郓州。五月辛酉日,梁人攻占了德胜南城。六月,与王彦章在新垒交战,击败了他。这个月,卢程被罢免。秋八月,梁人攻克了泽州,守将裴约战死。九月戊辰日,李嗣源与王彦章在递坊交战,击败了他。冬十月壬申日,前往郓州以袭击梁。甲戌日,攻占了中都。丁丑日,攻占了曹州。己卯日,灭了梁。敬翔自杀。丙戌日,贬郑珏为莱州司户参军,萧顷为登州司户参军;杀了李振、赵岩、张汉杰、硃珪,并灭了他们的家族。己丑日,发布德音,减轻死罪囚犯的刑罚,流放以下的罪犯被赦免。十一月乙巳日,恢复北都为镇州,太原为北都。丙辰日,恢复汴州为宣武军。丁巳日,尚书左丞赵光胤被任命为中书侍郎,礼部侍郎韦说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戊午日,新罗国王金朴英派遣使者前来。辛酉日,恢复永平军为西都。甲子日,前往洛京。十二月庚午日,从汴州返回。辛巳日,李继韬被处死。继韬的弟弟继达在潞州杀了他的哥哥继俦。壬辰日,在伊阙打猎。

二年春正月,河南尹张全义及各镇进献暖殿物品。己酉日,寻找唐朝的宦官。庚戌日,新罗国王金朴英及其泉州范节度使王逢规都派遣使者前来。乙卯日,渤海国王大諲譔派遣大禹谟前来。庚申日,前往河阳。辛酉日,从河阳返回。丁卯日,七庙的神主从太原到达,安放在太庙。在太微宫举行朝献仪式。戊辰日,在太庙举行祭祀。二月己巳日,在南郊举行祭祀,大赦天下。癸酉日,群臣上尊号为昭文睿武光孝皇帝。戊寅日,前往李嗣源的府第。癸未日,立刘氏为皇后。三月己酉日,党项人前来。庚戌日,赏赐从平定汴州及进入洛京南郊立仗的军士等功臣。庚申日,工部郎中李涂被任命为检视诸陵使。潞州将领杨立反叛。夏五月壬寅日,教坊使陈俊被任命为景州刺史,内园栽接使储德源被任命为宪州刺史。丙辰日,渤海国王大湮撰派遣使者前来。丙寅日,李嗣源攻克潞州。六月丙子日,杨立被处死。己丑日,封回纥王仁美为英义可汗。秋七月己酉日,前往雷山赛天神。八月,大雨连绵,河水泛滥。九月壬子日,在城门放置水,以禳除荧惑。甲寅日,前往郭崇韬的府第。丙辰日,黑水派遣使者前来。冬十月癸未日,左熊威军将赵晖的妻子一胎生了三个男孩。十一月癸卯日,在伊阙打猎。丙午日,从伊阙返回。丁巳日,回鹘使都督安千想前来。十二月庚午日,与皇后前往张全义的府第。

三年春正月庚子日,前往东京,毁掉即位坛改为鞠场。二月己巳日,在新场举行鞠球比赛。乙亥日,在王莽河射雁。辛巳日,突厥浑解楼、渤海国王大諲撰都派遣使者前来。在北郊射雁。乙酉日,在郭泊射鸭。庚寅日,在北郊射雁。三月乙未日,寒食节在西郊举行望祭。庚申日,从东京返回。辛酉日,改东京为鄴都,以洛京为东都。夏四月乙亥日,与皇后前往郭崇韬、硃汉宾的府第。旱灾。庚寅日,赵光胤去世。五月丁酉日,后太妃去世,停止朝会五天。己酉日,黑水、女真都派遣使者前来。六月辛未日,宗正卿李纾被任命为昭宗、少帝改卜园陵使。征调马匹。秋七月壬寅日,皇太后去世。八月癸未日,杀了河南县令罗贯。九月庚子日,魏王继岌被任命为西川四面行营都统,郭崇韬为招讨使以讨伐蜀。从六月开始下雨一直到这个月。丁巳日,在尖山射雁。冬十月壬午日,奚、吐浑、突厥都派遣使者前来。戊子日,将贞简太后葬于坤陵。十一月丁未日,高丽派遣使者前来。己酉日,蜀王衍投降。郭崇韬杀了王宗弼及其弟弟宗渥、宗训,并灭了他们的家族。十二月己卯日,在白沙打猎。癸未日,从白沙返回。闰月辛亥日,封弟弟存美为邕王,存霸为永王,存礼为薛王,存渥为申王,存乂为睦王,存确为通王,存纪为雅王。

四年春正月壬戌日,减轻死罪以下囚犯的刑罚。甲子日,魏王继岌在蜀地杀了郭崇韬及其三个儿子。戊寅日,契丹使梅老鞋里前来。庚辰日,杀了他的弟弟睦王存乂及河中让国军节度使李继麟,并灭了他们的家族。乙酉日,沙州曹义金派遣使者前来。丙戌日,回鹘阿咄欲派遣使者前来。丁亥日,杀了李继麟的将领史武、薛敬容、周唐殷、杨师太、王景、来仁、白奉国,并灭了他们的家族。二月己丑日,宣徽南院使李绍宏被任命为枢密使。癸巳日,鄴都军将赵在礼在贝州反叛。甲午日,在冷泉打猎。赵在礼攻陷了鄴都,武宁军节度使李绍荣讨伐他。邢州军将赵太反叛,东北面招讨使李绍真讨伐他。甲辰日,成德军节度使李嗣源讨伐赵在礼。三月,赵太被处死。李嗣源反叛。博州守将翟建自称刺史。甲子日,杀了王衍,并灭了他们的家族。乙丑日,前往汴州。壬申日,驻扎在荥泽。龙骧指挥军使姚彦温率领前锋军叛变投降李嗣源。嗣源进入汴州。甲戌日,从万胜返回。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反叛。夏四月丁亥日,皇帝去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本纪-唐本纪第五-注解

存勖:李克用的长子,后成为后唐的开国皇帝,即唐庄宗。

克用:李克用,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军阀,后唐的奠基人之一。

三垂岗:地名,位于今山西省长治市,是李克用置酒宴请将士的地方。

《百年歌》:唐代的一首歌曲,内容涉及人生百年的变迁,常带有悲凉的情感。

鸂鶒卮:一种古代的酒器,形状似鸂鶒(一种水鸟),常用于盛酒。

翡翠盘:一种用翡翠制成的盘子,常用于盛放贵重物品。

天祐五年:公元908年,唐哀帝的年号。

周德威:后唐的重要将领,曾多次参与对梁的战争。

梁夹城:梁朝在晋阳(今太原)附近修建的防御工事。

柏乡:地名,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是后唐与梁朝交战的重要战场。

魏州:地名,位于今河北省大名县,是五代时期的重要军事重镇。

契丹:古代东北少数民族之一。

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后唐庄宗的年号。

谥:古代对已故君主、贵族、大臣等给予的称号,用以总结其一生功过。

庙号: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郓州:古代地名,今山东省菏泽市一带。

德胜南城:古代地名,今河南省濮阳市一带。

新垒:古代地名,今河南省新乡市一带。

泽州:古代地名,今山西省晋城市一带。

递坊:古代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

中都:古代地名,今北京市一带。

曹州:古代地名,今山东省菏泽市一带。

莱州:古代地名,今山东省莱州市一带。

登州:古代地名,今山东省蓬莱市一带。

北都:古代地名,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镇州:古代地名,今河北省正定县一带。

汴州:古代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

宣武军:唐代设立的军事行政区划,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

新罗:古代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国家。

渤海国:古代东北亚的一个国家,位于今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

河阳:古代地名,今河南省孟州市一带。

太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太微宫:古代帝王祭祀天神的宫殿。

南郊: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场所。

昭文睿武光孝皇帝:古代帝王的尊号,用以表彰其文治武功和孝道。

党项:古代西北少数民族之一。

回纥:古代西北少数民族之一。

黑水:古代东北少数民族之一。

突厥: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奚:古代东北少数民族之一。

吐浑:古代西北少数民族之一。

沙州:古代地名,今甘肃省敦煌市一带。

回鹘:古代西北少数民族之一。

贝州:古代地名,今河北省清河县一带。

邢州:古代地名,今河北省邢台市一带。

成德军:唐代设立的军事行政区划,今河北省正定县一带。

博州:古代地名,今山东省聊城市一带。

荥泽:古代地名,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

万胜:古代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本纪-唐本纪第五-评注

这段文字主要记载了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的早年经历及其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军事活动。李存勖作为李克用的长子,自幼展现出非凡的胆识和军事才能。文中提到他在五岁时,李克用便预言他将来能继承父业,成为一代英主。这一预言在后来的历史中得到了验证,李存勖不仅在军事上屡建奇功,还成功建立了后唐政权。

文本通过李存勖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的历史背景。李存勖的军事才能和胆略在多次战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尤其是在与梁朝的战争中,他多次以少胜多,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例如,他在天祐五年(908年)的夹城之战中,利用大雾天气,出其不意地击败了梁军,奠定了后唐的基业。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李存勖与周边势力的复杂关系,如与契丹的冲突、与燕王刘守光的斗争等。这些事件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紧张关系,也揭示了五代十国时期各路军阀之间的权力博弈。李存勖在这些复杂的政治和军事环境中,凭借其智慧和勇气,逐渐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最终建立了后唐政权。

从文化角度来看,这段文字还反映了五代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例如,文中提到的《百年歌》和鸂鶒卮、翡翠盘等物品,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贵族生活。李存勖对音声歌舞的喜爱,也反映了五代时期文化艺术的发展,尤其是音乐和戏剧在这一时期的繁荣。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不仅记录了李存勖的个人经历和军事成就,还通过他的故事,展现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李存勖作为后唐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军事才能,更在于其政治智慧和领导能力。这段历史对于我们理解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段古文记载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在位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涵盖了政治、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窥见当时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和频繁的战争冲突。

首先,文中提到了李存勖的祖先和父母的谥号和庙号,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对祖先崇拜和宗法制度的重视。谥号和庙号不仅是对已故君主和贵族的尊崇,也是对其一生功过的总结和评价。

其次,文中详细记载了李存勖在位期间的多次战争和军事行动,如李嗣源取郓州、梁人取德胜南城、李嗣源及王彦章战于递坊等。这些战争反映了五代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的时代特征。同时,通过这些战争,李存勖逐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最终灭梁,建立了后唐政权。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李存勖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如新罗、渤海、党项、回纥、黑水、突厥、奚、吐浑、契丹等。这些记载反映了当时中原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复杂关系,既有战争冲突,也有和平交往。这种多元化的外交关系,对于维护边疆稳定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文中还记载了李存勖的一些政治举措,如立庙于太原、自唐高祖、太宗、懿宗、昭宗为七庙、大赦天下、封赏功臣等。这些举措体现了李存勖在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努力。同时,文中也提到了李存勖的一些过失,如杀李振、赵岩、张汉杰、硃珪等,这些行为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李存勖的暴虐性格。

最后,文中记载了李存勖的死亡和后唐政权的动荡。李存勖死后,后唐政权迅速陷入内乱,李嗣源反叛、赵在礼反于贝州、邢州军将赵太反等事件接连发生,最终导致后唐政权的崩溃。这些事件反映了五代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政治动荡不安的时代特征。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李存勖在位期间重要历史事件的记载,生动地展现了五代时期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和频繁的战争冲突。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代中国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政权更迭的频繁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本纪-唐本纪第五》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916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