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列传-梁臣传第十

作者: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任翰林学士,主持编撰《新唐书》和《新五代史》。

年代:北宋(11世纪)。

内容简要:共74卷,记载了五代十国的历史。欧阳修在书中注重史实的简洁性和史评的深刻性,提出了“正统论”等史学观点,对后世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列传-梁臣传第十-原文

○康怀英

康怀英,兗州人也。事硃瑾为牙将,梁兵攻瑾,瑾出略食丰、沛间,留怀英守城,怀英即以城降梁,瑾遂奔于吴。太祖得怀英,大喜。后从氏叔琮攻赵匡凝,下邓州。梁兵攻李茂贞于岐,以怀英为先锋,至武功,击杀岐兵万余人,太祖喜曰:“邑名武功,真武功也。”以名马赐之。是时,李周彝以鄜坊兵救岐,屯于三原界,怀英击走之,因取其翟州而还。岐兵屯奉天,怀英栅其东北。夜半,岐兵攻之,怀英以为夜中不欲惊它军,独以三千人出战,迟明,岐兵解去,身被十余疮。李茂贞与梁和,昭宗还京师,赐怀英“迎銮毅勇功臣”。

杨行密攻宿州,太祖遣怀英击走之,表宿州刺史。迁保义军节度使。丁会以潞州叛梁降晋,太祖命怀英为招讨使,将行,太祖戒之,语甚切,怀英惶恐,以谓潞州期必得,乃筑夹城围之。晋遣周德威屯于乱柳,数攻夹城,怀英不敢出战,太祖乃以李思安代怀英将,降怀英为都虞候。久之,思安亦无功,太祖大怒,罢思安,以同州刘知俊为招讨使。知俊未至军,太祖自至泽州,为怀英等军援,且督之。已而晋王李克用卒,庄宗召周德威还。太祖闻晋有丧,德威去,亦归洛阳,而诸将亦少弛。庄宗谓德威曰:“晋之所以能敌梁,而彼所惮者,先王也。今闻吾王之丧,谓我新立,未能出兵,其意必怠,宜出其不意以击之,非徒解围,亦足以定霸也。”乃与德威等疾驰六日至北黄碾,会天大昏雾,伏兵三垂冈,直趋夹城,攻破之。怀英大败,亡大将三百人,怀英以百骑遁归,诣阙请死。太祖曰:“去岁兴兵,太阴亏食,占者以为不利,吾独违之而致败,非尔过也。”释之,以为右卫上将军。

刘知俊叛,奔于岐,以怀英为保义军节度使、西路副招讨使。知俊以岐兵围灵武,太祖遣怀英攻邠宁以牵之。怀英取宁、庆、衍三州,还至升平,知俊掩击之,怀英大败。徙镇感化。其后硃友谦叛附于晋,以怀英讨之,与晋人战白径岭,怀英又大败。徙镇永平,卒于镇。

○刘掞

刘掞,密州安丘人也。少事青州王敬武。敬武卒,子师范立。棣州刺史张蟾叛,师范遣指挥使卢洪讨蟾,洪亦叛。师范伪为好辞召洪,洪至,迎于郊外,命掞斩之座上,因使掞攻张蟾,破之。师范表掞登州刺史,以为行军司马。

梁太祖西攻凤翔,师范乘梁虚,阴遣人分袭梁诸州县,它遣者谋多漏泄,事不成。独掞素好兵书,有机略。是时,梁已破硃瑾等,悉有兗、郓,以葛从周为兗州节度使,从周将兵在外,掞乃使人负油鬻城中,悉视城中虚实出入之所。油者得罗城下水窦可入,掞乃以步兵五百从水窦袭破之,徙从周家属外第,亲拜其母,抚之甚有恩礼。

太祖已出昭宗于凤翔,引兵东还,遣硃友宁攻师范、从周攻掞。掞以版舆置从周母城上,母呼从周曰:“刘将军待我甚厚,无异于汝。人臣各为其主,汝可察之!”从周为之缓攻。掞乃悉简妇人及民之老疾不足当敌者出之,独与少壮者同辛苦,分衣食,坚守以待。外援不至,人心颇离,副使王彦温逾城而奔,守陴者多逸。掞乃遣人阳语彦温曰:“副使勿多以人出,非吾素遣者,皆勿以行。”又下令城中曰:“吾遣从副使者得出,否者皆族。”城中皆惑,奔者乃止。已而梁兵闻之,果疑彦温非实降者,斩之城下,由是城守益坚。

师范兵已屈,从周以祸福谕掞,掞报曰:“俟吾主降,即以城还梁。”师范败,降梁,掞乃亦降。从周为具赍装,送掞归梁,掞曰:“降将蒙梁恩不诛,幸矣,敢乘马而衣裘乎!”乃素服乘驴归梁。太祖赐之冠带,饮之以酒,掞辞以量小,太祖曰:“取兗州,量何大乎?”以为元从都押衙。是时,太祖已领四镇,将吏皆功臣旧人,掞一旦以降将居其上,及诸将见掞,皆用军礼,掞居自如,太祖益奇之。

太祖即位,累迁左龙武统军。刘知俊叛,陷长安,太祖遣掞与牛存节讨之,知俊走凤翔,太祖乃以长安为永平军,拜掞节度使。末帝即位,领镇南军节度使,为开封尹。

杨师厚卒,分相、魏为两镇,末帝恐魏兵乱,遣掞以兵屯于魏县。魏兵果乱,劫贺德伦降晋。庄宗入魏,掞以谓晋兵悉从庄宗赴魏,而太原可袭,乃结草为人,执以旗帜,以驴负之往来城上,而潜军出黄泽关袭太原。晋兵望梁垒旗帜往来,不知其去也,以故不追。掞至乐平,遇雨,不克进而旋,急趋临清,争魏积粟,而周德威已先至,掞乃屯于莘县,筑甬道及河以馈军。

久之,末帝以书责掞曰:“阃外之事全付将军,河朔诸州一旦沦没。今仓储已竭,飞輓不充,将军与国同心,宜思良画!”掞报曰:“晋兵甚锐,未可击,宜待之。”末帝复遣问掞必胜之策,掞曰:“臣无奇术,请人给米十斛,米尽则敌破矣!”末帝大怒,诮掞曰:“将军蓄米,将疗饥乎?将破敌乎?”乃遣使者监督其军。掞召诸将谋曰:“主上深居禁中,与白面兒谋,必败人事。今敌盛,未可轻动,诸君以为如何?”诸将皆欲战,掞乃悉召诸将坐之军门,人以河水一杯饮之,诸将莫测,或饮或辞,掞曰:“一杯之难犹若此,滔滔河流可尽乎?”诸将皆失色。

是时,庄宗在魏,数以劲兵压掞营,掞不肯出,而末帝又数

促掞,使出战。

庄 宗与诸将谋曰:“刘掞学《六韬》,喜以机变用兵,本欲示弱以袭我,今其见迫, 必求速战。”

乃声言归太原,命符存审守魏,阳为西归,而潜兵贝州。

掞果报末帝 曰:“晋王西归,魏无备,可击。”

乃以兵万人攻魏城东,庄宗自贝州返趋击之。

掞忽见晋军,惊曰:“晋王在此邪!”

兵稍却,追至故元城,庄宗与符存审为两方 阵夹之,掞为圆阵以御晋人。

兵再合,掞大败,南奔,自黎阳济河,保滑州。

末帝 以为义成军节度使。

明年,河朔皆入于晋,降掞亳州团练使。

兗州张万进反,拜掞兗州安抚制置使。

万进败死,乃拜掞泰宁军节度使。

硃友 谦叛,陷同州,末帝以掞为河东道招讨使,行次陕州,掞为书以招友谦,友谦不报, 留月余待之。

尹皓、段凝等素恶掞,乃谮之,以为掞与友谦亲家,故其逗留以养贼。

已而掞兵数败,乃罢掞归洛阳,酖杀之,年六十四,赠中书令。

子遂凝、遂雍,事唐皆为刺史。

掞妾王氏有美色,掞卒后,入明宗宫中,是为 王淑妃。

明宗晚年,淑妃用事,掞二子皆被恩宠。

潞王从珂反于凤翔,时遂雍为西京副留守,留守王思同率诸镇兵讨凤翔,战败 东归,遂雍闭门不内,悉封府库以待潞王。

潞王前军至者,悉以金帛给之。

潞王见 遂雍,握手流涕,由是事无大小皆与图议。

废帝入立,拜遂雍淄州刺史,以掞兄琪 之子遂清代遂雍为西京副留守。

遂清历易、棣等五州刺史,皆有善政,迁凤州防御使、宣徽北院使,判三司。

晋开运中为安州防御使以卒。

遂清性至孝,居父丧哀毁,乡里称之。

尝为淄州刺史, 迎其母,母及郊,遂清为母执辔行数十里,州人咸以为荣。

○牛存节

牛存节,字赞正,青州博昌人也。

初名礼,事诸葛爽于河阳,爽卒,存节顾其 徒曰:“天下汹汹,当得英雄事之。”

乃率其徒十余人归梁太祖。

存节为人木强忠 谨,太祖爱之,赐之名字,以为小校。

张晊攻汴,存节破其二寨。

梁攻濮州,战南 刘桥、范县,存节功多。

李罕之围张全义于河阳,全义乞兵于梁,太祖以存节故事 河阳,知其间道,使以兵为前锋。

是时岁饥,兵行乏食,存节以金帛就民易干葚以 食军,击走罕之。

太祖攻魏,存节下魏黎阳、临河,杀魏万二千人,与太祖会内黄。

迁滑州牢城遏后指挥使。

梁兵攻郓,存节使都将王言藏船郓西北隅濠中,期以日午渡兵逾濠急攻之。

会 营中火起,郓人登城望火,言伏不敢动,与存节失期,存节独破郓西甕城门,夺其 濠桥,梁兵得俱进,遂破硃宣。

从葛从周攻淮南,从周败渒河,存节收其散卒八千 以归。

拜亳、宿二州刺史。

硃瑾走吴,召吴兵攻徐、宿,存节谋曰:“淮兵必不先 攻宿,然宿沟垒素固,可以御敌。”

乃夜以兵急趣徐州,比傅徐城下,瑾兵方至, 望其尘起,惊曰:“梁兵已来,何其速也!”

不能攻而去。

已而太祖使者至,授存 节军机,悉与存节意合,由是诸将益服其能。

迁潞州都指挥使。

太祖攻凤翔,使召 存节。

存节为将,法令严整而善得士心,潞人送者皆号泣。

累拜邢州团练使、元帅 府左都押衙。

太祖即位,拜右千牛卫上将军。

从康怀英攻潞州,为行营排阵使。

晋兵已破夹 城,存节等以余兵归,行至天井关,闻晋兵攻泽州,存节顾诸将曰:“吾行虽不受 命,然泽州要害,不可失也。”

诸将皆不欲救之。

存节戒士卒熟息,已而谓曰: “事急不赴,岂曰勇乎!”

举策而先,士卒随之。

比至泽州,州人已焚外城,将降 晋,闻存节至,乃稍定。

存节入城,助泽人守,晋人穴地道以攻之,存节选勇士数 十,亦穴地以应之,战于隧中,敌不得入,晋人解去。

迁左龙虎统军、六军都指挥 使、绛州刺史,迁鄜州留后。

同州刘知俊叛,奔凤翔,乃迁存节匡国军节度使。

友珪立,硃友谦叛附于晋, 西连凤翔,存节东西受敌。

同州水咸而无井,知俊叛梁,以渴不能守而走,故友谦 与岐兵合围持久,欲以渴疲之,存节祷而择地凿井八十,水皆甘可食,友谦卒不能 下。

末帝立,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徙镇天平。

蒋殷反徐州,遣存节攻破之,以功 加太尉。

梁、晋相距于河上,存节病痟,而梁、晋方苦战,存节忠愤弥激,治军督 士,未尝言病。

病革,召归京师,将卒,语其子知业曰:“忠孝,吾子也。”

不及 其佗。

赠太师。

○张归霸 弟归厚 归弁

张归霸,清河人也。

末帝娶其女,是为德妃。

归霸少与其弟归厚、归弁俱从黄 巢,巢败东走,归霸兄弟乃降梁。

秦宗权攻汴,归霸战数有功。

张晊军赤冈,以骑 兵挑战,矢中归霸,归霸拔之,反以射贼,一发而毙,夺其马而归。

太祖从高丘望 见,甚壮之,赏以金帛,并以其马赐之。

使以弓手五百人伏湟中,太祖以骑数百为 游兵,过晊栅,晊出兵追太祖,归霸发伏,杀晊兵千人,夺马数十匹。

太祖攻蔡州,蔡将萧颢急击太祖营,归霸不暇请,与徐怀玉分出东南壁门,合 击败之,太祖得拔营去。

太祖攻兗、郓,取曹州,使归霸以兵数千守之,与硃瑾逆 战金乡,大败之。

又破濮州。

晋人攻魏,归霸从葛从周救魏,战洹水,归霸擒克用 子落落以与魏人。

又破刘仁恭于内黄,功出诸将右。

光化二年,权知邢州。

迁莱州 刺史,拜左卫

上将军、曹州刺史。开平元年,拜右龙虎统军、左骁卫上将军。二年, 拜河阳节度使,以疾卒。

子汉杰,事末帝为显官,以张德妃故用事。梁亡,唐庄宗入汴,遂族诛。

弟归厚,字德坤。为将善用弓槊,能以少击众。张晊屯赤冈,归厚与晊独战阵 前,晊惫而却,诸将乘之,晊遂大败。太祖大悦,以为骑长。梁攻时溥,归厚以麾 下先进九里山,遇徐兵而战,梁故将陈璠叛在徐,归厚望见识之,瞋目大骂,驰骑 直往取之,矢中其左目。郴王友裕攻郓,屯濮州,太祖从后至,友裕徙栅,与太祖 相失。太祖卒与郓兵遇,太祖登高望之,郓兵才千人,太祖与归厚以子军直冲之, 战已合,郓兵大至,归厚度不能支,以数十骑卫太祖先还。归厚马中矢僵,乃持槊 步斗。太祖还军中,遣张筠驰骑第取之,以为必死矣。归厚体被十余箭,得筠马乃 归,太祖见之,泣曰:“尔在,丧军何足计乎!”使舁归宣武。迁右神武统军,历 洺、晋、绛三州刺史。与晋人屡战未尝屈。乾化元年,拜镇国军节度使,以疾卒。 子汉卿。

归弁,为将亦善战,开平初为滑州长剑指挥使。子汉融。梁亡,皆族诛。

○王重师

王重师,许州长社人也。为人沈嘿多智,善剑槊。秦宗权陷许州,重师脱身归 梁,从太祖平蔡,攻兗、郓,为拔山军指挥使。重师苦战齐、鲁间,威震邻敌。迁 颍州刺史。太祖攻濮州,已破,濮人积草焚之,梁兵不得入。是时,重师方病金疮, 卧帐中,诸将强之,重师遽起,悉取军中氈毯沃以水,蒙之火上,率精卒以短兵突 入,梁兵随之皆入,遂取濮州。重师身被八九疮,军士负之而还。太祖闻之,惊曰: “柰何使我得濮州而失重师乎!”使医理之,逾月乃愈。王师范降,表重师青州留 后,累迁佑国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居数年,甚有威惠。重师与刘捍故有 隙,捍尝构之太祖,太祖疑之。重师遣其将张君练西攻邠、凤而不先请,君练兵小 败,太祖以其擅发兵,挫失国威,将召而罪之,遣刘捍代重师。重师不知太祖怒己, 捍至,重师不出迎,见之青门,礼又倨,捍因驰白太祖,言重师有二志。太祖益怒, 贬重师溪州刺史,再贬崖州司户参军,未行,赐死。

○徐怀玉

徐怀玉,亳州焦夷人也。少事梁太祖,与太祖俱起微贱。怀玉为将,以雄豪自 任,而勇于战阵。从太祖镇宣武,为永城镇将。秦宗权攻梁,壁金堤、灵昌、酸枣, 怀玉以轻骑连击破之,俘杀五千余人,迁左长剑都虞候。又破宗权于板桥、赤冈, 拔其八栅。从太祖东攻兗、郓,破徐、宿。怀玉金创被体,战必克捷,所得赏赉, 往往以分士卒,为梁名将。本名琮,太祖赐名怀玉。从太祖攻魏,败魏兵黎阳,遂 东攻兗,破硃瑾于金乡。又从庞师古攻杨行密,师古败清口,怀玉独完一军,行收 散卒万余人以归。迁沂州刺史,属岁屡丰,乃缮兵治壁,为战守具。已而王师范叛 梁,攻东境,怀玉屡以州兵击破之。迁齐州防御使。天复四年,以州兵辽昭宗都洛 阳,迁华州观察留后,以兵屯雍州。迁右羽林统军,屯于泽州,晋人攻之,为隧以 入,怀玉击之隧中,晋人乃却。太祖时,历曹、晋二州刺史,晋数攻之,怀玉坚守, 败晋兵于洪洞。拜保大军节度使。太祖崩,友珪自立,硃友谦附于晋,以袭鄜州, 执怀玉杀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列传-梁臣传第十-译文

○康怀英

康怀英是兗州人。他曾经担任硃瑾的牙将,后来梁军攻打硃瑾,硃瑾外出到丰、沛一带掠夺粮食,留下康怀英守城。康怀英随即投降了梁军,硃瑾于是逃往吴地。梁太祖得到康怀英后非常高兴。后来,康怀英跟随氏叔琮攻打赵匡凝,攻下了邓州。梁军攻打李茂贞于岐地时,康怀英担任先锋,到达武功后,击杀了岐军一万多人,梁太祖高兴地说:“这个地方名叫武功,真是名副其实的武功啊!”并赐给他名马。当时,李周彝率领鄜坊的军队救援岐地,驻扎在三原边界,康怀英击退了他,并夺取了翟州后返回。岐军驻扎在奉天,康怀英在东北方向设下栅栏。半夜时分,岐军进攻,康怀英认为夜间不宜惊动其他军队,独自率领三千人出战,天亮时,岐军撤退,康怀英身上受了十多处伤。李茂贞与梁军和解后,昭宗回到京师,赐予康怀英“迎銮毅勇功臣”的称号。

杨行密攻打宿州时,梁太祖派遣康怀英击退了他,并任命康怀英为宿州刺史。后来康怀英升任保义军节度使。丁会以潞州叛变梁国投降晋国,梁太祖命令康怀英担任招讨使,出征前,梁太祖告诫他,言辞非常严厉,康怀英感到惶恐,认为潞州必定能攻下,于是修筑夹城围困潞州。晋国派遣周德威驻扎在乱柳,多次攻打夹城,康怀英不敢出战,梁太祖于是用李思安代替康怀英,将康怀英降为都虞候。过了很久,李思安也没有取得战功,梁太祖大怒,罢免了李思安,任命同州的刘知俊为招讨使。刘知俊还未到达军中,梁太祖亲自到泽州,为康怀英等军队提供支援,并监督他们。不久,晋王李克用去世,庄宗召回了周德威。梁太祖听说晋国有丧事,周德威离开后,也回到了洛阳,将领们也稍有松懈。庄宗对周德威说:“晋国之所以能与梁国对抗,梁国所畏惧的,正是先王。现在他们听说我王去世,认为我们新立,无法出兵,必定会懈怠,我们应该出其不意地进攻,不仅能解围,还能奠定霸业。”于是与周德威等人疾驰六天到达北黄碾,恰逢大雾天气,在三垂冈设下伏兵,直扑夹城,攻破了夹城。康怀英大败,损失了三百名大将,康怀英带着一百骑兵逃回,到朝廷请罪。梁太祖说:“去年出兵时,太阴亏食,占卜者认为不吉利,我违背了占卜结果而导致失败,这不是你的过错。”于是赦免了他,任命他为右卫上将军。

刘知俊叛变,逃往岐地,梁太祖任命康怀英为保义军节度使、西路副招讨使。刘知俊率领岐军围攻灵武,梁太祖派遣康怀英攻打邠宁以牵制他。康怀英攻下了宁、庆、衍三州,回到升平时,刘知俊突然袭击,康怀英大败。后来康怀英被调任感化镇。之后,硃友谦叛变投靠晋国,梁太祖派遣康怀英讨伐他,康怀英与晋军在白径岭交战,再次大败。康怀英被调任永平镇,最终在任上去世。

○刘掞

刘掞是密州安丘人。年轻时侍奉青州的王敬武。王敬武去世后,他的儿子王师范继位。棣州刺史张蟾叛变,王师范派遣指挥使卢洪讨伐张蟾,卢洪也叛变了。王师范假装以友好的言辞召见卢洪,卢洪到达后,王师范在郊外迎接他,命令刘掞在座位上斩杀卢洪,随后派遣刘掞攻打张蟾,攻破了他。王师范上表推荐刘掞为登州刺史,任命他为行军司马。

梁太祖西征凤翔时,王师范趁梁国空虚,暗中派人分头袭击梁国的各个州县,其他派遣的人计划大多泄露,未能成功。只有刘掞一向喜欢兵书,有谋略。当时,梁国已经攻破了硃瑾等人,完全控制了兗州和郓州,任命葛从周为兗州节度使,葛从周带兵在外,刘掞于是派人背着油在城中贩卖,仔细观察城中的虚实和出入的地方。卖油的人发现罗城下的水洞可以进入,刘掞于是率领五百步兵从水洞突袭,攻破了城池,将葛从周的家属迁到外宅,亲自拜见葛从周的母亲,对她非常尊敬和礼遇。

梁太祖将昭宗从凤翔救出后,率军东归,派遣硃友宁攻打王师范、葛从周攻打刘掞。刘掞将葛从周的母亲安置在城上的版舆中,葛从周的母亲对葛从周喊道:“刘将军对我非常好,与你无异。人臣各为其主,你要好好考虑!”葛从周因此放缓了进攻。刘掞于是将城中妇女和老弱病残等无法作战的人全部送出城,只与年轻力壮的人共同坚守,分配衣食,坚守城池等待援军。外援迟迟未到,人心开始涣散,副使王彦温翻墙逃跑,守城的人也大多逃走。刘掞于是派人假装对王彦温说:“副使不要带太多人出去,不是我派遣的人,都不要带走。”又下令城中说:“我派遣跟随副使的人可以出去,否则全部处死。”城中的人都感到困惑,逃跑的人于是停了下来。后来梁军听说此事,果然怀疑王彦温并非真心投降,将他斩杀在城下,因此城防更加坚固。

王师范的军队已经疲惫,葛从周以祸福劝告刘掞,刘掞回答说:“等我的主公投降,我就将城池归还梁国。”王师范战败投降梁国后,刘掞也投降了。葛从周为他准备了行装,送他回梁国,刘掞说:“降将蒙梁国恩典不被诛杀,已经是万幸了,怎么敢骑马穿裘衣呢!”于是穿着素服骑着驴回到梁国。梁太祖赐给他冠带,请他喝酒,刘掞以酒量小为由推辞,梁太祖说:“你攻取兗州时,酒量怎么那么大呢?”任命他为元从都押衙。当时,梁太祖已经统领四镇,将领们都是功臣旧人,刘掞作为降将突然位居他们之上,将领们见到刘掞时,都用军礼对待他,刘掞泰然自若,梁太祖更加器重他。

梁太祖即位后,刘掞多次升迁,最终担任左龙武统军。刘知俊叛变,攻陷长安,梁太祖派遣刘掞与牛存节讨伐他,刘知俊逃往凤翔,梁太祖于是将长安设为永平军,任命刘掞为节度使。末帝即位后,刘掞兼任镇南军节度使,担任开封尹。

杨师厚去世后,梁国将相州和魏州分为两镇,末帝担心魏州军队叛乱,派遣刘掞率军驻扎在魏县。魏州军队果然叛乱,劫持贺德伦投降晋国。庄宗进入魏州后,刘掞认为晋军全部跟随庄宗前往魏州,太原可以偷袭,于是用草扎成人形,举着旗帜,用驴驮着在城上来回走动,暗中派军队从黄泽关偷袭太原。晋军看到梁军旗帜在城上来回移动,不知道梁军已经离开,因此没有追击。刘掞到达乐平时,遇到大雨,无法前进,于是返回,急行军到临清,争夺魏州的积粮,但周德威已经先到,刘掞于是驻扎在莘县,修筑甬道和河道以供应军粮。

过了很久,末帝写信责备刘掞说:“边境事务全权交给你,河朔诸州却在一瞬间沦陷。现在粮仓已经枯竭,运输也无法满足需求,将军与国家同心,应该好好谋划!”刘掞回答说:“晋军非常精锐,不宜进攻,应该等待时机。”末帝再次派人询问刘掞必胜的策略,刘掞说:“我没有奇特的战术,请给每人十斛米,米吃完时敌人就会被击败!”末帝大怒,讥讽刘掞说:“将军储备米粮,是为了疗饥还是为了破敌?”于是派遣使者监督他的军队。刘掞召集将领们商议说:“主上深居宫中,与白面书生谋划,必定会坏事。现在敌人强大,不宜轻举妄动,各位认为如何?”将领们都主张出战,刘掞于是召集所有将领坐在军门前,每人给一杯河水喝,将领们感到困惑,有的喝下,有的推辞,刘掞说:“一杯水的困难尚且如此,滔滔河水能喝尽吗?”将领们都变了脸色。

当时,庄宗在魏州,多次派精锐部队压迫刘掞的军营,刘掞不肯出战,而末帝又多次

催促刘掞出战。

庄宗与诸将商议说:“刘掞学习《六韬》,喜欢用机变用兵,本来想示弱来袭击我们,现在他被逼迫,一定会寻求速战。”

于是庄宗声称要回太原,命令符存审守卫魏州,假装西归,实际上暗中派兵到贝州。

刘掞果然报告末帝说:“晋王西归,魏州没有防备,可以进攻。”

于是刘掞率领一万士兵进攻魏州城东,庄宗从贝州返回迎击。

刘掞突然见到晋军,惊讶地说:“晋王在这里啊!”

刘掞的军队稍稍后退,被追到故元城,庄宗与符存审用两方阵夹击,刘掞用圆阵抵御晋军。

两军再次交战,刘掞大败,向南逃跑,从黎阳渡过黄河,退守滑州。

末帝任命他为义成军节度使。

第二年,河朔地区全部归附晋国,刘掞被降为亳州团练使。

兗州的张万进反叛,朝廷任命刘掞为兗州安抚制置使。

张万进战败而死,朝廷又任命刘掞为泰宁军节度使。

硃友谦反叛,攻陷同州,末帝任命刘掞为河东道招讨使,行军到陕州,刘掞写信招降硃友谦,硃友谦没有回应,刘掞停留了一个多月等待。

尹皓、段凝等人一向厌恶刘掞,于是诬陷他,说刘掞与硃友谦是亲家,所以他逗留不进攻是为了养贼。

后来刘掞的军队多次战败,朝廷罢免了他的职务,让他回洛阳,最终被毒死,享年六十四岁,追赠中书令。

刘掞的儿子刘遂凝、刘遂雍,都在唐朝担任刺史。

刘掞的妾王氏有美色,刘掞死后,她进入明宗宫中,成为王淑妃。

明宗晚年,王淑妃掌权,刘掞的两个儿子都受到恩宠。

潞王李从珂在凤翔反叛,当时刘遂雍担任西京副留守,留守王思同率领各镇军队讨伐凤翔,战败东归,刘遂雍关闭城门不让他们进城,封存府库等待潞王。

潞王的前锋部队到达,刘遂雍用金帛赏赐他们。

潞王见到刘遂雍,握着他的手流泪,从此无论大小事都与刘遂雍商议。

废帝即位后,任命刘遂雍为淄州刺史,让刘掞的哥哥刘琪的儿子刘遂清接替刘遂雍担任西京副留守。

刘遂清历任易州、棣州等五州刺史,都有良好的政绩,后来升任凤州防御使、宣徽北院使,判三司。

晋开运年间,刘遂清担任安州防御使,最终去世。

刘遂清非常孝顺,父亲去世时他哀痛过度,乡里人都称赞他。

他曾经担任淄州刺史,迎接母亲,母亲到达郊外时,刘遂清亲自为母亲执辔行数十里,州人都以此为荣。

○牛存节

牛存节,字赞正,是青州博昌人。

最初名叫牛礼,在河阳侍奉诸葛爽,诸葛爽去世后,牛存节对他的部下说:“天下动荡,应当追随英雄。”

于是他率领十多名部下归附梁太祖。

牛存节为人刚直忠诚,梁太祖很喜欢他,赐给他名字,任命他为小校。

张晊进攻汴州,牛存节攻破了他的两个寨子。

梁军进攻濮州,在南刘桥、范县作战,牛存节立下很多功劳。

李罕之在河阳包围了张全义,张全义向梁太祖求援,梁太祖因为牛存节曾经在河阳任职,熟悉那里的地形,派他率兵为前锋。

当时正值饥荒,军队缺乏粮食,牛存节用金帛向百姓换取干葚来供应军队,击退了李罕之。

梁太祖进攻魏州,牛存节攻下魏州的黎阳、临河,杀死了魏军一万二千人,与梁太祖在内黄会合。

后来升任滑州牢城遏后指挥使。

梁军进攻郓州,牛存节命令都将王言把船藏在郓州西北角的濠沟中,计划在中午时分渡兵越过濠沟急攻。

结果营中起火,郓州人登上城墙观望火势,王言埋伏不敢动,错过了与牛存节约定的时间,牛存节独自攻破郓州西甕城门,夺取了濠桥,梁军得以一起进攻,最终攻破硃宣。

牛存节跟随葛从周进攻淮南,葛从周在渒河战败,牛存节收拢了八千名散兵返回。

被任命为亳州、宿州二州刺史。

硃瑾逃到吴国,召吴兵进攻徐州、宿州,牛存节谋划说:“淮兵一定不会先攻宿州,但宿州的沟垒一向坚固,可以抵御敌人。”

于是他连夜率兵急赴徐州,等到梁军到达徐州城下时,硃瑾的军队才刚到,看到梁军的尘土扬起,惊讶地说:“梁兵已经来了,怎么这么快!”

硃瑾无法进攻,只好撤退。

不久梁太祖的使者到达,传达军机,与牛存节的想法完全一致,因此诸将更加佩服他的才能。

牛存节升任潞州都指挥使。

梁太祖进攻凤翔,召牛存节前来。

牛存节作为将领,法令严整且善于得士心,潞州人送行时都哭泣。

他多次升迁,最终担任邢州团练使、元帅府左都押衙。

梁太祖即位后,任命牛存节为右千牛卫上将军。

他跟随康怀英进攻潞州,担任行营排阵使。

晋军已经攻破夹城,牛存节等人率领余兵返回,行至天井关时,听说晋军进攻泽州,牛存节对诸将说:“我们虽然不受命,但泽州是战略要地,不能丢失。”

诸将都不愿意救援。

牛存节命令士兵休息,然后对他们说:“事情紧急而不去救援,怎么能称为勇敢呢!”

他率先出发,士兵们跟随他。

到达泽州时,州人已经焚烧了外城,准备投降晋军,听说牛存节到来,才稍微安定下来。

牛存节进入城中,帮助泽州人防守,晋军挖地道进攻,牛存节挑选数十名勇士,也挖地道应对,双方在地道中交战,晋军无法攻入,最终撤退。

牛存节升任左龙虎统军、六军都指挥使、绛州刺史,后来又升任鄜州留后。

同州的刘知俊反叛,逃到凤翔,朝廷任命牛存节为匡国军节度使。

友珪即位后,硃友谦反叛并归附晋国,西连凤翔,牛存节东西受敌。

同州的水咸且没有井,刘知俊反叛梁国时,因为缺水无法防守而逃走,因此硃友谦与岐兵合围持久,想用缺水来拖垮牛存节,牛存节祈祷后选择地点凿了八十口井,水都甘甜可饮,硃友谦最终无法攻下。

末帝即位后,加封牛存节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调任天平军节度使。

蒋殷在徐州反叛,朝廷派牛存节攻破徐州,因功加封太尉。

梁、晋两军在河上对峙,牛存节患病,但梁、晋两军正在激战,牛存节忠愤更加激烈,治军督士,从未提及自己的病情。

病情加重后,他被召回京师,临终前对他的儿子牛知业说:“忠孝是我的儿子。”

没有说其他的话。

追赠太师。

○张归霸 弟归厚 归弁

张归霸,是清河人。

末帝娶了他的女儿,成为德妃。

张归霸年轻时与他的弟弟张归厚、张归弁一起跟随黄巢,黄巢败亡后东逃,张归霸兄弟投降梁国。

秦宗权进攻汴州,张归霸多次立下战功。

张晊的军队驻扎在赤冈,用骑兵挑战,箭射中了张归霸,张归霸拔出箭,反手射向敌人,一箭毙敌,夺回了马匹。

梁太祖从高丘上看到这一幕,非常赞赏,赏赐他金帛,并将那匹马赐给他。

张归霸命令五百名弓手埋伏在湟中,梁太祖率领数百名骑兵作为游兵,经过张晊的栅栏时,张晊出兵追击梁太祖,张归霸发动伏兵,杀死了张晊的一千名士兵,夺取了数十匹马。

梁太祖进攻蔡州,蔡将萧颢急攻梁太祖的营寨,张归霸来不及请示,与徐怀玉分别从东南壁门出击,合力击败了萧颢,梁太祖得以拔营撤退。

梁太祖进攻兗州、郓州,攻取曹州,派张归霸率领数千士兵守卫,与硃瑾在金乡交战,大败硃瑾。

又攻破濮州。

晋军进攻魏州,张归霸跟随葛从周救援魏州,在洹水作战,张归霸擒获了李克用的儿子落落,交给魏州人。

又在内黄击败刘仁恭,功劳超过其他将领。

光化二年,张归霸代理邢州刺史。

后来升任莱州刺史,拜左卫

上将军、曹州刺史。开平元年,被任命为右龙虎统军、左骁卫上将军。二年,被任命为河阳节度使,因病去世。

他的儿子汉杰,在末帝时期担任显要官职,因为张德妃的关系而掌权。梁朝灭亡后,唐庄宗进入汴京,汉杰一家被灭族。

他的弟弟归厚,字德坤。作为将领善于使用弓箭和长矛,能够以少胜多。张晊驻扎在赤冈,归厚与张晊单独在阵前交战,张晊疲惫后退,众将领乘机进攻,张晊大败。太祖非常高兴,任命他为骑兵长官。梁朝攻打时溥,归厚率领部下先行进入九里山,遇到徐州的军队交战,梁朝旧将陈璠叛变在徐州,归厚远远认出他,怒目大骂,骑马直冲过去取他性命,箭射中了他的左眼。郴王友裕攻打郓州,驻扎在濮州,太祖随后到达,友裕迁移营寨,与太祖失散。太祖最终与郓州军队遭遇,太祖登高观察,郓州军队只有千人,太祖与归厚率领精锐部队直冲过去,战斗开始后,郓州军队大量增援,归厚估计无法支撑,带领数十骑兵保护太祖先撤退。归厚的马中箭倒下,他便手持长矛步行战斗。太祖回到军中,派张筠骑马前去接应他,以为他必死无疑。归厚身上中了十余箭,得到张筠的马才得以返回,太祖见到他,哭着说:“你还在,军队的损失又算得了什么!”派人抬他回宣武。后来升任右神武统军,历任洺州、晋州、绛州刺史。与晋军多次交战从未屈服。乾化元年,被任命为镇国军节度使,因病去世。他的儿子汉卿。

归弁,作为将领也善于战斗,开平初年担任滑州长剑指挥使。他的儿子汉融。梁朝灭亡后,他们一家被灭族。

○王重师

王重师,许州长社人。为人沉默寡言,足智多谋,善于使用剑和长矛。秦宗权攻陷许州,重师逃脱归附梁朝,跟随太祖平定蔡州,攻打兗州、郓州,担任拔山军指挥使。重师在齐、鲁之间苦战,威震邻敌。升任颍州刺史。太祖攻打濮州,已经攻破,濮州人堆积柴草焚烧,梁军无法进入。当时,重师正因刀伤生病,躺在帐中,众将领强迫他起来,重师急忙起身,将军中所有毛毯浸湿,覆盖在火上,率领精锐士兵手持短兵器冲入,梁军随后跟进,最终攻下濮州。重师身上受了八九处伤,士兵们背着他返回。太祖听说后,惊讶地说:“怎么能让我得到濮州却失去重师呢!”派医生治疗他,一个月后才痊愈。王师范投降,上表推荐重师为青州留后,多次升迁至佑国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职数年,很有威望和恩惠。重师与刘捍有旧怨,刘捍曾在太祖面前构陷他,太祖对他产生怀疑。重师派他的将领张君练西攻邠州、凤州而没有事先请示,君练的军队小败,太祖因为他擅自发兵,挫伤国威,准备召他回来治罪,派刘捍代替重师。重师不知道太祖对自己发怒,刘捍到达时,重师没有出迎,在青门见到他,礼节又傲慢,刘捍于是骑马飞奔报告太祖,说重师有二心。太祖更加愤怒,贬重师为溪州刺史,再贬为崖州司户参军,还未出发,赐死。

○徐怀玉

徐怀玉,亳州焦夷人。年轻时跟随梁太祖,与太祖一起从微贱中崛起。怀玉作为将领,以雄豪自居,勇于战斗。跟随太祖镇守宣武,担任永城镇将。秦宗权攻打梁朝,驻扎在金堤、灵昌、酸枣,怀玉率领轻骑兵连续击败他们,俘虏并杀死五千余人,升任左长剑都虞候。又在板桥、赤冈击败宗权,攻破他的八个营寨。跟随太祖东攻兗州、郓州,攻破徐州、宿州。怀玉身上多处刀伤,战斗必定胜利,所得的赏赐,往往分给士兵,成为梁朝的名将。本名琮,太祖赐名怀玉。跟随太祖攻打魏州,在黎阳击败魏军,随后东攻兗州,在金乡击败硃瑾。又跟随庞师古攻打杨行密,师古在清口战败,怀玉独自保全一军,收拢散兵万余人返回。升任沂州刺史,适逢连年丰收,于是修缮兵器,加固城墙,准备战斗和防守的器具。后来王师范叛变梁朝,攻打东部边境,怀玉多次率领州兵击败他们。升任齐州防御使。天复四年,率领州兵护送昭宗到洛阳,升任华州观察留后,率兵驻扎在雍州。升任右羽林统军,驻扎在泽州,晋军攻打他,挖地道进入,怀玉在地道中反击,晋军撤退。太祖时期,历任曹州、晋州刺史,晋军多次攻打他,怀玉坚守,在洪洞击败晋军。被任命为保大军节度使。太祖去世,友珪自立,硃友谦依附晋朝,袭击鄜州,抓住怀玉并杀了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列传-梁臣传第十-注解

康怀英:康怀英是五代时期梁朝的重要将领,兗州人。他在梁太祖朱温的麾下屡立战功,曾参与多次重要战役,如攻赵匡凝、李茂贞等。康怀英以勇猛著称,但因战败被降职,后复起用,最终在永平军节度使任上去世。

硃瑾:五代时期的军阀,曾割据一方。

梁太祖:梁太祖即朱温,五代时期梁朝的开国皇帝。他以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统一了中原地区,建立了梁朝。朱温对康怀英的才能颇为赏识,多次委以重任。

李茂贞:李茂贞是五代时期岐国的君主,曾与梁朝多次交战。康怀英在与李茂贞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武功之战中击杀岐兵万余人,得到梁太祖的赞赏。

刘掞:刘掞是五代时期梁朝的将领,密州安丘人。他以智谋和机略著称,曾在梁太祖的麾下屡立战功,尤其是在兗州之战中表现出色。刘掞后来因战败投降梁朝,但仍受到梁太祖的重用。

葛从周:葛从周是五代时期梁朝的将领,曾任兗州节度使。刘掞在兗州之战中曾以智谋击败葛从周,表现出其出色的军事才能。

庄宗:庄宗即李存勖,五代时期后唐的开国皇帝。他在与梁朝的战争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魏州之战中击败梁军,奠定了后唐的基础。

六韬:《六韬》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兵书,相传为姜太公所著,内容涵盖了军事战略、战术、军队组织等多个方面,是古代军事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魏:魏国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一带,是战国七雄之一。

贝州:贝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要地。

滑州:滑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兗州:兗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泰宁军:泰宁军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军事编制单位,主要负责地方防御和治安维护。

河东道:河东道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区域。

陕州:陕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交通和军事要地。

洛阳:洛阳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城市,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一带,历史上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潞王:潞王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封号,通常授予皇帝的兄弟或儿子,具有一定的政治和军事权力。

凤翔:凤翔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区域。

淄州:淄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易、棣:易、棣是中国古代的两个州名,分别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和山东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经济和文化区域。

凤州:凤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区域。

安州:安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湖北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区域。

青州:青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博昌:博昌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经济和文化区域。

河阳:河阳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区域。

汴:汴州,古代地名,今河南开封一带,五代时期后梁的都城。

濮州:古代地名,今河南濮阳一带。

郓:郓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区域。

淮南:淮南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安徽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经济和文化区域。

亳、宿:亳、宿是中国古代的两个州名,分别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和江苏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经济和文化区域。

潞州:潞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区域。

邢州:邢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经济和文化区域。

泽州:古代地名,今山西晋城一带。

同州:同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区域。

天平:天平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区域。

徐州:徐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和经济中心。

清河:清河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经济和文化区域。

黄巢:黄巢是中国唐代末年的一位农民起义领袖,曾建立大齐政权,对唐朝的统治造成了严重冲击。

蔡州:蔡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区域。

曹州:曹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经济和文化区域。

洹水:洹水是中国古代的一条河流,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区域。

内黄:内黄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区域。

莱州:莱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经济和文化区域。

上将军:古代高级武官名,地位显赫,通常负责指挥大军。

曹州刺史:曹州,古代地名,今山东菏泽一带;刺史,古代地方行政长官,负责一州的军政事务。

开平元年:五代时期后梁太祖朱温的年号,开平元年即公元907年。

右龙虎统军:古代武官名,负责统领龙虎军,龙虎军是精锐部队。

左骁卫上将军:古代武官名,骁卫是禁军的一部分,上将军是高级武官。

河阳节度使:河阳,古代地名,今河南孟县一带;节度使,唐代后期至五代时期的地方军政长官,权力极大。

显官:显赫的官职,地位高、权力大。

张德妃:五代时期后梁末帝朱友贞的妃子,因其家族势力显赫,对朝政有一定影响。

梁亡:指后梁政权灭亡,后梁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政权,公元923年被后唐所灭。

唐庄宗:即后唐庄宗李存勖,五代时期后唐的开国皇帝。

族诛:古代一种极刑,即诛杀整个家族。

弓槊:古代兵器,槊是一种长矛,弓槊指擅长使用弓箭和长矛的武将。

赤冈: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当时的战场。

太祖:指后梁太祖朱温,五代时期后梁的开国皇帝。

骑长:古代武官名,负责统领骑兵。

时溥:五代时期的军阀,曾割据一方。

九里山:古代地名,今江苏徐州一带,曾是战场。

陈璠:五代时期的武将,曾叛变投敌。

郴王友裕:指后梁太祖朱温的儿子朱友裕,封为郴王。

子军:古代军队的一种,具体含义不详,可能是精锐部队。

宣武:古代地名,今河南开封一带,后梁的都城。

右神武统军:古代武官名,负责统领神武军,神武军是禁军的一部分。

洺、晋、绛三州刺史:洺州、晋州、绛州,古代地名,分别位于今河北、山西一带;刺史,地方行政长官。

乾化元年:后梁太祖朱温的年号,乾化元年即公元911年。

镇国军节度使:镇国军,古代军队名;节度使,地方军政长官。

滑州长剑指挥使:滑州,古代地名,今河南滑县一带;长剑指挥使,古代武官名,负责统领长剑军。

王重师:五代时期后梁的著名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

许州长社:许州,古代地名,今河南许昌一带;长社,许州下辖的县。

秦宗权:五代时期的军阀,曾割据一方。

拔山军指挥使:拔山军,古代军队名;指挥使,武官名,负责统领军队。

颍州刺史:颍州,古代地名,今安徽阜阳一带;刺史,地方行政长官。

金疮:古代指刀剑等金属兵器造成的创伤。

青州留后:青州,古代地名,今山东青州一带;留后,地方军政长官的副职。

佑国军节度使:佑国军,古代军队名;节度使,地方军政长官。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宰相,负责处理国家政务。

刘捍:五代时期后梁的将领,与王重师有矛盾。

溪州刺史:溪州,古代地名,今湖南湘西一带;刺史,地方行政长官。

崖州司户参军:崖州,古代地名,今海南一带;司户参军,地方官职,负责户籍管理。

徐怀玉:五代时期后梁的著名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

亳州焦夷:亳州,古代地名,今安徽亳州一带;焦夷,亳州下辖的县。

永城镇将:永城,古代地名,今河南永城一带;镇将,地方武官名,负责镇守一方。

金堤、灵昌、酸枣:古代地名,分别位于今河南、山东一带,曾是战场。

左长剑都虞候:左长剑,古代军队名;都虞候,武官名,负责统领军队。

板桥、赤冈:古代地名,曾是战场。

兗、郓:兗州、郓州,古代地名,分别位于今山东一带。

徐、宿:徐州、宿州,古代地名,分别位于今江苏、安徽一带。

金乡:古代地名,今山东金乡一带。

庞师古:五代时期后梁的将领。

杨行密:五代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

清口:古代地名,今江苏淮安一带,曾是战场。

沂州刺史:沂州,古代地名,今山东临沂一带;刺史,地方行政长官。

齐州防御使:齐州,古代地名,今山东济南一带;防御使,地方武官名,负责防御。

天复四年:唐昭宗的年号,天复四年即公元904年。

华州观察留后:华州,古代地名,今陕西华县一带;观察留后,地方官职,负责监察。

雍州:古代地名,今陕西西安一带。

右羽林统军:右羽林,古代禁军名;统军,武官名,负责统领军队。

洪洞:古代地名,今山西洪洞一带。

保大军节度使:保大军,古代军队名;节度使,地方军政长官。

友珪:指后梁太祖朱温的儿子朱友珪,曾自立为帝。

硃友谦:五代时期后梁的将领,曾依附于晋。

鄜州:古代地名,今陕西富县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列传-梁臣传第十-评注

《康怀英传》和《刘掞传》是五代时期梁朝两位重要将领的传记,反映了五代时期动荡的政治局势和复杂的军事斗争。康怀英和刘掞虽然出身不同,但都在梁太祖朱温的麾下立下赫赫战功,展现了各自的军事才能和忠诚。

康怀英以勇猛著称,多次在战场上立下大功,尤其是在武功之战中击杀岐兵万余人,得到梁太祖的赞赏。然而,康怀英的军事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他在潞州之战中因不敢出战而被降职,显示出他在战略上的局限性。尽管如此,梁太祖仍然对他信任有加,最终任命他为右卫上将军,体现了梁太祖对功臣的宽容和重用。

刘掞则以智谋和机略见长,他在兗州之战中通过巧妙的战术击败葛从周,展现了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刘掞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还在政治上展现了高超的智慧。他在兗州之战后,以素服乘驴归梁,表现出对梁朝的忠诚和谦逊,赢得了梁太祖的信任和重用。刘掞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使他在梁朝的地位迅速上升,成为梁太祖的重要将领。

这两篇传记不仅记录了康怀英和刘掞的军事生涯,还反映了五代时期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军事斗争。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各路军阀割据一方,战争频繁。康怀英和刘掞的传记展现了这一时期将领们的生存状态和军事才能,同时也反映了梁太祖朱温的政治手腕和用人策略。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两篇传记语言简练,叙事清晰,通过对人物事迹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康怀英和刘掞的性格特点和军事才能。传记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凑,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同时,这两篇传记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为我们研究五代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段古文主要讲述了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描述,展现了当时复杂多变的政局和军事斗争。文中提到的刘掞、庄宗、符存审、牛存节、张归霸等人,都是当时的重要人物,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古文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政治智慧。例如,刘掞学《六韬》,喜以机变用兵,体现了古代军事家对兵法的重视和灵活运用。庄宗与诸将的谋略,展示了古代政治家的智慧和谋略。牛存节的忠诚和勇敢,体现了古代将领的忠勇精神。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古文语言简练,叙事清晰,人物形象鲜明。通过对人物言行和心理活动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性格和命运。例如,刘掞的机智和庄宗的谋略,牛存节的忠诚和张归霸的勇敢,都通过具体的行动和语言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古文为我们了解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描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局势和军事斗争,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在文学艺术上也具有较高的成就。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思想,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这段古文主要记载了五代时期后梁的几位重要将领的生平事迹,包括归厚、王重师和徐怀玉等人。这些将领在乱世中凭借勇猛善战、智勇双全,成为后梁政权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故事不仅反映了五代时期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的历史背景,也展现了古代将领的忠诚、勇敢和智慧。

首先,归厚的事迹体现了古代将领的勇猛和忠诚。他在战场上以少胜多,屡次击败敌军,尤其是在与张晊的战斗中,归厚单枪匹马冲锋陷阵,最终击退敌军,赢得了太祖的赏识。归厚的忠诚也体现在他多次护卫太祖,甚至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战斗,最终成功保护太祖安全撤退。这种忠诚和勇敢的精神,正是古代将领的典型特征。

其次,王重师的故事则展现了将领的智谋和坚韧。王重师不仅勇猛善战,还善于运用智谋。在攻打濮州的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但仍坚持指挥战斗,最终成功攻下濮州。然而,王重师的结局却颇为悲惨,因与刘捍的矛盾,最终被太祖怀疑并赐死。这一结局反映了五代时期政权内部的复杂斗争,将领们不仅要面对外敌,还要应对内部的猜忌和权力斗争。

最后,徐怀玉的事迹则突出了将领的豪迈和慷慨。徐怀玉以雄豪自任,勇猛善战,屡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他不仅自己勇猛,还善于激励士兵,将所得赏赐分给士卒,赢得了士兵的拥戴。然而,徐怀玉的结局同样悲惨,最终被友珪所杀。这一结局再次反映了五代时期政权内部的残酷斗争,将领们往往难以善终。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几位将领生平的描述,展现了五代时期的历史风貌和将领们的英勇事迹。这些将领的忠诚、勇敢和智慧,不仅为后梁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同时,他们的悲惨结局也反映了乱世中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令人深思。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列传-梁臣传第十》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914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