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归妹

作者: 相传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是解释《易经》的著作。它是儒家经典“十翼”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

内容简要:《易传》共10篇,包括《彖传》《象传》《系辞传》等,是对《易经》卦象、卦辞和爻辞的哲学阐释。书中提出了“阴阳”“太极”“变通”等概念,系统阐述了《易经》的哲学思想,对后世易学、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是研究《易经》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归妹-原文

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归妹以娣,以恒也。

跛能履吉,相承也。

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归妹以须,未当也。

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

其位在中,以贵行也。

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归妹-译文

泽上有雷,象征着归妹卦;君子应当永远保持终结,明白其中的弊端。

归妹以娣,表示恒久不变。

跛脚的人能够行走吉利,是因为有相互扶持。

有利于隐居之人的贞正,是因为没有改变常道。

归妹以须,表示时机未到。

延迟的志向,是因为有所等待才行动。

帝乙归妹,不如她的娣的衣袂华丽。

她的位置在中间,以尊贵的身份行事。

上六没有实质,承载的是空虚的筐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归妹-注解

泽上有雷:泽指水泽,雷指雷电。泽上有雷象征着水泽之上有雷电,意味着变化和动荡。

归妹:归妹是《易经》中的一卦,象征着女子出嫁,代表婚姻和家庭的变化。

君子以永终知敝:君子通过观察事物的终结来了解其弊端,意味着通过观察事物的终结来反思和改进。

归妹以娣:娣指妹妹,归妹以娣意味着女子出嫁时带着妹妹,象征着家庭关系的延续。

跛能履吉:跛指跛脚,履指行走。跛能履吉意味着即使有缺陷,也能顺利前行,象征着克服困难。

利幽人之贞:幽人指隐居的人,贞指坚守正道。利幽人之贞意味着对隐居的人有利,象征着坚守正道的重要性。

归妹以须:须指等待,归妹以须意味着女子出嫁时需要等待,象征着时机的重要性。

愆期之志:愆期指延误,志指志向。愆期之志意味着延误的志向,象征着等待和忍耐。

帝乙归妹:帝乙是商朝的一位君主,归妹指女子出嫁。帝乙归妹意味着帝乙时期的女子出嫁,象征着历史背景。

其位在中:位指位置,中指中间。其位在中意味着处于中间位置,象征着平衡和稳定。

上六无实:上六是《易经》中的一爻,无实指没有实质内容。上六无实意味着这一爻没有实质内容,象征着空虚和不确定性。

承虚筐也:承指承受,虚筐指空的筐子。承虚筐也意味着承受空虚,象征着承受不确定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归妹-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易经》中的归妹卦,主要讲述了女子出嫁的象征意义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归妹卦象征着婚姻和家庭的变化,通过女子出嫁的过程,反映了人生中的变化和挑战。

首先,’泽上有雷’象征着变化和动荡,暗示了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君子通过观察事物的终结来了解其弊端,意味着在变化中反思和改进,这是《易经》中重要的哲学思想。

其次,’归妹以娣’象征着家庭关系的延续,女子出嫁时带着妹妹,意味着家庭关系的传承和延续。’跛能履吉’则象征着即使有缺陷,也能顺利前行,强调了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再次,’利幽人之贞’强调了坚守正道的重要性,即使隐居的人也能从中受益。’归妹以须’则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女子出嫁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象征着在变化中把握时机的重要性。

最后,’帝乙归妹’反映了历史背景,帝乙时期的女子出嫁象征着历史的变化和传承。’其位在中’则强调了平衡和稳定的重要性,处于中间位置象征着在变化中保持平衡。’上六无实’和’承虚筐也’则象征着空虚和不确定性,强调了在变化中承受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归妹卦的象征意义,深刻反映了人生中的变化、挑战和哲理。通过女子出嫁的过程,强调了反思、克服困难、坚守正道、把握时机、保持平衡和承受不确定性的重要性。这些思想不仅在古代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同样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归妹》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669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