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相传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是解释《易经》的著作。它是儒家经典“十翼”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
内容简要:《易传》共10篇,包括《彖传》《象传》《系辞传》等,是对《易经》卦象、卦辞和爻辞的哲学阐释。书中提出了“阴阳”“太极”“变通”等概念,系统阐述了《易经》的哲学思想,对后世易学、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是研究《易经》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上-大过-原文
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枯杨生华,何可久也。
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上-大过-译文
水泽淹没树木,象征大过;君子因此独立而不畏惧,隐居而不感到苦闷。
用白茅草铺垫,象征柔顺在下。
老夫少妻,象征过度相配。
栋梁弯曲的凶险,不可以有辅助。
栋梁隆起的吉祥,不弯曲于下。
枯杨树开花,怎么可能长久。
老妇少夫,也是可耻的。
过度涉水的凶险,不可以责怪。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上-大过-注解
泽灭木:泽水淹没树木,象征大过卦的极端情况,表示事物发展到了极点,需要警惕。
大过:《易经》中的一卦,象征事物发展到了极点,需要谨慎处理。
独立不惧:君子在面对困境时,能够独立自主,无所畏惧。
遁世无闷:君子在隐退时,心中没有烦恼。
藉用白茅:用白茅草作为垫子,象征柔顺和谦卑。
老夫女妻:年老的丈夫和年轻的妻子,象征不协调的关系。
栋桡之凶:栋梁弯曲,象征危险,表示事物不稳定。
栋隆之吉:栋梁坚固,象征吉祥,表示事物稳定。
枯杨生华:枯杨树开花,象征短暂的美好,难以持久。
老妇士夫:年老的妻子和年轻的丈夫,象征不协调的关系。
过涉之凶:过度涉险,象征危险,表示行为不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上-大过-评注
这段文字出自《易经》中的大过卦,通过一系列象征性的描述,揭示了事物发展到了极点时的种种现象和应对之道。首先,’泽灭木,大过’描绘了一种极端的情境,泽水淹没树木,象征着事物发展到了极点,需要警惕和谨慎处理。这种情境下,君子应当’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即在面对困境时,能够独立自主,无所畏惧;在隐退时,心中没有烦恼。这种态度体现了君子在面对极端情况时的从容和智慧。
接下来,’藉用白茅,柔在下也’,用白茅草作为垫子,象征柔顺和谦卑。这种柔顺的态度在处理极端情况时尤为重要,能够帮助人们化解危机。然而,’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年老的丈夫和年轻的妻子,象征不协调的关系,暗示了在处理极端情况时,如果关系不协调,可能会导致问题。
‘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栋梁弯曲,象征危险,表示事物不稳定。这种情况下,需要有坚固的栋梁来支撑,即’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栋梁坚固,象征吉祥,表示事物稳定。这种对比强调了在处理极端情况时,稳定和坚固的重要性。
‘枯杨生华,何可久也’,枯杨树开花,象征短暂的美好,难以持久。这种美好虽然短暂,但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然而,’老妇士夫,亦可丑也’,年老的妻子和年轻的丈夫,象征不协调的关系,暗示了在处理极端情况时,如果关系不协调,可能会导致问题。
最后,’过涉之凶,不可咎也’,过度涉险,象征危险,表示行为不当。这种情况下,需要谨慎行事,避免过度冒险。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一系列象征性的描述,揭示了事物发展到了极点时的种种现象和应对之道,强调了在处理极端情况时,需要独立自主、柔顺谦卑、稳定坚固,并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避免过度冒险。